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体裁 > > 古体诗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4 题号:1183413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陪李北海宴历下亭

杜甫

东藩驻皂盖,北渚凌清河。

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

云山已发兴,玉佩仍当歌。

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

蕴真惬所欲,落日将如何!

贵贱俱物役,从公难重过。


【注】①东藩:北海郡守李邕。②皂盖:青色车盖。汉时太守皆用皂盖。③玉佩:唐时宴会有女乐﹐此处指唱歌劝酒的歌伎。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首句描写了李北海在历下亭的出场,“皂盖”显示了李北海的身份。
B.“云山已发兴”运用拟人的手法,言云山也被宴会撩动了兴致,显宴之兴盛。
C.因为对宴会交游感到惬意满足,所以在宴游要结束时诗人难掩不舍之情。
D.此诗一改杜诗忧国忧民的传统,寄情一场文人盛宴,体现其多样的风格。
2.前八句围绕“宴”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请简要分析。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芣苢

《诗经·周南》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的诗歌,共305篇,手法上有“赋”“比”“兴”三种。
B.诗歌开篇四句写人们呼朋引伴,一起去采芣苢。前两句表现出发前兴致盎然的样子,后两句流露出将要采到芣苢时的喜悦心情。
C.诗歌中间四句中“掇”“捋”两个字不但写出了芣苢的不同长势,而且使人想象出忙碌的场景以及人们采摘芣苢时娴熟的技巧。
D.诗歌最后四句具体描写人们采摘的芣苢越来越多,于是用衣襟兜芣苢,“袺”“襭”两个字直接写出了人们采摘芣苢的敏捷灵巧。
2.诗中“采”“有”“掇”“捋”“袺”“襭”六个字能够调换顺序?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2020-12-02更新 | 236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羌村三首[注](其二)

杜 甫

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

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

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

萧萧北风劲,抚事煎百虑。

赖知禾黍收,已觉糟床注。

如今足斟酌,且用慰迟暮。

[注] 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诗人任左拾遗时,房琯罢相,他上书援救,触怒肃宗,被放还鄜州羌村探家,《羌村三首》就是此次还家所作。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的孩子“不离膝”,怕父亲再次离家,说明诗人常在外奔波。
B.“萧萧北风劲”中的“劲”表现出秋风之大,渲染了凄苦的氛围。
C.第五、六句和第七、八句构成今昔对比,寄托了诗人胸中的苦闷。
D.诗歌的前八句叙事,并在叙事中融入情感,后四句则是抒情。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感情?请简要概括。
2021-01-08更新 | 125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幽兰操

韩愈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今天之旋,其曷为然。我行四方,以日以年。

雪霜贸贸,荠麦之茂。子如不伤,我不尔觏。荠麦之茂,荠麦之有。君子之伤,君子之守。


【注】①《幽兰操》又名《猗兰操》,最早相传是孔子所作:“夫兰当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譬犹贤者不逢时,与鄙夫为伦也。”韩愈亦仿而作之。②本诗写于作者因劝谏阻止宪宗迎佛骨被贬潮州之后。③觏(gòu):遇见。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全诗以兰起兴,寄托情怀。兰花生于幽境,默默无闻,一旦开花,幽香满谷。这样的兰花与作者性情心志颇有相似之处。
B.“今天之旋,其曷为然。我行四方,以日以年”,写出了自己行走四方,积时累年,却事不遇知,行不得安的人生境遇。
C.孔子借兰草比喻“贤者不逢时,与鄙夫为伦”的境遇,韩愈则三“伤”兰草的孤芳自赏,比孔子思想消极。
D.本诗具有音律美:四句换韵,音韵流畅。具有情思美:寓意深远,耐人寻味。今读起来仍可感其审美意蕴。
2.诗中借助兰草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020-05-14更新 | 13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