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语言文字应用 > 句子 > 修辞手法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难度:0.65 引用次数:83 题号:1196782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滨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家人家会聚在一道的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桠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作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景况。“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作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假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摘编自郁达夫《江南的冬景》)

1.下列对文中使用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拟人、夸张、反问B.拟人、引用、反问
C.排比、反问、引用D.引用、排比、夸张
2.文中画线句子可改写成:“冬日的农村,这时如果再下一点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配上淡得几乎看不见的背景,便十分的悠闲。”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哪个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各题。

“鲁迅体”“甄嬛体”“华妃体”“凡尔赛文学”“废话文学”……这两年网络上各类热梗①        。这些XX文学、XX体,依托文学母体,创造一些日常化的应用场景,创设新鲜有趣的交流氛围,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网络狂欢。当下“林黛玉发疯文学”成为网络最火的一阵狂风。不管是林黛玉发疯文学霸占聊天界面,还是林黛玉语录体成为UP主视频主角,经典老剧始终影响着人们的互联网世界,并隐喻现实生活中②      的现象与问题。我们不断加入一场又一场文学式狂欢中,以此作为聊天模仿的对象和模板、视频创作的素材。但当新的经典诞生、热搜褪去,又有多少人真的会因为曾经的狂欢记住经典呢?以玩梗的方式消解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和负面情绪,寻找社交共鸣,本③      但令人担忧的是,“林黛玉发疯文学”这样原本作为一种个体宣泄渠道,越来越成为收割流量的密码,甚至不知不觉被裹挟进这场网络狂欢中。更值得警惕的是,不要让经典文化的“美味”在一浪又一浪的网络“翻炒”里失了味道,更不要因为玩梗过度而消解逻辑、稀释意义,最终走向语焉不详、肤浅无聊,让“某某文学”有一天真的沦为似是而非的“疯言疯语”。

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划横线句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但令人担忧的是,“林黛玉发疯文学”这样原本作为一种个体宣泄渠道,成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收割流量的密码,甚至不知不觉被裹挟进这场网络狂欢中。
B.但令人担忧的是,“林黛玉发疯文学”这样原本作为一种个体宣泄渠道的表达方式,越来越成为收割流量的密码,甚至不知不觉被裹挟进这场网络狂欢中。
C.但令人担忧的是,“林黛玉发疯文学”这样原本作为一种个体宣泄渠道,越来越成为收割流量的密码,甚至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知不觉被裹挟进这场网络狂欢中。
D.但令人担忧的是,“林黛玉发疯文学”这样原本作为一种个体宣泄渠道的表达方式,越来越成为收割流量的密码,甚至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知不觉被裹挟进这场网络狂欢中。
3.下列各项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与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相同的一项是(     )
A.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B.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C.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D.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4.请用动宾短语概括“林黛玉发疯文学”等热梗现象存在的意义与问题。
2023-06-26更新 | 87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据报道,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近年来的人才招聘,总是无人问津。前不久举行的编制内岗位人才招聘,报考者依旧寥寥,而且就这几位报考者最终也都没来参加面试,让该研究所所长感到分外遗憾。作为我国考古文博事业的标志性机构,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人才招聘遇冷,折射出当前文保人才匮乏的现实困境。长期以来,我国文保事业就面临人才不足的状况。考古发掘需要长时间在户外工作,每天风吹日晒雨淋,常常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并且野外发掘往往一干就是好几个月,难以兼顾家庭,行业的平均薪酬也不高,其艰辛与孤寂令许多人望而却步。与此同时,考古文博又是一项专业性要求很高的职业。用丰富的知识积累与长期的专业训练对待遗址的考古与发掘,或文物的保护与修缮,是对文物和历史负责。几十年来,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等一代代杰出的敦煌学者,离开繁华都市,扎根大漠戈壁,把全部心血和精力投入到敦煌珍贵文物的保护、开发和研究当中,让这一方精美的艺术遗存得以被更多人欣赏。这种情怀,在今天仍然是吸引后继者接棒奔跑的精神磁石。当文保工作既有面子,又有里子,文博行业定会人才济济,文博事业定会兴旺发达。

2023-08-26更新 | 43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下列诗句中,与“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鹤闲临水久,蜂懒采花疏。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C.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D.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2019-07-08更新 | 11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