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文知识 > 古代文化常识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150 题号:12066695
下列文学常识解释有的一项是(     
A.既望:已经过了望日,即阴历每月十六日。既:已经。望:阴历每月十五日。
B.美人:指所思慕的人,古人作品中常用美人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C.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八大家中另七人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司马光、王安石。
D.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二十八星宿之一。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上某些星的集合叫宿。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 (0.85)
【推荐1】科举制在中国影响深远,乡试录取者称为“举人”,会试录取者称为“贡生”,那么殿试录取者称为(     
A.“状元”B.“解元”C.“进士”D.“榜眼”
2020-09-15更新 | 34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 (0.85)
【推荐2】现存最早的琴谱是完全由文字记录指法的(     ),原谱为唐人手写,现藏于日本。
A.《西麓堂琴统》B.《风宜玄品》C.《碣石调幽兰》D.《松风阁琴谱》
2020-09-15更新 | 7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 (0.85)
【推荐3】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弱冠:男子20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行冠礼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该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帽,指代成年,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也可用于女子。
B.登科:科举时代应考人被录取,也说登第。登科源于科举制度,当时的科举考试过后,通过发科榜,即黄榜,来通知考生是否及第,所以登上科榜即表示录用。
C.吏部:中国古代官署之一。隋、唐、五代列为尚书省六部之首,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长官称为吏部尚书,置吏部侍郎二人。
D.致仕:旧时指交还官职,即辞官。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盖指官员辞职归家。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
2021-07-30更新 | 21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