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常见考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78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

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 及纣之身,天下大乱,周公武王,三年讨其君,天下大悦。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舂秋》乎!”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公明仪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兽而食人也。”杨墨之道不怠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则率兽食人,人将相食,吾为此惧。闲先圣之道,距杨墨,放淫辞,邪说者不得作。作于其心,害于其事;作于其事,害于其政。圣人复起,不易吾言矣。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

(节选自《孟子,滕文公下》)

材料二

文王之时,纣为天子,赋敛无度,杀戮无止,作为炮烙之刑,刳谏者,剔孕妇,天下同心而苦之。文王欲以卑弱制强暴,以为天下去残除贼而成王道,故太公之谋生焉。武王继文王之业,擐甲胄,伐无道而讨不义,誓师牧野,以践天子之位。周公继文王之业,持天子之政,以股肱周室,辅翼成王,宁静王室,镇抚诸侯。成王既壮,能从政事,周公受封于鲁,以此移风易俗。孔子修成康之道,述周公之训,以教七十子,使服其衣冠,修其篇籍,故儒者之学生焉。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以为其礼烦扰而不说,厚葬靡财而贫民,久服伤身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禹之时,天下大水,禹身执蔂垂,以为民先。剔河而九岐,凿江而通九路,辟五湖而定东海。当此之时,烧不暇撌,濡不给扢,死陵者葬陵,死泽者葬泽,故节财、薄葬、闲服生焉。

(节选自《淮南子·要略》)

〖注〗闲服:简服,指守丧三月。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杨墨之道A不怠B孔子之道C不著D是邪说E诬民F充塞G仁义也。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相,指辅佐,与《答司马谏议书》“游处相好”中的“相”词义不同。
B.躬,亲身、亲自之意,与材料二“禹身执蔡函”中的“身"用法相同。
C.宁静,安定的意思,与“非宁静无以致远”中的“宁静”意思不同。
D.道,疏通的意思,与《离骚》“来吾道夫先路”中的“道”意义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公随武王讨伐纣王,又继承文王的事业,辅佐成王,成就了周朝功业。
B.孟子认为自己的主张是正确的,即便圣人再次出现,也会认同他说的话。
C.周文王想推翻纣王的暴政,实现王道统治,而太公擅长谋略,适逢其时。
D.孔子教授七十弟子周朝制度,让他们有衣穿,有书读,形成了儒家学派。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
(2)伐无道而讨不义,誓师牧野,以践天子之位。
5.如果《淮南子》的作者读到材料一,他是否会赞同孟子对墨子学说的否定?请结合材料二说明理由。
2024-05-16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教学情况调研(二)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魏征,钜鹿人也。近徙家相州之临黄。武德末,为太子洗马。见太宗与隐太子①阴相倾夺,每劝建成早为之谋。

太宗既诛隐太子,召征责之曰:“汝离间我兄弟,何也?”众皆为之危惧。征慷慨自若,从容对曰:“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太宗为之敛容,厚加礼异,擢拜谏议大夫。数引之卧内,访以政术。征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每与之言,未尝不悦。征亦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又劳之曰:“卿所谏前后二百余事,皆称朕意。非卿忠诚奉国,何能若是!”

三年,累迁秘书监,参预朝政,深谋远算,多所弘益②。太宗尝谓曰:“卿罪重于中钩③,我任卿逾于管仲,近代君臣相得,宁有似我于卿者乎?

六年,太宗九成宫,宴近臣,长孙无忌曰:“王珪、魏征,往事息隐,臣见之若仇,不谓今者又同此宴。”太宗曰:“魏征往者实我所仇,但其尽心所事,有足嘉者。朕能擢而用之,何惭古烈?征每犯颜切谏,不许我为非,我所以重之也。”征再拜曰:“陛下导臣使言,臣所以敢言。若陛下不受臣言,臣亦何敢犯龙鳞、触忌讳也。”太宗大悦,各赐钱十五万。

十二年,太宗以诞皇孙,诏宴公卿。帝极欢,谓侍臣曰:“贞观以前,从我平定天下,周旋艰险,玄龄之功无所与让。贞观之后,尽心于我,献纳忠谠,安国利人,成我今日功业,为天下所称者,惟魏征而已。古之名臣,何以加也。”于是亲解佩刀以赐二人。庶人承乾在春宫,不修德业;魏王泰宠爱日隆,内外庶寮,咸有疑议。太宗闻而恶之,谓侍臣曰:“当今朝臣忠謇无如魏征我遣傅皇太子用绝天下之望。

寻遇疾。征宅内先无正堂,太宗时欲营小殿,乃辍其材为造,五日而。遣中使赐以布被素褥,遂其所尚。后数日,薨。太宗亲临恸哭,赠司空,谥曰文贞。太宗亲为制碑文,复自书于石。特赐其家食实封九百户。

太宗后尝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因泣下久之。乃诏曰:“昔惟魏征,每显予过。自其逝也,虽过莫彰。朕岂独有非于往时,而皆是于兹日?故亦庶僚苟顺,难触龙鳞者欤!所以虚己外求,披迷内省。言而不用,朕所甘心;用而不言,谁之责也?自斯已后,各悉乃诚。若有是非,直言无隐。

(节选自《贞观政要任贤》)(有删减)

材料二:

贞观三年,太宗谓侍臣曰:“君臣本同治乱,共安危,若主纳忠谏,臣进直言,斯故君臣合契,古来所重。若君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亡,不可得也。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至如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亦诛死。前事不远,朕与卿等可得不慎,无为后所嗤!”

(节选自《贞观政要·君臣鉴戒》)

【注释】①【隐太子】唐高祖李渊长子李建成,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追封他为息王,谥隐,史称隐太子。②【多所弘益】意思是对治理国家有很多重大的帮助。③【中钩】春秋时,齐公子小白与公子纠争位,管仲辅佐公子纠。一次,管仲用箭射中公子小白的衣带钩。后公子小白获胜,即住,这就是齐桓公,他以管仲为相。

1.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当A今B朝C臣D忠E謇F无G如H魏I征J我K遣L傅M皇N太O子P用Q绝R天S下T之U望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太宗九成宫               妇女无所
B.魏征往者我所仇          有善始者
C.太宗闻而                 则思正身以黜
D.令不闻其过                 信臣精陈利兵而谁何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泣下久之                              批大郤,导大窾,其固然。
B.言不用,朕所甘心                  哙拜谢,起,立饮之
C.遂所尚                                 可忽乎!
D.征每犯颜切谏,不许我        吾见其难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征曾在太宗与隐太子暗中争夺权力时,劝隐太子早做打算。隐太子死后,太宗诘问魏征离间兄弟关系,魏征镇定自若,从容作答,并获得太宗赏识。
B.太宗设宴招待近臣,长孙无忌打趣说过去的政敌变成了现在的同僚,太宗心生感慨,认为自己不计前嫌,提拔重用魏征,可以和古代圣贤相比。
C.皇太子李承乾在东宫不修养德行。魏王李泰日益受到太宗宠爱,朝廷内外议论纷纷。太宗听说后非常厌恶,对身边大臣们说,任用魏征,辅佐皇太子,以断绝天下人的想法。
D.魏征死后,太宗认为失去了一面镜子。过去魏征常能指出自己的过失,而现在自己虽有过失,却无人公开指出,因此下诏鼓励群臣直言劝谏,不要隐瞒。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卿罪重于中钩,我任卿逾于管仲,近代君臣相得,宁有似我于卿者乎?
(2)自斯已后,各悉乃诚。若有是非,直言无隐。
6.唐太宗成为一代明君,开创了“贞观之治”,请结合文本概括理由。
2024-05-13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3 . 读下面的文字,参照例句中画线部分仿写,内容符合原文意思。

材料: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任用)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论语•阳货》)

例句:宽,待人宽厚对周围的人,都要宽厚。要能够原谅别人的过失,容忍他人的缺点,正确对待与别人的矛盾问题,就会受到大家的拥护。
仿写: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4-21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铁路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4月月考语文试题
4 . 你如何理解《大学》开头这几句话?它们有什么作用?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2024-04-07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 5-2 大学之道随堂检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谈谈你对《礼记》中这段话的理解。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2024-04-07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 5-2 大学之道随堂检测
6 . 对惠子和庄子的大瓠之争,应如何理解?(《五石之瓠》)
2024-04-07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 6-2 五石之瓠随堂检测
7 . 《老子》四章: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024-04-07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 6-1 老子四章随堂检测
8 . 此处写宫人理晨妆的活动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2024-04-07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必修下册第八单元 16-1 阿房宫赋随堂检测
小阅读-课外 | 适中(0.65) |
名校
9 . 以下关于《铸剑》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铸剑”场面的描写中,由铁的极热化为冰的极冷的剑,可视为是鲁迅精神的外化与象征。
B.“以头相搏”的复仇的悲壮剧变成了“辨头”的闹剧。
C.结尾部分,“大出丧”被变成“狂欢节”,复仇的神圣与崇高此时依然存在,“看客”占据一切。
D.鲁迅相信复仇,但对自己的复仇主张又产生怀疑,这种怀疑精神表现在艺术上是复杂的:悲壮的、崇高的和嘲讽的、荒诞的两种调子交织在一起,互相质疑。
2024-04-03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十一学校国际部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六学段语文试题
小阅读-课外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在《孤独者》中,魏连殳活着的目的有三次变化,以下不属于此的一项是(     
A.为自身利益而活B.为理想和信仰而活
C.为爱我者而活D.为敌人而活
2024-04-03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十一学校国际部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六学段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