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南北朝 > 范晔(398-445)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118 题号:1225808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铫期字次况,颍川郏人也。长八尺二寸,容貌绝异,矜严有威。父猛,为桂阳太守,卒,期服丧三年,乡里称之。光武略地颍川,闻期志义,召署贼曹掾,从徇蓟。时王郎檄书到蓟,蓟中起兵应郎。光武趋驾出,百姓聚观,喧呼满道,遮路不得行,期骑马奋戟,瞋目大呼左右曰“跸”,众皆披靡。及至城门,门已闭,攻之得出。从击王郎将倪宏刘奉于巨鹿下期先登陷陈手杀五十余人被创中额摄帻复战遂大破之王郎灭,拜期虎牙大将军。时铜马数十万众入清阳、博平,期与诸将迎击之,连战不利,期乃更背水而战,所杀伤甚多。会光武救至,遂大破之,追至馆陶,皆降之。光武即位,封安成侯,食邑五千户。 时,更始将卓京谋欲相率反邺城。帝以期为魏郡太守,行大将军事。期发郡兵击卓京,破之,斩首六百余级。京亡入山,追斩其将校数十人,获京妻子。进击繁阳、内黄,复斩数百级,郡界清平。督盗贼李熊,邺中之豪,而熊弟陆谋欲反城迎檀乡。或以告期,期不应,告者三四,期乃召问熊。熊叩头首服,愿与老母俱就死。期曰:“为吏傥不若为贼乐者,可归与老母往就陆也。”使吏送出城。熊行求得陆,将诣邺城西门。陆不胜愧感,自杀以谢期。期嗟叹,以礼葬之,而还熊故职。于是郡中服其威信。建武五年,行幸魏郡,以期为太中大夫。从还洛阳,又拜卫尉。及在朝廷,忧国爱主,其有不得于心,必犯颜谏诤。帝尝轻与期门近出,期顿首车前曰:“臣闻古今之戒,变生不意,诚不愿陛下微行数出。”帝为之回舆而还。十年卒,帝亲临褪敛,赠以卫尉、安成侯印绶,谥曰,忠侯。

(节选自《后汉书·铫期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击王郎将倪宏/刘奉于巨鹿下/期先登/陷阵手杀/五十余人被创中额/摄帻复战/遂大破之/
B.从击王郎将倪宏/刘奉于巨鹿下/期先登陷阵手/杀五十余人被创中额摄帻/复战/遂大破之
C.从击王郎将倪宏/刘奉于巨鹿下/期先登陷阵/手杀五十余人/被创中额/摄帻复战/遂大破之
D.从击王郎将倪宏/刘奉于巨鹿下/期先登陷阵/手杀五十余人被创/中额摄帻/复战/遂大破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檄书,即檄文,文中指军中文书,主要用于征调、声讨、晓谕等。
B.食邑,因古代卿、大夫世代以皇帝所封赐的田邑作为食禄,故称。
C.幸,常指封建时代皇帝亲临。行幸,指皇帝出行;巡幸,指天子到各地巡视。
D.顿首,也称稽首,是古代最隆重的拜礼,也常用于书信结尾,表达敬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铫期志节闻名,深得皇帝赏识。光武帝听说他是有志向和节操之人,授予他官职;曾救光武帝于危难之中,深得重用。
B.铫期作战英勇,屡次立下战功。他身先士卒,奋勇杀敌,血战巨鹿;为虎牙大将军时,打败了铜马军,又平定了卓京叛乱。
C.铫期以德服人,巧妙化解谋反。得知李陆想谋反,他召来其兄李熊询问,并将李熊和他母亲送出城,李陆深感惭愧,以自杀谢罪。
D.铫期谨慎周全,能防患于未然。皇帝曾微服外出,铫期以事变往往不能意料为由极力劝谏,皇帝便调转车头回去了。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兰亭集序》)
(2)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陈宠字昭公,沛国洨人也。曾祖父咸,成、哀间以律令为尚书。及莽篡位,三子参、丰、钦皆在位,乃悉令解官,父子相与归乡里,闭门不出入,犹用汉家祖腊。建武初,钦子躬为廷 尉左监,早卒。躬生宠,明习家业,少为州郡吏,辟司徒鲍昱府。是时,三府掾属专尚交游, 以不肯视事为高。宠常非之,独勤心物务,数为昱陈当世便宜。昱高其能,转为辞曹,掌天下 狱讼。其所平决,无不厌服众心。时司徒辞讼,久者数十年,事类溷错,易为轻重,不良吏得生因缘。宠为昱撰《辞讼比》七卷,决事科条,皆以事类相从。昱奏上之,其后公府奉以为法。 三迁,肃宗初,为尚书。是时承永平故事,吏政尚严切,尚书决事率近于重,宠以帝新即位,宜改前世苛俗。乃上疏。帝敬纳宠言,每事务于宽厚。其后遂诏有司,绝钻钻诸惨酷之科,解 妖恶之禁除文致之请谳五十余事定著于令是后人俗和平屡有嘉瑞 宠性周密,常称人臣之义,苦不畏慎。自在枢机,谢遣门人,拒绝知友,惟在公家而已。朝廷器之。皇后弟侍中 窦宪,荐真定令张林为尚书,帝以问宠,宠对“林虽有才能,而素行贪浊”,宪以此深恨宠。林 卒被用,而以臧污抵罪。及窦宪为大将军征匈奴,公卿以下及郡国无不遣吏子弟奉献遗者,而 宠与中山相汝南张郴、东平相应顺守正不阿。后和帝闻之,擢宠为大司农,郴太仆,顺左冯翊。 永元六年,宠代郭躬为廷尉。性仁矜。及为理官,数议疑狱,常亲自为奏,每附经典,务从宽 恕,帝辄从之,济活者甚众。其深文刻敝,于此少衰。宠历二郡三卿,所在有迹,见称当时。 十六年,代徐防为司空。宠虽传法律,而兼通经书,奏议温粹,号为任职相。在位三年薨。

节选自《后汉书郭陈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解妖恶之禁/除文致之请/谳五十余事定著于令/是后人俗和平/屡有嘉瑞/
B.解妖恶之禁/除文致之请谳五十余事/定著于令是/后人俗和平/屡有嘉瑞/
C.解妖恶之禁/除文致之请谳五十余事/定著于令/是后人俗和平/屡有嘉瑞/
D.解妖恶之禁/除文致之请/谳五十余事定著于令是/后人俗和/平屡有嘉瑞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祖腊”祭祀的名称。祖,祭祀路神;腊,年终大祭。
B.“视事”就是“就职治事”。多指官员到任开始处理政事,也可理解为办公。
C.“科条”一是指法令条文、法律条文;一是指项目,科目。文中用的是第二个意思。
D.“经典”古代大多认为“经”指的是四书五经,而“典”则是春秋战国以前的公文体制。
3.下列各项对原文所做的概括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陈宠勤于政务。在他任州郡小吏的时候,眼看着三府掾吏不务正业时,他却勤于政事,多次进献有利于时政之言。
B.陈宠宽厚仁慈。肃宗即位之初,吏事崇尚严酷,陈宠上疏奏请处理事务应当以宽厚仁慈为本,深得皇上赞许。
C.陈宠秉公直言。皇上因任命张林担任尚书的事征询陈宠的意见,陈宠直言张林虽然有才,但向来贪污。
D.陈宠很有气节。在窦宪任大将军征讨匈奴时,他不趋炎附势,而是和张郴、应顺一起守正不阿。
4.把上面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三子参、丰、钦皆在位,乃悉令解官,父子相与归乡里。
(2)昱高其能,转为辞曹,掌天下狱讼。其所平决,无不厌服众心。
2019-01-11更新 | 28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谯玄君黄,巴郡阆中人也。少好学,能说《易》《春秋》。仕于州郡。成帝永始二年,有日食之灾,乃诏举敦朴逊让、有行义者各一人。州举玄,诣公车,对策高第,拜议郎。

时,数有灾异,玄辄陈其变。既不省纳,故久稽郎官。后迁太常丞,以弟服去职。平帝元始元年,日食,又公卿举敦朴直言。大鸿胪左成举玄诣公车对策,复拜议郎,迁中散大夫。四年,选明迭政事、能班化风俗者八人。时并举玄为绣衣使者持节与太仆王恽等分行天下观览风俗所至专行诛赏。事未及终,而王莽居摄,玄于是纵使者车,变易姓名,间窜归家,因以隐遁。后公孙述僭号于蜀,连聘不诣。述乃遣使者备礼征之;若玄不肯起,便赐以毒药。太守乃自赍玺书至玄庐,曰:“君高节已著,朝廷垂意,诚不宜复辞,自招凶祸。”玄仰天叹曰:“唐尧大圣,许由耻仕;周武至德,伯夷守饿。彼独何人,我亦何人。保志全高,死亦奚恨!”遂受毒药。玄子瑛泣血叩头于太守,望太守为之请。太守不忍,为请之,述听许之。玄遂隐藏田野,终述之世。时,兵戈累年,莫能修尚学业,玄独训诸子勤习经书。建武十一年卒。明年,天下平定,玄弟庆以状诣自陈。光武美之,策诏本郡祠以中牢,敕所在还玄家钱。时,亦有犍为①费贻②,不肯仕述,乃漆身为厉,阳狂以避之,退藏山薮十余年。述破后,仕至舍浦太守。瑛善说《易》,以授显宗,为北宫卫士令。

(节选自《后汉书·独行列传》,有删改)


【注】①犍为:古地名,今四川乐山市附近。②费贻:人名,汉仪名士。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并举/玄为绣衣使者/持节/与太仆王恽等分行/天下观览风俗/所至专行诛赏
B.时并举玄/为绣衣使者/持节/与太仆王恽等分行/天下观览风俗/所至专行诛赏
C.时并举玄/为绣衣使者/持节/与太仆王恽等分行天下/观览风俗/所至专行诛赏
D.时并举/玄为绣衣使者/持节/与太仆王恽等分行天下/观览风俗/所至专行诛赏
2.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古人幼时取名,男子二十岁称弱冠,表示已经成人,并给自己起字。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者尊辈一般称字。
B.车,指交通工具;公车,一般是指为去京应试的人服务的皇家交通工具,文中的“公车”是指官署。
C.诏,秦汉以后,专指帝王的文书命令。大体上是每遇朝廷要举行大的活动,或王朝更替,或皇室婚丧嫁娶,或任命、降黜官员等,皇帝都要下达诏书。
D.阙,古代建筑,一般指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文中的“阙”代指朝廷大殿,人物到达的地点。“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谯玄自幼好学,厚道淳朴。汉成帝时被州里推荐到官署任职,表现优异而被提拔升职;后因直言天灾的异象不被接受,而仕途受阻。
B.谯玄通晓政务,善于理事。平帝时与各位大臣巡察地方,合理使用奖惩;在王莽夺位,国家混乱之际,能及时应变,化险为夷。
C.谯玄意志顽强,执着笃定。面对公孙述使者的劝诫,他丝毫不动摇,以先贤为榜样,宁喝毒药也不屈服,最终隐居乡间终老。
D.谯玄重视修身,特立独行。在世间战乱不止之时,依然教导后辈学习经史,为了不仕伪朝,装疯假病进行逃避,保自己的名节。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高节已著,朝廷垂意,诚不宜复辞,自招凶祸。
(2)光武美之,策诏本郡祠以中牢,敕所在还玄家钱。
2021-03-14更新 | 135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黄琼字世英,江夏安陆人,魏郡太守香之子也。遭父忧,服阕,五府俱辟,连年不应。永建中,公卿多荐琼者,于是与会稽贺纯、广汉杨厚俱公车征。琼至纶氏,称疾不进。有司劾不敬,诏下县以礼慰遣,遂不得已。琼至,即拜议郎,稍迁尚书仆射。初,琼随父在台阁,习见故事。及后居职,达练官曹,争议朝堂,莫能抗夺。三年,大旱。琼复上疏曰:“昔鲁僖遇旱,以六事自让,躬节俭,闭女谒,放谗佞者十三人,诛税民受货者九人,退舍南郊,天立大雨。今亦宜顾省政事,务存质俭,以易民听。择用嘉谋,则灾消福至矣。”书奏,引见德阳殿,使中常侍以琼奏书属主者施行。元嘉元年,迁司空。琼以前左雄所上孝廉之选,专用儒学文吏,于取士之义,犹有所遗,乃奏增从政者四科,事竟施行。和平中,以选入侍讲禁中。桓帝欲褒崇大将军梁冀,使中朝二千石以上会议其礼。特进胡广等,咸称冀之勋德,其制度赍赏,以宜比周公,锡之山川、土田、附庸。琼独建议曰:“冀前以亲迎之劳增邑三千又其子胤亦加封赏冀可比邓禹合食四县赏赐之差同于霍光使天下知赏必当功爵不越德。”朝廷从之。冀意以为恨。会以地动策免。复为太仆。永兴元年,迁司徒,转太尉。梁冀前后所托辟召,一无所用。虽有善人而为冀所饰举者,亦不加命。延熹元年,以日食免。复为大司农。明年,梁冀被诛,太尉胡广、司徒韩演、司空孙朗皆坐阿附免废,复拜琼为太尉。以师傅之恩,而不阿梁氏,乃封为邟乡侯,邑千户。琼辞疾让封六七上,言旨恳恻,乃许之。梁冀既诛,琼首居公位,举奏州郡素行贪污至死徙者十余人,海内由是翕然望之。寻而五侯擅权,倾动内外,自度力不能匡,乃称疾不起。四年,以寇贼免。其年复为司空。永兴七年卒,时年七十九。赠车骑将军,谥曰忠侯。

(选自《后汉书·黄琼传》有删改)


[注]五侯:东汉桓帝时五名同时被封侯的宦官。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冀前以亲迎之劳/增邑三千/又其子胤亦加封赏/冀可比邓禹/合食四县/赏赐之/差同于霍光/使天下知赏必当功爵/不越德
B.冀前以亲迎之劳/增邑三千/又其子胤亦加封赏/冀可比邓禹/合食四县/赏赐之/差同于霍光/使天下知赏必当功/爵不越德
C.冀前以亲迎之劳/增邑三千/又其子胤亦加封赏/冀可比邓禹/合食四县/赏赐之差/同于霍光/使天下知赏必当功/爵不越德
D.冀前以亲迎之劳/增邑三千/又其子胤亦加封赏/冀可比邓禹/合食四县/赏赐之差/同于霍光/使天下知赏必当功爵/不越德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A.服阕,守丧期满除服。阕,终了。
B.孝廉,汉朝中央政府组织的考试,考试合格者任以官职,被任官职的人称为“孝廉”。
C.禁中,也作“禁内”,指皇帝,后妃等居住的地方,因宫中禁卫森严,臣下不得任意出入故得名。
D.特进,授予列侯中有特殊地位的人,位在三公下。东汉至南北朝仅为加官,无实职,隋唐以后为散官,明以特进光禄大夫为正一品,清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琼屡召不仕,后勉强做官。他出身官家,官府连年征召他,他都没有答应;公卿大臣推荐他,有官员弹劾他对朝廷不敬,最后做了官。
B.黄琼知识渊博,能力很强。自幼跟随父亲在尚书台学习,了解朝廷的许多典章制度和文献资料,出仕为官后,办理公务娴熟练达,在朝中议政没有人能跟他抗衡。
C.黄琼刚直不阿,反对滥赏。皇帝打算褒扬大将军梁冀,胡广等人附和,把梁冀捧得很高,而黄琼提出理由,表示反对,最终朝廷采纳他的意见。
D.黄琼不附权贵,惩治贪腐。梁冀请托黄琼任用的人,黄琼都不用;梁冀被杀后,黄琼却因自己师傅的恩惠而被封赏;他赏权后,下令惩治贪腐分子。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亦宜顾省政事,务存质俭,以易民听。择用嘉谋,则灾消福至矣。
(2)寻而五侯擅权,倾动内外,自度力不能匡,乃称疾不起。
5.顺帝接到黄琼关于旱情的奏疏后是如何做的?请简要说明。
2021-10-19更新 | 6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