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薛居正 > 《旧五代史》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7 题号:1227352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赵莹,字元辉,华阴人也。莹风仪美秀,性复纯谨。梁龙德中,始解褐为康延孝从事。车驾入洛,使持聘谢契丹,及还,加光禄大夫兼吏部尚书,判户部。初,莹为从事,丁母忧,高祖不许归华下,以粗缞随幕,人或短之。及入相,以敦让汲引为务。少帝嗣位,拜守中书令。明年,检校太尉本官,出为晋昌军节度使。是时,天下大蝗,境内捕蝗者获蝗一斗,给粟一斗,使饥者获济,远近嘉之。开运末,冯玉、李彦韬用事,以桑维翰才望素重,而莹柔而可制,因共称之,乃出维翰,复莹相位,加宏文馆大学士。及李崧、冯玉议出兵应接赵延寿,而以杜威为招讨都部署,莹私谓冯、李曰杜中令国之懿亲所求未惬心恒怏怏安可更与兵权若有事边陲只李守贞将之可也。及契丹陷京城,契丹主迁少帝于北塞,莹与冯玉、李彦韬俱从。契丹永康王代立,授莹太子太保。周广顺初,遣尚书左丞田敏报命于契丹,遇莹于幽州。莹得见华人,悲怅不已,谓田敏曰:老身漂零寄于此,近闻室家丧逝,弱子无恙,蒙中朝皇帝倍加存恤,东京旧第本属公家,亦闻优恩特给善价,老夫至死无以报效。于是南望稽首,涕泗横流。未几,莹卒于幽州,时年六十七。莹初被疾,遣人祈告于契丹主,愿归骨于南朝,使羁魂幸复乡里,契丹主闵而许之。及卒,遣其子易从、家人数辈护丧而还,仍遣大将送至京师。周太祖感叹久之,诏赠太傅,仍赐其子绢五百匹,以备丧事,令归葬于华阴故里。

(节选自《旧五代史·晋书·赵莹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莹私谓冯、李曰/杜中令/国之懿亲/所求未惬/心恒怏怏/安可更与兵权/若有事/边陲只李守贞将之可也。
B.莹私谓冯、李曰/杜中令/国之懿亲所求/未惬/心恒怏怏/安可更与兵权/若有事边陲/只李守贞将之可也。
C.莹私谓冯、李曰/杜中令国之懿亲/所求未惬/心恒怏怏/安可更与兵权/若有事/边陲只李守贞将之可也。
D.莹私谓冯、李曰/杜中令国之懿亲/所求未惬/心恒怏怏/安可更与兵权/若有事边陲/只李守贞将之可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解褐,脱去粗布衣服,喻入任为官。“褐”是古代贫苦人穿的粗布衣,用粗麻或粗毛制成。
B.车驾,帝王坐的车,也用作帝王的代称,文中指高祖皇帝。
C.少帝,称新登基的皇帝,也指被废的皇帝,文中加点的“少帝”指新登基的皇帝。
D.稽首,指古代跪拜礼,跪下并拱手至地,头也至地,为九拜中最隆重的一种,常为臣子拜见君父时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莹敦厚谦让。等到入阁为相,他把举荐提拔后辈作为自己的责任。
B.赵莹刚直敢言。冯玉、李彦韬拟任杜威为招讨都部署时,他能为国谋划,敢于直言,提出异议。
C.赵莹忠心事主。京城被契丹攻陷,他追随被迫离开中原的少帝前往北方边塞。后遇故人,得知家人仍受皇恩,于是向南叩头致谢。
D.赵莹思念故土。刚染上疾病时,赵莹便派人向契丹国主祈求禀告,希望把他这把老骨头送回故土,契丹国主哀怜并答应了他,并立即派遣大将把他安全护送到京城。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初,莹为从事,丁母忧,高祖不许归华下,以粗缞随幕,人或短之。
(2)是时,天下大蝗,境内捕蝗者获蝗一斗,给粟一斗,使饥者获济,远近嘉之。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文本一:

庄宗,讳存勖,武皇帝之长子也。及为婴儿,体貌奇特,沈厚不群,武皇特所钟爱。帝洞晓音律,常令歌舞于前。十三习《春秋》,手自缮写,略通大义。及壮,便射骑,胆略绝人,其心豁如也。及武皇厌代,帝乃嗣王位于晋阳,时年二十有四。是日,诏曰:皇纲已正,紫禁方严,凡事内官,不合更居外地。诏诸道应有内官,不计高低,逐一并家口发遣赴阙,不得辄有停滞。帝龙潜时,寺人数已及五百,至是合诸道赴阙者,约千余人,皆给赐优赡,服玩华侈,委之事务,付以腹心。唐时宦官为内诸司使务、诸镇监军,出纳王命,造作威福,昭宗以此亡国。及帝奄有天下,当知戒彼前车,以为殷鉴,一朝复兴兹弊,议者惜之。同光二年夏五月壬寅,以教坊使陈俊为景州刺史、内园使储德源为宪州刺史,皆梁之伶人也。初帝平梁俊与德源皆为宠伶周匝所荐帝因许除郡郭崇韬以为不可伶官言之者众,帝密召崇韬谓之曰:予已许除郡,经年未行,我惭见二人,卿当屈意行之。故有是命。高季兴,从梁祖平青州,改知宿州事,擢为荆南兵马留后。

及庄宗定天下,季兴来朝于洛阳,加兼中书令。谓宾佐曰:新主百战方得河南,对勋臣夸手抄《春秋》;又竖手指云:‘我于指头上得天下。’如此则功在一人,臣佐何有!且猎旬日不回,中外之情,其何以堪,吾高枕无忧矣。”

(节选自《旧五代史》)

文本二: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节选自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1.下列对文本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初帝平梁俊/与德源皆为宠伶/周匝所荐/帝因许/除那郭崇韬以为不可/伶官言之者众/
B.初帝平梁俊/与德源皆为宠伶周匝所荐/帝因许/除郡郭崇韬以为不可伶官/言之者众/
C.初/帝平梁/俊与德源皆为宠伶周匝所荐/帝因许除郡/郭崇韬以为不可/伶官言之者众/
D.初/帝平梁/俊与德源皆为宠伶/周匝所荐/帝因许除郡/郭崇韬以为不可伶官/言之者众/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厌代,古代对辞官或者卸任的委婉说法,有厌恶官场事物之意。
B.阙,古代皇宫大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泛指帝王住所。赴阙的意思是入朝,指朝见皇帝。
C.少牢,指羊、猪各一头。古代祭祀用牛、羊、猪各一头叫太牢,用羊、猪各一头叫少牢。
D.太庙,中国古代皇帝的宗庙。最早太庙只是供奉皇帝先祖的地方,后来皇后和功臣的神位在皇帝的批准下也可以被供奉在太庙。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中,庄宗年少时能文能武,精通音律,略通《春秋》大意,射箭骑马,胆量过人,心胸开阔,因此受到武皇的钟爱。
B.文本一中,高季兴曾对他的手下评说庄宗,说庄宗曾对功勋大臣夸耀他曾亲手抄录《春秋》,又竖起手指说“我从手指头上得到天下”,像这样那就是功劳全在他一人了,哪里还有大臣的辅佐之功。
C.文本二中,先极赞庄宗成功时意气之盛,再叹其失败时形势之衰,兴与亡、盛与衰,前后对照,强烈感人,最后再辅以《尚书》古训,更增强了文章说服力。
D.文本二中,欧阳修认为庄宗之所以能强大起来,主要在于他“忧劳”,而其破灭,原因又在其“逸豫”,阐释了成败由人的道理。
4.把文本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予已许除郡,经年未行,我惭见二人,卿当屈意行之。
(2)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2023-05-09更新 | 107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符习,赵州昭庆县人。少从军,事节度使王镕,积功至列校。自庄宗经略河朔,与镕连衡,常令习率师从庄宗征讨。镕为张文礼所害,时习在德胜寨,文礼上书请习等归镇。习雨泣诉于庄宗曰:“臣本赵人,家世事王氏,故使尝授臣一剑,俾臣平荡凶寇。自闻变故,徒怀冤愤,欲以自到,无益于营魂。且张文礼乃幽、沧叛将,赵王知人不尽,过意任使,致被反噬。臣虽不武,愿在霸府血战而死,不能委身于凶首。”庄宗曰:“尔既怀旧君之爱,可复仇乎?吾当助尔。”习等举身投地,号恸感激,谢曰:“王必以故使辅翼之劳,雪其冤耻,臣不敢期师旅为助,但悉本军可以诛其逆竖。”庄宗即令阁宝、史建瑭助习讨文礼,乃以习为成德军兵马留后。及文礼诛,将正授节钺,习不敢当其任,辞曰:“臣缘故使未葬,又无嗣息,臣合服斩缞,侯臣礼制毕听命!”及庄宗兼领镇州,乃割相、卫二州置义宁军,以习为节度使。习奏曰:“魏博六州,见系霸府,不宜遽有割隶。但授臣河南一镇,臣自攻取。”乃授天平军节度、东南面招讨使。

习有器度,性忠壮,自庄宗十年沿河战守,习常以本军从,心无顾望,诸将服其为人。同光初,以习为邢州节度,明年,移镇青州。四年二月,赵在礼盗据魏州,习受诏以淄、青之师进讨,至则会军乱,习乃退军渡河。明宗自邺赴洛,遣使召之,习不时而至。既至,谒明宗于胙县。霍彦威谓习曰:“主上所知者十人,公在其四,何犹豫乎!”习乃从明宗入汴。明宗即位,加兼侍中,令归本镇。

四年,移汴州节度使。安重诲素不悦习会汴人言习厚赋民钱以代纳藁及纳军租多收加耗由是罢归京师授太子太师致仕,求归故里,许之,乃归昭庆县。习飞扬痛饮,周游田里,不集朋徒,不过郡邑,如此累年,中风而卒。赠太师。

(节选自《旧五代史·符习传》)


【注】①斩缞(cuī):丧服名,旧时五种丧服中最重的一种,用粗麻布制成。②藁:gǎo,草料。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安重诲素不悦习/会汴人言习厚/赋民钱以代纳藁/及纳军租/多收加耗/由是罢归京师/
B.安重诲素不悦/习会汴人/言习厚赋民钱/以代纳藁/及纳军租/多收加耗/由是罢归京师/
C.安重诲素不悦习/会汴人言习厚赋民钱/以代纳藁/及纳军租/多收加耗/由是罢归京师/
D.安重诲素不悦习会汴人/言习厚赋民钱/以代纳藁/及纳军租/多收加耗/由是罢归京师/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连衡,本义是战国时张仪游说六国共同事奉秦国的策略。文中是指“结盟、联合”。
B.庄宗,后唐李存勖的庙号。庙号是指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所特起的名号。
C.节钺,即符节与斧钺的合称,古代由君王授予官员或将帅,作为加重权力的标志。
D.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未到规定年龄而离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符习在年轻时即跟随王镕,屡立战功,后受王镕之命经常跟随庄宗征战,王镕被害后,他哭着向庄宗表达了誓死为其效命的决心。
B.符习首先婉拒了庄宗助其复仇的建议,仅凭自己的军队就诛杀了张文礼,后又以替王镕服丧为由推辞了庄宗对他委以重任的想法。
C.符习有才能度量,性格忠勇,心无旁骛地追随庄宗,魏州兵变后,明宗派使者招降他,他故意拖延,后在霍彦威的劝说下才归附。
D.符习在太子太师的职位上退休回到故里昭庆后,经常放纵豪饮,闲逛田园,不招朋聚友,也不结交官绅,持续好多年后,中风而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镕为张文礼所害,时习在德胜寨,文礼上书请习等归镇。
(2)赵在礼盗据魏州,习受诏以淄、青之师进讨,至则会军乱,习乃退军渡河。
2021-12-13更新 | 74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罗绍威,字端己。父宏信,自举为魏州节度使。其后,宏信累官至检校太尉,临清王。光化元年八月,薨于位。绍威袭父位为留后。绍威形貌魁伟,有英杰气,工笔札,晓音律。性复精悍明敏,服膺儒术,明达吏理。好招延文士,聚书万卷,开学馆,置书楼,每歌酒宴会,与宾佐赋诗,颇有情致。当时籓牧之中,最获文章之誉。下笔成文,虽无藻丽之风,幕客多所不及。

初,至德中,田承嗣盗据相、魏、澶、博、卫、贝等六州,召募军中子弟,置之部下,号曰“牙军”,皆丰给厚赐,不胜骄宠。年代浸远,父子相袭,亲党胶固,其凶戾者,强贾豪夺,逾法犯令,长吏不能禁。绍威惩其往弊,虽以货赂姑息,而心衔之。绍威嗣世之明年正月,幽州刘仁恭拥兵十万,谋乱河朔,进陷贝州,长驱攻魏。 绍威求援于太祖,太祖遣李思安援之,大败之。自是绍威感太祖援助之恩,深加景附。绍威见唐祚衰凌,群雄交乱,太祖兵强天下,必知有禅代之志,故倾心附结,赞成其事,每虑牙军变易,心不自安。乃定计图牙军,遣使告太祖,求为外援,半岁方平。不数月,复有浮阳之役,绍威飞挽馈运,自邺至长芦五百里,叠迹重轨,不绝于路。又于魏州建元帅府署,沿道置亭候,供牲牢、酒备、军幕、什器,上下数十万人,一无阙者。

及太祖回自长芦,复过魏州,绍威乘间谓太祖曰:“邠、岐、太原终有狂谲之志各以兴复唐室为词王宜自取神器以绝人望天与不取古人所非太祖深感之。及登极,加守太傅、兼中书令,赐号扶天启运竭节功臣。会绍威遘疾革,遣使上章乞骸骨,太祖抚案动容。顾使者曰:“亟行语而主,为我强饭,如有不可讳,当世世贵尔子孙以相报也。”仍命其子周翰监总军府。及讣至,辍朝三日,册赠尚书令。

(节选自《旧五代史·罗绍威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邠、岐、太原终有狂谲之志/各以兴复唐室为词/王宜自取神器/以绝人望/天与不取/古人所非/太祖深感之
B.邠、岐、太原终有狂谲之志/各以兴复唐室为词王/宜自取神器/以绝人望/天与不取/古人所非/太祖深感之
C.邠、岐、太原终有狂谲之志/各以兴复唐室为词/王宜自取神器/以绝人望天/与不取/古人所非/太祖深感之
D.邠、岐、太原终有狂谲之志/各以兴复唐室为词王/宜自取神器/以绝人望天/与不取/古人所非/太祖深感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封,古代帝王把爵位、土地、名号等赐给臣子。同《六国论》“封天下之谋臣”意义相同。
B.禅代,指帝位的禅让和接替。实际是假借禅让之式,完成此姓与彼姓之间的君臣易位。
C.乞骸骨,指古代官员请求退职,使骸骨归葬故乡,与“告老”“乞身”意思相近。
D.册赠,以册书对死者追加封赐,与文中“赐号”一致,都是臣子死后被朝廷赐予谥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罗绍威很受皇帝器重。太祖即位,他被加封官职,赐予封号;讣告传来,太祖停止上朝三日。
B.罗绍威文思敏捷,下笔成文,朴实无华颇有韵致,幕客大多难以企及,在节度使中最受赞誉。
C.罗绍威知恩图报。在太祖帮助下清除了逼迫自己的牙军,后为感念太祖援救之德,辅佐太祖。
D.罗绍威才能出色。能洞察风云,劝太祖夺取国家政权;能五百里外运粮,车轨交叠,不绝于路。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绍威惩其往弊,虽以货赂姑息,而心衔之。
(2)亟行语而主,为我强饭,如有不可讳,当世世贵尔子孙以相报也。
2021-06-10更新 | 8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