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杜甫(712-770)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171 题号:12194684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绝句二首

(唐)杜甫

其一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其二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迟日”两句写秀丽山河沐浴在大好的春光里,春风送来了花草的芳香。
B.“今春”句写这个春天即将过去,“看又过”点明写诗的时节是春末夏初。
C.两首诗都描绘了春天明净绚丽、生机勃勃的景色,用笔简洁、自然流畅。
D.两首诗都运用融情于景的手法,表达诗人置身于美好春光中的欣喜之情。
2.下列诗句中燕子这一意象,与其一第三句中的“燕子”所表达的情感相同的一项是(     
A.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 《乌衣巷》)
B.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 《浣溪沙》)
C.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
D.燕子犹知社后归,君行无定期。                 (刘克庄 《长相思•朝有时》)
3.清代陶虞开《说杜》中评价杜诗“以诗为画”。请结合这两首诗,谈谈你对这一评价的理解。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杜甫

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

青袍白马有何意,金谷铜驼非故乡。

梅花欲开不自觉,棣萼一别永相望。

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


【注】①这首诗做于安史之乱后的第二年冬至前后,当时诗人正在蜀地做严武的幕僚,心情十分低落。诗人青少年时期在洛阳度过,当年他与李白也是在洛阳相识。②金谷、铜驼:指金谷园、铜驼陌,皆洛阳胜地。③棣萼:出于《诗经·小雅·常棣》“棠棣之华,萼不韡韡”。
1.请赏析颈联的表达特色。
2.本诗尾句“诗成吟咏转凄凉”,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作者都有哪些“凄凉”之情。
2020-03-21更新 | 90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①(其二)

杜甫

方丈浑连水,天台总映云。

人间长见画,老去恨空闻。

范蠡舟偏小,王乔鹤不群。

此生随万物,何路出尘氛。


【注释]①杜甫友人李固的弟弟擅画山水,曾任司马官职,故杜甫称其为“司马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用浪漫笔法写出令人神往的美景:海上仙山,山水相连,天台云烟,半隐半现。
B.颔联写到画卷很美,但诗人认为自己年岁已老,不能亲身目睹实景,很是遗憾。
C.前四句分用“浑”“总”“长”“恨”四个修饰性词语,传达出观画的微妙感受。
D.诗作采用虚实相间的笔法,以画中之景,引诗人之情,意境开阔,文笔回荡,令人浮想联翩。
2.请分析颈联使用的表现手法,并说明后两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019-09-20更新 | 204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杜 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①,南浦清江万里桥②。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③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①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②南浦句:南浦,泛指送别之地。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③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诗歌以“野望”为题,是诗人跨马出郊时的自我写照,也为下文感伤时局、怀念诸弟作了铺垫。
B.“南浦清江万里桥”是远景,“西山白雪三城戍”是近景,远眺和近看相互结合,扣住了诗题中的“望”字。
C.颈联写残年“多病”,“未”贡微力,无补“圣朝”的内愧,表现出诗人年老多病依然念念不忘李唐王朝的愚忠。
D.尾联诗人“跨马出郊”“极目”本是要排遣郁闷,却不料触动了对国家和个人际遇的种种感慨。
E.诗歌前三联写野望时思想感情由向外观察转为向内审视的变化过程,尾联则指出由外向到内向的原因。
2.作者在诗中表现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
2017-05-08更新 | 8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