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柳永(约971-1053)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26 题号:12386240
下列关于句子所用表现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珠玑”和“罗绮”两个细节,写出杭州城商品的丰富、商业的繁荣。
B.羌管弄晴,菱歌泛夜一对仗工整,互文见义,说明无论白天或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
C.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这三句采用铺陈手法,由近及远,由城内到城外,逐层地向世人展示了一幅杭州城清秀美丽、富庶繁华、色彩鲜丽的都市风景画。
D.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好景”表面上是指钱塘的美好景观,实际上代指地方长官的好政绩。
20-21高二下·全国·课后作业 查看更多[7]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1】有关《望海潮》一词,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一开头就以鸟瞰式镜头摄下杭州全貌,点出杭州地理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所咏主题。
B.自“烟柳”一句开始,从多个方面描写杭州之美丽与繁华,例如写街巷河桥的美丽、居民住宅的雅致等。
C.“市列”三句只抓住“珠玑”与“罗绮”两个细节,便把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反映出来。但词人缀以“竞豪奢”一语,表现了自己对普通市民奢侈生活的反感。
D.下片前半段专咏西湖,从湖山盛景、桂子荷花、昼夜笙歌、湖中人物四个方面描绘了它的美好风貌。
2019-03-19更新 | 396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下列关于诗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居秋暝》是王维写的一首山水名篇,诗人在诗情画意之中寄托了自己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B.柳永的《雨霖铃》是一首话别离的词,上阕通过“寒蝉”“烟波”“暮霭”等词渲染了别离的气氛,突出了临别时难舍之情;下阕写出别离之后实际的秋江伤离的场面。
C.《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的代表作。上阕写赤壁的壮丽,联想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下阕写人物事迹,抒发了对古代英雄的向往和自己未能建立功业的感慨。
D.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是他登北固亭时写下的,上阕赞扬孙权、刘裕,表现对历史人物的向往之情;下阕借讽刺刘义隆表明自己坚决主张抗金,但反对冒进误国的错误主张,结尾写到廉颇,抒发了未能尽展才能的感慨。
2020-02-26更新 | 101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下面对《望海潮》《雨霖铃》有关词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选取“桂子”“荷花”等意象突出杭州深秋时节的自然景观之美,极具概括性。
B.“羌管弄晴,菱歌泛夜”,极言百姓生活富足,不分昼夜,歌舞升平,此两句展现了一幅国泰民安的祥和景象。
C.“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描绘了一幅秋雨黄昏送别图,意境悲凉凄清,是典型的哀景写哀情手法。
D.“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虚写,“杨柳”“晓风”“残月”渲染了一种凄清的气氛,烘托了离别之苦。
2017-11-22更新 | 27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