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课课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 望海潮(东南形胜) 扬州慢(淮左名都)
全国 高二 课后作业 2021-02-24 59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语言文字应用、名篇名句默写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东南形胜          形胜:地理形势优越
B.有三秋桂子          三秋:三年
C.杜郞俊赏          俊赏:快意游赏
D.清角吹寒          吹寒:在寒风中吹响
2021-02-24更新 | 250次组卷 | 2卷引用:《课课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 望海潮(东南形胜) 扬州慢(淮左名都)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归去凤池夸B.钱塘自古繁华
C.参差十万人家D.烟柳画桥
2021-02-24更新 | 364次组卷 | 5卷引用:《课课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 望海潮(东南形胜) 扬州慢(淮左名都)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3. 下列关于句子所用表现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珠玑”和“罗绮”两个细节,写出杭州城商品的丰富、商业的繁荣。
B.羌管弄晴,菱歌泛夜一对仗工整,互文见义,说明无论白天或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
C.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这三句采用铺陈手法,由近及远,由城内到城外,逐层地向世人展示了一幅杭州城清秀美丽、富庶繁华、色彩鲜丽的都市风景画。
D.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好景”表面上是指钱塘的美好景观,实际上代指地方长官的好政绩。
2021-02-24更新 | 626次组卷 | 7卷引用:《课课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 望海潮(东南形胜) 扬州慢(淮左名都)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4. 下列对词的有关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它始于南朝,形成于隋唐而极盛于宋代,故又称宋词。早期的词,本是一种配乐的歌词,可以歌唱。
B.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别称有长短句、乐府、乐章、琴趣、诗余。
C.词大致可分为三类:小令、中调、长调。有人认为五十九字以下为小令,五十九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字以上为长调。
D.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李煜、晏殊、柳永、李清照、晏几道等。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有辛弃疾、苏轼、秦观、周邦彦、陈亮等。
2021-02-24更新 | 405次组卷 | 3卷引用:《课课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 望海潮(东南形胜) 扬州慢(淮左名都)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5. 下列对《望海潮》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主要写杭州山水的美丽,城市的繁荣,写法是层中有层,层层铺叙,每三句为一层。
B.词的下片的后半段,主要是总结前文,归美郡守,即孙何,“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这句话本意在奉承,却不露痕迹,十分巧妙。
C.“天堑无涯”意思是广阔无边的天然壕沟,“天堑”这里指的是钱塘江。
D.“户盈罗绮,竞豪奢”,虽然突出杭州的富庶繁华,但也曲折地批判了小市民穷奢极侈的生活。
2021-02-24更新 | 407次组卷 | 5卷引用:《课课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 望海潮(东南形胜) 扬州慢(淮左名都)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6. 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的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______
柳永于词的贡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在形式上把过去只有几十字的短令发展到百字以上的长调。________________,大胆引进了市民生活、市民情感、市民语言,从而创造了市民所歌唱着的自己的词。__________,基本上不用比兴,__________。
①硬是靠白描的功夫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意境
②在艺术上他发展了铺叙手法
③是里程碑式的
④可以说如牛顿、爱因斯坦于物理学的贡献一样
⑤在内容上把词从官词中解放出来
2019-03-19更新 | 187次组卷 | 3卷引用:人教版高一必修4 第二单元 柳永词两首

二、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描写杭州西湖美景的古诗词有许多,柳永在《望海潮》中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就把西湖的美景概括出来了。
(2)《望海潮》中,柳永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展现出杭州的繁华富庶。
(3)姜夔《扬州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扬州芍药甲天下”反衬“寂寞开无主”的荒凉,一声长叹,把伤今怀古之情推向高潮。
2021-02-24更新 | 932次组卷 | 1卷引用:《课课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 望海潮(东南形胜) 扬州慢(淮左名都)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安公子

柳永

远岸收残雨,雨残稍觉江天暮。拾翠汀洲人寂静,立双双鸥鹭。望几点、渔灯隐映蒹葭浦。停画桡、两两舟人语。道去程今夜,遥指前村烟树。

游宦成羁旅,短樯吟倚闲凝伫。万水千山迷远近,想乡关何处?自别后、风亭月榭孤欢聚。刚断肠、惹得离情苦。听杜宇声声,劝人不如归去。

【注】①拾翠汀洲:古代妇女喜欢到河滩上拾翠鸟尾羽作装饰品。一说拾翠是采摘香草,后指妇女春日嬉游。②画桡:有画饰的船桨。
8.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远岸收残雨,雨残稍觉江天暮”说明下了很长时间的雨,雨点逐渐稀疏,但天已近傍晚。为全词营造了迷蒙冷清的气氛。
B.“拾翠汀洲人寂静,立双双鸥鹭”以“双双”形容鸥鹭,衬托出抒情主人公的寂寞孤独,景中有情。
C.“停画桡、两两舟人语”说明作者已到达目的地,听到身边人的谈话声,却不知自己该走向何方。
D.“听杜宇声声,劝人不如归去”以听杜宇哀啼结束,更觉深情婉转、凄恻动人,用意层层深入,一句紧接一句,情深意婉而下笔有力。
9.这首词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
2021-02-24更新 | 212次组卷 | 4卷引用:《课课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 望海潮(东南形胜) 扬州慢(淮左名都)

四、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武夷归来话柳永

陈志泽

①柳永的词艺术成就极高,据说少年时代就在家乡有“一枝笔”的美誉。后来,他为歌妓乐工写歌词,其词广泛传唱到“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程度。柳永的家乡在福建崇安县(即现在的武夷山市),作为福建人,多年来我总想前往寻访一番。盛夏里到武夷山,便直奔不远的上梅乡茶景村而去。

②茶景村的鹅子峰苍翠,俊美。这里就是柳永的故里。远眺鹅子峰,我们霎时感受到这里山水的灵气。柳永的故居早已荡然无存,在它的遗址之上,现在建起的一座神庙和柳永毫不相干。像是为了消除我们的疑惑,村民把柳永故居残存的地基指给我们看。柳氏故居遗址左侧有两株罗汉松挺立,这种很难长大也很难衰亡的独特树种,成了柳永和柳永故居的见证和注释。据说柳氏故居前方原竖有石碑,现在还能找到断裂了的一块,可惜字迹看不清了,岁月把石头磨平了。那些记载的文字早已消融在霜晨雨夕里了。……我们就这么冒着骄阳在茶景村,在山巅,在村道,在水旁找着柳永当年的踪迹。这个风水极佳的村落,到处是一片碧绿青翠。近旁是武夷山水,地脉紧紧相连。这里活脱脱是一处得天独厚的世外桃源。柳永就在这里汲取家乡的乳水长大,柳永的才华就在这里孕育。在这块土地灵气的熏陶下,柳永的脚步渐渐变得矫健,变得潇洒,变得风流,直到颠沛流离,浪迹天涯……

③就因为他在《鹤冲天》一词中有“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之句,宋仁宗御批:“此人风前月下,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词去!”将他削落进士之榜。填词去就填词去,他倒痛痛快快地从此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浪迹在江湖市井和歌楼舞馆,专力作词。50多岁时,他改了一个名字考中进士,但仍因作词得罪了皇帝,被弃之不用。柳永一生遭受许多困厄,74岁时死在异乡。但柳永得到了处在社会底层的歌妓们发自心灵的热爱,这是很可以欣慰的。歌妓界有首歌谣:“不愿穿绫罗,愿依柳七哥;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柳永病逝,穷到无钱安葬,还是歌妓们集资,为他置办上好的棺木安葬。柳永在歌妓们的一片哭声中葬到江苏镇江的北固山上,她们在寒风中绕着柳永的新坟,低着头,洒着泪水,一回又一回缓步而行,不忍离去……有诗为证:“乐游原上妓如云,尽上风流柳七坟。可笑纷纷缙绅辈,怜才不及众红裙。”

④北宋词坛大词家柳永其实已成为一种心领神会的形象和意境。“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是情种柳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孤独、迷茫的柳永;“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这是不断地寻找美、享受美的飘逸的柳永;“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这是天涯沦落人的柳永;“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这是满怀愁绪的丹青手柳永……柳永成了许多文人雅士心目中的“自我”,尊重柳永者,大有人在。一代伟人毛泽东也垂青柳永,经他圈点的柳词就达50多首,还有他书写的柳词《望海潮》的狂草墨宝……当然,柳永是有缺陷的,柳永也难免有粉饰太平、淫词艳语之作,但这正是真实的柳永,并不影响他的耸然独立。我想应该感谢不让他当官的宋仁宗,中国少了一个平庸甚或腐败的官吏,而多出一个旷世奇才!再就是要感谢贫困而又自由的平民生活。柳永怀揣一颗破碎的心,在人生的旅途上辗转、颠簸,四处飘游。他时而纵情于繁华闹市,时而滞留于古道荒原;时而混迹于风尘女子之中,同下层市民耳鬓厮磨,时而金樽檀板,在及时行乐中尽情挥洒艺术创造之美……艰难而丰富的生活体验是柳永的才华得以萌发和生长的肥沃的土壤。

⑤是的,柳永在人世间没留下多少踪迹,甚至连他的生卒之年也不甚了了。但柳永却是崛立在中国文学史上永不消逝的一座高峰,是映现在人们视野里的一道奇异的风景!

(选自《散文百家》,有删改)

10.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柳氏故居遗址左侧有两株罗汉松挺立,这种很难长大也很难衰亡的独特树种,成了柳永和柳永故居的见证和注释。”文中罗汉松“很难长大也很难衰亡”既说明了罗汉松的特点,又暗示了柳永的仕途坎坷。
B.第④段中摘引了柳永的大量词句,说明柳永尽管难免有这些粉饰太平、淫词艳语之作,但仍然是崛立在中国文学史上永不消逝的一座高峰。
C.作者说“北宋词坛大词家柳永其实已成为一种心领神会的形象和意境”,是因为柳永的许多词作为人们所熟知,并且大都能写出词人的真情实感,耐人寻味,动人心弦,能使人们产生强烈的心灵共鸣。
D.文章详细交代了歌妓们安葬柳永的过程,运用了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具体说明柳永得到了处在社会底层的歌妓们发自心灵的热爱。
11.柳永之所以能驰名北宋词坛,成为一代旷世奇才,其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文意加以概括。
12.文中不惜笔墨写了歌妓们对柳永的热爱与伤悼,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语言文字应用、名篇名句默写

试卷题型(共 9题)

题型
数量
语言文字运用
6
名篇名句默写
1
古代诗歌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作家作品
3
语言文字应用
4
名篇名句默写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语言文字运用
10.85文言实词选择题
20.65古今异义选择题
30.65柳永(约971-1053)  词  表现手法选择题
40.85文学常识综合选择题
50.65柳永(约971-1053)  词  分析、理解古诗内容  评价作者的情感、观点态度选择题
60.65连贯语言表达
二、名篇名句默写
70.85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三、古代诗歌阅读
8-90.4柳永(约971-1053)  词  评价作者的情感、观点态度
四、现代文阅读
10-120.65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其他散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