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体裁 >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378 题号:12653541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面小题。

【中吕】普天乐·江头秋行

赵善庆

稻粱肥,蒹葭莠。黄添篱落,绿淡汀洲。木叶空,山容瘦。沙鸟翻风知潮候,望烟江万顷沉秋。半竿落日,一声过雁,几处危楼


注:①危楼,高耸的阁楼。
1.下列对这首曲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两句写江边庄稼肥硕茂密,江渚上蒹葭萧疏秀美,显现出秋景的生机与诗意。
B.三、四句中的“添”“淡”两字,生动展现出由夏入秋时大自然色彩的渐变过程。
C.“山容”之所以“瘦”,是因为深秋时节木落千山,山峰才显露出突兀嶙峋的轮廓。
D.整首曲写了作者江头秋行的所见所闻,透露出诗人的惊喜之情,句式整齐而又活泼。
2.《江头秋行》是写景名作,作者是怎样描写景物的?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列小题。

[中吕]普天乐·江头秋行

赵善庆

稻粱肥,蒹葭秀。黄添篱落,绿淡汀洲。木叶空,山容瘦。沙鸟翻风知潮候,望烟江万顷沉秋。半竿落日,一声过雁,几处危楼。


【注释】①赵善庆:元代文学家 ②中吕:古乐十二律的第六律
1.下列对这首元曲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至第四句为第一层,通过对眼前近景的描写,描绘出一幅江边田野秋景图。
B.第二层两句写远景,无边落木萧萧下,显露出山体的清癯之态和怪石的嶙峋之态。
C.第三层的七、八两句转到人的仰视角度,沙鸟飞翔的景象,传递着潮涨潮落的信息。
D.最后一层以疏淡之笔将落日、飞雁等意象组合在一起,完成了整幅秋景图的描摹。
2.有人认为,全曲措辞凝练,用字精奇,请试找出两个字并结合具体的诗句进行赏析。
2020-07-03更新 | 109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小令,完成小题。

驻马听·吹 白朴

裂石穿云,玉管且横清更洁。霜天沙漠,鹧鸪风里欲偏斜。凤凰台上暮云遮,梅花惊作黄昏雪。人静也,一声吹落江楼月。

1.下面对作品的理解或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驻马听”是这首小令的题目,作者白朴与关汉卿等被誉为“元曲四大家”。
B.作者描绘了戍边将士吹箫抒怀的情景和自己听闻乐声时产生的丰富想象。
C.起句别致,先以比喻描绘其声,再言其声缘于何物,作品基调奇特、浓烈。
D.以“霜天沙漠,鹧鸪风里欲偏斜”比喻乐声的意境及其使闻者动情的魅力。
E.“一声吹落江楼月”,以夸张手法引出想象的世界,曲终而意韵不绝,妙笔!
2.为什么说“梅花惊作黄昏雪”形象地显现了乐声的艺术魅力?
2017-08-15更新 | 54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下面小题。

后庭花·怀古

吕止庵

其一

孤身万里游,寸心千古愁。霜落吴江冷,云高楚甸秋。认归舟。风帆无数,斜阳独倚楼。

其二

故园天一方,高城泪数行。芳草迷鹦鹉,晴川隔汉阳。暮山长。烟波江上,愁人几断肠。

1.下列对这两首散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首从吴江、白云写到斜阳下孤独的楼台,借助深秋之景渲染了羁旅愁情。
B.从“芳草”“晴川”“烟波”等词语来看,第二首化用了崔颖《黄鹤楼》的诗句。
C.两首曲虽名为“怀古”,但不像苏轼的《赤壁怀古》那样有明确的感怀对象。
D.两首曲都营造了深邃旷远的意境,都抒发了漂泊在外、欲归不得的思乡之情。
2.第一首中多处运用了对比映衬的手法,请联系作品作具体赏析。
2022-11-26更新 | 13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