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常见考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94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红楼梦》的主题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不同人解读的主题各不相同。

刘世德、邓绍基在《〈红楼梦〉的主题》认为: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是贯穿全书的主要线索。《红楼梦》所描写的贾宝玉与林黛玉的恋爱有一个最重要的特点,①它建立在互相了解和思想一致的基础上面。②不幸的结局之不可避免,③并非因为他们在恋爱上是叛逆者,④还因为那是一对叛逆者的恋爱。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悲剧是双重的悲剧,即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所不能容许的爱情的悲剧,封建统治阶级所不能容许的叛逆者的悲剧。舒芜在《“谁解其中味”》中认为:《红楼梦》的主题是写封建社会青年女性的普遍悲剧。从一个男性的角度,对女性唱出了热烈的颂歌和沉痛的悲歌。

郝炘在《〈石头记〉的主题思想是什么?》中认为:通过对贾氏家族盛衰荣辱的描写,揭示贾府衰败和获罪的原因,指出虽有贾氏自身的罪孽,但主要是最高统治者奢靡挥霍和加罪的结果,用血和泪控诉最高统治者对无辜者制造的人间悲剧,用以影射曹氏家族的破败,以求沉冤得雪于后世。

沈天佑在《〈红楼梦〉和总纲》认为《红楼梦》的主题,是通过描写以贾府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衰败,广泛地暴露了封建末世社会上的种种腐败和罪恶以及存在着的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从而深刻地揭示出封建制度必然走向灭亡的历史命运。

一曲爱情悲歌,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一首身世悲歌,可歌可泣,可哀可叹;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谁解其中味?品读汝自知。

1.将下列俗语填入文中括号内,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B.半斤对八两
C.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D.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2.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中有一处表述不当,请标出原句序号并做修改,修改后的语句需与上下文衔接流畅自然。
3.请在横线处仿照上句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正确贴切,语意完整连贯。
4.几位学者的解读各有不同,请概括文段涉及哪几种主题?要求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字。
5.小说具有多义性,成语也具有多义性。请从下列三个成语中任选一个,阐释成语的多重含义,并就其中一层含义举出一个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运用实例。
不绝如缕        短小精悍        豁然开朗
2024-01-09更新 | 63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南充市高级中学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
名校
2 . 《师说》中这些表述全部表现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批评指责的一项是(     
①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②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③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④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⑤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⑥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A.①③⑥B.①④⑤C.②③④D.②⑤⑥
2024-01-09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2024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题目。

初,从讨王世充,战邙山。太宗欲尝贼虚实,与数十骑冲出阵后,多所杀伤,而限长堤。与诸骑相失,唯行恭(人名,指丘行恭)从。贼骑追及,流矢著太宗马,行恭回射之,发无虚镞,贼不敢前。遂下拔箭,以己马进太宗,步执长刀,大呼导之,斩数人,突阵而还。贞观中,诏斫石为人马,象拔箭状,立昭陵阙前,以旌武功云。

(节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唐太宗下诏凿石为人马,模仿丘行恭拔箭之状。请简要说明“行恭拔箭”体现了丘行恭什么样的形象特点。
2024-01-05更新 | 197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10 文言文阅读题型归类-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专用)
2024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题目。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奉使河东。自西方用兵,议者欲废麟州以省馈饷。修曰:“麟州,天险,不可废;废之,则河内郡县,民皆不安居矣。不若分其兵,驻并河内诸堡,缓急得以应援,而平时可省转输,于策为便。”由是州得存。又言:“忻、代、岢岚多禁地废田,愿令民得耕之,不然,将为敌有。”朝廷下其议,久乃行,岁得粟数百万斛。凡河东赋敛过重民所不堪者,奏罢十数事。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有删改)


欧阳修奉命出使河东时,做了哪些利民之事?请简要概括。
2024-01-05更新 | 209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10 文言文阅读题型归类-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专用)
5 . 下列对《师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1段所提出的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念,很有积极意义。
B.作者认为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并不能称之为老师。
C.作者接连用了三个对比,层层深入,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D.作者对于那些看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却不如这些人的士大夫,给予了强烈的责备和讽刺。
2024-01-04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6 . 卫律是怎样对苏武进行劝降的?苏武又是如何应对的?
2024-01-04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 第三单元 10 苏武传
7 . 下列对《苏武传》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武出身功臣之家,兄弟几人在朝廷做官;苏武受汉武帝派遣,与张胜、常惠等出使匈奴,后来因受谋反事件牵连而被匈奴扣押。
B.单于用了种种办法劝降,结果都不成功,后来把苏武放逐到北海。苏武牧羊,表现了他不屈节、不辱命的精神追求和崇高的爱国气节。
C.卫律负汉归匈奴,被赐称王,拥众数万,获得了荣华富贵;张胜不降,最后被刺死;匈奴人对苏武软硬兼施,但苏武不为所动。
D.北海极其荒凉,条件十分恶劣,但并未消磨苏武的意志,动摇他的决心。苏武对李陵的一席话至诚动人,既让李陵不禁赞叹,又使他万分羞愧。
8 . 文章将“立其诚”的含义概括为哪三点?应如何理解?
2024-01-03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 第一单元 4 修辞立其诚 怜悯是人的天性
9 . 本文里各种人物对苏武都起对比的作用,请把文中多个人物的性格和苏武做对比,看看对塑造苏武形象有什么作用?
2024-01-03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 第三单元 10 苏武传
10 . 《与妻书》是如何围绕主线“吾衷”表达了对妻子的拳拳深情的?请结合文本分析。
2024-01-03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统编版高一必修下册第五单元 11 谏逐客书 与妻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