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体裁 >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61 题号:11890192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建康层楼

[元]王冕

层楼危构出层霄,把酒登临客恨饶。

草色不羞吴地短,雁声空落楚天遥。

江山如画思豪杰,风月无私慰寂寥。

六代繁华在何处?败红残绿野萧萧。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写城楼之高与在城上饮酒,而以“客恨饶”三字引起下文;足登耸楼,身处青霄,携酒环顾古都美景,不觉仇恨顿减。
B.山川雄奇,美丽如画,千古英雄已逝,当今英雄未见,不能不令人向往有豪杰出来重整山河,只有清风明月可以聊慰自己内心的寂寥。
C.江山如旧,人事已非。结尾以繁华流逝,红衰绿减,秋风萧瑟,令人心寒作结,更为作者怀古伤今之情添上了深深的愁情。
D.“败红”、“残绿”写出了花叶残败的萧条之景,用景物渲染了萧瑟冷寂的氛围,以景结情,使得怀古伤今之情更加浓重。
2.诗的颔联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诗歌,完成诗后题目。
送柴侍御   王昌龄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1.下面对两首诗歌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诗第一句“沅水”与“通波”蝉联而下,绘出江河相连之景。一个“接”字,更给人两地比邻相近之感。
B.严诗第四句一个“尽”字写出了诗人长久独立江边,寒鸦飞尽,还不愿离之态。
C.王诗后两句描写青山明月,严诗后两句则描写寒鸦江水,两位作者都运用了景物描写,烘托情感。
D.王诗和严诗,从体材上说都是七言绝句,从题材上论都是送别之作。
2.2.两首诗歌在情感上有何不同之处,清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2016-07-26更新 | 126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初出关旅亭夜坐,怀王大校书

孟浩然

向夕槐烟起,葱茏池馆曛。

客中无偶坐,关外惜离群。

烛至萤光灭,荷枯雨滴闻。

永怀芸阁友,寂寞滞扬云

[注]①王昌龄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任职秘书省校书郎。开元十七年,昌龄仍在长安,故孟浩然得与之交往.孟浩然大约在此年底离开长安。②芸阁友:指王昌龄。芸阁,藏书处,即秘书省。此时王昌龄为秘书省校书郎,故称“芸阁友”。但他任此职已七年,久不得迁。③扬云:指扬雄,字子云,西汉文学家。滞;谓仕途失意。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的题目点明本诗是诗人从京城刚出关在旅亭夜坐时所作,诗题既体现了写作背景,又点明了作者写本诗的目的。
B.第三句写在旅亭中只有自己一个人独坐,孤独寂寞的感受顿时涌上心头;第四句则感叹自己与朋友的别离之情。
C.最后两句运用了典故,这里将西汉著名文学家扬雄与朋友王昌龄相比,对扬雄久不得迁的失意表达了无限的同情。
D.本诗是五言律诗,诗人把感慨置于夕阳西下,槐烟笼罩、雨滴枯荷、羁旅独坐等阴郁惨淡的背景下加以表现。
2.本诗颈联为人所称道,请赏析此联。
2019-12-28更新 | 58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诗歌鉴赏
鹿柴
王维
空上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反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针对本诗,请简要分析其最重要的一种艺术手法。
2.苏轼言:“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请将《鹿柴》这首诗中的画面用语言描述出来(不少于30字)。
2011-03-15更新 | 89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