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实用类文本 > 实用类文本常设考点 > 理解重要概念含义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87 题号:1269073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历史地理学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这篇托名大禹的著作实际产生在战国后期。《禹贡》虽以记载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后的地理状况为主,但也包含了对以往地理现象的追溯,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

成书于公元1世纪的《汉书·地理志》对见于典籍记载的重要地理要素,包括古国、历史政区、地名、河流、山岭、古迹等都做了记载和简要考证,并不局限于西汉一朝。作者班固比较充分地利用已有的地理记载和地理研究成果,使得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初具雏形。同样,成书于公元6世纪的《水经注》也从传世的数百种地理著作中搜集整理了大量史料,并做了深入的考证和研究。今天,我们之所以还能知道先秦的某一个地名在现在的什么地方,知道秦汉以降的疆域范围,能够大致了解黄河早期的几次改道,都离不开这两种著作。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皇朝的更迭、政权的兴衰、疆域的盈缩、政区的分合和地名的更改不断发生;黄河下游及其支流的频繁决溢改道又经常引起有关地区地貌及水系的变迁,给社会生活带来相当大的影响。中国古代繁荣的文化使这些变化大多得到了及时而详尽的记载,但由于在如此巨大的空间和时间中所发生的变化是如此复杂,已不是一般学者所能随意涉足,因而产生了一门专门学问——沿革地理。

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关系到国计民生,也是治学的基础,例如历史地名的注释和考证、历代疆域和政区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迁,特别是与儒家经典和传统正史的理解有关的地理名称和地理知识,都被看成是治学的基本功。沿革地理的成就在清代中期达到高峰,很多乾嘉学者致力于此。

但是沿革地理并不等于历史地理学,二者不仅有量的不同,而且有质的区别。就研究内容而言,前者主要是疆域政区、地名和水道的空迁,后者却涉及地理学的各个分支。就研究的性质而言,前者一般只是对现象的描述和复原,很少涉及变化的原因,后者则不仅要复原各种以往的地理现象,而且要寻找它们变化发展的原因,探索背后的规律。由于产生于西方的现代地理学在中国的传播很迟,加上我国缺乏全面系统的科学基础,中国沿革地理虽然早已成为专门学问,却一直未形成新的学科。历史地理学则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理论,是现代地理学的一部分。

显然,历史地理学形成和发展的一个决定因素是现代地理学的建立,中国到20世纪初叶才逐渐具备这一条件。中国沿革地理向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是30年代以后才开始的。由顾颉刚等发起的学术团体禹贡学会及其主办的《禹贡》半月刊,起初仍以研究和发展沿革地理为宗旨。1935年,《禹贡》开始以TheChineseHistoricalGeography(中国历史地理)作为刊物的英语名称,这说明禹贡学会的学者们已经受到现代地理学的影响,产生了将传统的沿革地理向现代的历史地理学转化的愿望。新中国成立后,对学科发展满怀热情的学者及时指出了沿革地理的局限性,一些大学的历史系以历史地理学取代了沿革地理。到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历史地理的研究机构和专业人员已经粗具规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历史地理学者继承和发扬沿革地理注重文献考证的传统,充分运用地理学和相关学科的科学原理,引入先进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不断开拓新的学科分支,扩大研究领域,在历史地图编绘、行政区划史、人口史、区域文化地理、环境变迁、历史地理文献研究和整理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绩,有的已居国际领先地位。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在整体上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标志着这门具有悠久传统的学科迎来了一个向现代化全面迈进的新阶段。

(摘编自葛剑雄《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基础和前景》)

材料二:

历史地理学在以空间为研究对象的地理学的庞大家族中,具有独特性,即空间过程和时间过程相结合。英国近代地理学创建人麦金德,主张地理学者应当尝试重建过去的地理,如果不是这样,地理学就只是当代现象的描述,只有加上时间的尺度,才能考察变化的过程,并显示出今日的地理只不过是一系列阶段的最新一个阶段。

历史地理学的空间和时间结合起来的特征,体现了发生学原理的应用,意味着对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空间关系的研究,要从产生、形成、演变的过程来探寻其规律,这是近现代科学的重要特征。而地理环境的演变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过程,如长江三峡、黄土高原、长江三角洲等地貌的形成和演变,时间之漫长达到十万至数千万年;我国许多城市的兴起距今已有1000年,而像武汉如从原始部落聚居算起,距今已达4000~5000年,从原始城址的出现算起距今也有3100~3600年。这种形成的演变过程,只有全面系统地进行观察和研究,才能探寻出规律性的内容。有了客观的规律,方能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摘编自刘盛佳《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禹贡》和《汉书·地理志》都对以往的地理现象做了追溯,包含沿革地理的知识,也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
B.沿革地理在中国古代较为发达,是因为古代学者需要借助它来开展儒学和历史研究,但它并没有独立的学术空间。
C.学科意义上的历史地理学兴起于西方,它的研究体现了发生学原理的应用,最能彰显现代地理学的科学特征。
D.地理环境由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构成,两者的形成和演变都遵循一定的规律,而且都会经历较为漫长的演变过程。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我们今天想要了解战国时期某个诸侯国辖域的大致情况,《汉书·地理志》应是重要的参考书目。
B.通过对比1935年《禹贡》半月刊所用的中英文刊名,可以看出这个刊物兼顾传统与现代的学术视野。
C.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史地理学的一些研究在国际上领先,主要得益于学科分支的开拓和研究领域的扩大。
D.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研究某一地区运河开凿的路线选择,可以为该地区未来的运河网规划提供重要参考。
3.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历史地理学下一个简要定义。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有位作家曾说过,文学写作,就是一场从家乡出发,最终抵达故乡的漫长旅程。对此我深以为然。创作中的故乡意识,简而言之就是从地理坐标到精神维度的飞跃。故乡不受限于,也包含了现在、此时,不局限于乡土、乡村,也涵盖了城市。故乡无定处,既是对此心安处是吾乡的解读,也是对当下即故乡的重新定义。

从狭义上说,每个人都有故乡,正如每个人都有童年,每个作家创作的原乡都是他们的故乡,网络作者亦是如此。幼时的记忆成为故乡的记忆,形成作家的精神模型,不但造就了他们的性情、气质,也影响着其写作风格。网络作者的地域性、民间性也一样浸透在字里行间,还有他们读过的书、受到的思想熏陶和诸多生活细节都会体现在文本中。

从广义上说,无论是网络作者还是传统作家,两者的文学故乡都是同一个。以学术论,网络文学去除表象,实则更近于唐宋传奇,魏晋的志怪小说以及张恨水、金庸等的写作风格。由此可知,传统文学不但是网络作者的启蒙,更是其成长过程中须臾不可离的滋养。网络作者将从传统文学中获取的阅读体验和从事实故乡中获得的个人经验有机结合起来,这样的创作无论怎样解析,都必然映照着故乡的影子。

当我们谈论网络文学时,其实是在探讨一种新的文学样式,研究文学新的发展走向,或可以说是探寻一种新的写作、阅读、传播、娱乐乃至生活方式,甚至可以说是探究一个时代的新气象。这诸多的有无可能变成文学创作者的新故乡呢?尚无定论。当前能够确定的是文学已经开始对故乡集体回溯,今后几年乡村题材将成为文学创作的主战场。

(摘编自向娟《网络作家是否也需要文学的故乡》)

材料二:

从写作者自己的家乡到整体上的乡村,网络小说在与传统文学不同的叙事空间中展开对故乡的书写。而在一些幻想类作品中,作者已不满足于将具体的乡村作为故乡,而将地球本身甚至太阳系当作茫茫宇宙中的人类的家园和生命的故乡,将人类的乡愁带入新的境界。在刘慈欣的小说《流浪地球》中,太阳系不适宜人类生存了,人类不得已开启流浪地球计划,带着地球去星际间寻找新家园,关怀人类的终极命运是小说最主要的价值取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家国情怀和通过拯救地球来对人类命运进行救赎,实际上都是故乡观念和乡愁情感的扩大和提升,是更高层级的怀乡之作。

中国人牢固的故乡观念是农耕文化影响下的产物。历史学家许倬云认为,土地要经过耕耘才能变成适宜种植的熟地,在生产力低下的时代,农民耕作土地消耗很多的时间和体力,因此他们坚定地固守在家乡,不愿迁移。久而久之故乡意识就得到了强化,乡愁油然而生,无论走到哪里,人们都不能忘记生养自己的那片土地,体现在传统文学中,就是乡土叙事和乡村题材作品一直保持着主导地位。工业革命以后现代化城市生活发展起来,人疏远了自然和土地。到了信息时代,网络又成了人类精神的新领地。但由乡土浸润而成的故乡意识和乡愁情结被带到了新的叙事空间中,继续发挥着感动读者的强大作用。

(摘编自桫椤《故乡意识在网络文学中并未缺席》)

材料三:

细究起来,网络文学中乡土文化与地域文化缺失的原因是多重的。

目前网络文学的创作主体和平台运营的骨干,大多出生于1975年至1985年之间,而读者总体上可能更年轻。这些随着网络科技与信息技术发展而成长起来的网生代”“网络原住民,构成了网络文学创作、传播与阅读的主体。在他们看来,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网络世界比现实世界更像他们的原乡,网络世界给予他们无数的平行世界,二次元文化等网络亚文化就是他们的生活空间与精神故乡。这些网络作家对历史使命、社会责任、时代担当、故园家国的认识,没有他们的父辈、祖辈那么强烈。

网络文学写手与传统文学作者的创作出发点也是不同的。传统文学作者的创作往往从个体生命体验出发,有着严肃、神圣、崇高的文艺观和价值观。他们不刻意取悦读者,我手写我心。他们相信,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地域的就是中国的、全球的,所以他们愿意从刻骨铭心的故乡出发,从而抵达整个世界。而网络文学写手往往将写小说视为一种职业,希望获得更多的粉丝与打赏,通过类型化故事去迎合市场、取悦读者。很大程度上,网络文学写手是为商业目的而写作的。在他们看来,故乡、乡愁、地域性是个体化的,是无法如逆袭、升级的故事一样成为大众主菜的。

另外,纯文学领域的现当代文学作家,大多经历过沧桑巨变,这对他们的人格塑造和精神世界影响深远。如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作家们对于改革开放初期城乡二元对立的记忆刻骨铭心,所以他们笔下渴望摆脱故乡的贫困、通过奋斗实现自我超越的自传体小说屡见不鲜。而新生代网络作家,多数是在物质相对富裕,至少是温饱不愁的环境中长大的。与此同时,经典意义上的故乡逐渐变成符号意义上的风景,成为怀旧的对象。交通的便捷、通信的便利,让人类迁徙、交流变得如此容易,农民、市民、网民的身份距离天涯咫尺,即使在陌生的城市,网络群体的认同也可能大于故乡、地域、方言的认同。对这一代人来说,故乡的魅力与文化指向正在消减,更不要说故乡的主题性书写了。

(摘编自李安《网络文学难见作者故乡的身影》)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每一位网络作者都有自己的故乡,他们的地域性、民间性会浸透在字里行间,他们的生活细节都会体现在文本中。
B.研究作为新的文学样式的网络文学,也就是探究一个时代的新气象中诸多的“新”能否变成文学创作者的“新故乡”。
C.网络小说中的幻想类作品的作者将地球甚至太阳系当作人类的家园和生命的故乡,将关怀人类的终极命运作为价值取向。
D.传统文学中乡土叙事和乡村题材占有主导地位,是因为中国人有强烈而牢固的故乡观念,这是农耕文化影响所致。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只要网络作者将从传统文学中获取的阅读体验和从事实故乡中获得的个人经验有机结合起来,其作品就必然映照着“故乡”的影子。
B.到了信息时代,网络成了人类精神的新领地,人们从此疏远了自然和土地,但故乡意识和乡愁情结仍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C.目前网络文学的创作主体和平台运营的骨干以及读者,是随着网络科技与信息技术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网生代”,是“网络原住民”。
D.传统文学作者的创作往往从个体生命体验出发,不刻意取悦读者,而网络文学写手往往将写小说视为一种职业,通过类型化故事去迎合市场、取悦读者。
3.下列对材料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从狭义角度指出网络作者和传统作家创作的“原乡”都是故乡。从广义角度指出他们的文学故乡都是同一个。
B.材料二举刘慈欣的小说《流浪地球》这个例子是为了论证网络文学对故乡意识的理解与创作比传统文学层次更高。
C.三则材料围绕“网络文学的故乡意识”,从不同的角度展开论述,辩证地展现了当下关于这一问题的多角度思考。
D.材料三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手法,从多个角度分析了网络文学创作主体与传统文学作家的区别,进而得出结论。
4.文学创作中的“故乡”是否等同于“家乡”,为什么?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
5.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述网络文学难见作者故乡的身影的原因。
2021-01-06更新 | 187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国产动画电影为何被幼稚化?

——从《大鱼海棠》说开去

刘杨

①7月上映的《大鱼海棠》是号称十二年磨一剑的精品力作,但是,伴随着票房乐观而来的却是两极分化的评价,如果从近年国产动画电影的水准来说,对于这部影片的某些批评确实过于严苛,但从未来发展的角度着眼,这也许是我们反思当下动画电影陷入的瓶颈以及危机的一个契机。

②《大鱼海棠》受到批评暴露出来的一个根本问题,也是制约中国动画电影发展的核心问题,“动画电影”是一个被误读的概念。从国际动画电影的发展来看,它并不是儿童电影,至少不只是儿童电影。世界范围内的动画电影大国,其产出的佳作哪怕在情节设置上偏重于儿童题材的,也基本上接近于全龄片种,即在审美上能被作为票房主力的中青年观众所接受的片种。而国产动画电影长期以来都是以低龄儿童为主要预设观众群,可以说基于概念误读,国产动画电影发展的低幼化倾向是主流,因此影片的审美层次是单一的。而在动画产业发达的国家,尽管动画电影的生产与传播路径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但无论是创作者还是接受者,甚至是产业的推动者对动画电影的基本认知是可通约的,即动画电影并不是与成人电影相对而存在的儿童电影类别,而是与真人电影相对应而存在的电影类别。当然,我们不能说近年来中国的动画电影没有突破,无论是《大圣归来》还是《小门神》,直到《大鱼海棠》都不同程度地体现出拓宽市场定位、增加影片本土文化内涵的努力。

③中国的动画电影总是思想一深刻就变得很严肃和沉闷的原因在于低幼化的动画观念使得导演在影片的意义展开方式上是平面化的。而我们看到的不论是《千与千寻》《名侦探柯南》,还是《疯狂动物城》《功夫熊猫》等,影片在一套动画语汇中所呈现的审美层次体现在既有符合儿童审美心理需求的一面,也在动画制作上能够照顾儿童的形象认知感和故事层面的接受能力;另一方面,它们追问的问题和背后的人文关怀又同样可以引起成人的思考或观影兴趣。比如《功夫熊猫》的情节模式其实和美国很多真人大片一样,都有一个集体战斗中的英雄主义姿态,儿童看到的也许仅仅是正义战胜邪恶的成长故事,但在背后有一个更深刻的动因在于人如何在不同的社会身份掩盖下发现自己。

④相比之下,这两年上映的国产动画电影显然缺乏这种审美的层次性。一方面,动画的制作方简单地认为只要有了CG技术就可以和国际对接,实则不然。技术本身是客观的,但使用技术的人是主观的,技术上的粗糙本身和儿童思维定式是相关联的,极为简单的动画形象设计也只能满足儿童的审美文化心理。另一方面,无论是《年兽大作战》这样的仿美风还是《大鱼海棠》的日系风,在动画技术的使用上有了明显的提高,画面唯美而精致,但其内在的情节都停留在幼稚的方面,这里不再赘述。还有一方面,也许是许多人都从未关注到的问题就是配音演员声音的幼稚化。尽管国产动画电影近年来的配音已经从少儿节目主持人转为聘请综艺界的明星献声,但这些影视名人在动画中凭声音出演时却失去了本人的特色,变成扭捏而非天真自然的儿童气的语音语调,从这个层面来说《大鱼海棠》比起译制片反而有其突破。

⑤我们还是要进一步回答为什么《大鱼海棠》相比于不少国产动画电影的整体质量有所提高却遭受到了更多批评。这固然是因为观众的期待值更高而造成的审美接受的落差更大,但期待值高的背后是因为在全球文化输出如此频繁的时代,中国的动画电影接受者的审美趣味和艺术欣赏的范式正在被进口片所塑形。因此,如果国产动画电影依然秉持现有的路径不改变,其结果必然是路越走越窄。

⑥在网络如此发达的时代,我们也不能再依靠政府的政策保护避免产品之间的碰撞,相反,我们应该积极地应对。近十年所有的学术讨论和业界分析都指向动漫产业发展格局的改变需求,但动画电影的发展依然沿着原有的路径发展还在于中国有庞大的少年儿童的体量作为票仓。因此,无论是动画片还是动画电影都可以轻松地收回本钱。但如果我们仅仅满足于收回成本或者过分依赖于政府补贴与奖励,不仅无法进一步打开国际市场甚至连中国国内市场在政策保护逐渐减弱的情况下也会出现难以为继的现象。

⑦当我们面对全球化和市场化的挑战已无法掩耳盗铃之时,只有制作方乃至批评界对国产动画电影的发展症结有清晰的认识,对动画电影自身的创作规律有更准确把握才有可能真正突破瓶颈,动画电影的中国流派才有可能真正崛起。

(选自2016年《新华文摘》,有改动)

1.第②段中“通约”一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2.下列对《功夫熊猫》成功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该电影的审美层次符合儿童的审美心理的需求。
B.讲述了儿童都喜欢的正义战胜邪恶的成长故事。
C.该电影动画制作能够兼顾儿童的形象认知能力。
D.其背后的人文关怀能够引起成人的思考和兴趣。
3.概述第⑤段的主要内容。
4.下列对国产动画电影的“瓶颈”和“危机”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国内对“动画电影”这一概念一直理解不正确。
B.追求唯美的动画却在意义的展开上是平面化的。
C.即将失去政府的政策保护和政府的补贴与奖励。
D.国产动画电影面临来自全球化与市场化的挑战。
5.结合本文内容,请你对中国动画电影的崛起提出三点建议。
2020-11-03更新 | 5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作者与作品的关系是西方文艺理论界的一个重要话题,传统文艺理论持作者创造论,认为文学作品是作者意志的反映,因此传统文艺思想主导下的文学批评强调以作者为中心。直至20世纪,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结构主义及后结构主义理论家先后在各自的理论阵地发力,一步步削弱了作者中心的观念并消解了作品中作者的存在,乃至于作者与作品的关系定位被彻底颠覆,作者已死几乎成为学界共识。提出作者已死本意在强调文本自身的价值,恢复文学的文本本体性,然而,当下众多文学批评却将这一立场推向极致,偏离了文学的阐释,走向以理论为中心的批评道路。

不论是作者还是作品,在实际批评实践中都是被当作单独文本来看待的,作者与作品之间呈现为一种互为伴随文本的关系。因此,作者已死作者不死这两种现象,事实上只是作者与作品这对伴随文本之间亲疏远近关系的反映。换言之,作者已死作者不死看似不可调和,实际上反映了作者与作品这两个文本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当下的文艺批评活动中,一部分持作者已死观点的批评家,过度强调作品自身的独立性;而另一些人则坚持作者不能死,一味强调作家的创作意图,由此在学界形成了两种对立的立场。

《重审作者已死:论作为伴随文本的作者与作品》

材料二:

罗兰·巴特把结构主义消解主体的主张向前推进一步而真正地宣判了作者之死。巴特区分了作品和文本两个概念,认为文学由现代到后现代的发展是由作品转变为文本。如果说作品是由作者所创作的、体现作者个性情感的、封闭的体系,文本则是作者死亡之后的开放的、多元的、复数的、有待于多重阐释的空间。他区分了可读的文本和可写的文本,前者是由作者所创造的封闭的体系,而后者是需要读者参与其中的再创造。可写的文本中没有作者的地位,而是由读者共同完成。文本与其它文本处于互文关系之中,任何文本都产生于其他文本,作者无足轻重。而写作不是作者的创造,写作就是声音的毁灭,就是始创点的毁灭。写作是中性、混合、倾斜的空间,我们的主体溜开的空间;写作是一种否定,在这个否定中,从写作的躯体的同一性开始,所有的同一性都丧失殆尽。传统认为作者先于作品,二者之间是父与子的关系,而现在却恰恰相反,现在的撰稿人和文本同时诞生,没有资格说先于或超于写作,现代写作是一种无主体的活动。给文本一个作者,是对文本横加限制,是给文本以最后的所指,是封闭了写作。因此要保持写作的开放性,作者必须死亡。

《从作者到读者——主体性嬗变与文学理论的范式转换》

材料三:

解构主义认为诠释无边界,不存在惟一或正确的解释,因为阅读才给文本赋予意义,这种赋予是开放且无限的;而浪漫主义、新批评等则认为诠释是有边界的,应尽量避免过度诠释。乔纳森·卡勒说:我们无法要求去说明一部作品的正确意义,因为我们显然不相信一部作品只有一种正确的解读。相比于寻求诠释本身的正确性或合法性,解构主义更看重介入诠释的过程。米兰·昆德拉几乎所有的小说都分为七章,记者问他这个算术顺序是预先想好的吗?昆德拉回答:不,所有这些我只是从一篇题为《<玩笑>的几何学》的捷克评论文章中发现的。这就是文本的开放性和未完成性。昆德拉在写的时候并没想这么多,完全只是不自觉的就写成了七章这样的结构。

任何文学文本,即使叙述描写最为详尽细致的作品,它的阅读和欣赏既需要读者的想象的参与,也需要作者的引导和暗示。这种引导是不自觉的,潜意识的。作者虽然已死,解读文本时得到的信息会递减,但通用的审美平台、过往的艺术经验是不会死的。大部分时候遵循这些经验可以得到合理阐释,而脱离经验则会陷入过度解读。

《从知人论世作者已死

1.下列对材料中作者与作品关系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文艺理论认为作品反映了作者的意志,因此传统文艺思想下的文学批评强调“以作者为中心”,这种观点至今仍得到学界部分人的支持。
B.“作者已死”与“作者不死”并非不可调和,事实上这只是作者与作品这对伴随文本之间亲疏远近关系的反映。
C.罗兰·巴特认为可写的文本中没有作者的地位,而是由读者共同完成,给文本一个作者反而是对文本的一种限制,封闭了写作。
D.“作者已死”的观点强调的是文本自身的价值,作者先于作品,作品完成后作者就“死”了,作品就交由读者参与其中进行再创造。
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到了20世纪,俄国形式主义等理论削弱了“作者中心”的观念,消解了作品中“作者”的存在,“作者已死”成为学界的共识。
B.文学从现代发展到后现代,由文本转变为作品,后者是需要读者参与再创造的,具有开放的、多元的、有待于多重阐释的特点。
C.米兰·昆德拉在写作小说时并没有特意地将作品分为七章,而评论家在阅读过程中做出了这种诠释,这体现了文本的开放性和未完成性。
D.解构主义非常看重介入诠释的过程而不在意诠释本身的正确性或合法性,他们并不相信一部作品只有一种正确的解读。
3.结合材料三,为读者解读文本提供几条有效的建议。
2021-01-07更新 | 5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