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设考点 > 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127 题号:127633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但制造业大而不强,产品档次不够高,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需要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劳动者挥洒汗水、奉献智慧。

工匠精神是一种严谨认真、精益求精的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工匠精神,大至“格物致知”的理念,小如“家有良田万顷,不如薄艺在身”的意识,都与工匠神有着密切联系。回顾历史,从古代的鲁班、庖丁,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八级工,我国一直不缺乏对工匠精神的推崇。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流传的一句歇后语“八级工拜师——精益求精”,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对工匠精神的崇尚。但近些年来,“速度为王”成为一些地方和企业的时髦用语,工匠精神逐渐被忽视,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如果说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升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水平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硬件”,那么,工匠精神则是制造业转型升级必不可少的“软件”。缺少“软件”支撑的“硬件”,难以充分发挥作用,建设制造强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精益求精、注重细节的工匠精神。把品质从99%提高到99.99%,将产品的每个细节尽可能做到极致,是工匠精神的精髓。在建设强国的进程中,现代产业工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具有工匠精神的产业工人不仅是现代化大生产中的“螺丝钉”,更是具有“匠心”的工业艺术品大师,是现代制造业的栋梁。

当今世界,凡拥有发达制造业的国家,无不重视工匠精神的培育。德国人素以严谨的工作态度著称,德国的现代化之路,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条技术兴国、制造强国的道路。从内涵看,支撑这条道路的则是工匠精神。当欧盟其他国家经济处于衰退中时,德国经济却能一枝独秀、表现抢眼,这与德国人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密不可分。在日本,制造者认为制作出一件优良的产品是自己的荣耀;如果由于自身疏漏而导致产品缺陷,即是耻辱。这种“荣誉法则”推动很多日本企业数十年如一日专攻一种产品、一门技艺,使其工业制造能力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培育工匠精神,需要改善社会文化环境、完善激励制度。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应具备“四个崇尚”,即崇尚劳动,尊重生产一线劳动者的劳动;崇尚技能,让技能型人才有地位、有较高收入、有发展前途;崇尚创造,真正的工匠应富有强烈的创新和创造精神;崇尚“十年磨一剑”的理念,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同时,合理的激励制度能够促使产业工人养成精益求精的习惯,最终形成体现工匠精神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为此,应围绕产业工人的培训、奖励、社会保障等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转变“重装备、轻技工,重学历、轻能力,重理论、轻操作”的观念,逐渐形成培育工匠精神的良好土壤。

(摘编自李洋泉《在全社会培育弘扬工匠精神》)

材料二:

湖北省文联主席熊召政说,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同样适用于文化领域。这句话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环视文化市场,一方面,百花齐放,佳作迭出;另一方面,虽然每年都有海量文学作品出版,上万集电视剧播出,数百部电影上映,但仍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的现象。浮躁之气、“将就”之风,不仅对文化产品造成了浪费和伤害,更是对整个社会精神生活的一种伤害。要解决这些问题,文艺工作者必须从“心”做起,坚守艺术理想,弘扬“工匠精神”,笃定恒心,才能创作出更多叫好又叫座的文艺作品。

“工匠精神",其核心在于“精益求精”,对文艺工作者来说,“工匠精神”就是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不懈追求。柳青在皇甫村蹲点14年,深入了解农民生活,才创作出鸿篇巨制《创业史》;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先后修改200多次。古往今来,文艺精品无不是厚积薄发、千锤百炼的结晶。

而今,时代呼唤重拾“工匠精神”,文艺工作者责任重大,责无旁贷。希望我们的文艺工作者“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领风气之先,塑“工匠精神”,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好中国精神,凝聚起中国力量,创作出更多为人民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

(摘编自刘泉《文艺也应弘扬“工匠精神”》)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要完成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具有工匠精神的产业工人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B.相较于德国,欧盟其他国家之所以经济衰退,主要在于他们忽视了工匠精神的培育。
C.日本制造业水平长期领先世界,在于他们尊崇“荣誉法则”,长期专攻一种产品。
D.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和建立合理的激励制度,是培育工匠精神的必要条件。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要建设制造强国,应当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借鉴外国经验,在质量、品牌、创造力等方面下功夫。
B.产业工人如果没有严谨的工作态度,缺乏追求卓越的信念,就难以成为真正的工业艺术品大师。
C.文艺领域的浮躁之气、“将就”之风,使得文化市场上大部分文艺作品粗制滥造,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D.时代呼唤文艺工作者重拾“工匠精神”,从“心”做起,厚积薄发,千锤百炼,创作出更多文艺精品。
3.下列各项中,不足以体现“工匠精神”的一项是(   
A.在《红楼梦》创作过程中,曹雪芹曾经在悼红轩披阅十载,增删五次。
B.景德镇的匠人仿制前人瓷器时,往往在细节处露一点破绽,以示敬畏。
C.在短短35年生活历程中,莫扎特完成了600余部不同体裁与形式的音乐作品。
D.为给球面射电望远镜选择一个台址,南仁东用12年时间在贵州山区翻山越岭。
4.结合文本,请说明材料一第3、4自然段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5.请根据材料内容,分条说明我们为什么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乡土美术”是当代中国主题性美术创作领域一个极其重要的思潮与现象。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尤其是左翼美术运动及革命美术诞生以来,乡土美术一直以视觉图像的方式紧随现代中国的社会变革与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中国当代主题性美术创作乡土叙事也随之出现一种“生态转向”现象:乡村、城市、工业、环境等题材的图像叙事,呈现出更为强烈的生态观念意识。

对环境问题的批判,是“生态转向”的主线。随着生态环境出现不同程度的污染与恶化,中国艺术家敏锐地察觉到这种现象,并将其表现在艺术创作中。对动物权利的确立与保护,也是“生态转向”的重要内容。大量艺术作品都反映出中国当代美术创作中渗透着对人与动物关系的反思与重构。占山的“众生”系列,延续着中国传统文化“众生平等”

“万物一体”的伦理学立场。雕塑家曹晖“揭开你”系列作品,以牛、猪、羊等动物为对象,通过超级写实性的雕塑语言,精细而逼真地揭开动物作为“他者”的表皮。

对消费欲望的克制,是“生态转向”的精神指向。抑制过度消费的欲望,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成为中国当代生态美术的重要艺术倾向。魏怀亮以中国传统绘画为切入点,将高速公路.交通标识等现代生活元素符号挪用到中国传统水墨图像当中,重点表现现代城市与交通设施占用自然环境的飞速扩张所引发的社会现象,从而引导人们思考现代社会发展对自然生态带来的创伤。如果说占山、王家增、余明等将忧虑的目光转向了干涸大地、工业废墟、生产与生活垃圾,那么,尚扬的“大风景”系列和“董其昌计划”系列则进一步从人类中心主义和西方中心主义的文化立场中退却出来,试图遏制现代人过度生产、制造与消费的疯狂欲望。

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重建,是“生态转向”的主旨所在。德国当代思想家尤尔根·哈贝马斯曾提出,“把自然看作生存伙伴”。经过以人类中心主义为核心的现代化,中国文化开始重视重续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精神,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从乡土艺术发展趋向看,从批判现实主义的社会反思和悲情书写,到人本主义式的生命颂歌和审美主义的风光描绘,中国当代乡土绘画最后必然向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意味逐渐转型:一种展现天地人文和谐相处的“新乡土绘画”出场。

作为现当代中国美术创作的重要题材,当代“乡土美术”的“乡村叙事”在主题性创作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发生了视觉形态与精神内涵的“生态转向”。值得期待的是,随着社会发展模式的变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中国当代主题性美术创作的“乡土叙事”,将更加自觉地完成向“新乡土”美术话语的“生态转向”。

(摘编自彭彤《乡土叙事的“生态转向”》)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对环境问题的批判、对消费欲望的克制、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重建成为当代美术叙事的主要创作方向。
B.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使得“乡土美术”呈现出以视觉图像的方式来表现中国社会现代性变革的特点。
C.中国传统文化“众生平等”的伦理学立场,为占山的“众生”系列提供了反思人与动物关系的思想基础。
D.魏怀亮以中国传统绘画为切人点表现当前社会现象,由此人们开始思考社会发展对自然生态造成的创伤。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围绕着“生态转向”,从主线、重要内容、精神指向、主旨几方面,较深入地阐述和揭示了本文的主题。
B.文章体现了“乡土美术”较强的生态观,使用了例证法和引证法,都是为了更具体、更形象地论述“生态转向”的主旨这一内容。
C.文章在论述“生态转向”的精神指向时,将占山等人的作品和尚扬的作品进行了比较,说明尚扬的作品较注重对消费欲望的克制。
D.文章开篇总述了中国当代主题性美术创作发生“生态转向”的概况,最后一段再次重申这一点并进行了补充阐释,形成首尾呼应。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当代主题性美术创作的“乡土叙事”逐渐呈现出的“生态转向”趋势,这与我国的基本政治形势是密切相关的。
B.从人类中心主义和西方中心主义的文化立场退出来,是一些艺术家为了遏制人们过度消费的欲望做出的一种积极尝试。
C.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的传统精神,决定了中国当代乡土绘画最后会向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意味逐渐转型。
D.社会发展模式的变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的推进,成为了中国当代主题性美学创作“乡土叙事”发展转变的重要助推力。
2020-03-01更新 | 6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费孝通先生谈“差序格局”是从私说起,私的问题是个群、人我的界限怎样划分的问题,于是,费老先生把整个社会结构的格局提出来。

中国的社会不像西洋社会,西洋社会是团体社会,称为团体格局,“像由几根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扎,几扎束成一捆,几捆束成一挑”。“他们常常由若干人组成一个个的团体。团体是有界限的,谁是团体里的人,谁是团体外的人,不能模糊,一定得分清楚。”

中国的社会结构是像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这个网络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以亲属关系布出去的网,但是没有一个网所罩住的人是相同的。”

西洋社会结构里,团体格局是一种平等的观念,在同一团体中,各个分子的地位相等,个人不能侵犯大家的权利;是一种宪法观念,团体不能抹煞个人。中国社会结构里,差序格局是一种有差等的次序,有远近、亲疏的差序。一切价值是以“己”为中心的主义。在这种差序的推浪形式中,把群己的界限弄成了相对性。公和私是相对而言的,在任何一圈里,向内看可以说是公。

“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因之,我们传统社会里所有的社会道德也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

摘编自李鹏亚《读<乡土中国>——对差序格局的理解》

材料二:

《乡土中国》中“差序格局”一词高度概括了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人际关系的逻辑和传统文化的特点,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和鲜明的社会特征。

一是差序格局的等级性。差序格局中的“序”,有等级之意。在儒家文化中,我国社会结构尤为注重人伦。“伦是有差等的次序。”君臣、父子、夫妇、政事、长幼、上下等都有着严格的伦理界限,不可逾越。“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在传统社会中,差序格局与礼治秩序紧紧弥合在一起,可以说,差序格局是伦理纲常、等级有序等儒家伦理存在的社会基础,礼治秩序从文化上不断塑造着、强化着差序格局的存在。

二是差序格局的伸缩性。“在这种富于伸缩性的网络里,随时随地是有一个‘己’作中心的。”在家族中,以己为中心,血缘关系越近,关系网络就越紧密。依中国传统家族文化言,五服之内一般被视为差序格局的里层,五服之外则可伸缩,弹性度较大;外戚中,更是“一表三千里”。从广泛意义上论,地缘、友缘、学缘、业缘等关系有时也纳入差序格局中的关系范畴。如“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亲不亲故乡人,美不美家乡水”“一辈子同学三辈子亲”等民谚俚语对这种情形作了生动的描摹。差序格局“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中心势力愈雄厚,“格局”就愈大,反之就越小。

三是差序格局的壁垒性。在传统社会中,差序格局体现的是稀缺资源的配置模式。当资源稀缺时,如何分配资源,在没有国家计划和市场调节的情况下往往由个人依据与“己”关系亲疏远近这一标准进行。离“己”愈近,得到的资源可能就愈多。究其实质,这种资源配置模式的根本目的在于使自己利益最大化,保持已有差序格局的稳定性,同时具有强烈的排外性。而在整个社会中,差序格局则成了社会资源合理配置与自由流动的结构性壁垒。

差序格局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不断被现代因子影响和浸染,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差序格局旧有的特质。有学者对费先生提出的差序格局作了拓展,认为当前我国存在着城乡差序格局、权力差序格局等。

(摘编自陈占江《差序格局与中国社会转型》)

材料三:

当人们普遍意识到社会急剧转型、农村面貌已经翻天覆地的时候,我们还需要阅读《乡土中国》,还可以从这样的阅读中得到颇具价值的启示。因为,作者所关注的并非只是当时的农村问题,而是整个中国文化传统问题,是中国文化传统与社会变迁的问题。

我们可以引用梁治平在其《古代法:文化差异与传统》一文中所说的一段话来印证上述观点:“一个被称作传统的东西,如果确实符合传统这个词的真实含义,那么,它就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上曾经存在的过去,同时还是一个历史地存在的现在。因此,我们不但可以在以往的历史中追寻传统,而且可以在当下生活的折射里发现传统。今人对于历史的关注和对传统的兴趣,恐怕主要是从这里来的。”费孝通先生在《乡土重建》中也表达了上述观念:“传统的方式不但有记载可按,而且有现实的生活可查……”

明白了“传统”的此一层面的意义,我们即可重新看待和挖掘《乡土中国》的当代价值。如在《乡土中国》中,费孝通提出了乡土社会理论中的差序格局概念可能无法适用于当代日趋复杂的人际关系,但是我们可以继承和发展了差序格局理论,聚焦于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法则的研究,从现实中发现中国人注重人情与面子的人际交往关系的传统。

(摘编自胡成《<乡土中国>与传统文化的重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土社会中亲属关系的性质是像同心网波纹的网络结构,网络的中心是“己”,各个网络的范围都不相同,具有很大的伸缩性。
B.差序格局强调社会关系的等级差别。在传统社会中,儒家倡导的礼治秩序决定了差序格局的长期存在。
C.差序格局深深嵌入中国传统乡土社会中长达数千载,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历史惯性,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变迁也不断改变和拓展。
D.梁治平认为传统不仅存在于过去,也存在于当下,传统可以在历史中追寻,也可以从当下发现,这对重新挖掘《乡土中国》的当代价值有重要意义。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侧重通过与西方“团体社会”结构相对比,阐明“差序格局”的概念内涵。
B.材料二阐明并分析了差序格局在当下中国社会转型期呈现出的新特点,这是对费孝通相关理论的拓展与完善。
C.材料二和材料三都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探究了差序格局的内涵,其目的都是印证费孝通理论的正确性。
D.对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法则的研究,可以延续和发展差序格局理论,并丰富《乡土中国》的当代价值。
3.下列说法中,不能说明差序格局是以“己”为中心的一项是(     
A.入则孝,出则悌。
B.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C.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D.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2021-03-06更新 | 57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在一个盘子里共餐的会食方式,虽然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但以现在的眼光看,它算不上优良。其实,会食传统产生的历史仅1000多年,而优良的分餐制比它古老,我们可以寻到不少证据证明:分餐制在古代中国曾实行了至少3000年。

②古代中国人分餐进食,一般都是席地而坐,面前摆着一张低矮的小食案,案.上放着轻巧的食具,重而大的器具直接放在席外的地上。现代考古已经发掘到了公元前2500年时的木案实物。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发现了一些用于饮食的木案,以及与木案形状相近的木俎,俎上放有石刀、猪排或猪肘,其中有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厨房用具实物。陶寺遗址的发现,不仅将食案的历史提到了4500年以前,而且也指示了分餐制在古代中国出现的源头。古代分餐制的发展与这种小食案有不可分割的联系。随着饮食礼仪的逐渐形成,正式的进餐场合不仅有了非常考究的餐具,还有了摆放餐具的食案,于是一人一案的分餐形式出现了。

③会食制的诞生大体是在唐代,这种饮食方式的改变,源于桌椅形制的改变一周秦汉晋时代,筵宴上实行分餐制,用小食案进食是重要原因;而高桌大椅的出现,成为分餐制向会食制转变的一个重要契机。及至唐代,各种各样的高足坐具已相当流行,垂足而坐已成为标准姿势。1955年在西安发掘的唐代大宦官高力士之兄高元佳墓,发现墓室壁画中的墓主人像。他端坐椅子上,双足并排放在地上,这是唐代中期以后已有标准垂足坐姿的证据。可以肯定,至少在唐代中晚期,古代中国人已经基本.上抛弃了席地而坐的方式,最终完成了坐姿的革命性改变。

④用高椅大桌进餐,在唐代已不是稀罕事,不少绘画作品都提供了可靠的研究线索。如传世的《备宴图》,描绘了宫中大宴准备的情形:在巍峨殿宇的侧庭,摆着大方食桌和条凳,桌上摆满了餐具和食品。大约从唐代后期开始,高椅大桌的会食已十分普遍,无论在宫内或是民间,都是如此。家具的革新直接影响了饮食方式的变化。而家具的稳定发展,也保证了饮食方式的恒定性。不过,在晚唐五代之际,虽然场面热烈的会食方式已成潮流,但还只是一种有会食气氛的分餐制。人们虽然围坐在一起,但食物还是一人一份,这种以会食为名、分餐为实的饮食方式,是古代分餐制向会食制转变过程中的一个必然发展阶段。

⑤到宋代以后,真正的会食——即具有现代意义的会食才出现在餐厅里和饭馆里。在传世绘画《清明上河图》中,汴京的餐馆里摆放的都是大桌高椅;宋代墓葬的一些壁画上,也有不少夫妇同桌共饮的场景。宋代的会食,由白席人的创设可以看得非常明白。《东京梦华录》就提到了这种特殊的职业,下请书、安排座次、劝酒劝菜,谓之“白席人”。白席人正是会食制的产物,他的主要职责是统一食客行动、掌握宴饮速度、维持宴会秩序。现代虽然罕见白席人,但每张桌面上总有东道主一人,他的职掌基本上代替了白席人,他要引导食客一起举筷子,一起将筷子伸向同一个盘子。

⑥分餐制和会食制都是历史的产物,那种实质为分餐的会食制也是历史的产物。当前正值新冠肺炎防控的关键时期,人们开始思考混用碗筷以及会餐制隐藏的风险。目前,可以仿照唐代的“大桌分食”。这种分餐制借了会食制固有的条件,既有热烈的气氛,又讲究饮食卫生,而且弘扬了优秀的饮食文化传统。

(摘自《分餐制在古代中国至少流行了三千年》,《光明日报》2020年4月18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有不少证据可以为“分餐制的历史比会食制的历史更古老”提供证明。
B.在陶寺遗址发现的迄今所见最早的厨房用具实物,指示了分餐制在我国出现的源头。
C.高桌大椅的出现成为了唐代由分餐制向真正会食制转变的一个重要契机。
D.现代宴饮时,桌面上有代替古代“白席人”作用的东道主,由他负责统一食客行动等事务。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饮食方式的变化为纬线组织全文,介绍中国饮食文化的演变历史。
B.文章论证兼顾现实与历史,采用了对比论证、举例论证和类比论证等多种手法。
C.文章以《备宴图》里的画面为例,有力地证明高椅大桌的会食方式已在唐代十分普遍。
D.文章末段总结全文,点明分餐制在当下的意义,并引导人们采用健康的饮食方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记·礼器》记载:“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虽是为强调地位尊卑,但客观上也反映了分餐制的存在。
B.《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一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也证明了分餐制在中国历史悠久。
C.家具革新促使古代中国人的坐姿发生了革命性改变,这也直接影响了饮食方式的改变。
D.严峻的疫情形势之下,分餐制将被越来越多的国人接受。这既能弘扬中华优秀的饮食文化传统,也是我们最终取得抗疫胜利的关键。
2020-12-18更新 | 14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