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实用类文本 > 实用类文本常设考点 > 理解重要句子含意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46 题号:1190403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就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这份意见特别强调,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把握育人导向,遵循教育规律,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一方面显示了党中央对青少年劳动教育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也表明当今加强青少年劳动教育的紧迫性。

(光明网《加强新时代青少年劳动教育刻不容缓》)

材料二:

《意见》的出台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党对劳动教育的新要求,直面当今的教育现实问题——“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一定程度被忽视,劳动教育被矮化、淡化、弱化”“一些青少年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旨在补齐教育短板。

为了从客观层面更全面真实了解中小学劳动教育现状,前不久,华东师大在全国范围内,针对中小学教师、家长及学生发放了近7万份问卷。通过数据分析和三角印证后,初步得出结论:仅有30.1%的教师认为学生有着极强的劳动观,21.9%的教师认为学生的劳动观念较强,28%的教师认为学生的劳动观念一般,20%的教师认为学生的劳动观念较弱。在对劳动观念的自我认知上,青少年与教师的认知有一定的差异。47.2%的青少年认为自己的劳动观念极强,29.3%的青少年认为自己的劳动观念较强,20%的青少年认为自己的劳动意识一般,3.5%的青少年认为自己的劳动意识淡薄。同时调查显示,98.4%的家长赞同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仅有1.6%的家长认为孩子没有必要进行劳动教育。

(《新时代劳动教育如何落地生根》中国青年报2020年6月1日)

材料三:

党的十八大以来,劳动教育取得了重要进展,为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也要注意到,面对一系列新任务新要求,劳动教育在大中小学的地位和条件同党和国家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育人质量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同促进学生身心和谐成长、全面而有个性地学习发展的期望还不完全适应。比如,与德智体美相比,劳动教育在学校层面受重视程度还不够高,经常处于喊起来重要,教起来次要,考起来不要的被弱化境地;一些学校劳动教育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比较陈旧,与家庭和社会生活相脱节问题比较明显;有的乡村学校劳动课程设置不够丰富完善,学生不喜欢学、没机会学等问题仍然存在。此外,在一些学校还不同程度存在师资队伍较弱、劳动教育评价体系不够健全、劳动教育实践场所欠缺等问题。

《破除制约劳动教育发展的瓶颈》光明日报2020年3月30日

材料四: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檀传宝表示,劳动教育和全部教育工作一样,都是一个专业性的事业,离不开对于教育规律的尊重。加强劳动教育一定要尊重各学段儿童心理发展的实际、学习生活的实际、社区环境的实际,“大呼隆”“一刀切”的形式主义教育不可能有任何理想的效果。

“专设劳动教育的课程,固然是劳动教育重要着力点,应当引起高度重视,但是劳动教育又应该有更为广阔的加强空间。比如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地理、艺术、体育,甚至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自然学科都可能蕴藏着大量劳动教育的素材,各学科领域教学因而也都有因势利导、润物无声地开展劳动教育的可能性。”檀传宝说。

檀传宝表示,师生互动、校园环境、课业评价、学校制度等教育生活的方方面面,也都应当增强劳动教育的自觉性。只有劳动教育有机融入全部教育生活中,劳动教育才能取得真正的实效。

《劳动,教育不能缺失那一环》中国青年报2020年4月13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一方面显示了党中央对青少年劳动教育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也表明当今加强青少年劳动教育的紧迫性。
B.在对劳动观念的认知上,近七万份问卷显示:学生认为自己劳动观念从极强、较强到一般再到较弱的比例均比教师高。
C.目前学校中的劳动教育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经常处于喊起来重要,教起来次要,考起来不要的被弱化境地。
D.加强劳动教育一定要尊重客观实际,“大呼隆”“一刀切”的形式主义教育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家庭、学校、社会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B.直面当今的教育现实问题,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有利于补齐教育短板。
C.党的十八大以来,劳动教育虽然取得了重要进展,为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但面对一系列新任务新要求,劳动教育在多方面还存在不完全适应的问题。
D.劳动教育应该有广阔的加强空间,中小学各学科中都蕴藏着大量劳动教育的素材,各学科领域教学都应该因势利导、润物无声地开展劳动教育。
3.学校是中小学劳动教育的主要阵地,请结合材料概括分析学校在中小学劳动教育中应履行的职责。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经常网购的消费者会发现,拆包裹时都会有“很费力”的感受。但是,为了防止商品在运输过程中被损坏,卖家和快递公司只好在包装上下功夫。为什么不少扎点胶纸或胶带呢?某快递网点负责人说:“我们也想节约成本,但如果因为包装问题,在物流过程中商品损坏,造成损失,就得不偿失了。”

市邮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2016年中国200万个快递员运送了 350亿个包裹。包裹多了,肯定会产生垃圾。快递只是使用环节,而且我们国家没有关于快递包装的环保标准。记者了解到,我国现行的多为推荐性指标,约束力不强,执行有难度。

快递带来的包装垃圾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包装过度”与“安全所需”,如何在两者之间获取平衡,如何使商家与消费者尽量采用环保材料,如何实现回收——循环——再利用,这些正在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选自2017年3月2日《深圳特区报》)

材料二:


   

(选自《中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

材料三:

在对待快递包装问题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烦恼。买家既想让“宝贝”拥有“金钟罩”,又为家里堆积如山的快递包装物烦恼;店家担心快递途中物品受损便“里三层外三层”地包个严严实实,成本自然就高出许多;快递公司面对五花八门的包装只好望“包”兴叹,回收与不回收也是一个两难的问题。

在我国大力推动绿色经济的背景下,对“两高一剩”(高污染、高能耗、产能过剩)企业的规范和整治是重点,而由于电商蓬勃发展所催生的物流行业所带来的环保问题,目前还看不到有效的管理与规范方式。绿色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整个社会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大到国家的产业政策,小到人们的日常环保意识,缺一不可。而这些日常细节需要从人们很小的时候进行教育和规范,知识和规则需要不断地在人们头脑中强化,因此,真正推动环保和绿色事业,需要从基础的教育工作抓起。

(选自《快递包装的“纠结”与绿色金融》)

材料四:

20世纪90年代,德国出台《包装废弃物管理办法》,提出包装废弃物管理应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最终处置”的顺序进行,并设定了不同包装废弃物的回收目标和时限,强制要求包装生产商、销售商对包装回收共同负责。该办法还制定了包装废弃物从收集到最终处置的量化标准,比如规定80%的包装废弃物和100%的运输包装必须回收利用,使包装处理的每个环节都有具体标准可依。

美国从上世纪90年代便开始关注绿色包装。为了提高企业回收包装的积极性,美国各州政府根据企业包装回收利用率的高低,适当免除企业相关的税收。同时,美国还在《资源保护与回收利用法》中规定,“减少包装材料的消耗量,并对包装废弃物进行回收再利用”。目前,美国已在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方面形成产业化运作,不仅改善了环境、提高了资源利用率,而且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除此,在包装材料技术上一些美国企业也进行了积极探索,一些酒类包装物是用秸秆制成的,强度高,便于物流运输,而且环保。

(选自《中国物流产品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节约成本与商品损坏而遭到索赔相比,卖家和快递公司更看重后者,因此网购包裹的包装材料过多实属无奈之举。
B.目前我国还没有较好地解决物流行业所带来的环保问题,在整治“两高一剩”企业的背景下,必须遏制电商的快速发展。
C.在对待快递包装问题上,买家、店家、快递公司虽然都有烦恼,但快递带来的包装垃圾问题,却是有目共睹、不容回避的。
D.德国和美国对包装材料废弃物的回收都出台了法律法规,美国为了提高企业回收包装的积极性,还适当免除回收企业的相关税收。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要平衡“包装过度”与“安全所需”问题,就要引导商家与消费者尽量采用环保材料,在回收——循环——再利用上做文章。
B.根据材料二图1可知,如果解决了快递包装信息泄露和送回收站太麻烦的问题,人们将快递包装送回收站的意愿会大大加强。
C.材料二图2表明,快递包装废弃物的处理应由快递公司、政府、包装公司、消费者等负责,认为应由快递公司负责的人数最多,认为应由政府负责的其次。
D.美国在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方面的措施,既可改善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还提供了大量工作岗位,因此比德国的措施更好。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我国应如何解决快递带来的包装垃圾问题。
2020-06-03更新 | 2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一些地方,野生动物仍然被奉为餐桌美味。一些食客或是为了尝鲜,或是为了所谓滋补,不惜花大价钱购买野生动物食用。然而舌尖的一时“任性”,却潜藏巨大风险。从SARS病毒到鼠疫、H7N9禽流感,再到埃博拉病毒、MERS病毒,都与野生动物有关。专家学者早已证实,很多要命的急病、怪病都是人在吃野生动物时传染到人身上的,许多疑难杂症的元凶就是寄生在野生动物体内的细菌和病毒。面对这些血与泪的教训,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决不能忽视其严重危害。倡导科学健康的饮食习惯刻不容缓。

饮食习惯以及由此形成的饮食文化,并不简单是私人的事情,而是关系大众健康的公共问题。一些地方长期以来形成了食用野生动物的饮食文化,有的人认为吃什么是自己的事情,别人管不着。但必须看到,在现代社会中,一旦有一个人或者一小部分人因为食用不安全、不卫生的食物而致病,就可能迅速在人群中传播,引起更大范围的危害。这警示我们必须把区域乃至个人的卫生和健康问题,放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审视。从公共利益角度出发,每个人管住自己的嘴,不仅是对自身健康负责,也是对他人和整个社会负责。我们尊重、鼓励不同地区形成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美食文化,但任何一种文化都应建立在对公共卫生和生命健康权利负责任的基础上。

拒绝食用野生动物。在更深层次上体现着敬畏自然、尊重自然规律的价值和态度。如何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我们一直以来思考和实践的课题。在证实蝙蝠是SARS病毒的自然宿主时,研究团队也发现蝙蝠身上携带一系列对人类有害的病毒。但即使如此,在研究者看来,一方面这些病毒传染给人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另一方面,蝙蝠在生态系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生态平衡的维护功不可没,决不能因为携带病毒就消灭它们。因此,研究团队在研究过程中对蝙蝠进行无侵害采样,采样完成后将蝙蝠放归自然。这样的例子生动说明,与大自然相处的最好方式就是顺应自然规律,不能肆意破坏自然,更不应把野生动物轻易端上餐桌,否则最终受惩罚的还是人类自己。

避免野生动物带来的社会风险,最有效的方式是对活体动物的交易市场进行更加严格的规范和管理,对于非法野生动物市场和贸易必须严厉打击、整决取缔。当年因非典疫情,广东省宣布取缔野生动物交易,关闭野生动物市场,对于后续疫情的控制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三部门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加强隐患排查,严厉打击野生动物违法违规交易,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相信这样的举措会进一步降低潜在的疫病风险。大家要形成这样的共识,加强市场的规范和管理要形成长效机制,从源头上堵住漏洞,防范病从口入,守护全社会的健康与安全。

(摘编自彭飞《舌实之“鲜”别成社会之“险“》,《人民日报》2020年2月7日)

材料二

在我国,有着保护野生动物的优良传统。在“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 “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的美丽诗句中,在“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泛爱万物,天地一体”的兼爱动物的主张里,都体现出这种传统文化理念。同时长期以来,也存在着在“野味”名义下捕捉、饲养、销售、食用野生动物等顽固陋习。科学研究表明,加工食用野生动物并没有神奇养生功效,反而会带来病毒、寄生虫、重金属等健康安全风险,甚至严重威胁公共卫生安全。

因此,保护野生动物,不仅要有集体认同,更要见诸持久的人人行动。这就需要,在加强保护野生动物的宣教之外,以更加完善、更大力度的法律来强力加持。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从立法到执法、司法,各方面各环节齐发力,依法保护野生动物,声音响亮,行动严厉。国家层面,立法上,修改野生动物保护法火线列入今年立法计划;执法上,疫情防控期间非法交易野生动物将顶格处罚;司法上,严惩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行为。战疫中这些保护野生动物的系列举措,迅速显著地彰显了法治的力量。

“徒法不足以自行”。保护野生动物,是一场全民法治课,也是一场人与文化陋习的持久战。保护野生动物,是每一位公民的义务和责任。人人积极主动走在依法保护野生动物的前端,就会缓冲末端惩戒治理的压力,减小末端惩戒倒逼的成本。达此,不仅要学法,更要守法用法,不做清谈客,争当行动派。

(摘编自茅亩《依法保护野生动物,人人当做“行动派”》,“南方网”2020年3月12日)

材料三

在卫生健康领域,有研究表明超过70%的新发传染病来源于动物。尽管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源头尚未确定,但源于野生动物的致病风险始终威胁人类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确凿无疑的。在实践中,对一些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进行人工繁育、人工饲养,原本目的是挽救珍贵、濒危物种,其中一些却进饭馆上餐桌成为“野味”。有些动物制品难以辨别是来自野外生长还是人工驯养的动物,这就为市场上鱼目混珠、欺骗牟利的现象提供了条件,甚至出现将偷猎的野生动物拿到饲养场“洗白”后高价出售的情况。这些乱象不仅危害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安全,而且存在重大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听之任之后患无穷,确实已经到了不能置之不理的时候了。

新冠肺炎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暴露出我国在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短板。为有效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回应社会重大关切,必须发挥法律制度防范化解安全风险“保护闸”“安全阀”的作用,坚持以法治手段管源治本,紧紧抓住“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这个突破口,切断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传染源,把公共卫生安全的这一道至关重要的关门筑牢守好。

(摘编自王晨《依法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人民日报》2020年3月19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食用野生动物不仅会让个人遭遇病毒寄生虫等健康风险,更可能会引发超过70%的新发传染病,威胁整个人类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B.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饮食文化应当得到足够的尊重与鼓励,但必须以不对公共卫生和生命健康安全构成威胁为基本前提。
C.如果人人都依法保护野生动物,不仅有利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还会缓冲法律末端惩戒治理的压力,从而在根本上解决人类健康与安全问题。
D.保护野生动物的安全是关乎人类重大公共性安全的要事,只要“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就能切断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传染源。
2.下列对材料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由食用野生动物现象入手,接着指出潜在风险,然后指出专家学者的权威论断,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B.文章指出了食用野生动物的饮食文化的存在,但更主要的是指出其存在的巨大隐患,体现出客观、理性的态度。
C.文中以对SARS病毒自然宿主蝙蝠无侵害采样后放归自然为例,证明人类不应利用自然,而应学会顺应、敬畏自然。
D.文章立足于保障全民生命健康安全,以非典型性肺炎的防疫为依托,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证明我国自古就有保护野生动物的优良传统的一项是
A.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吕氏春秋》
B.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诗经·伐檀》
C.鼋鼍、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荀子·王制》
D.毋覆果,毋杀孩虫、胎、夭、飞鸟,毋麛毋卵。——《礼记·月令》
4.三则材料都围绕保护野生动物展开但其侧重点却不同,请简要分析。
5.当前,要加大野生动物保护力度,我们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出努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020-05-27更新 | 10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何其巩与北平私立中国大学

戚荣达

何其巩早年就读于桐城中学,毕业后进入江淮大学。1919年任安徽省学生联合会会长,因带领学生参加“五四运动”而被校方除名,独自来到北京。1921年,加入冯玉祥所在的陆军第十六混成旅,成为冯的亲信。

北伐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设立北平特别市。经冯玉祥推荐,何其巩得以担任首任北平市市长。其上任后对北平市政建设有许多开创性贡献。早前在仕途上春风得意的何其巩几经宦海沉浮,而后受到当时抗日救亡运动的影响,从政界转向教育界。1936年9月,中国大学爆发了驱逐总务长祁大鹏的学潮。何其巩极力支持学生,得到了其他董事以及学校教师的认可,深孚众望的他于1936年10月被推举为中国大学的代理校长。

正当何其巩凭借着其在政界积累的广泛人脉力图发展中大之时,日寇发动了卢沟桥事变。北平高校除了燕京大学、辅仁大学等部分教会学校凭着外国背景坚持留下继续办学外,大都内迁。中共的建议是何其巩决定继续办学的主要原因。

中国大学是一所私立学校,抗战爆发后,教育部的补助随即中断,加上物价不断上涨,先前预留的经费早已捉襟见肘。有人建议,不妨暂时接受日伪一些经济援助,解决燃眉之急。何其巩认为“如果接受了日伪的金钱,日伪必然派人来校进行控制,这无异于引狼入室”,所以拒绝了这种饮鸩止渴的建议。在何其巩以及学校师生的努力下,中大得以有些许资金赖以维持。

日伪临时政府教育总署想要接管中国大学,将其改造成文化侵略的战略基地。何其巩提出“我们是中国人的中国大学”的口号以及“为教育而教育”的办学方针与之周旋,利用社会声势使日伪目的未能得逞。日伪临时政府中的汉奸汤尔和早年与何其巩相识,有意拉何其巩入伙,充当教育总长伪职,被何严词拒绝。

何其巩还将自己的爱国言行付诸实践。他曾帮助张自忠将军成功逃离北平,为抗战保存了一位优秀将领;还利用一些秘密渠道将一批批爱国青年送往大后方,充实了抗战力量。为了避免孤军奋战,中大与燕大、辅大建立了统一战线,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下成立了“北方救国会”,并且在成立当天即发表了《驳〈日本近卫首相声明〉的声明》。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强行封闭燕京大学、协和医学院等英美教会学校,致使大部分教师失业,学生失学。中大积极帮助这些师生解决难题,不仅收容了大批学生,而且还聘请了大量名师,增强了中大的师资力量。

为了应对沦陷区日伪的奴化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中国大学大力开展弘扬民族气节的教育活动。何其巩在扩充中国大学图书馆时,在馆内正厅的墙壁上亲自书写“读古今中外之书志其大者,以国家民族之任勉我学人”楹联,用以劝勉在校学生不忘责任,奋发学习。他还亲自选定《中国大学国文教本》选文百篇,将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正气歌》选为最后一篇,希望学生通过精读著名历史人物的光辉事迹来培养崇高的民族气节。

1944年4月5日傍晚,穷途末路的日本人通过罗织“涉嫌营救抗日人士”等罪名,公然冲进何其巩家中将其逮捕,关押在东城煤渣胡同日本宪兵队监狱。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的何其巩面对日本人的审讯毫不畏惧,以沉默和绝食来与他们抗争。4月12日,日本人将何其巩释放,但是并没有放弃对何的监视。

就这样,身处沦陷区的中国大学在何其巩校长的带领下,与日伪敌对势力周旋,力克万难坚持独立办学直至抗战胜利。

1947年,何其巩辞去中国大学校长一职,1955年在京辞世,享年56岁。

(节选自《文史春秋》2017年第5期,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当时吴(佩孚)宅处在日特严密监视之下,何其巩几经周折,在极其秘密的情况下与吴见了面。一番恳谈之后,吴表示,坚决不为日寇利用,坚决不做背叛祖国的罪人。

(摘编自陈俐《独斗霜雪韧如菊——北平市首任市长何其巩其人其事》)

②何其巩在上任之初,在市政府市政会议第一次常会上就做出一项决议:“财政公开,造威廉洁政府。”后来的事实证明,在何其巩任内,北平市政府及其附属机构没有贪污腐化的案例。

(摘编自《何其巩:北平市第一任市长》)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第一段交代了何其巩早年就读学校及参加“五四运动”的经历,他投身革命后,受到了冯玉祥的赏识。
B.抗战爆发后,教育部对中国大学的补助中断,在何其巩及学校师生的努力下,中国大学的规模不断发展壮大。
C.何其巩利用扩充中国大学图书馆和选定《中国大学国文教本》的机会,劝勉学生不忘责任,培养学生的民族气节。
D.面对日本人的逮捕和审讯,何其巩坚守气节,并以沉默和绝食来与他们抗争,日本人最终不得不将其释放。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抗战爆发后,何其巩在为抗战保存优秀将领、劝吴佩孚精忠许国和充实抗战力量等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B.何其巩在担任首任北平市市长期间,北平市政府廉洁从政,他对北平市政建设有许多开创性贡献。
C.受当时抗日救亡运动的影响,何其巩有意从政界转向教育界,后被推举为中国大学的代理校长。
D.卢沟桥事变后,北平高校大都内迁,在中共的建议下何其巩凭着外国背景决定留下继续办学。
3.何其巩任北平市市长伊始,即规定菊花为北平市市花,有人也因此评价何其巩“人如菊花”,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原因。
2020-08-13更新 | 11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