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范仲淹(989-1052)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570 题号:1244685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睢阳学舍书怀

范仲淹

白云无赖帝乡遥,汉苑谁人奏洞箫。

多难未应歌凤鸟,薄才犹可赋鹪鹩

瓢思颜子心还乐,琴遇钟君恨即销。

但使斯文天未丧,涧松何必怨山苗。


【注】①此诗是作者年轻求学时所作。②汉苑:指皇家宫苑。③凤鸟:楚狂接舆曾劝孔子避世,说:“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④赋鹪鹩:晋代张华初未知名,著《鹪鹩赋》以自寄。阮籍见之,叹曰:“王佐之才也!”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云飘荡,都城遥远,诗人发出谁才能在汉苑吹奏洞箫的疑问,表现仕进愿望。
B.诗人认为人生多难但不要悲观、消极,虽然不知名也应当努力展现自己的才能。
C.诗人清贫仍如颜回一样快乐;坚信自己琴技高超,会得到钟子期那样的行家的赏识。
D.尾联前句中的“斯文”在此泛指文化,诗人相信上天不会让有才华的人永远被埋没。
2.本诗最后一句化用了西晋诗人左思《咏史》中的诗句:“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冑蹑高位,英俊沉下僚。”两首诗都以“涧松”自比,但传达出的情感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出守桐庐道中十绝

范仲淹

其八

素心爱云水,此日东南行。

笑解尘缨处,沧浪无限清。

其九

沧浪清可爱,白鸟鉴中飞。

不信有京洛,风尘化客衣


【注】①宋仁宗明道二年(1033年),范仲淹因谏获罪,被贬任睦州(桐庐郡)太守,赴任经过桐庐一带的富春江时,写下了十首绝句。②诗出晋代诗人陆机《为顾彦先赠妇》:“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缁(zī),黑色。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素心”指一种纯朴的心地和高洁的情操:“爱云水”,是因为“云水”亦纯洁无垢,正与“素心”相契合,诗人在“云水”中能发现精神寄托之所。
B.第一首末两句暗用《孟子·离娄上》孺子歌之典“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以沧浪之清水濯其缨,表白其“素心”是不会因贬谪而受污染的。
C.白鸟飞翔,影子映入如镜的江面,这里乐景写哀情,隐喻着诗人直言进谏无辜遭贬的悲愤。
D.两首诗写出诗人所处环境清静优美、仿若画境,语言质朴却又清雅,不流于浅俗。
2.范仲淹在诗中与陆游在《临安春雨初霁》中同样化用了陆机“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的诗句,但两人抒发的情感有所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23-02-22更新 | 437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酬李光化见寄二首(其二)

范仲淹

万里承平尧舜风,使君[注]尺素半空空。

庭中无事吏归早,野外有歌民意丰。

石鼎斗茶浮乳白,海螺行酒滟波红。

宴堂未尽嘉宾兴,移下秋光月色中。


[注]使君:汉代称刺史为“使君”,汉代以后尊称州郡长官为使君。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题目可知,本诗是一首和诗,李光化有诗寄来,诗人写诗回赠他。
B.首句里的“尧舜风”采用借代的手法,展现了太平安定的社会景象。
C.颈联描写斗茶、饮酒的画面,充满色彩感,可看出参与者兴致颇高。
D.尾句未明写秋光月色中人的具体活动,却意境空明,给人想象空间。
2.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2020-06-30更新 | 353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的主要特点在于能以沉郁雄健之笔力抒写低回宛转的愁思,声情并茂,意境宏深,与一般婉约派的词风确乎有所不同。
B.上片秋景之黯淡衰飒,与忧思的寥落悲怆完全合拍;秋景之寥廓苍茫,则与忧思的怅惆无际非常契合;而秋景之绵延不绝,又与忧思之悠悠无穷息息相通。
C.词人明从天、地、江、山层层铺写,暗为思乡怀旧步步铺垫,直到把“芳草无情”推向极顶高峰,形成情感聚焦之点。
D.下片直抒离愁:望家乡,渺不可见;怀故旧,黯然神伤;羁旅愁思,追逐而来,离乡愈久,乡思愈深。
2.整首词在写景方面使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2020-08-22更新 | 8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