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实用类文本 > 实用类文本常设考点 >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2 题号:1265603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文艺界迅速行动起来,用作品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助力抗疫。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些作品纯粹是为了“蹭热点”,赚取流量和关注,本质其实是消费灾难,利用灾难。还有大量的诗歌、绘画等浮于表面,空喊口号,缺乏艺术性及感染力。

一流的文艺作品往往不以功利为创作目的,在灾难面前,不消费苦难,不利用苦难,这是基本的伦理底线。而拥有同情、共情的能力,我们便能掂出同胞的病痛之重,让我们更加体物入微,感受他人的情感,进而才能发现,诗歌、舞蹈、音乐……文艺正是人类情感最好的表现途径。守护常识,这既是对人的尊重,也是对文学与艺术的尊重。

无论是文字语言还是肢体语言,都不是在图书馆里产生的,而是从乡野故里、汪洋大海、涓涓河流、漫漫长夜,从黎明破晓中演进而来。我们对文艺作品有着诸多的高要求,但它们并不是精致的点缀或高阁上的观赏品,也不是职业作家及艺术家的特权。

文艺作品愈是充满人性的召唤,我们的回应就愈是深刻。好的文艺作品是不朽的,所以当全国各地的人民心系病患时,当各地医护人员义无反顾驰援湖北时,人们会一遍遍地想起那些经过时间淘洗留下的经典文艺作品,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

(摘编自陈雪《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战“疫”文艺》)

材料二:

极端境遇的灾难不仅带来难以估量的破坏,还会带来人类在面对灾难时对生命的敬畏与反思。就目前发表的抗疫文学作品来说,具体内容有两个明显倾向:一是强调集体抗疫而非个体行为,二是突出人与疾病的抗争。不少文学作品突出以向上的姿态与疾病搏斗,有激情,有担当,书写着胜利的希望,闪耀着勇敢的光芒。

中国人历来有很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在民族危急时刻,绝不向命运低头。抗疫文学通过灾难叙事,激发出民族忧患意识和民族凝聚力,进而深化国家和民族共同体。抗疫文学只有将个体、群体的命运沉浸在国家命运的激流中去感知和表达,才能深深融入人民生活,才能对时代做出准确记录,才能摸准中华民族奋勇前行的脉搏,才能提升为一种强劲的精神力量,才能强化文艺的思想引领功能,才能体现出“文章合为时而著”的本色担当。

疾病让人痛苦,但痛苦不应变成伤害。抗疫文学作品短时间内呈现的时效性是人们直面疫情的必然反应,但真正好的文学作品还是要有生活作为底色,要有深邃的思想作为内在支撑,要有真挚情感的切近传达,要有精到的艺术构思,从而获得更大的影响力与生命力。

(摘编自李雪《用文学凝聚抗疫精神力量》)

材料三: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正在持续深入,全国范围内迅速产生了一批以防控疫情为题材的文艺作品。可以说,每一次灾难发生时,艺术作品都不曾缺席。得益于自媒体时代的即时性传播特点,大量的音乐作品成了艺术“抗疫”的主力军。不过,抗击疫情的歌曲基本以讴歌、宣传与劝导为主题,内容上显得“千歌一面”。从传播效果来看,能够引发广泛传唱的寥寥无几。需要警惕的一点是,“抗疫文艺”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一种扭曲的“文艺狂欢”,更直白一点,为了创作而创作的并不在少数。

艺术创作有其内在规律。从目前的情况看,能够有较大影响力的抗疫作品大多数非常接地气,能够让观者在灾难中会心一笑。当疫情过去,我们或许会发现,真正能留下来的经典,是因为能引发跨越时间空间的共鸣,是因为能直面善恶并彰显于世的真实性,是因为人性的力量。

对于艺术创作者来说,灾难是创作的重要母题,因此有“国家不幸诗家幸”之说。客观而言,中国的灾难文艺总体水平并不高,与中国多灾多难的历史与现实相比,中国为世界贡献出的优秀灾难文艺作品还不多。从长远看,如何摆脱急功近利的心态,在人性、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方面进行深化,从生命、伦理、道德等方面探讨灾难的自然与人文含义,是值得中国的文艺创作者们反思的命题。

(摘编自普曼《“战疫”当前,我们需要怎样的文艺作品》)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这首诗有生活的底色、深邃的思想和真挚的情感,在抗疫斗争中常被人们想起。
B.诗句“我要感谢你,冠状君,因为你让我看到了一种甘露叫——勇往直前”,由作者主观臆造的因果关系,折射出作者的品性涵养,体现了“文章合为时而著”的本色担当,充满人性美好的召唤。
C.符合艺术创作内在规律的文艺作品,都非常接地气,在灾难中能让人会心一笑,有可能成为疫情过后的经典。
D.抗疫文学作品只有把个人、群体与疾病的抗争,放到国家命运的层面进行灾难叙述,深深融入人民生活,对时代做出准确记录,才能体现人们对疫情勇敢抗争的精神,才能体现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罗马著名诗人贺拉斯的“无论风暴把我带到什么岸边,我都将以主人的身份上岸”的思想,诠释了材料中表达的抗击疫情的精神。
B.文艺作品来源于生活,所以要接受诸多高要求,即便是职业作家和艺术家,都没有特权把这些高要求作为作品的点缀和观赏品。
C.好的抗疫文学作品,会以独特的方式表达对人类处境的深邃思考,促使读者反思自我的行为与观念。
D.每一次灾难发生都会出现相关文艺作品,但有时会出现类型化问题,像目前抗疫作品中的有些音乐,就有类型化严重的缺点。
3.在抗疫斗争中,文艺创作者们如何才能创作出无愧于这个时代的抗疫文艺作品?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9年,我国文旅产业融合开启了旅游新时代,文化和旅游部门现已全部完成挂牌。旅游业从事业属性向产业属性,再到文化属性转变,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将发挥1 +1>2的效果。文化为旅游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容,为旅游的产品化升级赋予了内涵;旅游为文化的传播提供了载体,为文化的产业化提供了手段和渠道。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建设是当前文旅产业的一个重点。随着消费升级,游客不仅注重休闲娱乐,更重视身心舒畅等精神层面的体验,游客诉求变得多样化,而享受的服务质量和收到的旅游信息深刻地影响着游客的度假体验。因此,旅游目的地围绕游客诉求,除了完善硬件服务之外,还应不断提高柔性服务,不断提升公共服务品质。

(摘编自《2019中国文旅产业发展趋势报告》)

材料二:

2019年的十一黄金周,旅游人数和消费再创新高,七天内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7.82亿人次,同比增长7. 8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6497.1亿元,同比增长8. 47%。

同时,与往年相比,今年黄金周旅游市场呈现不少新变化,文旅融合就是一个新亮点。它带来的旅游产品的多样化,也成为本次黄金周出游增长的新动能。

随着文化旅游、文化消费逐渐兴起,节假日到文化场馆走一遭,成为很多人的新选择。在天津,百余场文艺演出在假期中更是吸粉无数。由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天津京剧院策划推出的集传统和现代于一体的“情景京剧灯光秀”每晚8时在戏楼上演,韵味十足的《空城计》《坐宫》《赤桑镇》尽显国粹艺术魅力。配合炫目的3D灯光,6日晚“情景京剧灯光秀”直播圈粉20万,假期七天古文化街游客超70万。

(摘编自《十一黄金周各省“揽金”成绩单三省份旅游收入超500亿》)

材料三:

   

材料四:

“数字文旅时代正在开启,催生出很多新业态、新模式和新产品,进而促进文化和旅游领域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国旅游研究院产业研究所所长杨宏浩表示,如今数字技术已经渗透到旅游全场景中,提升了旅游供应链的运营效率,比如景区智能停车预订系统,消费者可以通过应用程序提前一天预订,抵达后将被引导至预订好的车位。

从平台建设角度,数字经济如何助推旅游产业发展?杨宏浩认为,一是旅游业要向时间、空间要效益。除了物理空间,还要向数字空间拓展。景区、主题公园开放时间总是有限的,但在线虚拟景区、主题公园全天开放,可以无限拓展空间。二是建设中国“旅游大脑”,实施“旅游大脑+”系列工程。未来要打破数据孤岛,把全国的数据整合起来,分析全国每个行业发展的情况甚至每个消费者的喜好,从而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三是建设中国自己的数字文旅三维地图。

(摘编自《数字文旅,探索更多可能性》)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能赋予并丰富旅游产品的内涵,而旅游能为文化的传播提供载体,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相互融合能达到双赢效果。
B.旅游产品多样化是2019年十一黄金周的个重要特征,参观文化场馆,观看文艺演出等成为最重要的旅游形式。
C.材料三中,旅游业对GDP的贡献额在国家GDP总量中的占比曲线,反映出近几年我国旅游消费额越来越大的现状。
D.数字经济助推旅游业发展任重道远,仅从平台建设的角度看,就涉及数字空间的拓展、数据的整合、文旅三维地图的建设等。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游客出游时更注重精神层面的体验,容易受到服务质量和旅游信息的影响,因此旅游目的地应努力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B.天津推出的“情景京剧灯光秀”,将传统国粹文化与现代灯光技术结合,使京剧焕发出新的魅力,受到广大游客的好评。
C.材料三中,2014年以来,旅游业对GDP的贡献额不断增加,说明旅游业发展势态良好,对经济发展的助力逐渐加大。
D.消费者可以通过景区智能停车预订系统预订停车位,这说明发展好数字技术就可以完全解决旅游供应链运营效率低的问题。
3.在文旅融合背景下,中国旅游业正在发生哪些变化?请根据以上材料进行简要概括。
2020-07-29更新 | 16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当今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通过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以活化的新形式发扬其深厚内涵,涵养中国精神,滋润现代人生。不论是为当代中国人更好地理解并传承民族文化,还是为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树立国家文化形象,都需要我们发挥宏大传统优势,开掘文化资源蕴藏的巨大价值,创造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化体验。

数字技术为更好地再现文化遗产提供支撑。文化是一条流淌不息的河流,每个时代都有其特色文化形态,即便那些恒定不变的价值,其表现形式也不断嬗变。近几年,集中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各大博物馆纷纷利用数字技术改进展陈方式,优化“用户体验”,强化互动性和参与感,满足观众感知与互动的需求,加强观众对文化遗产的认知。数字敦煌、数字故宫等都让我们以新鲜有趣的形式、真实可感的体验徜徉于历史文化场景中,感受传统文化艺术精髓及精神。故宫通过与动漫、影视、文学及社交平台全方位融合,设计开发产品和数字内容,使传统文化魅力不断传播发酵,推出一批网红产品,数字技术让传统文化以全新方式获得时空延伸,融入日常生活,提升生活品位。故宫以“跨界”之思和“网红”之势,举办相关文化活动,受到年轻人追捧,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对日常生活的有效融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获得更好传播,还要把中国要素与时尚表达有机结合起来。目前这类具有强势文化传播力的文化产品和品牌媒体较少,缺乏像《功夫熊猫》《花木兰》这样叫好又叫座的品牌产品。有待更新思维模式,重视多元文化背景,找到贴切的表达方式,呈现出既具备中国文化深远意味又符合海外受众审美习惯和对中国元素期待的文化产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国门,在交流互鉴中绽放独特魅力,在多元文化合作与竞争中实现共存共荣,促进人类文明共同进步。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条件借助数字技术提升内容传播的效度、强度和广度。作为一种战略性资产,传统文化资源如何“活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时代对文化工作者提出的重要课题,还需要我们在国际国内视野中,顺应时代新要求和文化新趋势,不断实现内涵挖掘与表达创新的双向突破,创造具有强大影响力和广泛传播力的中国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

(摘编自高宏存《以数字技术创新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材料二

对于任何一种文化传统来说,如何协调守成、创新与外来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始终是一个关键问题。晚清至20世纪,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大规模接触伴随着侵略、殖民与冷战,增加了问题的复杂程度。多数人认为,五四新文学运动是文学史上的一个成功范例。之所以认定这是一次成功的文学转换,首要的标志是:相对于中国古典文学,汉语白话文学更适合表现今天的中国经验。这丝毫不存在贬低中国古典文学的意思。中国古代批评家曾指出:“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学及其评价依据。任何一个时期的文学都将受到由文学传统与现实世界纵横坐标构成的不同压力。强调来自纵轴的文学传统,还是追求更大限度地再现当代的现实世界?现实主义的宗旨显然是后者。这时,所谓的创新可以表述为,一种再现当代现实的企图改变了文学传统的发展方向。

这同时划出了一个区分的标准:如何辨别鲁迅式的“盗火者”与“言必称希腊”的崇洋分子?尽管二者都对西方文化表示出浓厚的兴趣,但“盗火者”的主旨是探索民族的独特道路,力图“师夷长技以制夷”;而崇洋分子热衷于将民族历史纳入一个普遍的模式,使之成为西方文化逻辑的具体例证。

如果说,五四时期的“盗火者”曾经将西方文化视为现代性的启蒙,那么,现今的历史语境中,中国文化业已成为更重要的思想资源。中国文化浩如烟海,门类繁杂,一批饱学之士始终专心致志地从事清理和阐释工作。正如马克思所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法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只有意识到现今中国文化对“改变世界”负有的历史使命,人们才能更深刻地理解这批饱学之士的学术贡献。也因为意识到这种使命,人们才不会满足于某些徒具形式的表面文章,诸如三叩九拜之类。中国文化的真正活力不是刻意维护某种古老的礼仪,而是进入当今社会,力争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工业社会贯穿生活时,农耕社会的古典诗学(“意境”“情景交融”“天人合一”等)保存了哪些不可或缺的文化基因?启蒙、革命、利益、市场以及围绕这些产生的社会关系瓦解了古代的乡绅之治后,儒家的“修身”与西方文化中的宗教具有哪些不同的社会功能?“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蕴含着哪些重大的启示?这些问题的提出与展开,已经显现出中国文化对话历史、对话现实的思想含量与独特价值。

(摘编自南帆《中国文化的活力》)

材料三

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我们不仅要证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

(摘编自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1.下列对材料一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发挥宏大传统优势,开掘文化资源的价值,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并传承民族文化,进而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树立国家文化形象。
B.数字技术使传统文化以全新的方式获得时空延伸,激活人们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从而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C.只要运用数字技术来传播传统文化,就能创造出具有强大影响力和广泛传播力的中国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
D.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要提升内容传播的效度、强度和广度,需要有条件地借助数字技术。
2.下列关于材料一和材料二相关论述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用数字敦煌、数字故宫等成功案例论证数字技术对文化遗产的支撑作用,可见传统文化创新表现形式可借助数字技术。
B.材料一以动画电影《功夫熊猫》《花木兰》为例,从反面论述了当前传统文化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应该把中国要素与时尚表达有机结合起来。
C.材料二围绕着中国文化,论及时间轴上的古代与现代,空间轴上的中国与西方,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内容丰富,论证充分。
D.材料二对比了鲁迅式“盗火者”与“言必称希腊”的崇洋者的异同,包含对二者的褒贬评价,指出二者都具有很大的不足。
3.下列对上述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认为每个时代都有它特色的文化形态,恒定不变的是文化的价值,不断变化的只是文化的表现形式。
B.材料二认为任何时期的文学所遭受的由文学传统与现实世界纵横坐标所构成的压力都不尽相同。
C.材料三认为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多种文明共同发展,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
D.三则材料虽然论述角度不同,但都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要创新性发展,而且还要立足于中华民族最本质的文化基因。
4.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分析两者在论证方法上有何不同。
5.根据上述三则材料,谈谈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该如何创新传播与发展?
2020-12-09更新 | 22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礼仪的出现、演化,本身是人与自然关系博弈、平衡的产物。当远古人们认识到应对宇宙天地心存敬畏时,便有了祭祀活动。由此而演化来的“礼”与“仪”正是人们认识自然、认识自我,对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这一认识的行为体现和制度约束。

拱手礼在“礼”的层面,首先体现的是人类敬天的思想,即人类对赖以生存又可敬可畏的自然的臣服与膜拜。拱手礼最早的文化意义便是伸出双手,束手就缚,以自身为天地的祭品。进而将这正式而严谨的祭祀礼仪拓展、渗透到对同类的尊敬、礼让。因而拱手礼所承载的社会价值便体现着人际关系信息,形成和巩固着社会的人际关系交往方式,以及塑造着人们思维方式和社会文化形态。中国传统社会阶级之间从行拱手礼的不同规范就可反映出不同阶层的尊卑、亲疏。《周礼•秋官•司仪》:“昭王仪,南乡见诸侯,土揖庶姓,时揖异姓,天揖同姓,所以别亲疏内外也。”《左传•隐公十一年》所谓:“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质后嗣者也。”正如李为香博士所论:“礼深含人类对宇宙天地的敬畏,对德性的追寻;对条谐的追求,对人本身的期望和宽容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对审美情趣的董视和培养,以及对社会秩序的协调。”拱手礼亦然。追求拱手礼的精神核心,便是“敬天”“尊人”,是与自然相处时要放低姿态,谦恭敬天;与人交往时要尊重他人,礼遇他人。这种深入骨髓、发自内心的“敬天”“尊人”的思维才是拱手礼在其礼制背后所反映的核心价值。

在“仪”的层面,拱手礼有一整套行为规范和仪表原则。如行礼时,应双手合抱于胸前,右手在内,左手在外,如遇凶丧,反之等。这些仪式现象看似繁文缚节,却是“敬天”“尊人”这些精神内核的极好保障,通过这些程式化的仪式,强化了对天、对人的敬意,确立了对天、对人的秩序。若在国家层面上将这些规范固定下来,就有了典章制度,就成了礼制。礼制一旦确定,就为一定阶段社会运行提供法则,成为历代统治者为国治政之本,普通社会成员安身立命之道。《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载:“礼,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也,民之所以生也。”在人际交往中和社会运行中执行这尊卑有序、亲疏有别的拱手礼仪式,使每个人按既定的身体仪式行事,既可“敬天”“尊人”,同时也是“自敬”“自尊”。人若“敬天”,天则“爱人”,人与自然平衡和谐。人若“尊人”,施之以拱手礼仪,对方也会还礼,这便是“敬人”的同时巩固和彰显了自身的身份地位。《礼运》:“夫礼,先王以承天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社会成员若按照规范得当的礼仪相施,人们按照恰当得体的拱手礼相见,人人相敬,人人相亲,则国家的秩序自然就通畅井然了。

拱手礼的“仪”与“礼”,一表一里,共同传递着中国传统社会“敬天”“尊人”的思想, 共同传承着中国传统社会经典的礼仪文化。

(摘编自张丽娟《中国传统拱手礼及其对现代礼仪体系构建的作用》)

材料二   

握手礼不科学者有四,繁而不周者有三。易传染疾病;多握之后易疲劳;握后常不能及时洗手,给健康带来隐患;明知有传染病却因害怕失礼而不得不握:此四者为不科学。十数人须一一握手颇费时间,数十人不能遍握而于无意中造成亲疏之别,群众场合只能握其代表:此三者为繁而不周。有此四不科学三不周,握手礼作为相见礼应当废除。

拱手礼可以全面避免上述“七累”,此为显明之理,不再具论。其实,拱手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礼节。《礼记•曲礼上》:“遭先生于道,趋而进,正立拱手。”《论语•微子》:“子路拱而立。”而握手礼是近代的舶来品,既然存在诸多弊端,不如重行拱手礼。

拱手礼的好处至少有五条。其一,避免了上举“七累”,已是于我民族功莫大焉。其二,当前疫情严重,需要全面防治,不但需要有医疗保障,有诸多净化环境的科学措施, 还要有改礼惠民的人文措施。废“握”改“拱”,不费一钱一物,可谓“一举手之劳”,而风气所开,顿可“防患于未然”。其三,今后若有甲肝、乙肝或其他接触传染的病毒、细菌,至少不会因每日几十亿人次的相互握手而辗转传播,害我人民。其四,拱手礼作为传统礼节,有很高的文化认同度与广泛的群众基础。其五,拱手礼颇有特点,潇洒自如,仪态端庄而礼意浓切,颇具中华文化的魅力,若能成为“国礼”,则为又一朵自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礼花”。

(摘编自项纯文《倡导以拱手礼代替握手礼》)

材料三   

从握手礼进入中国成为流行的相见礼仪,已经上百年的时间。但在这百年之间,人们对握手礼的思考和争议没有中断过。另一方面,百年间中国的国力却发生了实实在在的巨变,中国人正在走向富裕,中国人的文明素养不断得到整体性的提升,追求现代文明生活方式正在成为广大中国人的整体性共识。与此同时,在改革开放40年后,中国的现代化模式正在由“输入型现代化转换为辐射型现代化”,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开始走出去,旅游、学习、工作……中国的国家形象、民族形象也需要来一个全新的重塑和传播,中华民族5000年灿烂的历史,也需要在新的全球化语境中得到更为深广的认知。在此语境下,从文化意义来说,将相见礼仪予以革新,以拱手礼逐渐取代握手礼,则正逢其时。变革的窗口已经再一次出现,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人们原有的生活、工作节奏,可以预见,疫情将无差别地改变各国人们的固有思维、行为习惯。

推行拱手札,以拱手礼代替握手礼,根本的分歧不在于其是否要原封不动地照搬传统的形式,而在于如何以当代的需要,创造性地改造传统的形式,让它既有传承的印记,又更加契合时代气质,为大众所接受,为丰富、提升当下的生活品质而服务。

(摘编自张承良《握手礼还是拱手礼——疫情背景下相见礼节变革的文化审思》)

1.下列对材料中“拱手礼”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拱手礼的“礼”与“仪”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的行为体现和制度约束,它们一表一里,共同传承着中国传统社会经典的礼仪文化。
B.拱手礼最早的文化意义并没有“尊人”的思想内核,经拓展后才有着对人本身的期望和宽容、对社会秩序的协调等更多的社会价值。
C.拱手礼的好处有五条,其中比较重要的一条便是在当前环境之下,可“不费一钱一物”,用“一举手之劳”“防患于未然”。
D.拱手礼的回归是一种文明生活方式的回归,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文明素养,有助于展现中国的国家形象。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程式化的仪式,确立秩序,就形成了典章制度,即礼制。礼制一旦确定,就成为一定阶段社会运行之法,成为统治者为国治政之本,社会成员安身立命之道。
B.材料一主要是站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论礼的,作者指出拱手礼和其他的礼俗一样,深含人类对宇宙天地的敬畏,对和谐的追求,都是传统文化中的良礼美俗。
C.材料二的论证语言颇具特点,文白夹杂;论证方法多样,用道理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积极倡导以拱手礼代替握手礼。
D.国际通行的握手礼从20世纪初引入中国并逐渐流行至今,但人们对握手礼的思考和争议没有中断过。
3.材料三指出“将相见礼仪予以革新,以拱手礼逐渐取代握手礼,则正逢其时”,请结合三则材料内容简要分析其理由。
2021-03-04更新 | 10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