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设考点 > 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515 题号:1260857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礼治社会并不是指文质彬彬,像《镜花缘》里所描写的君子国一般的社会。礼并不带有“文明”或是“慈善”,或是“见了人点个头”、不穷凶极恶的意思。礼也可以杀人,可以很“野蛮”。比如在缅甸有些地方,一个人成年时,一定要去杀几个人头回来,才能完成为成年礼而举行的仪式。我们在旧小说里也常读到杀了人来祭旗,那是军礼。——礼的内容以现代标准去看,可能是很残酷的。残酷与否并非合礼与否的问题。

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这一点来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国家”是指政治的权力,在现代国家没有形成前,部落也是政治权力。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所谓“富而好礼”。孔子就很重视服礼的主动性。

这显然是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普通所谓道德。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所加之于个人的。人可以逃避法网,逃得脱还可以骄傲、得意。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唾弃,是耻。礼则有甚于道德;而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这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是十目所视,十手所指的,即使在没有人的地方也不会不能自已。礼是合式的路子,是经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

礼治从表面看去好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其实自动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只是主动地服于成规罢了。孔子一再地用“克”字,用“约”字来形容礼的养成,可见礼治并不是离开社会,由于本能或天意所构成的秩序了。

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乡土社会满足了这一前提,因之它的秩序可以用礼来维持。在一个变迁很快的社会,传统的效力是无法保证的。不管一种生活的方法在过去是怎样有效,如果环境一改变,谁也不能再依着老法子去应付新的问题了。所应付的问题如果需要团体合作的时候,就得有个大家都接受都同意的办法,要保证大家在规定的办法下合作应付共同问题,就得有个力量来控制各个人了。这其实就是法律,也就是所谓“法治”。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礼治秩序》)

材料二:

客观地讲,“礼治秩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环境下,对维持社会的稳定起过一定的作用,正如梁漱溟先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所说,“旧日中国文明最使人惊异者,即是其社会秩序恒自尔维持,若无假乎强制之力”。而且,礼的作用不仅在于提供给人们一些行为规范以维持社会秩序,更在于通过这些外部的规范来起到教化的作用,启发和涵养人们内在的理性自觉,不断培育人们的道德心,从而提高人们的道德境界。当道德境界提升到一定高度后,人们的行为就会由礼的约束进为道德自觉,由他律进为自律,达此道德境界,人的内心高度自由,行为则于礼无不自然相合。在潜移默化中将人引向道德之途,于不知不觉中提高人的思想境界,培养人的道德自觉,这就是礼的教化之功,也是礼治所赖以运作的内在机制。正是这种代代相传的传统教化,使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得以历经数千年而依然完好地保存流传下来,这是与中国同时代的其他文明古国无法做到的。而且,“礼”中的很多优秀合理的成分,如尊老爱幼、孝敬父母、谦虚礼让等好的传统直到今天依然对我们富有教育意义。这些都是“礼治秩序”的积极作用。但是,从整个历史发展、社会进化的角度来看,它的消极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它阻碍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尤其使中国近代科学的发展严重滞后。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古代科学曾有过辉煌的成就,四大发明极大地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然而近四百年欧洲近代科学取得了辉煌成就,我们却远远落后了。其中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过于崇拜、依赖传统,因循守旧,躺在老祖宗的成果上睡大觉。

其次,“礼治”往往被封建统治者利用,成为反对变革、维护封建制度的屏障。从汉武帝开始,历代的封建统治者都极力推崇儒学,提倡礼教,尤其是到了皇权专制空前强化的明清时代。

再次,乡土社会的礼治秩序在无形中扭曲了人格,压抑了人性,容易使人形成一种畸形心理。礼治社会的另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导致民主、法治意识的淡薄甚至可以说是缺失,人们只知道承担义务,不知道行使权利。

(摘编自张璐《乡土中国“礼治秩序”浅析》)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并不带有“文明”“慈善”的意思,以现代标准去看,礼的内容是很残酷的。
B.礼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礼是由社会舆论所维持的,不需要外在的机构来维持。
C.一直以来,在乡土社会中,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所以乡土社会的秩序主要依靠“礼”来维持。
D.如果我们不过于崇拜、依赖传统,不躺在已有的成果上睡大觉,我们中国近代科学的发展就不会严重滞后。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只要符合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就算是残酷的行为或做法,也是符合礼治秩序的。
B.礼治秩序在特定的时期与环境下对维持社会的稳定和教化百姓有积极的作用,但在社会进步与科学发展方面也有一定的消极作用。
C.材料二认为礼可以激发人的道德与良知,提高人的自知与自制能力,这与材料一中有关“礼治”的观点一致。
D.《祝福》中祥林嫂的悲惨遭遇就体现了乡土社会的礼治秩序在无形中对人格的扭曲与对人性的压抑。
3.下列各项中,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在印度某些偏远部族,丈夫死了之后,在丈夫的葬礼上要用火烧死他的妻子。
B.封建社会,上到帝王将相,下到普通百姓,在家族祭祀中都有比较严格的程序和要求。
C.没有做过大夫的曾子在弥留之际发现自己躺在大夫专用的席子上,就命儿子把席子换掉。
D.过人行横道时,行人红灯停,绿灯行,行驶的机动车辆遇行人过斑马线时停车礼让。
4.材料一中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说明。
5.在传统的结婚习俗中,男方准备彩礼,女方准备嫁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地方出现了“天价彩礼”的现象,很多情侣因为彩礼问题而结束感情。现在《民法典》明确规定“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请运用材料中“礼治”与“法治”的相关内容对上述现象进行简析。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家风是映照人格的镜子,亦是作风的源头活水。以涵养家风助力作风建设,能让好家风与好作风相得益彰、相互促进。我们只有以德治家、从严管家、廉洁齐家,才能涵养家风,使好家风薪火相传。

以德治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事例为我们提供了有益借鉴,得到了深刻启示。作为家庭的顶梁柱,一家之长的作风会影响家风的形成。人品好,家风就好,家庭就和睦,子孙多贤达;反之,如果律己不严,教子无方,就会导致家风败坏,让家人蒙羞。

从严管家。家风反映一个家庭奉行的立身做人原则,一定程度上也是社会价值观念的缩影。时下,虽然不提倡“棍棒之下出孝子”的教育理念,但治家之道,不可失之于宽,对家庭成员必须严格教育管理。家风正,则政风清。

廉洁齐家。周恩来专门召开家庭会议,定下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等十条家规。革命前辈严格的家规、纯正的家风,彰显着共产党人特有的精神风范,为我们立起了标杆。

不论时代怎样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以好家风带动好作风。

(摘编自罗建刚《把准家风的时代脉搏》

材料二:

家风作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是有效的德育方式,对提高国民道德意识、内化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德育功能,在涵养个体人格、稳定家庭方面彰显了重大德育价值。家风是一个抽象的概念,需要高度概括、深度凝练将其抽象内容具象化,在“实”字上聚焦,有助于把握家风的核心和实质。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好家风的思想根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是好家风的价值导向,社会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既是家风形成的基础,又通过家风传承发挥着教化、规范人们价值观念与道德行为的作用。优秀家风以实现人和社会、自我与他人的和谐统一为目标,因此,在处理家庭内外部关系时要秉持孝亲爱幼、兄友弟恭、琴瑟和鸣、睦邻友好的和谐友好家庭观;在子孙后代的培养教育方面,要践行博学笃志、谦和好礼、团结友善、明礼诚信、敬业爱国的进德修业家庭观;在家庭生活治理方面,要践行勤俭节约、力戒骄奢、遵守家规的勤勉持家观,从理论和实践上创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家风。总体来说,优良家风的内容体现在孝悌之道、勤俭之道、重品崇德、诚实守信、和合之道以及家国情怀这六个层面。

古往今来建设和传承家风的普遍载体是家训、家规和家书以及家谱等。优良家风可以通过家庭中长辈的口耳相传、耳濡目染和言传身教传递给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优良家风的书籍和典故作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强烈家国情怀的承载方式,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包含的价值观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上尊老、下爱幼、和邻里、亲家人”等传统,家训向后代传播做人的基本道理,这也是家庭教育的基本形式。在特定节日,家长可在祠堂、家庙等场合,向家庭成员宣读家训,使大家对家训产生一种崇敬感,潜移默化地影响家庭成员的行为,从而营造良好家风。

良好家风的培育,需要内化与外化相兼顾。在现代社会,大多数家庭在进行家庭教育时,只关注子女的学业成绩,对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较低,缺乏家庭道德教育。有些家庭虽重视家风教育,但仅限于从表面上使家庭成员严守基础道德底线,实际上未能传承优良家风,家庭德育功能严重弱化。因此,每个家庭的长辈特别是为人父母者,要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优秀的家风家训,在无形中引导和教育家庭成员。一是通过各种各样的传统节假日如清明节、五一劳动节、国庆节等,注重思亲报本、鼓励艰苦奋斗、积极传递家风正能量、提升责任感。二是开展如感恩、责任、诚信、环保等家风主题日,以不同主题来实践优良家风,将优良家风观念融入个体的日常生活。

(摘编自师晓娟、万红艳《新时代我国家风建设的三个维度》)

材料三:

家训是家庭的核心价值观,家规是家庭的基本法则,家风是家族子孙体现出来的处事风范。家训,是先祖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经多年过滤而形成的具有鲜明家族特征的家庭文化,是家族最宝贵的财产,是每个家族成员的精神源泉。家训是融化在人们血液中的气质,是沉淀在人们骨髓里的品格,是人们立世做人、工作生活的格调。

传统文化历来重视家训。《三字经》曰:“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窦燕山的“义方”实际就是良好家训,诚信礼义、克已利人。以此为教,家门和睦,子孙昌盛。历览前代先贤,如诸葛亮、曾国藩、林则徐,都是家训熏陶的干才。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曾文正公家书》与《朱子家训》一样,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的家教经典。《曾氏家训》诲弟篇曰: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为处世为人之本,不应存当官发财之私念。这些金玉良言,现在读来,仍觉质朴可贵。

培养美好的家风,必须传承良好的家训。家庭要通过家教传承良好的家训,培育美好的家风,给子女们的人生系上良好品性的“第一粒扣子”,进而影响和带动社会上的其他人。

(摘编自江忠宝《传承良好家训培育美好家风》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家之长作为家庭的顶梁柱,必须具备良好的人品,以身作则,只有以德治家,才能涵养家风,传承好的家风。
B.家风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是有效的德育方式,构成了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对提高国民道德意识、内化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德育功能。
C.材料二认为家训对家庭成员的影响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潜移默化的,而材料三则认为,这种影响是直接的,是每个家族成员的精神源泉。
D.材料三第二段引用《三字经》和《曾氏家训》中的内容,并列举很多前贤的例子,论证传统文化历来重视家训的观点。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家风是一个家庭奉行的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价值观念。所以作为一家之长,对家庭成员,尤其是对孩子的成长教育,必须严格管理。
B.优秀的家风以实现和谐统一为目标,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思想根基,包含孝悌之道、勤俭之道、重品崇德、诚实守信、和合之道以及家国情怀。
C.家风是作风的源头活水,是提高国民道德意识、内化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德育方式。进入新时代,更要注重家风建设,以好家风带动好作风。
D.现代社会的大多数家庭只关注子女的学业成绩,弱化了家庭道德教育。这就要求一家之长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将优良家风观念融于日常生活。
3.下列说法中,不可以作为材料一论据的一项是(     
A.鲁迅在病重时,对周海婴的训示:‘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B.诸葛亮告诫儿子:“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C.战国时期,伟大的大学问家孟子小的时候非常调皮,他的母亲为了教育孩子,煞费苦心,多次迁居。
D.清代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柏庐教育子孙“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5.推动家风建设,应怎样落到实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020-07-26更新 | 46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解绑“夜经济”是“疫”时之需吗?我们希望答案是否定的,但疫情绝对是开放“夜经济和地摊的强力催化剂。2020年1月新型冠状病毒全面暴发并逐渐扩散至海外以来,对中国乃至全球经济的打击是致命的,疫情过后就业民生摆在了更突出的位置。4月的城镇调查失业率高达6%,而且城镇调查失业率中并未包括个体工商户等大量未就业人口,情况比想象中更糟糕。

倡导“夜经济”能带动就业吗?以成都为例,自3月以来解绑政策直接增加了3.6万个流动摊位,带动10万人就业,即一个摊位平均需要三个店员,也就平均带动三个劳动力就业。根据北大数字金融研究中心最新研究,全国个体工商户数为9776.5万,比同年第四次经济普查的6295万多出54.8%(2018年)。个体经营户全年营收规模为13.1万亿,约占社会零售总额的34.4%,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目前,扩大内需是国内最紧迫的问题,发展街头巷尾的小店、小摊,是刺激需求、就业两端的良方。但本质上,拓展消费的场景,延长消费的时间、增加消费的客群,才是扩大内需的手段。以摊位为起点,“夜经济”将消费时间从白天延伸到夜晚,店铺、地摊、夜市通过低廉的价格、便捷的购买将客群在夜晚吸引出来,从而增加更多消费机会。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如何在经济下行叠加疫情冲击时,保民生、保就业?解绑夜经济与地摊业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将“喝水人”变成“挖井人”的政策措施,保证在中国产业调整与升级的转型阵痛时,不让失业下岗人口变成改革开放的对立面。

如何发展“夜经济”呢?小而美的地摊生意是起点,因地制宜发展“夜经济”,拓展消费场景是长久之策。鼓励发展夜间经济和地摊文化,不同城市的发展能效不同。气候和交通是制约夜经济发展的要因。

根据滴滴《城市交通出行报告》,城市夜间出行活跃度排序是深圳>广州>上海>北京,显然气候和纬度影响较大。其次,对比主要城市地铁营运时间,在超过平均营运时长的城市中仅有北京一例居于北方。

结合纬度气候环境和24小时商业营业比例,可将全国主要城市划分为四个梯队。爽朗豪放的西北人喜欢大酒大肉的西北菜,青岛人可以靠海吃海,而地摊夜市上撸串喝酒大快朵颐却是全国人民都喜爱的。而广州为“夜经济——成熟市场”,广州经济发达、气候温暖,还拥有较高比例全天营商环境。漫步在广州的夜晚,我们深感舒适宜人与安全,在这样的城市发展夜经济与地摊自然是事半功倍。

目前,全国已有27地出台了鼓励发展地摊的相关文件,政策密集出台的背后需要有与“夜经济”和地摊文化相应的配套措施。重振夜间经济与地摊文化仍在路上。

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白昼和黑夜,都应该是一座城市的生机与魅力。振兴“夜经济”,绝不仅是“疫”时之需。城市需要秩序与安定,需要就业与民生,也需要烟火人间。

(摘编自2020年06月25日大七环都市圈智库《夜经济,是人间烟火,更是城市之光》)

材料二: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建设的加快,大众居民的夜生活越来越丰富,夜间消费的需求也水涨船高。近年来,不断有经济学家通过城市夜间灯光的变化作为衡量国家、城市是否繁荣的重要指标。由此可见,夜间消费已经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城市夜间经济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夜市,而是一种基于时段性划分的经济形态,一般指从当日下午6点到次日凌晨6点所发生的三产服务业方面的商务活动,是以服务业为主体的城市经济在第二时空的进一步延伸,其业态囊括晚间购物、餐饮、旅游、娱乐、学习、影视、休闲等。

夜间经济的概念针对的是现代城市,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工作节奏的加快,人们需要更多时间、空间来释放压力。白天忙于工作,使许多人把购物和休闲时间转移到晚上,夜间维度的经济发展已成为整个城市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空间。同时,也具有一系列的社会效益,对城市社会的健康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如增加就业岗位、提高经济收入等。

(摘自腾讯网2019年2月《崛起的夜间经济》)

材料三:

“夜经济”,消费的是金钱,也是时间。从三四十年前的伦敦、巴黎到纽约、东京,到今天的北上广深,“夜经济”是经济社会繁荣的产物,是劳动者闲暇时间增加的结果。依托现代劳动休息制度,“夜经济”是休息日消费方式的纵深化,不是“熬夜经济”。

“夜经济”、夜生活,从欧美日到中国,都不是对工作不闻不问、对休息不管不顾。各国“夜经济”高峰总体上与周末、节假日高度重合。“夜经济”是经济繁荣发展、休闲时间增加的历史产物,根本动力是科学技术进步、劳动效率提高、生产力发展。当生产线取代手工作坊,收割机取代了镰刀,人们就有更多闲暇时间。20世纪70年代,很多西方发达国家人均收入上升后,国民幸福感不升反降,被称为“收入——幸福悖论”。经济学家计量分析休闲时间与产业效率相关性之后,各国开始大力推动休假制度改革,保护劳动者休息权利,倒逼劳动效率提升。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人民群众闲暇时间持续增加。2019年,我国法定节假日115天,占全年时间的31%,一年之中,三分之一时间,我们可以享受夜生活、体验夜文化、拉动“夜经济”。这是与传统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不同的工作生活表,既扩大了假日经济的广度,也推动了假日生活的深度。向时间深度要潜力,鼓励夜生活、拓展夜文化、发展“夜经济”,是合乎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

(摘自2019年10月人民日报《“夜经济”不是熬夜经济》)

材料四:

夜经济,是城市活力的重要指标。有研究者发现,全国夜间经济消费东西差异明显,北京与东南沿海最活跃。这对于忙着引才的各地,或许也构成启示:既然年轻人喜欢夜经济,那么打造更有吸引力的城市夜经济,培育更适合年轻人居住的休闲环境,也能成为一种“软业态充分的生长空间。夜经济,也需要城市治理升级。比如,公共交通的运营时刻与便利程度直接影响人们的夜间出行。不论是消费者,还是餐饮、休闲领域的服务人员,都仰赖便利的公共交通。如果他们都不得不赶着时间回家,夜经济便无从谈起,这是需要十分注意的一个细节。除此之外,治安状况和停车便利程度等,也都是提升夜经济品质的必需品。最近,上海借鉴国际经验,建立了“夜间区长”和“夜生活首席执行官”制度,这意味着夜经济的城市竞争,正进一步拓展到治理层面。一方面,夜经济需求比想象的更旺盛,增长潜力十分巨大。另一方面,诸多有价值的商业与文化资源,还有待激发。在餐饮消费、购物消费与城市灯光秀之外,如何给消费者创造更加多元、差异的夜间消费场景,或将成为城市竞争的一条新赛道。

(摘自《人民日报)2019年6月《夜经济成为城市“软实力”》)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解决疫情造成的失业率升高等民生问题,国家解绑政策发展夜经济,可以说疫情是开放“夜经济”和地摊的强力催化剂。
B.材料二认为,针对现代城市而言的夜间经济是城市服务业在第二时空的延伸,对城市社会健康运行意义重大。
C.许多国家为了平衡发展“夜经济”,解决人们努力工作、好好休息之间的矛盾,让“夜经济”的高峰总体上与周末节假日高度重合。
D.打造更有吸引力的城市夜经济,培育更适合年轻人居住的休闲环境,就能成为一种“软实力”,从而吸引到更多年轻的人才。
2.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A.北京市启动“夜京城2.0”行动计划,将设计开发10条左右“夜赏北京”线路,策划举办10场精品荧光夜跑、夜间秀场等户外主题活动。
B.5月29日晚,沉浸式古风游船夜游项目——海月琴话在福建厦门正式起航,这是厦门市在鹭江夜游基础上,创新推出的一款夜景特色休闲娱乐项目。
C.江西九江瑞昌市的不少小商贩就接到了城管队员的电话,动员他们到指定地点摆摊经营。短短数日,全市的大街小巷活力重现,华灯重现时正是摊主们开始活跃之际。
D.“夜经济”类型有很多与食品、餐饮相关,特别是一些小店小摊,对于他们的管理,首先要解决好环境卫生问题,其次要守住食品安全底线。
3.我们应当如何正确看待正在崛起的“夜经济”?为了更好地发展“夜经济”我们采取了哪些措施?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2020-10-22更新 | 2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事实上,进入21世纪后,西方学术界便提出了“给每一个人平等的机会,并不是指名义上的平等——机会平等,而是要确保每一个人都能受到适当的教育,而且这种教育的进度和方法是适合每个人的特点的”的观点,这也就意味着教育公平是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知识,并突出学生作为个体所具有的个性。

在2007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为协助其成员国制定教育政策等而准备的文件中,教育公平有两个含义。第一个含义是公正,就是要保证性别、社会经济地位和种族等个人和社会因素不妨碍人达到其能力所允许的教育高度。第二个含义是覆盖,就是要保证所有的人都受到基本的、最低标准的教育。例如,每个人都应该能够读、写和做简单的算术。这也就意味着教育公平一要做到“因材施教”,使人充分发展;二要保证所有的人都受到最低标准的教育。教育公平不是平分教育资源,不是“让所有的孩子接受一样的教育”。这还意味着把性别、社会经济地位等个人和社会因素纳入入学标准,用这些因素把部分学生挡在学校大门之外,妨碍这些学生发展的做法是违背教育公平原则的歧视性做法;而“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机会均等,择优录取)的入学标准是符合教育公平原则的。

(摘编自网络)

材料二:

教育公平根本上反映了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从事现代化大生产的人不能在家里、田野里或作坊里采用古老的“师徒制”形式培养,必须在现代的学校里接受制度化的正规教育。组织现代化大生产的人要想获得合格的、能够源源不断地为自己赚取利润的劳动者,也必须拿出钱来向他们提供最基本的教育。现代化的机器大工业使得现代公共教育成为可能与必要。现代化大生产的出现,使得扩大教育机会、人人享受平等的教育权利不再是一种善良的愿望,而是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现代生产方式的内在要求。不持续地提高广大劳动人民及其子女的受教育水平,现代化大生产就不能跟上科技革命的步伐。

教育公平是现代社会文化价值观在教育领域内的体现。教育公平是现代社会的产物,更直接地反映了现代社会文化中“自由”“平等”“正义”等基本价值观念,构成了教育现代性的基本内容。教育现代性包含着许多丰富的内容,如教育的生产性、教育的科学性、教育的世俗性、教育的终身性、教育的普及性、教育的民主性等。这些教育现代性的特征既是社会现代性的反映,也构成了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其根本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出具有现代意识、现代素质和有现代社会生产与生活能力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公平与现代人的生存和发展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反映了现代人生存和发展的价值需要。教育公平是教育现代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应该被视为一核心的部分。教育公平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凸显了现代社会中人的地位与价值。

(摘编自石中英《教育公平的主要内涵与社会意义》)

材料三:

目前教育活动中众多的教育不公平问题,最终都可以归为政策和制度问题。所有的教育不公平问题最终都可以通过政策活动,利用制度创新和变迁进行调节。制度创新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本途径,包含多方面的内容。

首先,要使教育制度具有可选择性。我国传统的教育制度具有鲜明的单一性、不可选择性,甚至强迫性,如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不相衔接、单一的课程制度等。恰恰是这种单一性、不可选择性、强迫性导致许多教育不公平现象发生。教育制度具有可选择性就是在教育制度的不同阶段和不同层面上,为受教育者提供多种选择机会,提供多样性的制度安排,由受教育者依据个性和需要进行选择。提供多重、多方向选择,可以变独木桥为立交桥。

其次,要建立地区间资源配置的平衡机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之间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是导致教育不公平的一个重要因素。更为严重的是,在改革过程中,城乡教育之间、东部地区教育与西部地区教育之间的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建立全国性的、区域性的乃至校际的教育资源配置的平衡机制,逐步缩小经济、社会、教育发展水平不同地区学校之间教育水平的差异,是促进教育公平的一个有效的选择。

最后,要在决策活动中建立利益平衡机制。通过教育决策的集体选择,最大限度地整合、平衡各种不同的利益要求,形成一种有效的利益平衡机制,以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教育公平。这样的利益平衡机制是社会和教育的“安全阈”,能够最大限度防止不公平的政策活动的发生。

(摘编自刘复兴《我国教育政策的公平性与公平机制》)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让所有的孩子接受基本的教育体现了教育公平,能使受教育者达到其能力允许的高度。
B.只要扩大教育机会,提高劳动者的受教育水平,现代化大生产就能跟上科技革命的步伐。
C.教育公平是现代社会的产物,教育公平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人的价值和地位的最重要体现。
D.我国教育不公平现象有很多是由传统教育制度的单一性、不可选择性、强迫性等特征导致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从“教育公平是什么”和“教育公平不是什么”两个方面进行对比论证,比较清晰地解释了教育公平的内涵。
B.“利益平衡机制是社会和教育的‘安全阈’”使用比喻论证的方法,生动形象,有助于读者理解“利益平衡机制”的作用。
C.材料三从教育制度、资源配置、利益平衡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提出实现教育公平的建议,措施具体,论证全面。
D.材料二中第二段主要从教育公平的内容和目的两个角度论述了其与现代人的关联,其和现代社会文化价值的关系。
3.下列说法中,不可以作为材料二论据的一项是(     
A.艺术教育的规模随着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不断扩大,从原来的贵族教育走向了当今的典型的平民化教育。
B.资产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及其子女进行基本的读、写、算以及劳动技术教育,从而获得了现代化大生产的大量的劳动力。
C.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于1954年裁定1896年确立的“隔离但平等”违反宪法,要求各地消除学校中存在的种族隔离。
D.政协委员提出,在总结深圳、珠海、浙江等地十二年义务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尽快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十二年义务教育制度。
4.材料二第一段作者是如何展开论证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5.结合现实生活,针对材料三中制度创新的三个方面,各列举两个具体的做法。
2020-12-08更新 | 12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