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诗词曲常见题材 > 羁旅思乡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265 题号:1261439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少年游·草

高观国

春风吹碧,春云映绿,晓梦入芳裀。软衬飞花,远连流水,一望隔香尘。

萋萋多少江南恨,翻忆翠罗裙。冷落闲门,凄迷古道,烟雨正愁人。

1.下面对这首词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风吹碧,春云映绿,晓梦入芳裀”,写春风吹绿了芊芊芳草,在飘动的白云映衬下显得那样葱翠可爱,“晓梦”点明这令人神往的如屏芳景只是一场春梦。
B.“软衬飞花,远连流水,一望隔香尘”,写软草映衬飞花,随流水蔓延天际,一眼望去,无边芳草已被流水阻隔,“香尘”一句,补足梦境。
C.“萋萋多少江南恨,翻忆翠罗裙”,写姜萋芳草给人留下多少相思别离的江南之恨,在“翠罗裙”上缀以“翻忆”二字,感情上多了一个曲折。
D.“冷落闲门,凄迷古道,烟雨正愁人”,“凄迷”二字将心绪之凄黯与望眼之迷蒙融会,并与上片“一望隔香尘”暗合,勾起人满怀的愁绪。
2.简要分析全词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来表达情感?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衡阳泗州寺

张 抃

一水悠悠百粤通,片帆无奈信秋风。

几层峡浪寒舂月,尽日江天雨打篷。

漂泊渐摇青草外,乡关谁念雪园东。

未知今夜依何处,一点渔灯出苇丛。


【注】①张抃,唐朝将领,滑州人。②雪园:汉朝梁孝王刘武所建。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市。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用叠词“悠悠”写出了“水”的悠长;用拟人手法,写出了“片帆”的“无奈”。
B.颔联采用视听结合,写汹涌的峡浪冲荡着倒映在水中的明月,一整天聆听着雨敲打船篷。
C.颈联借助意象“青草”“雪园”这些眼前景,写出了诗人羁旅漂泊中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D.尾联运用点染,用景物渲染表达情感,与“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用法相同。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21-11-05更新 | 108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月夜忆乐天兼寄微之[注]

刘禹锡

今宵帝城月,一望雪相似。

遥想洛阳城,清光正如此。

知君当此夕,亦望镜湖水。

展转相忆心,月明千万里。


[注]此诗写于大和三年,当时诗人在长安,白居易(字乐天)在洛阳,元镇(字微之)在越州(今浙江绍兴),镜湖是越州境内的一个湖。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望雪相似”运用比喻手法,描写京城月色明亮,放眼望去,月光皎洁如雪的景象。
B.“遥想”透露出怀人的意味,而“正如此”则真实呈现了洛阳的月光像京城一般洁白。
C.“知君当此夕”两句表明诗人相信友人定会和自己一样,遥望思念远在越州的元微之。
D.末两句写诗人与友人彼此牵挂的缕缕情思,随着皎皎月光绵延至“千万里”的情状。
2.本诗通俗易懂,如同白话,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表达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赏析。
2021-04-21更新 | 220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韵马荆州

黄庭坚

六年绝域梦刀头,判得南还万事休。

谁谓石渠刘校尉,来依绛帐马荆州

霜髭雪鬓共看镜,茱糁菊英同送秋。

它日江梅腊前破,还从天际望归舟。


注释:①该诗是诗人五十七岁时被贬荆南所写,诗人其时已长期遭遇贬谪,马荆州指荆州知州马瑊,写该诗的第二年便是马瑊荆州任满东归之时。②[梦刀头]古时刀头有环,“环”与“还”谐音,因此“梦刀头”又指还归之兆。③[判]甘愿。④[刘校尉]西汉刘向曾在石渠阁讲论五经,又曾为中垒校尉。诗人曾做过著作郎。⑤[马荆州]东汉马融曾为南郡太守,常挂上绛纱帐以教授门徒。⑧[茱糁]茱萸和着糁饭。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次韵指按照原诗所用韵脚的次序所写的诗,属于和诗的一种,题目点明了写作对象。
B.首句以梦境虚写自身处境,“六年”突出诗人遭贬谪、处逆境时间之长,感情色彩极为凝重。
C.颔联用典巧妙,借历史人物来比喻自己和马碱的身份:诗人自比刘向,把马荆州比为马融。
D.颈联表现诗人与马荆州友情笃厚,两人对镜共叹岁月流逝,以茱萸和菊花酒共度重阳佳节。
2.请从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角度对该诗尾联进行赏析。
2021-04-12更新 | 13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