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东晋 > 干宝(283-351)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87 题号:11889077

胡母班,字季友,泰山人也。曾至泰山之侧,忽于树间逢一绛衣驺(穿红衣服的骑士),呼班云:“泰山府君(招收魂魄的神)召。”班惊愕,逡巡未答。复有一驺出呼之,遂随行。数十步,驺请班暂瞑,少顷,便见宫室,威仪甚严。班入阁拜谒,主为设食,语班曰:“欲见君,无他,欲附书女婿耳。”班问:“女郎何在?”曰:“女为河伯妇。”班曰:“辄当奉书,不知缘何得达?”答曰:“今适河中流,便扣舟呼青衣,当自有取书者。”班乃辞出。昔驺复令闭目,有顷,忽如故道。

遂西行,如神言而呼青衣。须臾,果有一女仆出,取书没。少顷复出。云:“河伯欲暂见君。”婢亦请瞑目。遂拜谒河伯。河伯乃大设酒食,词旨殷勤。临去,谓班曰:“感君远为致书,无物相奉。”于是命左右:“取吾青丝履来!”以班。班出,瞑然,忽得还舟。

遂于长安经年而还。至泰山侧,不敢过。遂扣树,自称姓名:“从长安还,欲启消息。”须臾,昔驺出,引班如向法而进。因致书焉。府君请曰:“当别再报。”班语讫,如厕,忽见其父著械徒作①,此辈数百人。班进拜流,问:“大人何因及此?”父云:“吾死不幸,见遣三年,今已二年矣,困苦不可处。知汝今明府所识,可为吾陈之。乞免此役。便欲得社公(土地神)耳。”班乃依教,叩头陈乞。府君曰:“生死异路,不可相近,身无所惜。”班苦请,方许之。于是辞出,还家。

岁余,儿死亡略尽。班惶惧,复泰山,扣树求见。昔驺遂迎之而见。班乃自说:“昔辞旷拙,及还家,儿死亡至尽。今恐祸故未已,辄来启白,幸蒙哀救。”府君拊掌大笑曰:“昔语君:‘死生异路,不可相近’故也。” 即敕外召班父。须臾至,庭中问之:“昔求还里社,当为门户作福,而孙息死亡至尽,何也?”答云:“久别乡里,自欣得还,又遇酒食充足,实念诸孙,召之。”于是代之。父涕泣而出。班遂还。后有儿皆无恙。

(选自干宝《搜神记》)


[注]①械:刑具。徒作;服劳役。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             贻:赠送
B.不敢          潜:偷偷地
C.班进拜流       涕:鼻涕
D.复泰山          诣:到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班入阁拜谒             家祭无忘告
B.欲附书女婿耳          岂无山歌村笛
C.知汝今明府所识       长句
D.取书                    恍惊起长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胡母班一开始帮助泰山府君,虽然有惧怕的因素,但主要在于他愿意帮忙。
B.胡母班和泰山府君三次见面都很惧怕,原因都一样。
C.胡母班苦苦请求,泰山府君答应了他的请求,但此时他就已经知道了胡母班儿子要死去的结局。
D.答应父亲的要求,并且儿子死去后,胡母班并没有责备父亲,显现了他敬重父亲的品质。
4.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班语讫,如厕,忽见其父著械徒作,此辈数百人。
(2)府君拊掌大笑曰:“昔语君:‘死生异路,不可相近’故也。”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材料一:

孔子困于陈、蔡之间,居环堵之内,席三经之席,七日不食,藜羹不糁,弟子皆有饥色,读诗书治礼不休。子路进谏曰:凡人为善者,天报以福,为不善者,天报以祸。今先生积德行,为善久矣。意者尚有遗行乎?奚居隐也!孔子曰:由,来,汝不知。坐,吾语汝。子以夫知者为无不知乎则王子比干何为剖心而死以谏者为必听耶伍子胥何为抉目于吴东门?子以廉者为必用乎?伯夷、叔齐何为饿死于首阳山之下?子以忠者为必用乎?故夫君子博学深谋不遇时者众矣,岂独丘哉!贤不肖者才也,为不为者人也,遇不遇者时也,死生者命也;有其才不遇其时,虽才不用,苟遇其时,何难之!故舜耕历山而逃于河畔,立为天子则其遇尧也。伊尹,有莘氏媵臣也,负鼎俎调五味而佐天子,则其遇成汤也。伍子胥前多功,后戮死,非其智益衰也,前遇国庐,后遇夫差也。芝兰生深林,非为无人而不香。故学者非为通也,为穷而不困也,忧而不衰也,此知祸福之始而心不惑也,圣人之深念独知独见。舜亦贤圣矣,南面治天下,唯其遇尧也;使舜居桀纣之世,能自免于刑戮固可也,又何官得治乎?故君子疾学修身端行,以须其时也。

(节选自刘向《说苑·杂言》)

材料二:

孔子厄于陈,弦歌于馆。中夜,有一人长九尺余,着皂衣,高冠,大吒,声动左右。子贡进问:何人耶?便提子贡而挟之。子路引出,与战于庭。有顷,未胜。孔子察之,见其甲车间时时开如掌。孔子曰:何不探其甲车,引而奋登?子路引之,没手仆于地,乃是大鲲鱼也,长九尺余。孔子曰:此物也,何为来哉?吾闻物老,则群精依之,因衰而至。此其来也,岂以吾遇厄绝粮,从者病乎?夫六畜之物,及龟、蛇、鱼、鳖、草、木之,久者神皆凭依,能为妖怪,故谓之五酉。五酉者,五行之方,皆有其物。酉者,老也。物老则为怪,杀之则已,夫何患焉?或者天之未丧斯文,以是系予之命乎?不然,何为至于斯也弦歌不辍。子路烹之,其味滋,病者兴。明日,遂行。

(节选自干宝《搜神记》)

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子以夫知者A为无不知乎B则王子比干何为剖心C而死D以谏者E为必听耶F伍子胥何为抉目G于吴东门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经,指《周易》《诗经》《礼记》等经典,与《师说》中“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的“六艺”所指一致。
B.鼎俎,古代祭祀、燕飨时陈置牲体或其他食物的礼器,这里指炊具。与《鸿门宴》“人为刀俎”中的“俎”词义不同。
C.疾学,指努力学习,“疾”的词义与《屈原列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中的“疾”相同。
D.属,指类别,与《过秦论》“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中的“属”的词义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孔子被困于陈、蔡之间,绝粮七日,处境艰难,子路认为肯定是因为孔子行善积德做得还不够,孔子趁机对子路作了一番解说。
B.材料一中,关于“时”,孔子认为光有才能还不够,还必须遇到明主,才能施展抱负,成就功业。对于这一点的论述,孔子举了舜、伊尹、比干、伍子胥等的例子。
C.材料二里,子贡、子路忙着与黑衣人打斗的时候,孔子冷静观察,看出了黑衣人的武功破绽,《搜神记》这则故事里的孔子颇有高手风范,多了一份江湖漂泊的潇洒。
D.材料二里,五酉,是指龟蛇草木等动植物老了后被神秘的东西附着,成了妖怪,又因对应着五行的方向,故称之。
4.把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其才不遇其时,虽才不用,苟遇其时,何难之有!
(2)或者天之未丧斯文,以是系予之命乎?不然,何为至于斯也?
5.《说苑》与《搜神记》都记录了孔子被困陈蔡的故事,虽然内容、风格都有所不同,但都借孔子之口告诉人们面对人生逆境甚至在旁人认为非常倒霉的时候要乐观,要积极而为,请结合两则材料分别概括孔子的具体做法。
2024-03-30更新 | 139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胡母班,字季友,泰山人也。曾至泰山之侧,忽于树间逢一绛衣驺(穿红衣服的骑士),呼班云:“泰山府君(招收魂魄的神)召。”班惊愕,逡巡未答。复有一驺出呼之,遂随行。数十步,驺请班暂瞑,少顷,便见宫室,威仪甚严。班乃入阁拜谒,主为设食,语班曰:“欲见君,无他,欲附书女婿耳。”班问:“女郎何在?”曰:“女为河伯妇。”班曰:“辄当奉书,不知缘何得达?”答曰:“今适河中流,便扣舟呼青衣,当自有取书者。”班乃辞出。昔驺复令闭目,有顷,忽如故道。

遂西行,如神言而呼青衣。须臾,果有一女仆出,取书没。少顷复出。云:“河伯欲暂见君。”婢亦请瞑目。遂拜谒河伯。河伯乃大设酒食,词旨殷勤。临去,谓班曰:“感君远为致书,无物相奉。”于是命左右:“取吾青丝履来!”以班。班出,瞑然,忽得还舟。

遂于长安经年而还。至泰山侧,不敢过。遂扣树,自称姓名:“从长安还,欲启消息。”须臾,昔驺出,引班如向法而进。致书焉。府君请曰:“当别再报。”班语讫,如厕,忽见其父著械徒作,此辈数百人。班进拜流,问:“大人何因及此?”父云:“吾死不幸,见遣三年,今已二年矣,困苦不可处。知汝今明府所识,可为吾陈之。乞免此役。便欲得社公(土地神)耳。”班乃依教,叩头陈乞。府君曰:“生死异路,不可相近,身无所惜。”班苦请,方许之。于是辞出,还家。

岁余,儿死亡略尽。班惶惧,复泰山,扣树求见。昔驺遂迎之而见。班乃自说:“昔辞旷拙,及还家,儿死亡至尽。今恐祸故未已,辄来启白,幸蒙哀救。”府君拊掌大笑曰:“昔语君:‘死生异路,不可相近’故也。” 即敕外召班父。须臾至,庭中问之:“昔求还里社,当为门户作福,而孙息死亡至尽,何也?”答云:“久别乡里,自欣得还,又遇酒食充足,实念诸孙,召之。”于是代之。父涕泣而出。班遂还。后有儿皆无恙。

(选自干宝《搜神记》)


【注】①械:刑具。徒作:服劳役。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             贻:赠送
B.不敢          潜:偷偷地
C.班进拜流       涕:鼻涕
D.复泰山          诣:到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致书焉                    我欲之梦吴越
B.欲附书女婿耳          岂无山歌村笛
C.知汝今明府所识       长句
D.取书                    恍惊起长嗟
3.下列各组语句全都属于胡母班神奇经历的一组是(     
①遂拜谒河伯 ②于长安经年而还 ③ 如厕,忽见其父着械徒作
④见遣三年,今已二年矣 ⑤岁余,儿死亡略尽 ⑥于是代之
A.①③⑤B.①②⑥C.②④⑤D.③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胡母班一开始帮助泰山府君,虽然有惧怕的因素,但主要在于他愿意帮忙。
B.胡母班和泰山府君三次见面都很惧怕,原因都一样。
C.胡母班苦苦请求,泰山府君答应了他的请求,但此时他就已经知道了胡母班儿子要死去的结局。
D.答应父亲的要求,并且儿子死去后,胡母班并没有责备父亲,显现了他敬重父亲的品质。
5.请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2)府君拊掌大笑曰:“昔语君:‘死生异路,不可相近’故也。”
2021-12-14更新 | 64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宋定伯捉鬼

南阳宋定伯年少时,夜行逢鬼。问之,鬼言:“我是鬼”。鬼问:“汝复谁”?宋定伯之,言:“我亦鬼。”鬼问:“欲至何所?”答曰:“欲至宛市。”鬼言:“我亦欲至宛市。”遂行数里,鬼言:“步行太,可共相担也。”定伯曰:“大善。”鬼便先担定伯数里。鬼言:“卿太重,将非鬼也?”定伯言:“我新鬼,故身重耳。”定伯因复担鬼,鬼略无重。如是再三。定伯复言:“我新鬼,不知有何所畏忌。”鬼答曰:“惟不喜欢唾。”于是共行。道遇水,定伯令鬼先渡,听之,了然无声音。定伯自渡,漕漼作声。鬼复言:“何以作声”?定伯曰:“新死,不习渡水故耳,勿怪也。”行欲至宛市,定伯便担鬼着肩上,急执之。鬼大呼,声咋咋然。索下,不复听之,径至宛市中,下地唾之,化为一羊。便卖之,恐其变化,唾之。得钱千百五,乃去。

1.解释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定伯(        )                       (2)步行太(        )
(3)可共相担也(        )                 (4)下地唾之(        )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定伯因复担鬼,鬼略无重。
3.概括宋定伯是个怎样的人
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定伯夜行遇鬼,无所畏惧,终于将鬼捉住。
B.宋定伯善于发挥人的智慧,克“鬼”制胜。
C.文章注重语言行为的描写,故事生动有趣。
D.文章认为,世上本没有鬼,应破除迷信思想。
2021-03-24更新 | 3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