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韦应物(约737-791)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81 题号:11907180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常侍御却使西蕃

韦应物

归奏圣朝行万里,却街天诏报蕃臣。

本是诸生守文墨,今将匹马静烟尘。

旅宿关河逢暮雨,春耕亭障识遗民

此去多应收故地,宁辞沙塞往来频。


【注】①却使:回使,报使。指西蕃遣使来唐,唐复遣使回访西蕃。②西蕃:吐蕃,在今西藏一带,故称“西蕃。”③亭障:边塞的堡垒。④遗民:指沦陷于吐蕃的汉民。⑤宁辞:哪会推辞。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出了友人常侍御为国事奔波的情景,歌颂他为国家做出的贡献
B.颔联表达了诗人因为友人不能静心读书,传承文墨,而感到深深的遗憾。
C.颈联想象友人途中遇到的情景,表达出诗人对友人出使西蕃的关切之情。
D.全诗语言质用词精当,字里行间洋溢着大唐人不畏艰难的豪迈之情。
2.尾联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陪王郎中寻孔征君

韦应物

俗吏闲居少,同人会面难。

偶随香署客,来访竹林欢

暮馆花微落,春城雨暂寒。

瓮间聊共酌,莫使宦情阑。


【注】①香署:指京畿省台之类的官署。②竹林欢;典出“竹林七贤”,喻指文人放荡不羁,或指独立于世俗之外,或喻朋友的交情深厚。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诗歌的首句,以“俗吏”点明所要找的人孔征君的身份,“闲居少”说明孔征君相当繁忙。
B.颔联两句写了诗人陪着王郎中前去拜访孔征君,“来访”一词突出王郎中寻才、爱才心切。
C.颈联“花微落”“雨暂寒”表现了春天寒暖交替之际的时令特点,充满着早春气息。
D.颈联中“幕”字从侧面烘托出诗人陪王郎中跟征君相见之欢,到暮晚仍未告辞。
E.尾联写诗人、王郎中和孔征君二人在“瓮间”且聊且酌,把盏言欢,极具生活感。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018-04-12更新 | 69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赋得暮雨送李曹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注:①建业:原名秣陵,三国时吴主孙权迁都于此,改称建业。旧城在今江苏南京市南。②海门:长江入海处,在今江苏省海门市。
1.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首联起句点“雨”,次句点“暮”,直切诗题中的“暮雨”二字。诗人伫立江边,又暗切了题中的“送”字。“微雨”“暮钟” 营造了一个细雨笼罩的压抑氛围。
B.本诗颔联虽是写景,但“迟”“重”二字用意精深,实是诗人内心感受的反映,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留恋之情。
C.本诗颈联实写诗人在长江入海口送别友人,又见江岸之树,栖身于雨幕之中,彼此依依不舍。
D.本诗尾联,诗人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不禁潸然泪下,离愁别绪喷涌而出,用一个“比”字,把别泪和散丝交融在一起。
2.请从动与静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和颈联。
2020-06-26更新 | 99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这首诗从体裁上看是一首_____
2.诗的前两句巧妙的引导读者以听觉来弥补视觉的不足,请加以具体说明。
3.你以为这首诗中的那几个词体现了该诗的主调?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2019-10-14更新 | 1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