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 脱脱等 > 《宋史》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75 题号:1262757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魏杞,字南夫,寿春人。祖荫入官。绍兴十二年,登进士第。知宣州泾县。从臣钱端礼荐其才,召对,擢太府寺主簿,进丞。汤思退建和议,命杞为金通问使,孝宗面谕:“今遗使,一正名,二退师,三减岁币,四不发归附人。”杞条上十七事拟问对,上随事画可。陛辞,奏曰:“臣出疆,其敢不勉。万一无厌,愿速加兵。”上善之。行次盱眙,金所遣大将仆散忠义、纥石烈志宁等方拥兵闯淮,遣泗州赵房长问所以来意,求观国书,杞曰:“书御封也,见主当廷授。”房长驰白仆散忠义,疑国书不如式。又求割商、秦地及归正人,且欲岁币二十万。杞以闻,上命尽依初式,再易国书,岁币亦如其数。忠义以未如所欲,遂与志宁分兵犯山阳。战不利,骁将魏胜死之。上怒金反覆,诏以礼物犒督府师,杞奏:“金若从约,而金缯不具,岂不瘠国体乎?”乃以礼物行。至燕,见金主衰,具言:“天子神圣,才杰奋起,人人有敌忾意,北朝用兵能保必胜乎?和则两国享其福,战则将士蒙其利,昔人论之甚悉。”金君臣环听拱竦。馆伴张恭愈以国书称“大宋”,胁去“大”字,杞柜之。卒正敌国体,损岁币五万,不发归正人北还。上慰藉甚渥。进参知政事、右仆射兼枢密使。时方借职田助边降人萧鹧巴赐淮南田意不惬以职田请杞言圭租食功养廉借之尚可夺之不可上是其言杞以使金不辱命,繇庶官一岁至相位。上锐意恢复,杞左右其论。会郊祀冬雷,用汉制灾异策免,守左谏议大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谏官王希吕论杞贪墨,夺职。后以端明殿学士奉祠,告老,复资政殿大学士。淳熙十一年十一月薨,赠特进。

(节选自《宋史·魏杞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方借职田助边/降人萧鹧巴赐淮南田/意不惬/以职田请/杞言/圭租食功养廉/借之尚可/夺之不可/上是其言/
B.时方借职田助边降人/萧鹧巴赐淮南田/意不惬/以职田请/杞言/圭租食功养廉/借之尚可/夺之不可/上是其言/
C.时方借职田助边/降人萧鹧巴赐淮南田/意不惬/以职田请/杞言/圭租食功/养廉借之尚可/夺之不可/上是其言/
D.时方借职田助边降人/萧鹧巴赐淮南田/意不惬/以职田请/杞言/圭租食功/养廉借之尚可/夺之不可/上是其言/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问对,是作者自设问题,自解答,以明其志的文体。如屈原的《天问》、东方朔的《答客难》。
B.权,暂代官职。在我国古代表示代理官职的词语还有“署”“假”“摄”“领”“行”等。
C.郊祀,我国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活动,因在都城之郊,故称郊祀。南郊祭天,北郊祭地。
D.奉祠,指宋五品以上的官员不能任职或因年老退你后,任以宫官使等职,不到职可领棒。
3.下列对原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杞进士出身,经历宦海浮沉。他凭祖上恩荫得官,后圆满完成使金任务,不断升迁,因郊祀遇冬雷,按汉代灾异策被免职。
B.魏杞坚持和议,议论切中要害。他以国体为重,在进见金主完颜褒的时候,从战和得失的角度慷慨陈义,金国君臣围观静听。
C.魏杞不辱使命,坚持民族气节。他拒绝金国的无理要求,维护国家尊严,最终南宋损失岁币五万,不交还归正人回北方。
D.杞建言献策,深受皇上赏识。他劝阻孝宗用礼物犒赏士兵,做好议和准备,针对职田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皇上认同他的观点。
4.把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陛辞,奏曰:“臣出疆,其敢不勉。万一无厌,愿速加兵。”上善之。
(2)杞以使金不辱命,繇庶官一岁至相位。上锐意恢复,杞左右其论。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何基,字子恭,婺州金华人,父伯熭为临川县丞,而黄干适知其县事,伯熭见二子而师事焉。干告以必有真实心地、刻苦工夫而后可,基悚惕受命。于是随事诱掖,得闻渊源之懿,微辞奥义,研精覃思,平心易气,以俟其通,未尝参以己意,立异以为高,徇人而少变也。凡所读无不加标点,义显意明,有不待论说而自见者。

朱熹门人杨与立一见推服。来学者众,尝谓:“为学立志贵坚,规模贵大,充践服行,死而后已。读《诗》之法,须扫荡胸次净尽,然后吟哦上下,讽咏从容,使人感发,方为有功。”谓:“以《洪范》参之《大学》《中庸》,有不约而符者。”谓:“读《易》者,当尽去其胶固支离之见,以洁净其心,玩精微之理,沉潜涵泳,得其根源,乃可渐观爻象。”盖其确守师训,故能精义造约。

王柏既执贽为弟子,基谦抑不以师道自尊。柏高明绝识序正诸经弘论英辨质问难疑或一事至十往返基终不变以待其定尝曰治经当谨守精玩不必多起疑论有欲为后学言者谨之又谨可也基淳固笃实绝类汉儒 虽一本于熹,然就其言发明,则精义新意愈出不穷。基文集三十卷,而与柏问辨者十八卷。

郡守赵汝腾守婺,延聘请讲,辞不就。复首荐于朝,又率名从官列荐。通判郑士懿、守蔡抗、杨栋相继以请,皆辞。景定五年,诏举贤,特荐基与建人徐几,同被命添差婺州学教授,兼丽泽书院山长,力辞未竟,理宗,咸淳初,授史馆校勘兼崇政殿说书,屡辞,改承务郎,主管西岳庙,终亦不受也。卒,年八十一。国子祭酒杨文仲请于朝,谥文定。

所著《大学发挥》《中庸发挥》《大传发挥》《易启蒙发挥》《通书发挥》《近思录发挥》。

(选自《宋史》)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柏高明绝识/序正诸/经弘论英辨/质问难疑/或一事至十往返/基终不变以待/其定尝曰/治经当谨守精玩/不必多起疑论/有欲为后学言者/谨之又谨可也/基淳固笃/实绝类汉儒
B.柏高明绝识/序正诸经/弘论英辨/质问难疑/或一事至十往返基/终不变以待其定/尝曰/治经当谨守精玩/不必多起疑论/有欲为后学言者/谨之又谨可也/基淳固笃实/绝类汉儒
C.柏高明绝识/序正诸经/弘论英辨/质问难疑/或一事至十往返/基终不变以待其定/尝曰/治经当谨守精玩/不必多起疑论/有欲为后学言者/谨之又谨可也/基淳固笃实/绝类汉儒
D.柏高明绝识/序正诸/经弘论英辨/质问难疑/或一事至十往返/基终不变以待其定尝曰/治经当谨守精玩/不必多起疑/论/有欲为后学言者/谨之又谨可也/基淳固笃实/绝类汉儒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
B.《周易》中六爻相交成卦所表示的事物形象叫做爻象,《说卦传》中"观变于阴阳而立卦"等说法,把卦画中"— —"、"—"两个符号看成是代表"阴"、"阳"两种性质的爻象。
C.古代帝王和王后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不禄”,士死曰“卒”,平民死曰“死”。
D.晋武帝时,始立国子学,设国子祭酒和博士各一员,掌教导诸生。国子监是中国古代国立最高学府和官府名,传授儒家思想,其中最重要的礼仪就是祭祀,所以国子监的主管被命名为祭酒。
3.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何基拜临川知县黄干为师,遵从师命,刻苦努力,精研深思,深得儒家经典精髓。
B.杨与立是朱熹的弟子,见到何基后非常佩服他的才华;向何基求学的人也非常多。
C.王柏拜何基为师,质疑问难,有时一件事要往返十次,王柏总是等待何基来决定。
D.何基为人淳厚笃实,潜心研究学问,教授门生,不遗余力,赢得当时人的尊敬。
4.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1)凡所读无不加标点,义显意明,有不待论说而自见者。
(2)盖其确守师训,故能精义造约。
5.何基治学有方,成果颇丰,从他身上可以学到哪些治学之道? 请你用自己的话予以概括。
2020-04-17更新 | 153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文言文阅读

危稹,字逢吉,抚州临川人,淳熙十四年举进士。时洪迈得稹文,为之赏激。调南康军教授。转运使杨万里按部,骤见叹奖,偕游庐山,相与酬倡。调广东帐司,未上,服父丧,免,调临安府教授。倪思荐之,且语人曰:“吾得此一士,可以报国矣。”丁母忧,免,干办京西安抚司公事。入为武学谕,改太学录。

明年,迁武学博士,又迁诸王宫教授。稹谓以教名官,而实未尝教,请改创宗子学,立课试法如两学,从之。嘉定九年,新学成,改充博士,其教养之规,稹所论建。迁秘书郎、著作佐郎,兼吴益王府教授。升著作郎兼屯田郎官。

稹始进对,请叙复军功之赏以立大信,抆拭功臣之罪以厉忠节,置局以立武事,遣使以省边防,厚赏以精间谍。次论和、战、守利害,而请颛意于守。

柴中行去国,稹赋诗送之,迕宰相,出知潮州。寻以通金华徐侨书论罢,提举千秋鸿禧观。久之,知漳州。漳俗视不葬亲为常,往往栖寄僧刹,稹命营高燥地为义冢三,约期责之葬,其无主名、若有主名而力弗给者,官为葬之,凡二千三百有奇,刻石以识。郡有临漳台据溪山最胜处作龙江书院其上既成横经自讲人用歆动邑令有贿闻者劾去之籍其财以还民。郡有经、总制无名钱岁五千缗,厉民为甚,前守赵汝谠奏蠲五之二,稹疏于朝,悉罢之。会常平使有言,稹不欲辩,即自请以归。久之,提举崇禧观,与乡里耆艾七人为真率会。卒,年七十四。

稹性至孝,父疾,愿损己算益亲年,疾寻愈。真德秀登从班,举稹自代,没,又为铭其墓。所著有《巽斋集》,诸经有讲义、集解,诸魏、晋、唐诗文皆有编,辑先贤奏议曰《玉府》、曰《药山》。

  (选自《宋史·危稹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郡有临漳台据溪山/最胜处作龙江书院/其上既成/横经自讲人/用歆动/邑令有贿/闻者劾/去之籍/其财以还民。
B.郡有临漳台/据溪山虽胜处作龙江书院/其上既成/横经自讲/人用歆动/邑令有贿/闻者劾/去之/籍其财以还民。
C.郡有临漳台/据溪山最胜处/作龙江书院其上/既成/横经自讲/人用歆动/邑令有贿闻者/劾去之/籍其财以还民。
D.郡有临漳台据溪山/最胜处作/龙江书院其上/既成/横经自讲人/用歆动邑令/有贿闻者劾/去之籍/其财以还民。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教授,职官名,宋、元以后府、州、县学的学官,掌管学校的考核、测验等职务。
B.酬倡,亦作“唱酬”“唱和”,是指朋友之间用诗词、散文等文学作品来相互酬答唱和。
C.自请以归,朝廷官员上书皇帝请求辞官回到家乡,与“乞骸骨”词义相近。
D.丁母忧,旧时指母亲去世,如果死者之子为官,要回乡为母守丧。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危稹文采高妙,受到高官赞叹。危稹有很高的文学才华,洪迈看到他的文章时十分赞赏,杨万里也对他夸赞不已,倪思认为危稹这样的儒学之士将来一定能够报效国家。
B.危稹重视教育,创建学校规矩。嘉定九年时,由危稹提议的学校建成,危稹改职充任博士,这个学校的教育、修养等有关规定都是危稹论建的。
C.危稹注重军事,奏对封赏之事。危稹在奏对时向朝廷请求恢复以军功大小来赏赐,派遣使者到边疆省察,用丰厚的赏赐提高间谍的水平,同时也讨论了和、攻、守问题。
D.危稹关注民生,请求减免赋税。危稹请求朝廷免除漳州五千缗经制钱、总制钱及其他无名钱,但常平使对这个请求有不同意见。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稹谓以教名官,而实未尝教,请改创宗子学,立课试法如两学,从之。
(2)其无主名、若有主名而力弗给者,官为葬之,凡二千三百有奇,刻石以识。
2018-06-27更新 | 63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少师蔡伯坚,金主亮死,耿京聚兵山东,为掌书记,即劝京决策南向。绍兴三十二年,奉表归宋,改差江阴佥判。孝乾六年,迁司农寺主簿,出知滁州。州罹兵烬,井邑凋残,弃疾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绍熙二年,起福建提点刑狱。尝摄帅,每叹曰:“福州前枕大海,为贼之渊,上四郡民顽犷易乱,帅臣空竭,急缓奈何!”至是务为镇静,未期,积镪至五十万缗,榜曰“备安库”。谓闽中土狭民稠,岁俭则籴于广,今幸连稔,宗室及军人入仓请米,出即粜之,候秋贾贱,以备安钱籴二万石,则有备无患矣。又欲造万铠,招强壮补军额,严训练,则盗贼可以无虞。事未行,台臣王蔺劾其用钱如泥沙,杀人如草芥,旦夕端坐“闽王殿”。遂丐祠归。进枢密都承旨,未受命而卒。弃疾豪爽尚气节,识拔英俊,所交多海内知名士帅长沙时士人或诉考试官滥取第十七名《春秋》卷弃疾察之信然索亚榜《春秋》卷两易之启名则赵鼎也。弃疾怒曰:“佐国元勋,忠简一人,胡为又一赵鼎!”掷之地。次阅《礼记》卷,弃疾曰:“观其议论,必豪杰士也,此不可失。”启之,乃赵方也。为大理卿时,同僚吴交如死,无棺敛,弃疾叹曰:“身为列卿而贫若此,是廉介之士也。”既厚赙之,复言于执政,诏赐银绢。弃疾尝同朱熹游武夷山,赋《九曲棹歌》。熹殁,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弃疾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帅长沙时士人/或诉考试官滥取第十七名《春秋》卷/弃疾察之/信然索亚榜《春秋》卷两易之/启名则赵鼎也
B.帅长沙时士人/或诉考试官滥取第十七名《春秋》卷/弃疾察之信然/索亚榜《春秋》卷两/易之启名/则赵鼎也
C.帅长沙时/士人或诉考试官/滥取第十七名《春秋》卷/弃疾察之/信然索亚榜《春秋》卷两/易之启名/则赵鼎也
D.帅长沙时/士人或诉考试官滥取第十七名《春秋》卷/弃疾察之信然/索亚榜《春秋》卷两易之/启名则赵鼎也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留守叶衡重之                       非常
B.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                 大方;不吝啬
C.未期岁,积镪至五十万缗          一年
D.岁俭则籴于广                            年成歉收
3.以下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辛弃疾行事果断,深明大义。金主完颜亮死后,耿京在山东聚集人马,辛弃疾劝告时任掌书记的耿京赶紧做决断归顺南宋。
B.辛弃疾在福州处理政务时,面对福州依临大海、盗贼猖獗、府库空虚的现状, 他致力于安抚百姓。
C.辛弃疾心系百姓,治理有方。他担任滁州知州时,适逢滁州遭遇战火,民生凋敝。他后出台了减轻赋税、安顿流离失所的百姓,训练民兵等政策。
D.辛弃疾爱才惜才,他赠送财物帮助办了吴交如丧事,不顾流俗为朱熹写文痛悼等行为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又欲造万铠,招强壮补军额,严训练,则盗贼可以无虞。
(2)弃疾豪爽尚气节,识拔英俊,所交多海内知名士。
2022-12-18更新 | 6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