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春秋 > 孔子(前551-前479) > 《论语》
题型:名著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5 题号:12859293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

子路问于孔子曰:“有人于此,夙兴夜寐,耕耘树艺,手足胼胀,以养其亲,然而无孝之名,何也?”孔子曰:“意者身不敬与?辞不逊与?色不顺与?”(《荀子·子道》

孟子曰:“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之闻也。”(《孟子·离娄上》)

1.“色难”中的“色”的含义是___________ ,“馔”的意思是 __________
2.简析孔子和孟子的孝道。

相似题推荐

名著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雍也》)

材料二: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①。”请益。曰:“与之庾②。”冉子与之粟五秉③。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论语·雍也》)


【注】①釜:古代量器,六斗四升为一釜。②庚:古代量器,二斗四升为一庚。③秉:古代量器,十六斛为一秉。一斛为十斗。
1.孔子认为实践“仁”的具体方式是                             。(用材料中的原句回答)
2.孔子高度评价“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者,却指责冉子给子华之母“粟五秉”。二者是否矛盾?试作简析。
2020-11-17更新 | 206次组卷
名著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论语》探究题
阅读下则论语,完成下题

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1.说明“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基本含义。
2.结合现代生活,举例说明怎样才能既做到“智者动”,又做到“仁者静”。
2016-11-18更新 | 192次组卷
名著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曰:“然则从之者与?”子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

(《先进》)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颜渊》)


(1)根据选文,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听到季子然询问仲由、冉求的任职情况,孔子感到吃惊。
B.“具臣”不能做到“以道事君”,但是也不会弑父与君。
C.孔子认为仲由与冉求有底线,他们的境界高于“大臣”。
D.从选文可以认识到,孔子在为人处事方面主张适可而止。
(2)根据语境,简要谈谈你对选文中两处“不可则止”的理解。
2022-01-23更新 | 10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