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时评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97 题号:1188715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伴随互联网的普及,人们的读书方式、阅读习惯有了很大改变,实体书店的发展受到不小冲击。相关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数字化阅读呈快速发展趋势,纸质阅读呈放缓趋势。在这种背景下,以新华书店为代表的老牌实体书店纷纷走上了转型之路。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与源泉。实体书店或引进时尚的设计理念与元素,打造“高颜值”书店,成为“打卡圣地”;或在原有传统业务的基础上,通过“书店+”等方式打造复合式文化平台;或积极进军社区或乡镇等薄弱地带。在拥抱新技术、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进程中,实体书店的新兴业态不断涌现,变革与创新贯穿始终。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不断加大扶持力度,为实体书店转型发展创造新机遇。当前,中国经济正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人们的消费水平不断提升,个性化、多元化的文化消费需求持续增加。“碎片化”的网络阅读不可能满足所有公众的需求,文化氛围的熏陶是实体书店的独特优势。相关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图书销售网点同比增长4.3%,从业人员同比增长5.5%。一大批特色书店在各大城市兴起,规模不减反增。

书店不仅是文化体验场所,更是一座城市的“灯塔”,是广大读者的心灵“栖息地”。它的核心是书籍,对象是读者。在书店转型的过程中,过于追求“吸睛”“圈粉”“人气”,而忽略图书质量和服务,可谓本末倒置。这会导致能读的书越来越少,杂货商品越来越多;读书的人越来越少,游玩的人越来越多;读书活动越来越少,商业性活动越来越多。书店也就逐渐丧失了其本身的价值与内涵。

时代在变迁,变的是书店的形式,不变的是人们从阅读中获取精神慰藉的需求。“腹有诗书气自华”依旧是很多人的信念与追求。相较以前,读者越来越重视阅读时的体验。无论是老牌书店还是新兴特色书店,能否在满足读者日益精品化、差异化的阅读需求上做到极致,形成自己的读者群,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发展前景,毕竟书店既需要用“面子”吸引人,更需要靠“里子”留住人。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有删改)

材料二:

在电子阅读的冲击下,实体书店的生意日渐冷清。但近两年来,一批“高颜值”书店逆势而行,将看书与休闲相结合,掳获了一众文艺青年的心,并且凭借独特的设计风格成为网红打卡之处。

不过,随之而来的也是争议。有人认为,网红书店的“形式大于内容”,存在过度商业化的嫌疑。一些年轻人到网红书店也未必是买书,而更多是拍照留念。

这种担忧是多余的。一方面,网红书店只要不是喧宾夺主,为了确保书店能够有起码的盈利空间,开展一些复合型经营项目,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也不应该被苛责。毕竟,对书店而言,生存才是第一位的。另一方面,一些书店出售周边文创产品,定期组织线下读书沙龙、专家学者讲坛活动,或是举行亲子阅读活动等,让书店从单纯的卖书场所变成一种以读书为纽带的线下社交场所,这其实是对书店功能的延伸和拓展,一定程度上也是在重新定义“阅读”,这是过去的书店所不具有的。

事实上,在讲究吸引力和体验感的时代,一家书店人气,除了与书籍本身的质量有关,也与阅读氛围的营造有关,而这也是实体书店和网上书城最大的区别之一。尽管实体书店不再景气,但是纸质书的销量依旧在增长,且国民综合阅读率也在继续上升。两者竞争“顾客”,靠价格战显然是不切实际的,使阅读体验感和仪式感达到极致,才是正确的方向。

当然,网红书店仅有颜值是不够的。但凡成功的网红书店,它们在书籍选择、摆放以及其他服务上,都有自己的窍门,其中很重要的一点便是专业性。如日本就有专门的书店“选书师”,他们结合书店环境选择书籍并进行摆放,并根据读者的阅读喜好,以最快的速度推荐读物,还能为读者一对一地制定阅读计划。

实体书店最红火的年代,恰恰也是信息相对匮乏的年代,人们接收的信息大多来自书本。而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人们阅读和接收信息的方式也在被重塑,所以,我们不能要求书店也必须保持“传统”的味道。作为书店生态多元化的一种体现,网红书店更有利于满足不同群体的阅读需求,给社会创造更多具有吸引力的文化空间,同时也为实体书店赢得生存空间。

(摘编自朱昌俊《注重阅读仪式感,网红书店胜出实属必然》)

材料三:

书店变网红,本质上是通过人际关系的网络营销将书店赋予更多的社交属性。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这无疑是一种商业模式的创新。面对纸质出版行业的落寞、网络阅读习惯日渐养成,传统书店进行产业转型已是大势所趋。从上海“光的空间”新华书店邀请国际建筑大师安藤忠雄操刀设计,到北京三里屯三联韬奋书店积极探索24小时营业,书店纷纷“拼颜值”“秀演技”。

网红书店通过装修设计、综合服务、网络营销等手段吸引消费者,但更重要的是如何把吸引来的“消费者”转化成“读书人”。这不能仅依靠商业营销来解决,关键在于文化内涵的挖掘。只有在增加受众需求分析、专业服务和文化底蕴方面下足工夫,书店才能更好地满足公众旺盛的文化需求。

(摘编自王法治《网红书店不只是“打卡”》)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的信息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实体书店既面临着数字化阅读快速发展冲击,也面临着随着消费水平不断提升而个性化、多元化的文化消费需求持续增加的机遇。
B.在互联网日益普及的时代,实体书店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先在形式上足够吸引人,然后再考虑书店的图书质量和服务等问题。
C.材料二中“书店从单纯的卖书场所变成一种以读书为纽带的线下社交场所”,与材料一中“时代在变迁,变的是书店的形式”意思是一致的。
D.材料一和材料三都肯定了实体书店的创新和转型,也都提到了书店如何将吸引来的“消费者”转化成“读书人”的问题。
2.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数字化阅读快速发展、纸质阅读发展缓慢的情况下,2018年中国图书销售网点不减反增,这与实体书店在政府的支持下,努力进行创新是分不开的。
B.与碎片化的网络阅读相比,实体书店有自己独特的优势,近年来一大批特色书店在各大城市兴起,就与实体书店发挥自身文化氛围熏陶的优势有关。
C.实体书店的命运与人们阅读和接收信息的方式有关,当人们阅读和接收信息的方式发生变化的时候,实体书店也应该与时俱进,否则就可能被淘汰。
D.实体书店与网上书城的区别只在于阅读氛围的营造,成功的网红书店能通过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来满足顾客的阅读体验感和仪式感。
3.在电子阅读的冲击下,实体书店应作哪些创新与转型?又要注意哪些问题?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2623日,深圳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修订稿。其中,第七十八条在“临终决定权”上做出了大胆突破,规定如果病人立了预嘱“不要做无谓抢救”,医院要尊重其意愿,让病人平静走完最后时光。

生前预嘱是指人们事先,也就是在意识清楚时签署的,说明在不可治愈的伤病末期或临终时要或不要哪种医疗护理的指示文件。在现实生活中,有人把“生前预嘱”当作“安乐死”的一种变体。虽说两者都是为了更少痛苦地结束病人生命,都带有“尊严死”的味道,但“生前预嘱”有别于“安乐死”。设立“生前预嘱”的目的,是让医院和医生放弃无谓抢救,让病人以一种趋近自然、也更宁静的状态走向死亡,“安乐死”则是要医护人员以无痛苦的方式终结病人生命。相比之下,前者不使用生命支持系统,如心肺复苏术、人工呼吸机等人工设备,体现了病人在生命权选择上的自主性,也更容易避开横亘在安乐死前面的法律障碍。目前,仅有荷兰和比利时通过了安乐死立法,但多数国家的法律对“生前预嘱”少有禁止。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民法典也有规定,“自然人享有生命权”。审视“生前预嘱”的本质,其实是尊重临终患者对医疗护理的自主权,保护和发展他们的生命权,与现行法律规定并不冲突。20223月,国家卫健委等15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健康老龄化规划》,明确提出发展安宁疗护服务,稳步扩大安宁疗护试点,完善安宁疗护多学科服务模式,提高老年人和疾病终末期患者生命质量,由此也折射出国家政策层面的变化,帮助患者舒适、安详、有尊严地离世,已成大势所趋。

(摘编自《“生前预嘱”写入地方立法:让死亡更有尊严》)

材料二:

在多个国家和地区,生前预嘱是预立医疗指示和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外,1976年,美国加州率先通过《自然死亡法案》,是全球首个制定生前预嘱相关法律的国家。随后,加拿大、韩国、日本等国家相继出台类似法律。而在我国,在生前预嘱的立法上,深圳则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在深圳生前预嘱推广协会筹备期间,深圳市卫健委给协会提出的任务是,要朝着立法的方向推进,如果没有立法,生前预嘱签署人的意愿就无法得到保障。

事实上,除了对先行立法的关注,生前预嘱入法,更是一场对死亡文化的讨论。订立生前预嘱,最大的障碍是观念问题。死亡是中华文化最大的禁忌之一,而禁忌的背后则是死亡恐惧。业内认为,作为处理临终、死亡的专门行业,医疗界尤其需要转变观念,从以积极治疗、战胜死亡为中心的传统观念,转变为帮助临终者舒适地活着,或者舒适地死去的新型观念。

生前预嘱被写入地方法规后,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医学伦理与法律学系副主任刘瑞爽认为在全国层面推广全国性立法的条件还不成熟。深圳生前预嘱推广协会会长李瑛则有更长远的计划:推动生前预嘱与医保卡关联。“如果跟社保卡绑定了,患者的主管医生打开社保卡,有权限查询到患者最后的意愿,那么医生就可以根据个人的意愿,制订符合患者期望的医疗计划,我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摘编自《生前预嘱,一份还给病人的尊严》)

材料三:

现代科学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生命的进程。跟历史上任何时代的人比起来,我们活得更长,生命质量更好。但是,科学进步已经把生命进程中的老化和垂死变成了医学的干预科目,融入医疗专业人士“永不言弃”的技术追求。而我们事实上并没有做好准备去阻止老弱病死,这种情况令人担忧。

濒死的情形十分复杂,生命此时能否获得有品质的复苏,我们并不敢妄断,因为人们对于生命的最后阶段还比较陌生。1945年之前,大多数死亡发生在家里。到20世纪80年代,这个比例降至17%。目前,在美国,对高龄老人和垂死者的照顾已经转由医院和疗养院负责。于是,医院成为起死回生的地方。当然,理论上我知道一部分病人可能会亡故,但是,面对每一个实际的病例,死亡好像都不应该发生,都是种意外。一旦失治,我们奉行的战胜一切敌人的信念似乎就被打破了。

每个新医生、新护士都会面临濒死和临床死亡。第一次遇见,有人会哭,有人会完全呆住。当然,也有些人几乎不在意。最初看到人死,我非常警觉,不断提醒自己克制,总算没有哭出来。

其实,患者死亡并不代表医生的失败。死亡是极正常不过的现象。死亡可能是我们的敌人,但是死亡也符合事物的自然规律。在抽象的意义上,我知道这些真理,但是我缺乏具体的认知——它们对于每个人是真理,包括这个由我负责治疗的人。

无人可以逃脱生命的悲剧——那就是,从出生的那一天开始,每个人都在不断老去。我身处这个充满英雄主义的行业,因修复生命的能力而取得成功和荣耀。如果你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我们也知道技术上该怎么办,但病情却严重到不可以解决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没有明确的答案。

把死亡作为医学的技术极限和伦理选择问题来思考不过是近几十年的事。医学还很年轻。事实证明,救治失败并不是医学的无能,而是对生命进程的尊重。

(摘编自阿图·葛文德《最好的告别》)

1.下列关于“生前预嘱”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前预嘱要求医院尊重病人的意愿,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手段强行施行病人要求之外的生命抢救。
B.生前预嘱是对我国法律规定的“尊重和保障人权”和“自然人享有生命权”的坚定维护与具体践行。
C.生前预嘱充分尊重患者在生命权选择上的自主权,是安乐死的一种变体,传承了安乐死的所有优点。
D.生前预嘱是对现代医学强行干预生命进程的一种拨正,是人们正视死亡、坦然接受生命离去的一种体现。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在多数国家的法律中,生前预嘱很少有被禁止的情况,是因为它避开了横亘在安乐死前面的法律障碍。
B.生前预嘱在国外发展比较早,理论体系也非常健全。如美国早在1976年就通过了全球首个生前预嘱法案。
C.刘瑞爽主任和李瑛会长二人对于生前预嘱的态度有所不同,刘主任的态度很悲观,李会长的态度则非常乐观。
D.我们不能一味地依赖现代医学去阻止老弱病死,而要学着去接受死亡也是生命的常态。
3.下列最能支撑材料三观点的论据是(       
A.加拿大一退伍军人在瘫痪后求助政府帮他在家安装一个轮椅活动坡道,政府工作人员回应“可以提供安乐死”。
B.在2022年全国两会上,基层医务工作者、全国人大代表刘贵芳,因看到太多为病痛所折磨的人,所以提议,尊重死者的意愿,安乐死应该在我国合法化。
C.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陪审团一致认为就绝症问题质疑医生和患者的决定应判定为政治自杀。
D.癌症患者萨拉和她的家人达成了共同意见:医疗组继续使用抗生素,但是,如果病情恶化,不要给她上呼吸机,也不再采取进一步的疗救措施。
4.材料一的第二段,拿安乐死与生前预嘱并谈有何用意?
5.结合三则材料,分析生前预嘱在更大范围推广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2023-04-19更新 | 67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贾玲,在之前没有导演过任何作品,甚至连电影演员也不是的小品选手,却在第一次出手就拿下了中国最重要档期里的口碑冠军,甚至极有可能成为票房冠军。这无异于,一位篮球选手在休赛季参加了足球比赛,却意外捧杯夺冠,这难道不是在打所有足球选手的脸吗?也许会有人说,今年春节档,国内几位大导如张艺谋、冯小刚、姜文等等都没有作品上映,所以竞争并不激烈。对此,可以沿用刚才的比喻,难道足球还要派最顶尖的选手才能打败一位篮球选手吗?当你在用这个理由反驳的时候,就已经承认了失败。

贾玲的成功,让人思考到底什么是电影?

有人说电影是影像的艺术,有人说电影是文字的具现化,但在我看来,电影就是在讲一个故事。

日本著名导演黑泽明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主持人问道:希望您能给日本年轻一代的导演提一些建议。黑泽明说:成为导演很困难,但如果你真的想拍一部电影,就去写剧本。

故事,才是电影的核心。

贾玲为什么成功?

因为这个故事她早已打磨了二十年,从19岁开始,到如今的38岁,《你好,李焕英》的剧本,在四年前她就用小品初做尝试,再经过四年的修补,最后呈现给了观众,即使在许多地方仍有不足,但是仅凭故事就足以打动人心。

反观现在那些国内的专业电影导演,他们在做些什么?

他们专注于特效、长镜头、反转、多线叙述,他们想把画面拍得更炫,把剧情拍得更烧脑,把电影拍得更高级。我并不是说这些不好,但他们做的这些,终究只是锦上添花,因为只有在好的剧本衬托下,这些才能起到正向作用,不然只会喧宾夺主。例如同档期的《侍神令》,就是一部特效大于剧情的作品。

看到贾玲的成功,中国那些专业导演真的需要扪心自问一下——自己的专业领域,怎么让一个外人成了头牌?

最后,我想说一个故事:美国女作家哈珀·李,在1960年自己34岁的时候就发布了自己的长篇小说《杀死一只知更鸟》,小说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全球销量超过3000万册并荣获普利策奖。但是就在大家都对这位文坛新星充满期待的时候,她却在其后的五十年里,再没有出版过任何一部小说。据说有人特地为此去问哈珀·李,她回答说:我已经写了我一生中最想写的故事。

贾玲也遇到了哈珀·李一样的问题,但希望大家不要给贾玲太多的期待和压力,就让贾玲,永远做一个贾玲吧。

(《李焕英》的成功,是中国电影人的悲哀)

材料二:

贾玲执导的由同名小品改编而成的电影《你好,李焕英》于2021年春节档上映,别看电影现在很受观众期待,这部小品刚播出的时候其实是不太被观众理解,甚至还引来无数吐槽,主要因为以下几个方面。

《你好,李焕英》初次亮相是在2016年9月的《喜剧总动员》第一季第一期节目,该作品的演员表现和故事情节都非常出色,可故事的呈现形式却受到了不少观众的争议。《喜剧总动员》这档节目,最吸引观众的是一个字,大多数观众是想通过这档喜剧的节目放松心情,寻找快乐,对于的理解是:快乐和欢笑。而这个小品把藏到了故事内涵中,以另一种形式去呈现,这种呈现形式并不能够被所有观众接受。《喜剧总动员》是一个竟演舞台,在喜剧舞台用催泪的情节来结尾,难免给观众一种是为了获得竞演成功而故意有心为之的煽情,让真情实感变成了比赛获胜的手段

《你好,李焕英》小品本身是非常有看点和意义的,前期通过轻松幽默的形式来让观众放松,后期又拔高故事寓意,让故事内涵得到升华,调动观众的情绪和情感共鸣。但是观众一开始是抱着寻找快乐而来,没想到最后结局有了比较强的反转,能够共情的人会被点触及到内心的伤痛,不能共情的人难以理解故事的意蕴,没能收获预期的快乐,心里自然是失望的。

《你好,李焕英》是2016年播出的,但主演陈赫那一年的婚姻状况被不少人话病,无数人心目中热爱家庭的好男人变成了不忠于感情、背信弃义之人,许多观众自发对他进行抵制。《你好,李焕英》讲的是简单真挚的爱情故事,陈赫这样一个在感情上有污点的人出演,很难让观众入戏,甚至让人非常出戏,因为抵制陈赫,所以对他出演的作品也不看好。

《你好,李焕英》由贾玲和陈赫主演,两位喜剧演员是观众的开心果观众不开心或者压力大的时候都喜欢看他们的节目,能够在节目中放松和获取快乐。他们的喜剧形象深入人心。这一次观众也是同样抱着寻找快乐的目的,冲着看他们制造快乐看这个节目,没想到他们突然走心的煽情,给了观众一个指手不及,比起感性煽情的他们,观众更喜欢那个看起来没心没肺的喜剧演员。而且小品的表演时间过于短暂,观众又是带入了自己对演员的固有印象,在故事的最后,他们一改往日喜笑颜开的风格,改走煽情路线,让人突然之间难以适应,有一点无法入戏或者出戏的感觉。

以上几点是《你好,李焕英》被吐槽的主要原因,小品本身其实是一部非常优秀的作品,只是外在的影响因素太多才让它受到了一定的质疑,这部作品之后也让观众对小品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相信改进之后的电影作品一定不会让大家失望的。

(小品《你好,李焕英》,为何被网友重点吐槽?)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国内几位大导如张艺谋、冯小刚、姜文等等都没有作品上映,竞争不激烈,所以贾玲的电影获得了口碑冠军。
B.作者认为,电影的核心是要把故事讲好,并以日本的著名导演黑泽明和美国女作家哈珀·李的话作为辅证。
C.艺术作品追求形式方面的诸多技巧,只应锦上添花而不能喧宾夺主,否则就会起负向作用,让读者或观众迷惑。
D.小品《你好,李焕英》本身是一部非常优秀的作品却被吐槽、被质疑,因此文艺创作过程中不能随意创新。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杀死一只知更鸟》的作者在取得巨大的成功之后并没有迎合读者的期待而写新作品,说明艺术创作者应保持足够的清醒。
B.小品《你好,李焕英》把“喜”藏到了故事内涵中,以“悲”的形式去呈现“喜”,这种呈现形式并不能够被所有观众接受。
C.喜剧演员在演小品的时候如果走煽情路线就会让观众一时难以适应,观众看小品都是为了能在节目中放松和获取快乐。
D.小品《你好,李焕英》不太被观众理解的原因就是它改变了观众欣赏小品的思维方式,但也因此让人们加深了对小品的认识。
3.下列各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张艺谋的影片《一个都不能少》的演员均为临时选定的业余演员,影片画面朴素单调,但故事却震撼人心,获得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
B.听说李安的《卧虎藏龙》演员阵容强大,电影制作追求好莱坞式大手笔,场面劲爆,许多观众特别是影迷们非常期待,纷纷购票渴盼一睹为快。
C.《红楼梦》讲述了宝黛之间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通过对封建大家族的描写揭示了深刻的主题,全书独到的艺术构思和高超的语言艺术为它锦上添花。
D.豆瓣影评:《三峡好人》选了一个很好的题材,韩三明的故事非常打动人,没有夸大其词的大批判,细节也很生动,获得国际电影节大奖实至名归。
4.请结合材料二概括小品《你好,李焕英》被观众吐槽的原因。
5.材料一认为《李焕英》的成功,是中国电影人的悲哀。你同意这个看法吗?请简要阐述。
2021-12-10更新 | 4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让日常生活走入数字化的信息空间。面对新变化,筑牢个人信息使用的安全边界,既需要政府加强监管,企业增强责任意识,也离不开个人数字素养的提升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有学者提出了“信息素养”的概念。进入21世纪后,“数字素养”的概念应运而生。数字素养表现为能够熟练应用各项数字技能,对海量数据进行收集、整理、评估和利用等生存技能和行为,近年来,我国日益重视国民数字素养,加强全民数字技能教育和培训,普及提升公民数字素养。

对个人用户而言,要涵养与飞速发展的数字时代相匹配的隐私保护意识、信息安全知识,培养良好的使用习惯,让数字技术服务美好生活。比如,在安装和使用一些应用程序时,仔细阅读隐私权条款,根据个人需要选择开启或关闭相关推荐选项,掌握信息获取的主动权。

对未成年人、老年人等群体而言,提升数字素养更需要社会各界积极努力。《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1)》显示,只有28%的受访者上过专门的网络素养课程,31.3%的家长从来不教授、引导孩子使用互联网。学校应不断完善数字素养相关课程建设,家长也应发挥指导作用,规范子女使用互联网行为,家校形成合力。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60岁及以上的网民达1.23亿人,比前一年增加了约2600万人。老年网民数量不断增长,迫切需要社会为他们提供贴合需求的数字产品和服务、量身定制的数字技术培训等。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1年11月1日第12版)

材料二:网络信息参差不齐诱发网络欺凌风险,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调查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叛逆思想逐渐萌芽,未成年人受不良信息侵害的概率逐渐增加。在高中生群体中,21.5%的人曾在网络上被他人辱骂,30%的人收到过黄色图片或视频,14.6%的人收到过暴力图片或视频,27.5%的人曾遇到骗子。在初中生群体中,这些情况有所减少。在收到黄色图片、视频和暴力图片、视频方面,初中生的比例分别下降至17%和10.7%。仅有15.7%的初中生曾遇到过骗子,6.4%被骗钱,但仍有21%的初中生在网络上被辱骂。

青少年是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其对互联网与新技术的理解、掌握、应用、创新,攸关国家的发展和命运,是网络强国人才战略的重要内容。同时,成年人网络保护以及未成年人在新技术时代面临的风险,是与发展和治理同步的一个问题的两面。就保护而言,应坚持通过现有的法律、法规开展保护和治理,并基于现有的法律法规以及具体的司法解释等进行修订完善,应保持发展与保护、治理的平衡,给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成长发展留出空间。为此,蓝皮书认为,要把握好发展与保护、发展与治理的平衡。树立数字公民意识,了解网络世界的基本知识,掌握网络使用基本技能,内化网络公民价值观,扮演好数字公民的角色,实现在数字世界的全面社会化进程,这一切既有赖于政府的顶层设计,也仰仗于社会力量的有效参与。

第一,要发挥后发优势,实现从网络素养到数字公民教育的转向。当前,我国依然停留在信息素养和网络素养阶段。这要求我们必须放眼世界,科学对标,着眼于未来青少年作为网络空间竞争的主体,将数字公民教育纳入基础教育体系。发挥我国强大的国家主导和集体动员能力,实现数字公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第二,建立国家—社会的数字公民教育协同体系。在数字公民教育推进中要充分利用社会组织、学校、互联网企业等社会的自发力量。国家要帮助青少年更加深刻地认识数字主权与数字安全,同时培养他们在互联网空间的未来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互联网建设。

第三,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数字素养框架。当前的数字素养框架内容相对比较复杂,不利于普及推广。应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数字素养框架,强调简捷性与易操作性。

第四,利用媒体宣传,提升数字公民认知普及水平。数字公民教育尽管在国际领域已有一定的发展经验,但对于我国,尤其是公众而言,还是一个较新的概念,应利用专家、媒体等多种渠道,推动数字公民认知。

(摘编自《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1)》)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筑牢个人信息使用的安全边界,需要提升个人的“数字素养”。
B.个人用户要掌握信息获取的主动权,让数字技术服务美好的生活。
C.我们对互联网与新技术要把握好发展与保护、发展与治理的平衡。
D.“数字素养”对于我国公众还是一个较新的概念,要加强宣传普及。
2.下列对原文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据显示,我国的老年网民数量大而且增长速度较快,他们迫切需要社会提供贴合需求的数字产品和服务、量身定制的数字技术培训。
B.我国的未成年人上过专门的网络素养课程比例约28%,所以约占50%的高中生和初中生在网络上被辱骂过。
C.我国的网络强国人才战略,需要加强青少年对互联网与新技术的理解、掌握、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
D.我国当前的数字素养框架内容相对比较复杂,应制定简捷、易操作、利于普及推广的数字素养框架。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字素养就是一种公民能够熟练应用各项数字技能,并能对海量数据进行收集、整理、评估和利用等生存的技能和行为。
B.我国对孩子进行网络教育,要形成家校合力,家长要发挥教授和引导作用,学校要不断建设和完善数字素养相关课程。
C.篮皮书认为只有把握好发展与保护、发展与治理的平衡关系,才能够处理好成年人网络保护与面临新技术风险的关系。
D.未来青少年是网络空间竞争的主体,我们应将数字公民教育纳入基础教育体系,实现从网络素养到数字公民教育的转向。
4.材料二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说明。
5.结合材料内容,简要分析公民个人需要从哪些方面提升“数字素养”。
2022-01-23更新 | 4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