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 宋濂(1310-1381)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72 题号:1181101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秦起宗,字元卿,其先上党人,后徙广平洺水县。起宗生长兵间,学书无从得纸,父削柳为,写以授之;成诵,削去更书。年十七,会立蒙古学,学辄成,辟武卫译史。御史中丞塔察儿爱其才,迁中台译史。仁宗即位,转中书译史,累迁太子家令司典簿官,上言:“东宫官属,辅导德义,财赋非所治也。”朝廷是之。迁南台御史。

建康多水,或实灾而有司抑之,或无灾而诉灾,起宗微行得实,人以为神明。文宗初立,命威顺王征八番。是时,蜀省囊加台拒命未平,起宗极言武昌重镇,当备上流之师,亲王不可远去,力止之。及王入见,帝谓曰:“八番之行,非秦元卿,几为失计。”朝议以起宗治蜀,幕府忘其名,曰秦元卿,帝引笔改曰起宗,其眷注如此。拜中台御史,劾中丞和尚受人妇人贱买县官屋不报起宗从台官入见跽辩久之敕令起起宗不起会日暮出明日,立太子,有赦,起宗又奏:“不罪和尚,无以正国法。”和尚服辜。帝曰:“为御史,当如是矣。”又劾闽宪卜咱耳窃父妾以逃,其父愤死,渎乱天常,流之岭南。自是尽言无讳,皆见听用。迁都漕运使,帝召谕之曰:“漕输事多废阙,赖御史治之尔。”出为抚州路总管,至官,有司供张甚盛,问其费所从出,小吏不敢隐,曰:“借办于民。”遂亟使归之,几席仅给而已。自是官府僚佐有宴集,成礼即止。因谕众曰:“我素农家,安俭约,务安静,庶使吾民化之。”居一岁,以老去官。明年,以兵部尚书致仕,居一岁,卒,谥昭肃。

(节选自《元史·秦起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劾中丞和尚受人妇人/贱买县官屋/不报/起宗从台官入见/跽辩/久之/敕令起起宗/不起/会日暮/出/
B.劾中丞和尚受人妇人/贱买县官屋/不报/起宗从台官入见/跽辩久之/敕令起/起宗不起/会日暮/出/
C.劾中丞和尚受人妇人/贱买县官屋不报/起宗从台官入见/跽辩/久之/敕令起/起宗不起/会日暮/出/
D.劾中丞和尚受人妇人/贱买县官屋不报/起宗从台官入见/跽辩久之/敕令起起宗/不起/会日暮/出/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简,古代的书写材料,是削制成的狭长竹片或木片,若干简编缀在一起称为“策”。
B.东宫,太子所居之宫,借指太子,后也可指皇太后,如清朝有东、西宫皇太后之分。
C.幕府,原指古代将军的府署,后世称地方军政大吏的府署,幕府中的僚属称幕僚。
D.漕运,古代中央政府将各地所征收的粮食等经水路运往首都或指定地点的运输行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起宗勤于学习,富有学识才华。他生长兵间,缺纸少书,依靠父亲削柳为简进行学习;十七岁时,创立蒙古学并取得成功,被委以重任,连连升迁。
B.秦起宗虑事周密,善于审时度势。元文宗即位,准备征讨八番,秦起宗认为蜀省尚未平定,会对武昌形成威胁,极力劝阻威顺王远行征讨,避免了祸患。
C.秦起宗忠于职守,劾奏直言无讳。任中台御史,坚持弹劾和尚不法行为,使其被定罪;又弹劾卜咱耳不伦之事,使其被流放岭南,皇上嘉其行,纳其言。
D.秦起宗体恤百姓,为政廉俭务实。到任抚州路总管时,下属官员以丰盛的宴席接待,秦起宗要求降低规格、将费用归还百姓,从此革除了当地官员铺张宴集的风气。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或实灾而有司抑之,或无灾而诉灾,起宗微行得实,人以为神明。
(2)我素农家,安俭约,务安静,庶使吾民化之。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张德辉,字耀卿,冀宁交城人。少力学,数举于乡。试掾御史台,会盗杀卜者,有司纵迹之,获僧匿一妇人,搒掠诬服,狱具,德辉疑其冤,其后果得盗。

丁未世祖在潜邸,召见,问曰:“或云,辽以释废,金以儒亡,有诸?”对曰:“辽事臣未周知,金季乃所亲睹。宰执中虽用一二儒臣,余皆武弁世爵,及论军国大事,又不使预闻,大抵以儒进者三十之一,国之存亡,自有任其责者,儒何咎焉!”世祖然之。又曰:“祖宗法度具在,而未尽设施者甚多,将如之何?”德辉指银盘,喻曰:“创业之主,如制此器,精选白金良匠,规而成之,畀付后人,传之无穷。当求谨厚者司掌,乃永为宝用。否则不惟缺坏,亦恐有窃而去之者矣。”世祖良久曰:“此正吾心所不忘也。”又问:“农家作劳,何衣食之不赡?”德辉对曰:“农桑天下之本,衣食之所从出者也。男耕女织,终岁勤苦,择其精者输之官,余粗恶者将以仰事俯育。而亲民之吏复横敛以尽之,则民鲜有不冻馁者矣。

岁戊申春,释奠,世祖曰:“孔子庙食之礼何如?”对曰孔子为万代王者师有国者尊之则严其庙貌修其时祀其崇与否于圣人无所损益但以此见时君崇儒重道之意何如耳 世祖曰:“今而后,此礼勿废。”

世祖即位,起德辉为河东南北路宣抚使,下车,击豪强,黜赃吏,均赋役。耄耋不远数百里来见,曰:“六十年不复见此太平官府矣。”戴之若神明。兵后孱民多依庇豪右,有以身佣藉衣食,岁久掩为家奴,悉遣还之为民。至元二年,考绩为十路最。德辉天资刚直,博学有经济器,望之知为端人,然性不喜嬉笑,卒年八十。

( 节选自《元史•列传第五十》 )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对曰/孔子为万代王者/师有国者尊之/则严其庙貌/修其时/祀其崇与否/于圣人无所损益/但以此见时君崇儒重道之意何如耳/
B.对曰/孔子为万代王者师/有国者尊之/则严其庙貌/修其时/祀其崇与否/于圣人无所损益/但以此见时君/崇儒重道之意何如耳/
C.对曰/孔子为万代王者/师有国者尊之/则严其庙貌/修其时祀/其崇与否/于圣人无所损益/但以此见时君/崇儒重道之意何如耳/
D.对曰/孔子为万代王者师/有国者尊之/则严其庙貌/修其时祀/其崇与否/于圣人无所损益/但以此见时君崇儒重道之意何如耳/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丁未:和下文中的“戊申”一样,都是由天干地支组合成的六十组计时序号中的一组。“丁”与“戊”是天干,“未”与“申”是地支。
B.世祖:皇帝的庙号。一般作为断代史开创者,或该王朝承上启下的有为君主的特定庙号。他们虽然不是王朝的最初建立者,但却往往开辟了该王朝的一个全新历史时期。
C.豪右:原是西汉时期出现的占有大量田产的豪族。东汉建立时,豪右势力助刘秀建立并稳固了政权,发展成为东汉时的豪强地主,并成为此后门阀士族的雏形。
D.耄耋:指年纪很大的人。一般是五六十岁的年纪。六十岁又可称作“花甲之年”,七十岁则为古稀,百岁为期颐。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德辉巧用比喻,委婉劝谏。认为开创国家大业像制作银盘,要精选白金良匠按规制作,还要寻求谨慎厚道的人来掌管,世祖认为他说得对。
B.张德辉善于应对,尊儒重道。他直接为儒臣开脱,指出正因不重用儒臣,金朝才灭亡;在祭祀孔子时,让世祖知道尊儒重道的意义。
C.张德辉一心为民,百姓爱戴。他任河东南北路宣抚使时,刚一到任,便打击豪强,罢免贪官污吏,平均赋役负担,百姓把德辉奉若神明。
D.张德辉治理有方,政绩显著。德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至元二年时,朝廷考核地方官吏政绩,德辉是十路宣抚司中最优异的。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德辉对曰:“农桑天下之本,衣食之所从出者也。”
(2)而亲民之吏复横敛以尽之,则民鲜有不冻馁者矣。
2017-11-02更新 | 43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立道,字显卿。年十七,以父任备宿卫。皇子忽哥赤封云南王,往镇其地,诏以立道为王府文学。云南元帅宝合丁专制岁久,有窃据之志,忌忽哥赤来为王,设宴置毒酒中。立道闻之趋入见守门者拒之是夕王薨宝合丁遂据王座使人讽王妃索王印立道潜结义士约共讨贼推一人走京师告变事颇露,宝合丁乃囚立道,将杀之。人匠提举张忠结壮士夜劫诸狱,出之,共亡至土蕃界,遇帝所遣御史大夫与告变人俱来。二人者遂与立道俱还,按宝合丁及王府官尝受赂者,皆伏诛。赐立道金五十两,以旌其忠,张忠等亦皆授官有差。中书以立道熟于云南,奏授大理等处巡行劝农使,佩金符。其地有昆明池,介碧鸡、金马之间,环五百余里,夏潦暴至,必冒城郭。立道求泉源所自出,役丁夫二千人治之,泄其水,得坏地万余顷,皆为良田。爨、僰之人虽知蚕桑,而未得其法,立道始教之饲养,收利十倍于旧,云南之人由是益富庶。除中庆路总管。先是云南未知尊孔子,祀王逸少为先师。立道首建孔子庙,置学舍,劝士人子弟以学,择蜀士之贤者,迎以为弟子师,岁时率诸生行释菜礼,人习礼让,风俗稍变矣。行省平章赛典赤表言于朝,有旨进官以褒之。命立道为临安广西道宣抚使。籍两江户二十五万有奇,以其籍归有司。迁临安广西道军民宣抚使。复创庙学于建水路,书清白之训于公廨,以警贪墨,风化大行。入朝,值权臣用事,遂退居散地。条陈十二策,皆切当世之务,帝嘉纳焉。大德二年,立道遂以陕西行台侍御史拜云南行省参政。视事期月,卒于官。

(选自《元史·张立道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立道闻之趋/入见/守门者拒之/是夕/王薨/宝合丁遂据王座/使人讽王妃索王印/立道潜结义士/约共讨贼推一人/走京师告变/
B.立道闻之/趋入见/守门者拒之/是夕/王薨/宝合丁遂据王座/使人讽王妃索王印/立道潜结义士/约共讨贼/推一人走京师告变/
C.立道闻之趋/入见/守门者拒之/是夕/王薨/宝合丁遂据王座/使人讽王妃索王印/立道潜结义士/约共讨贼/推一人走京师告变/
D.立道闻之/趋入见/守门者拒之/是夕/王薨/宝合丁遂据王座/使人讽王妃索王印/立道潜结义士/约共讨贼推一人/走京师告变/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土蕃,即吐蕃,中国古代藏族所建立的政权名。公元7-9世纪存在于青藏高原。
B.孔子庙,又称作“文庙”(与“武庙”对应),是中国古代管理地方学校的行政机构。
C.行省,官署名。行中书(尚书)省的简称。元代置丞相、平章等官总揽该地区政务。
D.视事,就职治事,旧时指官吏到职办公,多指政事言。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立道忠于朝廷,制止叛乱。云南元帅宝合丁图谋不轨,张立道和张忠等人挫败了宝合丁的阴谋,朝廷给予张立道和张忠两人赏赐并升官。
B.张立道关心百姓,为民谋利。他因为熟悉云南的情况到云南任职,他采取措施治理昆明池,改造后获得良田一万多顷;他设法使云南的人民更富庶。
C.张立道重视教育,推行教化。他在云南修建了孔子庙、学堂,劝士人子弟学习,请贤师来教学,获得良好的效果;皇帝得知后给予他表彰。
D.张立道恪尽职守,关心国事。他在云南、广西等不同地方不同职位上,都尽心尽职;他退居闲职后,还关心朝政,最后在任上去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二人者遂与立道俱还,按宝合丁及王府官尝受赂者,皆伏诛。
(2)岁时率诸生行释菜礼,人习礼让,风俗稍变矣。
2021-06-21更新 | 53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刘秉忠字仲晦。年十七,为邢台节度使府令史,以养其亲。居常郁郁不乐,一日投笔叹曰:“吾家累世衣冠,乃汩没为刀笔吏乎!丈夫不遏于世,当隐居以求志耳。”即弃去,隐武安山中。世祖在潜邸,海云禅师被召,闻其博学多材艺,邀与俱行。既入见,应对称旨,屡承顾问。秉忠于书无所不读,至于天文、地理、律历之属,无不精通。论天下事如指诸掌,世祖大爱之。秉忠遂留藩邸。癸丑,从世祖征大理。明年,征云南。每赞以天地之好生,王者之神武不杀,故克城之日,不妄戮一人。己未,从伐宋,复以云南所言力赞于上,所至全活不可胜计。中统元年世祖即位问以治天下之大经养民之良法秉忠采祖宗旧典参以古制之宜于今者条列以闻朝廷旧臣、山林遗逸之士,成见录用,文物粲然一新。秉忠虽居左右,而犹不改旧服。至元元年,翰林学士王鹗奏言:“秉忠久侍藩邸,积有岁年,参帷幄之密谋,定社稷之大计,忠勤劳绩,宜被褒崇。”帝览奏,即日诏以翰林侍读学士窦默之女妻之。秉忠以天下为己任,事无巨细,凡有关于国家大体者,知无不言,言无不听,帝宠任愈隆。燕闲顾问,辄推荐人物可备器使者,凡所甄拔,后悉为名臣。十一年秋八月,秉忠无疾端坐而卒,年五十九。帝闻惊悼,谓群臣曰:“秉忠事朕三十余年,小心慎密,不避艰险,言无隐情。其阴阳术数之精,占事知来,若合符契。惟朕知之,他人莫得闻也。”出内府钱具棺敛,遣礼部侍郎赵秉温护其丧还葬大都。秉忠自幼好学,至老不衰,虽位极人臣,而斋居蔬食,终日澹然,不异平昔。每以吟咏自适,其诗萧散闲淡,类其为人。

(摘编自《元史·刘秉忠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中统元年/世祖即位/问以治天下之大/经养民之良法/秉忠采祖宗旧/参以古制之宜于今者/条列以闻/
B.中统元年/世祖即位/问/以治天下之大经/养民之良法/秉忠采祖宗旧/典参以古制之宜/于今者/条列以闻/
C.中统元年/世祖即位/问以治天下之大经/养民之良法/秉忠采祖宗旧典/参以古制之宜于今者,条列以闻/
D.中统元年/世祖即位/问/以治天下之大/经养民之良法/秉忠采祖宗旧典/参以古制之宜/于今者/条列以闻/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祖,封建皇帝常用谥号,加此谥号者一般是开创某朝,或某朝中有所作为的君主。
B.翰林学士,古代官职,任此官者常常是皇帝亲信与顾问,唐朝时很多丞相都出自此职。
C.社稷,代指“国家”;“社”指土神,“稷”指谷神,古君王常祭祀二神祈求国泰民安。
D.大都,元代首都,故址在今北京城区北部及城北近郊,城市规模宏大,为当时少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秉忠博识多才,深受世祖喜爱。他读书涉猎广泛,精通天文、地理、律法,同时熟晓时事,深得世祖欣赏,被留在藩王府中。
B.刘秉忠心怀仁爱,反对滥杀无辜。征讨大理、南宋时,他劝世祖要倡扬帝王英明,不要滥用武力,让大理、南宋百姓免遭屠戮。
C.刘秉忠善识人才,推举选荐贤良。他曾经向皇帝推荐可供重用的人才,凡是经过他推举选拔的,后来都成了朝廷里著名的大臣。
D.刘秉忠身居简淡,常以诗词自娱。身处高位的他生活上却简单恬淡,斋戒而居,粗茶淡饭,常常诵咏恬淡闲散的诗词自娱自乐。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家累世衣冠,乃汩没为刀笔吏乎!
(2)其阴阳术数之精,占事知来,若合符契。
2020-11-25更新 | 18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