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设考点 >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34 题号:1194170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秦国为什么能统一天下?司马迁在“表序”中的解释显得牵强而无奈:秦并吞天下“非必险固便形势利也,盖若天所助焉”,结论居然是“得天下者必起于西北”!他说:“或曰‘东方物所始生,西方物之成孰’。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故禹兴于西羌,汤起于亳,周之王也以丰镐伐殷,秦之帝用雍州兴,汉之兴自蜀汉。”学生凭借长期接受并形成的方法论和价值观,根本不相信司马迁说的这一套。于是,这种陌生化的阅读体验,正好可成为引导学生主动求异质疑,提高认识问题的思想水平的良好契机。

否定司马迁的解释,并不具备正面的价值意义。重要的是,从“表序”文本中,师生们能否用更为先进的方法论来“覆盖”太史公的令我们感到陌生的方法论呢?宋人陈善在《扪虱新话》中说:“唯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也。”“知出”之后再“知入”,把现象重新转换,超越现象再组合,这是着眼于高层次阅读品质的培养。

司马迁毕竟是伟大的史家,他在自觉意识之外,倒是通过客观叙述,能够让读者在“表序”中捕捉到秦并吞天下的具有科学意义的原因:

1.“至犬戎败幽王,周东徙洛邑,秦襄公始封为诸侯”———秦国先祖不同于六国先祖,并非靠贵族血统封侯,而是凭战功封侯,崛起于底层。2.“穆公修政,东竟至河,则与齐桓、晋文中国侯伯侔矣”———秦穆公时大胆改革,终于做大做强。3.“秦杂戎翟之俗”“位在藩臣”“秦始小国僻远,诸夏宾(摈)之,比于戎翟”———作为“藩臣僻国”,秦远离中原主流文化;又受少数民族的风俗影响,具有文化上的“杂交优势”。综合这三点,可以看出秦在战国七雄中是唯一的新生力量,它没有司马迁在“表序”后文中所说的“学者牵于所闻”的一个“牵”字,也就是鲁迅所说的“因袭的重负”,所以它有六国所不具备的开放的眼光、变革的精神、勃勃的野心。这才是秦能统一天下而六国不能的根本原因。

(节选自夏坚《如何面对一篇陌生的文本》)

材料二:

最近几十年来地质学,气象学和考古学的发现,也可以连贯到中国初期早熟的统一。中国文化发扬于黄河流域。黄河通过黄土地带。黄土铺盖着华北几省的广大地区,土质松疏,经常有100尺到300尺的深度,因之黄河夹带大量泥沙,随时有阻塞河床,冲破河堤,淹没人畜,损坏耕作物的可能,局部治理无济于事。因为人口增加,农业技术之进步,所以即使是春秋时代,各小国在黄河附近筑堤也已经妨碍了彼此的安全。但有些国家,还恶意的将灾害加诸邻国。足见光是治水一事,中国之中央集权,已无法避免。

季候风与农业的关系,也促使中国在公元前趋向统一。中国农产区的雨量,80%出现于夏季三个月内。季候风由菲律宾海循西北方向吹来,有赖于由新疆方向自西至东的旋风将这气流升高,才能将温度降低,使其中水分凝结为雨。这样一来,下雨或不下雨,全靠两种气流适时适地的聚会。要是它们经常在一处碰头,其地必有水灾;反之即有旱灾。

从春秋到战国,上述背景,只能增加国与国间的冲突。根据周朝以前的规定,各国不能随便筑城设防。但这几百年长期扰攘,却大开各国违“礼”筑城之门。有关的邻国,则因对方设防而备感威胁,更要先发制人。凡此种种设施,都增加中央集权的趋向。

所以,全面竞争之后,小国无法生存,因而有趋向整个统一的趋势。始皇灭六国的期间,公元前243年“蝗蔽天下”,235年“天下大旱”,前230年和228年均是“大饥”,见于《史记·秦始皇本纪》。所以嬴政又称自己的功劳为“堕坏城郭”和“夷去险阻”,也就是全国对内不设防,食粮全部流通。这样才能“振救黔首(老百姓)周定四极”。无从“褒贬”之余,我们只好强调中国在公元之前统一,而且自嬴秦之后,以统一为正轨,实有天候和地理的力量支撑着。

(节选自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材料三:

十五
兴军至邺。军至太原。取狼孟。
十一
秦拔我狼孟、鄱吾,军邺。
二十三
太子丹质于秦,亡来归。
三十三
二十
燕太子使荆轲刺王,觉之。王翦将击燕。
魏王假元年代王嘉元年楚王负刍元年。负刍,哀王庶兄。二十八
太子丹使荆轲刺秦王,秦伐我。
三十八
二十一
王贲击楚。

秦大破我,取十城。
二十九
秦拔我蓟,得太子丹。王徙辽东。
三十九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六国年表》)

1.根据材料一中的画线句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句说明作者不同意对司马迁解释秦统一六国原因的否定,认为这个举动无意义。
B.此句承上启下,认为与其单纯否定司马迁的观点,不如用更先进的方法论覆盖之。
C.“正面的价值意义”比上文提出的“引导学生主动求异质疑,提高认识问题的思想水平”更重要。
D.从下文来看,“正面的价值意义”是通过读者的阅读过程而非司马迁的解释建构的。
2.根据三则材料,下列关于秦统一六国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统一六国有其自身出身、努力革新和地域文化的原因。
B.现代地质、气象、考古的结论说明秦统一六国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C.太子丹谋划刺秦期间,六国之间互有征伐,不能团结,导致灭亡。
D.荆轲刺秦导致了秦立刻开始攻打燕国,加速了燕的灭亡。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对司马迁的《六国年表序》既有反驳,也有梳理,从而得出更具备现代价值观的历史结论。
B.材料二解释历史现象既使用古代史料,也使用现代科学研究的结论,两者相得益彰。
C.材料三《六国年表》应该纵横比照看:纵向可见同一年中各国不同事件及交互,横向可见一国之先后事件。
D.综观三则材料,我们应该认识到读历史不仅要读历史文本,还应结合现代人的眼光视角,对其科学理性地辨析和评述。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社会治理智能化,就是在网络化和网络空间基础上,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重构社会生产与社会组织彼此关联的形态,使社会治理层次和水平得到提升,使治理过程更加优化,更加科学,更加智慧。要在促进大数据与社会治理深入融合中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我们就必须准确把握“互联网+”时代社会治理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并充分应用好大数据资源。

社会治理内嵌于社会结构之中,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社会治理的对象、主体也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一方面,当前社会治理所服务的对象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具体表现为:社会阶层结构出现新老演化,人口的年龄结构、素质结构和空间分布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动,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专业技能的群体日益扩大,家庭结构呈现规模小型化、类型多样化特征,社会流动性不断增强,跨地区流动已成为常态,越来越多的人口向大城市或中心城镇集聚。特别是思想活跃、利益诉求多样的新兴社会阶层对创新社会治理提出了很多新课题。另一方面,参与社会治理的主体,也从政府单一主体过渡到一个由政府、非政府组织、公众个体等构成的行动者系统。这些变化迫切需要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也为社会治理智能化创造了良好条件。

智能化意味着精准分析、精准治理、精准服务、精准反馈。各类社会治理主体通过获取、存播、管理、分析等手段,将具有海量规模、快速流动等特征的大数据变成活数据,广泛应用于社会治理领域,更好地服务不同社会群体,将成为政府和社会组织实施智能治理的重要法宝。

长期以来,社会治理面临的最大难题是风险的不可控性和难以预见性。现代社会处于信息化和网络化复杂交织的图景之中,与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背景相叠加,使现代社会治理呈现出新特征。总的来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是严峻复杂的,表现为短期矛盾和长期矛盾叠加、结构性因素和周期性因素并存、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特别是我国基层社会治理体系较为薄弱等等。以往,政府对经济、社会进行研究的实证数据,主要源于抽样调查数据、局部碎片数据、片面单一数据,有时甚至纯粹基于理论和经验假设,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和模糊性。大数据技术能够通过交叉复现、质量互换、模糊推演等手段有效提升整合各方面数据资讯的能力,使政府决策的基础从少量的“样本数据”转变为海量的“全体数据”,为有效处理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提供新的可能性。

(摘编自杨雅厦《应用大数据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社会治理的对象、主体发生了变化是指社会治理所服务的对象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
B.政府曾是社会治理的单一主体,而现在政府是社会治理行动者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C.新兴社会阶层对创新社会治理提出了很多新课题,为此他们思想活跃、利益诉求多样。
D.当前社会信息化和社会网络化的复杂交织,使得我国现代社会治理表现出了新的特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简要说明了社会治理智能化的网络基础、技术手段、治理目标及其相关要求。
B.第二段分析了社会结构转变中社会治理对象、主体的变化,论述智能化治理的迫切性。
C.第三段阐明了智能化的前提条件,论述了社会智能治理领域中应用活数据的重要意义。
D.第四段运用对比论证,论述了大数据技术为处理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提供了新的可能。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目前社会治理还没有实现智能化,是因为现有的网络化和网络空间,使社会生产与社会组织相对分散,难以紧密关联。
B.只有准确把握“互联网+”时代社会治理的全新形势与要求,并充分应用大数据资源,才能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
C.以往,政府对经济、社会进行研究的实证数据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和模糊性,这给解决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带来了阻碍。
D.如果能扭转我国基层社会治理体系较为薄弱的现状,就有可能使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面临的严峻复杂的形势有所好转。
2020-02-25更新 | 9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为什么要研究历史

吕思勉

①历史到底是怎样一种学问?研究了它,有什么用处?

②提出这一个问题,我知道多数人都能不待思索而回答道:历史是前车之鉴。即,从前的人做的事情,成功了,大家认为好的,我们可奉以为法,照着他做;失败了,大家认为坏的,我们当引以为戒,不照着他做。但世事不会完全相同,用相同的方法去应付不同的事情,哪有不失败之理?所以愤激的人说道:历史是足以误事的。因为不读历史,倒还面对着事实,一件新事情来,要去考察它的真相,以定应付的方针;一有了历史知识:先入为主,就会借重已往的经验,来应付现在的事情,而不再去考察其真相;即使去考察,亦易为成见所蔽,而不能见其真相了。

③历史知识足以误事之言,并不能说它不对。然而没有历史知识,亦未尝不误事。当袁世凯想做皇帝时,先由筹安会诸人列名发出通电,说要从学理上研究中国的国体问题,到底君主民主,孰为适宜?当时大家看见这个通电,就说:袁世凯想做皇帝了。我以为生于现今世界,而还想做皇帝;还想推戴人家做皇帝;除非目不识丁而全不知天南地北的人,不至于此。然而后来,事情一层层披露出来,竟真的如此,这不是一件奇事么?此无他,还是缺乏历史知识。据这件事情看来,历史知识是不会误事的,所以误事,还是苦于历史知识的不足。袁世凯和筹安会中人,想做皇帝,想推戴人家做皇帝时,何尝没有他们的历史知识?在中国历史上,皇帝是如此做成的;推戴人家做皇帝,是如此而成功的;岂能说是没有?以当时的情形而论,反对的人,自然不会没有的,然而据历史上的成例推测,岂不可期其软化?即有少数人不肯软化,又岂不可望其削平?这个,据着他们仅有的、一偏的历史知识推测,自亦可以作此断案,自不免于希冀侥幸。倘使他们再多读一些近代的外国历史;倘使他们的心思再能用得深一点,知道历史上的事情前后不符的甚多,未可轻易地执着前事以推断后事;他们自然不至于有此失着了。所以说:误事的不是历史知识,而是历史知识不足。

④历史上成功的,大家所认为好的事情,既不能摹仿;据历史上的成例,以推断事情,又易陷于错误;而没有历史知识,又要误事;然则如何是好呢?须知道:应付事情,最紧要的,是要注意于学与术之别。学是所以求知道事物的真相的,术则是应付事物的方法。浅薄的人往往说:我能够应付就得了,事物的真相,管它干嘛?殊不知你知道了事物的真相,应付的方法自然会生出来,只有浅薄的应付方法,则终必穷于应付而后已。

⑤我们要用一个人,为什么要打听他的出身?为什么要打听他的经历?岂不以一个人的性格、才能等等,就是他的出身、经历等等微信公众号:语文考试助力造成的。我们试再反躬自省:我为什么成为这样子的我,岂不和我的家庭,我的学校,我的朋友,我的职业,都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再放眼纵观:我们所认得的人,为什么成为现在这个样子?读书的人多少有些迂腐气;做官的人多少有些官僚气;生意人多少有些市侩气;白相人多少有些流氓气;这是为什么?他们是生来如此的么?然而中国的社会,为什么和欧洲不同?欧洲的社会,为什么和日本不同?甚而至于英国和美国不同;日本和朝鲜不同;就中国的社会,南北风气亦不能尽同;其故安在?就可以深长思了。寻常人对于一切事物,大都不甚深求,所以觉得不成问题。其实略加思考,任何事物,所以如此,莫不有很深远的原因在内;深求其故,无不可以追溯至于极远之世的。固然,我们对于一切事物,总不能真正寻根究底,然而多知道一些,毕竟要好一些,然则历史怎好不研究呢?

(选自《历史研究法》,见吕思勉《史学与史籍七种》,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1.第②段提出的“历史是前车之鉴”“历史是足以误事的”两种看法各有理由,请对这些理由加以概述。
2.分析第③段的论述思路。
3.以下对第④段中“学”与“术”两个概念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用来寻找事物真相的被称为“学”。
B.用来应付事物方法的被称为“术”。
C.拥有了“学”,自然会有“术”。
D.“术”与“学”原本是一对矛盾。
4.下面是对第①段“研究历史的作用”的回答,依据文意推断,不正确的一项(     )。
A.对历史研究得越深入,我们就越能鉴往知来。
B.研究历史,可以加深我们对社会真相的认识。
C.对历史研究得深刻,我们就能回避现实失误。
D.研究历史,能促进我们了解万事万物的原因。
5.第⑤段中,作者是怎样采用例证法证明其观点的,请对例证的运用进行评析。
2020-07-09更新 | 8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文后小题。

客家宗族共同体聚居的社会特征和围堡式大屋的建筑特征相互依存,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缺一不可。宗族共同体聚居以围堡式大屋为前提,围堡式大屋以宗族共同体聚居为依据。这两个特征在客家民系形成中具有决定性意义。同为北方南下流民,何以唯独这一支成为客家人?关键就在于这支南下流民采取了兼备这两个特征的居处方式,前者是其形成的内在条件,后者是其形成的外在条件。

宗族共同体聚居使其不致被淹没、同化于江南各族之中,从而丧失其固有的社会、文化、习俗、语言特征,得以持久地、较完整地保持其从中原带来的中古时代的传统,成为在南方腹地独具特色的汉族民系。围堡式大屋这种建筑特征,则是保证其上述社会特征得以传承不坠的最重要条件。围堡式大屋,不仅保证了客家人在深入蛮荒之地后的生存、发展,而且因其具有的封闭性、独立性,使其有可能较少受到当地社会、文化、习俗、语言的影响或同化,始终保持其固有的民系特征,而瓜瓞绵绵,百世其昌。“福佬好食粥,客人好起居”的民谚表明建造客式房屋对于客家人来说是多么重要,这种房屋不仅把客家人与其他汉族民族系区别开来,也是客家人之所以成为客家人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和原因。

凡是实行这种居处方式的南下流民,就有可能成为客家人,包括那些晚渡北人接受并实行了这种居处方式者,也就有可能陆续融入这一民系之中而成为客家人。因为早渡北人所采取的这种居处方式,是被长期的实践证明既适应南迁后当地条件而又能保持其宗族和文化传统不坠的一种最佳选择,晚渡北人必须认同并实行这一居处方式才能融入这一群体而成为客家人。

凡是没有实行这种居处方式的南下流民,则不可能成为客家人,而成为吴人、蜀人、闽人、广东人……同为北方南下的移民,何以并非都成为客家人的原因就应从这里去寻找。

客家人之所以能够实行这两个特征相结合的居处制度,与其所迁入之地域及社会环境亦有密切关系。陈寅恪先生在论述南北朝时期南北士族的差异时指出,南方士族“主要与城市、商业相联系,宗族则已分解”,因而大家族制度遭到破坏;北方士族“主要与农村、土地、宗族相联系”,因而大家族制度得以继续维持,“北方士族的势力可以延长或延续下来”。同理,从北方南下的移民,如果与城市和商业相联系,则其与宗族的联系就将受到破坏,其大家族制度便难以维持。如果继续与农村、土地相联系,则其与宗族就有难分的关系,其大家族制度就将得以保持。因此,那些迁于江南政治、经济中心和发达地区,与城市、商业相联系的南下移民,其与宗族的联系亦受到破坏,从而深受江南之俗影响,没有也不可能成为客家人。只有那些迁入相对落后、偏僻地区,继续与农村、土地相联系,自然也与宗族有不可分割联系的那部分南下移民,才有可能继续实行宗族聚居,其大家族制度和宗族势力亦得以延长或延续下来,从而保持其固有的文化传统和习俗,才有可能成为客家人。

(摘自黎虎《汉魏晋北朝中原大宅、坞堡与客家民居》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围堡式大屋的建筑特征,是宗族共同体聚居这种社会特征得以传承不坠的最重要的条件,在客家民系形成过程中具有决定性意义。
B.“福佬好食粥,客人好起居”的民谚,既表明客家人与其他汉族民族系的不同,也点出了客家人之所以成为客家人的条件和原因。
C.由于深受城市和商业气息的影响,宗族观念不强,大家族制度遭到了破坏,南北朝时期的南方士族无法保持固有的文化传统和习俗。
D.客家民系特色的住宅和居处方式,与客家人所迁入的地域及社会环境密切相关,是他们南迁后生存与发展需要相结合的产物。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论证过程中,本文将客家宗族共同体聚居与围堡式大屋并列分析,二者之间特征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缺一不可。
B.本文论证了客家宗族共同体聚居与围堡式大屋的辩证关系,宗族共同体聚居以围堡式大屋为前提,围堡式大屋以宗族共同体聚居为依据。
C.本文论证逻辑严密,客家宗族共同体聚居与围堡式大屋对北方南下流民成为客家人的作用是:前者是其形成的外在条件,后者是其形成的内在条件。
D.本文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客家宗族共同体聚居与围堡式大屋,肯定了其在保存中国文化传统和习俗中的重要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没有围堡式大屋,那么宗族共同体聚居方式不可能存在或持久,其固有的民系特征无法保持,也就不可能有今日之客家人。
B.客家人不仅来源于接受并实行了客家特有居处方式的南下移民,也包括深受客家文化习俗影响的甚至被同化的当地蛮夷之人。
C.南北朝时期的北方士族如果跟城市和商业相联系,同时与宗族的关系密切,维持大家族制度,那么他们南迁有可能成为客家人。
D.如果像客家人一样筑造围堡式大屋,维护并延续大家族制度和宗族势力,汉族的其他民族系也可能保持好其固有的文化传统和习俗。
2021-02-23更新 | 3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