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常见考点 > 概括中心意思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109 题号:1206432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白传

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十岁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轻财好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中,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遂荐玄宗。召见金銮殿,论时事。因奏颂一篇。帝喜,赐食,亲为调羹,诏供奉翰林。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帝每欲与官,妃辄阻之。白傲放,与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饮酒八仙人”。恳求还山。赐黄金,诏放归。

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为僚佐。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璘败,累系浔阳狱。初,白游并洲,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沉水中。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

1.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十岁五经          通:通晓
B.后天才赡          逸:超过一般
C.白傲放             益:更加
D.为僚佐             辟:躲避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力士耻                              妻私臣
B.以业投贺知章                    寻向志,遂迷
C.遂荐玄宗                           皆以美徐公
D.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       不知有汉
3.不能表现李白“傲放”个性的一句是(     
A.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
B.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轻财好施。
C.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
D.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
4.文中划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
B.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
C.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
D.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母梦见太白金星而生下李白,所以李白字“太白”。李白天赋过人,才华横溢。
B.贺知章很欣赏李白的诗才,感叹他是遭贬的仙人。李白后经贺知章的推荐,担任翰林供奉。
C.在朝廷上下,李白都表现出放荡不羁的个性,这说明李白是个决不“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人。
D.郭子仪曾有恩于李白。后来,李白受牵连下狱,郭子仪又请求用自己的官爵来赎免李白的死罪。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
(2)初,白游并洲,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尊贤

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夫朝无贤人,犹鸿鹄之无羽翼也,虽有千里之望,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是故游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是故吕尚聘,而天下知商将亡,而周之王也;管夷吾、百里奚任,而天下知齐、秦之必箱也。纣用恶来,齐用苏秦,秦用赵高,而天下知其亡也。

齐景公伐宋,至于岐堤之上,登高以望,太息而叹曰:“昔我先君桓公,长毂八百乘,以霸诸侯;今我长毂三千乘,而不敢久处于此者,岂其无管仲欤?”弦章对曰:“臣闻之,水广则鱼大,君明则臣忠。昔有桓公,故有管仲;今桓公在此,则车下之臣尽管仲也。”

杨因见赵简主,曰:“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走来见。”简主闻之,绝食而叹,而行。左右进谏曰:“居三逐,是不容于众也;事君五去,是不忠于上也。今君有士见过八矣。”简主曰:“子不知也。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遂出见之,因授以为相,而大治。

子路问于孔子曰:“治国何如?”孔子曰:“在于尊贤而贱不肖。”子路曰:“范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曰:“范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也,贱不肖而不能去也;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仇之。贤者怨之,不肖者仇之,怨仇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

(节选自刘向《说苑•卷八•尊贤》,有改动)

1.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跽:长跪,跪姿的一种。跪时除两膝着地外,还要挺直上身。
B.士: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如士大夫。旧时也指读书人,如学士。
C.乡:地方行政区域单位。所辖范围,历代不同。周制,—万二千五百家为乡;春秋齐制,十连为乡。
D.国:大夫的封地。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的封地称为“家”,士大夫的封地称为“国”。
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人君建立功名、成就霸业抑或破家亡国、身败名裂,根本的原因在于能否尊贤而下士。
B.齐景公感慨自己有三千辆兵车却不敢在宋国久留,弦章告诉他,要多有几个像管仲一样的贤臣就好了。
C.杨因是一个有争议的人,而赵简主用鞭辟入里的分析排众议,委以重任,表明赵简主能够尊贤用贤。
D.孔子认为尊贤与贱不肖是治国的重要方略,范中行氏因为“尊贤而不能用”“贱不肖而不能去”而导致灭亡。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
(2)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走来见。
2020-01-02更新 | 236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饭粥

【清】李渔

粥饭二物,为家常日用之需,其中机彀,无人不晓,焉用越者强为致词?然有吃紧二语,巧妇知之而不能言者,不妨代为喝破,使姑传之媳,母传之女,两言代千百言,亦简便利人之事也。

先就粗者言之。饭之大病,在内生外熟,非烂即焦;粥之大病,在上清下淀,如糊如膏。此火候不均之故,惟最拙最笨者有之,稍能炊者,必无是事。然亦有刚柔合道,燥湿得宜,而令人咀之嚼之,有粥饭之美形,无饮食之至味者。其病何在?曰:挹水无度,增减不常之为害也。其吃紧二语,则曰:“粥水忌增,饭水忌减。”米用几何,则水用几何,宜有一定之度数。如医人用药,水一钟或钟半,煎至七分或八分,皆有定数。若以意为增减,则非药味不出,即药性不存,而服之无效矣。

不善执爨者,用水不均,煮粥常患其少,煮饭常苦其多。多则逼而去之,少则增而入之,不知米之精液全在于水,逼去饭汤者,非去饭汤,去饭之精液也。精液去则饭为渣滓,食之尚有味乎?粥之既熟,水米成交,犹米之酿而为酒矣。虑其太厚而入之以水,非入水于粥,犹入水酒也。水入而酒成糟粕,其味尚可乎?

故善主中馈者挹水时必限以数使其勺不能增滴无可减再加以火候调匀则其为粥为饭不求异而异乎人矣。

宴客者有时用饭,必较家常所食者稍精。精用何法?曰:使之有香而已矣。予尝授意小妇,预设花露一盏,饭之初熟而浇之,浇过稍闭,拌匀而后入碗。食者归功于谷米,诧异种而讯之,不知其为寻常五谷也。此法秘之已久,今始告人。行此法者,不必满釜浇遍,遍则费露甚多,而此法不行于世矣。止以一盏浇一隅,足供佳客需而止。露以蔷薇、香橼、桂花三种为上,勿用玫瑰,以玫瑰之香,食者易辨,知非谷性所有。蔷薇、香橼、桂花三种,与谷性之香者相若,使人难辨,故用之。

(李渔《闲情偶寄·卷五》)


【注】①中馈:《易经·家人》:“无攸遂,在中馈。”指妇女在家主持饮食等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焉用越者强为致词   俎:切肉的砧板。
B.稍能炊   爨:烧火做饭
C.其味尚可   咀:品尝
D.饭之初熟而浇之   俟:等待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两言代千百言   有尺寸之地
B.犹入水酒也   徘徊斗牛之间
C.诧异种而讯之   吾属今之虏矣
D.足供佳客需而止   道之存,师之所存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粥最大的弊病在于,上面清汤下面沉淀,好像糨糊药膏。这是火候把握不匀的原因,只有最笨拙的人才做得出,稍微能做饭的必定没有这事。
B.作者家有客人时,会让妻子在饭刚烧熟时用花露浇遍全锅,然后拌匀后盛入碗内。这样吃饭的人就会将这种香味归功于谷米。
C.本文把枯燥的理论说得有滋有味,通过全文可见作者“于俭约中求饮食的精美,在平淡中得生活之乐趣”的主张。
D.本文文字清新隽永,叙述娓娓动人,读后留香唇齿,余味无穷,可以说它对我们今天提高生活品位、营造艺术的人生氛围有极大的借鉴价值。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故善主中馈者挹水时必限以数使其勺不能增滴无可减再加以火候调匀则其为粥为饭不求异而异乎人矣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粥之既熟,水米成交,犹米之酿而为酒矣。虑其太厚而入之以水,非入水于粥,犹入水于酒也。
②宴客者有时用饭,必较家常所食者稍精。精用何法?
2021-03-07更新 | 53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

读孟尝君传

王安石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划线部分断句。(限4处
2.著名的战国四公子分别是齐孟尝君田文、魏信陵君魏无忌、__________
3.王安石,字____。文中三处使用“鸡鸣狗盗”这一成语,分别强调了什么?
2019-12-28更新 | 4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