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体裁 >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815 题号:12230616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各题。

筹笔驿①

罗隐②

抛掷南阳为主忧,北征东讨尽良筹。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千里山河轻孺子③,两朝冠剑恨谯周④。唯余岩下多情水,犹解年年傍驿流。


注:①筹笔驿:在今四川省广元市北,相传三国时诸葛亮出师伐魏,曾驻此地筹划军事,书写公文,因而得名。②罗隐,唐代诗人,应进士试屡试不中,史称“十上不第”。③孺子,指蜀国后主刘禅。④谯周:蜀国大臣,力主投降魏国,蜀亡后受到魏国封赏。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称颂诸葛亮鞠躬尽瘁,离开南阳一心辅佐刘备,为蜀国大业用尽良谋。
B.颔联说当时孙刘联军比不上曹操大军,后依靠长江之险,又借东风,利用天时地利才取得胜利。
C.颈联写诸葛亮死后,后主刘禅听信谯周的话投降,蜀国人民轻视孺子阿斗,憎恨谯周。
D.本诗咏史怀古,融写景、叙事、抒情、议论于一体,自然流畅,不着痕迹。
2.诗的尾联写岩下流水,对表达情感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李白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注:①斛斯山人:复姓斛斯的隐士。②松风;古琴曲,即《风入松曲》。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句中“暮”“归”两字,表明天色已晚,诗人踏上归途。三四句是说,诗人回顾来路看到山林苍茫,一片青翠之景。
B.“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中,“荆扉”指简易的柴门。这两句运用了白描手法,显示出诗人与主人之间诚挚的友谊。
C.“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中,诗人选取了“绿竹”“幽径”“青萝”的意象,“入”和“拂”两字赋景物以人的情态,动感十足。
D.这首诗写的是探访友人的所见所感及琐事人情,读来自然亲切,晓畅清新,也表现出诗人惯有的朗俊豪爽的风格。
2.从全诗来看,令诗人“陶然”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2021-02-02更新 | 52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后面问题。

《醉中留别杨六兄弟》①

白居易

春初携于春深散,无日花间不醉狂。

别后何人堪共醉,犹残十日好风光。

惜别

宋程公许

酒莫多斟且缓觞,停舟沙步更徜徉。

清江后夜长相忆,剩捻梅花诉断肠。


注: ①诗下原有题注“三月二十日别”。
1.下面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白诗首句借叙事抒情,“春初”与“春深”相对,点明聚散时间,“散”与“携手”对比,突出了留别的主题。
B.同是写离别饮酒,两诗截然相反,白诗写饮酒至醉,程诗却写少斟慢饮,而惜别之情同样深切,可谓异曲同工。
C.“无日花间不醉狂”写诗人与朋友醉中观花,两人洒脱不羁的形象如在眼前,彼此意气相投,写出了相聚之欢乐。
D.程诗写停舟不发在沙滩上与友人一起漫步,“徜徉”既写出了二人意趣相投、情谊深厚,又透露出分别之前的伤感。
E.白诗第三句表达了离别后无人可以共醉的伤感,突出了情深难别;而程诗“相忆”在末离别时,更见其难舍。
2.两诗末句在表达上有何异同?诸简要分析。
2017-08-22更新 | 50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海陵病中

吕本中

病知前路资粮少,老觉平生事业非。

无数青山隔沧海,与谁同往却同归?

【注】海陵属泰州(今属江苏),作者晚年在此任小官。

1.诗的前两句写出了诗人什么样的处境?有什么作用?
2.末尾两句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2017-10-10更新 | 5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