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50 题号:1289694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社会认同的发生所依赖的都是特定的事实基础,这类事实基础有当下的,也有过往的,过往的即社会记忆。那些来自过往的社会记忆对社会认同能够产生更为根本和深远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记忆构成了社会认同得以形成的重要事实基础。

共同的经历、相似的遭遇、特定的历史时期等,奠定了群体中每一个个体记忆的底色或基调。但是,记忆首先是个体的,是基于个体感知、受个人情感支配的。个体记忆在形成的过程中会有意或无意地向群体和社会层面展开,通过记忆的选择和加工,区分出“我群”和“他群”,促成“群体”意义的形成即社会分类,进而实现社会认同。而社会认同感的获得,一方面为个体认同增强了合法性,同时也使群体得以巩固。

在微观层面,从社会记忆的个体性出发,我们看到了一条从个体记忆到社会认同的形成路径。相对于宏大统一而又抽象的社会记忆而言,个体记忆的鲜活性、事件性、直观性往往更具冲击力,对认同的形成有着更为直接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在每年1213日国家公祭日,新闻媒体再现的宏观历史叙事以及30万死亡人数的数字,是我们对那一段历史共有的社会记忆的一部分,成为民族和国家认同的事实基础。但是当我们看到描述这其中个人经历的文字,或通过口述历史直面主人公的经历和遭遇时,那种冲击力往往更为强烈。相对于宏大的社会记忆,个体记忆是微小的,但正是每一个微不足道的个体记忆最终汇成了整个社会的记忆。需要强调的是,所谓个体记忆,不是生理学意义上的单纯的脑部记忆,实质上是社会记忆的个体性表现。之所以选择用“个体”这个词,只是为了区别国家或政治意义上权力所建构而生成的社会记忆。

对于宏观叙事的社会记忆而言,建构社会认同往往和权力联系在一起。哈布瓦赫认为过去不是被保留而是被重建,即记忆展现的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对过去的重现,而是一种满足于当前社会利益的对过去的重建。当下的利益关系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对社会记忆进行着选择和建构。建构社会记忆不是最终目的,社会记忆只是一个中介、一个桥梁。无论是哪方面的“利益关系”,都希望借助对社会记忆的建构来实现对社会中人们思想的某种引导,形成社会认同。

值得警惕的是,宏观叙事的社会记忆剥离了个人记忆中过多的个人痕迹,以一种抽象而非具体的面貌呈现,给予了某些蓄谋已久的权力对其操控的空间。如日本右翼势力通过修改教科书,试图为年轻一代建构有悖于历史事实的有关侵华战争的社会记忆。这些受权力摆布被建构出的社会记忆往往有悖于历史事实,但是却可以引导和控制人们的主观判断,形成权力掌控者所期望的社会认同。

但社会记忆的建构并不一定都是来自权力等外部力量,有时也可能来自群体本身,不管是为满足外部期望,还是内部需要。如知青回忆录等文字,“苦和困顿”是知青述说以往故事的主旋律,但是后来形成了“青春无悔”这样一个知青主流的记忆模式。知青群体的优良品质、知青生活的意义感,共同建构出了“青春无悔”这样一个知青群体的社会记忆。关于“青春无悔”的社会记忆建构,很难说这是一个来自外部的经由权力操控的结果,更像是一种内源性的、自发性的建构。或者说,知青群体出于肯定自我这一朴素的群体利益诉求,通过叙述、文字和聚会等形式构建出“青春无悔”的社会记忆,从而实现社会认同。

(摘编自胡洁《基础、生成与建构:从社会记忆到社会认同》)


材料二:

回顾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程,我们发现,“中华民族”事实上就是一个在无数革命先驱为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主权的斗争中显现并逐渐清晰起来的集体身份,是一种为积聚所有社会力量以谋取革命胜利而建构的中国人的“集体的自我身份”,一种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构建过程与结果。从实际效果来看,抗击外侮和共克时艰,促进了中国不同群体之间原发的亲近和认同,凝聚了空前的社会力量,实现了一个伟大的政治目标和社会理想。对这种亲近和认同的记忆,最为集中、最为形象地体现在文艺作品及其所保存、发展和精炼化的语言文字当中。不可否认,这种记忆与叙述延续和强化了“我们”之间的认同,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我们”与“他们”之间的差异。正因如此,我们才会有《血战台儿庄》的悲壮、“北京奥运”开幕式和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天安门演出的雄美。

对于多民族现代中国来说,“中华民族”这一多族裔交融而成的集体身份,通过国家权力对价值观、象征符号、记忆等诸多东西的创造、培育、更新和保存得以牢固建构;国家则从这一建构过程中获得国民的认同,增强了社会凝聚力。

(摘编自间国疆《社会记忆、民族身份与国家认同》)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与来自过往的社会记忆相比,当下社会发生的特定事实基础对社会认同的形成并不能产生重要的影响。
B.个体记忆基于个体的感知,受个人情感支配。面向群体和社会层面展开的特点是由社会记忆的底色或基调决定的。
C.对于“青春无悔”的主流记忆模式的确立,作者倾向于认为是知青群体为自身利益诉求主动去建构的。
D.材料一中“我群”和“他群”的概念,与材料二中“我们”与“他们”的说法,两者含义是相同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没有个体记忆促成社会分类,也就不会有社会认同感的获得,就更没有实现群体巩固的可能性。
B.国家公祭日的事例启示人们,形成社会认同,不但要重视社会记忆的宣传,而且要重视个人记忆的再现。
C.宏观叙事的社会记忆是抽象的,虽然这并不必然产生某些蓄谋已久的权力对其操控,但仍应该警惕。
D.阅读体现中华民族亲近和认同的记忆的文艺作品及其语言文字,利于增强“中华民族”集体身份认同感。
3.下列选项,最能够支持材料一第4自然段核心观点的一项是(     
A.学者王珂表示:“一个利益群体的领导者选择、组织、重述‘过去’,以创造一个群体的共同传统,来诠释该群体的本质及维系群体的凝聚。”
B.费孝通在《乡土中国》说:“稳定社会关系的力量,不是感情,而是了解。所谓了解,是指接受着同一的意义体系,同样的刺激会引起同样的反映。”
C.德国学者乌尔夫说过:“机构、组织只有不断改变自身,才能实现他们的任务。它们倾向于根据变化的条件调整自己的内容与形式。”
D.法国社会学家哈布瓦赫认为,“人们通常在社会之中才获得他们的记忆。也正是在社会中,他们才能进行回忆、识别并对记忆加以定位”。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有关社会记忆和社会认同关系的观点,分析下列社会现象。
①清明节全国三分钟默哀鸣笛时刻,一武汉网友驻足解放大道,面对“重启”的家园泪奔,视频被大量转发。
②“非典时,大家保护我们‘90 后’,17年后,我们“90 后”要保护大家。”“90后”的心声收获大量点赞。
③央视频道推出“抗疫”纪实专区,展示疫情期间的生活现场与真实思考,引发广泛共鸣。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从事各项斗争,有了丰富的经验,有成功的,有失败的。无数客观外界的现象通过人的眼、耳、鼻、舌、身这五个官能反映到自己的头脑中来,开始是感性认识。这种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变成了理性认识,这就是思想。这是一个认识过程。这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第一个阶段,即由客观物质到主观精神的阶段,由存在到思想的阶段。这时候的精神、思想(包括理论、政策、计划、办法)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外界的规律,还是没有证明的,还不能确定是否正确,然后又有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即由精神到物质的阶段,由思想到存在的阶段,这就是把第一个阶段得到的认识放到社会实践中去,看这些理论、政策、计划、办法等等是否能得到预期的成功。一般的说来,成功了的就是正确的,失败了的就是错误的,特别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斗争是如此。在社会斗争中,代表先进阶级的势力,有时候有些失败,并不是因为思想不正确,而是因为在斗争力量的对比上,先进势力这一方,暂时还不如反动势力那一方,所以暂时失败了,但是以后总有一天会要成功的。人们的认识经过实践的考验,又会产生一个飞跃。这次飞跃,比起前一次飞跃来,意义更加伟大。因为只有这一次飞跃,才能证明认识的第一次飞跃,即从客观外界的反映过程中得到的思想、理论、政策、计划、办法等等,究竟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此外再无别的检验真理的办法。而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只是为了改造世界,此外再无别的目的。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

(摘编自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材料二: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但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中,毛泽东用他那一贯通俗易懂的语言风格更加生动形象地阐明了这个深刻的道理,提出了“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角度来讲,毛泽东关于物质与精神可以相互转换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观点的坚持和发展。

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这是人在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飞跃。也就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指导新的感性认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将世界改造成人化的世界,再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只是每一循环都到了更高的认识阶段。关于这一思想,其实毛泽东早在1937年所著《实践论》中已有阐述。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中,毛泽东对这一思想进行了重新强调并加以丰富和发展,语言更加通俗易懂,更具有时代色彩,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坚持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光辉典范。

毛泽东提出的“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主要包含以下几层含义。

首先,阐明了辩证唯物论的能动性和革命性。“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是一个认识论命题。也就是说,毛泽东在这里并没有否定物质的第一性原理,他不仅坚持了一般唯物主义的反映论,而且更重要的是坚持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物质和精神两者能够互相转化,但物质决定精神是第一位的,思想需要物质作载体才能转化,转化是有条件的,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只是变化的条件。

其次,明确指出在人的思想认识的两次飞跃中,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更具有伟大意义,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相当于突出强调了真理检验标准的重大命题,重申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哲学思想。他指出:“在社会斗争中,代表先进阶级的势力,有时候有些失败,并不是因为思想不正确,而是因为在斗争力量的对比上,先进势力这一方,暂时还不如反动势力那一方,所以暂时失败了,但是以后总有一天会要成功的。”

另外,强调了形成一种正确思想认识的过程的复杂性。早在《实践论》中,毛泽东在考察人类认识运动的规律后,就已经指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中,毛泽东着重对正确认识得以形成的规律和过程的复杂性作了说明。他指出:“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这就说明人们要想得到正确的思想绝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因为事物的发展都是曲折的,是要经过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发展路径的。换句话说,永远也不会自动生成一开始就完全正确的思想。这是人类认识发展的总规律。实践没有止境,认识也没有止境。

(摘编自李斌《掌握辩证唯物论以便“少犯错误”——重读〈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来源,其通过眼、耳、鼻、舌、身五个官能将无数客观外界的现象反映到自己的头脑中来。
B.认识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更具伟大意义,是因为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唯一目的,便是为了改造世界。
C.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指导新的感性认识,这种无穷尽的循环必然会使认识上升到更高级的阶段。
D.材料一对正确思想认识的形成过程的论述,是在《实践论》基础上重新强调并且加以丰富和发展,更具时代色彩。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提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问题,材料一正是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论述。
B.材料一的读者对象主要是到农村去工作的干部和广大农民,文中没有使用太多哲学术语,语言通俗易懂。
C.毛泽东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与意识关系的基本原理,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
D.材料二采用并列式的论证结构,从三个方面对物质与精神可以相互转换这一观点的含义进行了具体阐释。
3.下列说法中,最适合作为材料一论据的一项是(     
A.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
B.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C.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D.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4.材料一语言讲求逻辑性,请根据文中画线句子加以分析。
5.班级开展“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读书交流会,围绕“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展开讨论,请你结合两则材料拟写发言提纲。
2024-02-28更新 | 7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世界范围内,最早的印章是公元前三千多年出现在古巴比伦的滚筒式图案印章。滚筒印章是在陶制圆柱体表面雕刻图案,然后通过滚动在湿润的陶泥制品上形成连绵不断的图像作为装饰。这种印章及用法后来在许多地区和民族中逐渐传播。相比之下,中国的印章则是在一个平面上镌刻文字或图形,然后用钤压的方式在各种物体表面留下印迹,从而达到昭示取信的作用。可以说,印章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产物。中国的印章从镌刻内容、形制规范、使用方法到功能作用,都具有自己独有的特征和价值。

各种艺术形式的产生和发展,都与特定民族的生存环境及生活内容紧密相关。在中华文化的演进过程中,印章及篆刻艺术集中反映了先民们从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的聪明才智。

中国的印章最初也是用在制陶工艺方面。古人在陶制的印面上雕刻花纹,先在湿润的泥坯上钤盖出印记,然后烧制成陶器。这类原始陶印在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多次出土。进入青铜时代后,印章的材质也转变为铜制。现存最早的铜制印章,是相传出土于殷墟(今河南安阳)的三枚商代铜印,印面是图案和文字(或族徽)相结合。尽管学术界对这三枚商代铜印的性质及用途尚有争论,但结合考古工作在安阳殷墟发现有商代陶器残片上的文字印痕,以及在陕西扶风发现的西周铜制图案印章来看,中国的印章产生于商代应该是毫无疑问的。

早期印章上镌刻的都是图案花纹或族徽(民族标志),与商代青铜器上的铭文特点相近。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政治制度的演变和商业活动的发展,社会上对于权力和质证取信的需求不断扩大,由此,刻有官职名称或人物姓名的文字印章已经普遍使用。后世将春秋战国时期的印章称为“古玺”。

古玺在文字的运用、印章制作的形式及使用的方法等方面已经十分成熟,呈现出显著的规律性,从而为其后两千多年中国印章艺术的传承演变奠定了基础。

从战国到魏晋南北朝,中国的印章一直保持着高度成熟和繁盛的发展态势。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印章制度严格规范。从战国古玺开始,国家政权对于各级官府所用的印章从名称、文字到形式有严格的规定。这一措施,充分体现了国家政权的管理力度以及印章作为权力信物的权威性;其次,各个时期官私印章所采用的文字都是当时的通行标准字体,从先秦到魏晋,汉字形体产生很大变化,然而由于各个时期印章用字的规范,不仅保证了印章制度的连续性,也使后人通过文字特征可以清楚了解印章历史的演变脉络;此外,印章材质和制作技巧的多样性,使印章在作为昭权取信的同时,更增添了巧施匠心和赏心悦目的艺术价值。

材料二

唐宋以后,官方和规范的制约下,逐渐趋于整齐僵化。与此同时,作为文化艺术的主体,文人士大夫开始关注并参与到印章的创作活动中,使这门从前主要是由工匠承担的技艺,加入了人文意味, 由此,中国印章艺术实现了一次完美的升华——演变为一门中国文化特有的篆刻艺术。

随着宋代的米芾、元代的赵孟頫等一批杰出的文人艺术家在印章设计制作上的参与,艺术家所特有的形式敏感与奇思妙想在印章领域得到充分发挥,印章艺术因此进入另一个全新而奇妙的境界。此后的篆刻,已不再局限于镌刻官职、姓名来昭示身份与权力,而是通过姓名、字号、斋馆名称、成语警句乃至诗词篇章等内容来表达情趣志向。篆刻艺术使印章超越实用的功能,成为文人艺术家表达审美追求的重要而独特的方式。

自从元代王冕首创以叶腊石镌刻印章以后,文人艺术家们开拓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他们不仅自己挑选内容、设计文字及布局,更动手操刀刻石,独立完成每方印章。这一转变为篆刻艺术家自主表达审美理想提供了可能,而文人篆刻家在实践过程中,也充分利用刀与石碰撞所产生的奇妙效果,提炼并强化这些效果的审美价值及内涵。明清时期,众多才华横溢的艺术家都在篆刻艺术上倾注心血,其中包含他们的学识修养——对汉字形体特别是篆书字体的研究和理解,包含他们的兴趣爱好——对古代文物的喜好模仿,同时也包含他们的经验技巧——对印面布局的设计以及各种刀法效果的掌握。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使篆刻艺术迅速走向独立成熟并孕育出异彩纷呈的不同流派风格。

纵观从实用印章到篆刻艺术的演变发展,可以看出,篆刻印章之所以能够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首先得益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和支撑。正是由于中国古代成熟的政治制度和浑厚的学术思想,为实用性的官私印章赋予了等级秩序、灵活变通、精美制作以及崇敬文字等一系列丰富内涵。而这些都是印章篆刻成为艺术的文化支撑所在。中国的文化历经数千年传承不断,汉字的使用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而在汉字文化的延续和演变中,印章所起的作用更是相当显著,不可小觑。

与书法一样,篆刻也是以汉字形体作为表现对象的艺术。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字,但只有中国人将实用的文字书写升华为艺术活动;同样,世界上很多民族都使用印章,但也只有中国人将实用印章转化为篆刻艺术。其中的奥秘,除了汉字形体本身具有的象形——表意特征的天然优势外,还在于中国人特别善于从日常生活中体会、发现和提炼艺术价值。特别是中国古代的文人往往能够在日常行为中贯注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与认识,通过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生活态度和审美追求。应该说,这是一种高明、和谐、自然的智慧,也是中国文化对世界文明的宝贵贡献。

1.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中外印章最早出现都与制陶工艺有关,但又有明显的区别。
B.殷墟出土的三枚商代铜印证明了中国的印章最早产生于商代。
C.早期印章镌刻图案花纹或族徽,这与青铜器上的铭文特点相同。
D.印章上刻有官职名称或人物姓名,是因为商代青铜器的发展迅速。
2.根据材料一,下列对中国印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是(     
A.具有昭示权信的重要作用。B.陶制印章之后出现铜质印章。
C.早期的印章又被称为“古玺”。D.官私印章的用字都十分规范。
3.根据材料二,下列对中国印章发展演变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印章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由一门技艺演变为一种艺术。
B.文人艺术家的参与制作促使印章由实用转向审美表达。
C.用叶腊石镌刻印章使得篆刻艺术独立并出现不同流派。
D.中国传统文化滋养和支撑了中国印章艺术的传承发展。
4.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宋以前的印章制作主要由工匠承担。
B.文人艺术家从开始参与就能独立制作印章。
C.印章对汉字文化的发展起到显著作用。
D.汉字形体特点有利于印章转化为篆刻艺术。
5.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印章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显著变化?请简要回答。
2021-11-02更新 | 3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唐代绘画为诗歌开辟了道路,找寻了方向。根据史料记载,唐代的著名诗人几乎人人都有题画之作。

唐诗更多地表现出一种绘画美。王维便是这一绘画美的创建者,他开创了诗歌美学的新纪元。绘画作为再现性艺术的一种,在描绘外在事物的同时也要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主题思想,所以它是以描写对象为基础的。我们可以看到在很多山水画中,它们所表现出来的内容普遍具有一种模糊性、一致性,但王维却通过这种绘画的方式,创造出一首首佳作。他的诗使山水画所要表达的画外之意更加明确,而不是纯粹地用语言诉说情感;诗中所表现出来的事物也如同画一般,形象地呈现在我们眼前,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题画诗的出现,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人画的发展,因为题画诗中很大一部分是文人们对绘画的一种品评。唐代的文人墨客以诗的形式介入绘画中,形成一些固有的美学观点与文人情趣,并在一定程度上灌输给画家们。唐代王维的水墨山水画就充分体现了这一审美思想的渗透。题画诗的出现,使绘画的整体构图样式也发生着相应的改变,并且慢慢地促成了文人画的形成与发展。

(摘编自《今传媒》,2017年第4期)

材料二

初唐的题画诗既有用词的华丽和色彩鲜明,又有如陈子昂一般的刚健明朗,整个题画诗的风格呈现出一种灿烂美。陈子昂要求诗歌能反映社会现实,抒发真实的情感;摆脱六朝以来绮靡的纤巧作风,具有汉魏风骨,建立明朗刚健的风格。其题画诗也不例外。他的《山水粉图》山图之白云兮,若巫山之高丘。纷群翠之鸿溶,又似蓬瀛海水之周流。信夫人之好道,爱云山以幽求是一首反映自然山水的题画诗,表现了向往自然的空灵境界,整首诗透露着对现实的不满。在其情感真实支配下产生了艺术真实,一种明朗、宏大的意境应运而生。

盛唐的诗歌创作既多兴象,复备风骨,并形成不同的风格群体,创造出各种诗歌之美,题画诗也不例外。这个时期由于国力强盛,社会稳定,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题画诗创作诗人,杜甫、李白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在整个唐代的诗人中,杜甫的题画诗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看,都是出类拔萃的,现存《杜工部集》中有18首,都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杜甫的《严公厅宴同咏蜀道画图》日临公馆静,画满地图雄。剑阁星桥北,松州雪岭东。华夷山不断,吴蜀水相通。兴与烟霞会,清樽幸不空只是运用意象的组接和画面的空间变化,就创造出含蓄隽永的审美意蕴,并没有直接的抒情和议论,而是用星桥”“松州”“雪岭”“吴蜀等地名的并置,突出表现画面中的深远空间感。通过对画面进行具体描绘,再现画面所形成的意境,物我相生,即景生情,给人以美的享受。

盛唐时期,社会经济繁荣到了顶点,而诗人的创作肯定受到了整个社会环境的影响,他们也抓住了这一机会来描绘盛唐的壮美。例如杜甫题画诗《画鹰》有云: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㧐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这首杰出的题画诗,前写鹰,后寓意。可以看出作者是以题诗为手段,以寓意为目的,把对画中之物的再现和主观情感的抒发巧妙结合,使诗达到了物我相融的审美境界。在诗里,鹰就是诗人的化身,表现了诗人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又诠释了中国古代气韵生动的美学命题。

盛唐过后的唐代开始走向衰败。中晚唐时期在题画诗领域有较大成就的诗人当数白居易,他的《题旧写真图》我昔三十六,写貌在丹青。我今四十六,衰悴卧江城。岂比十年老,曾与众苦并,用画的形式,再借助诗的写实手法,来表达自己仕途的失意,透出了一股淡淡的真实美。

(摘编自《文学与艺术》,2010年第2期)

材料三

从题画诗人来看,唐代的杜甫、白居易和刘商为后人树立了三个典范。

杜甫的典范意义在于他的题画诗数量在唐人中最多,有助于题画风尚的形成。杜甫以前已有题画诗,但杜甫作为题画诗的典范,在艺术风范上独标高格,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却是毫无疑义的。宋顾乐在《梦晓楼随笔》中认为,六朝以来题画诗很罕见,杜甫的题画诗直接影响了苏轼、黄庭坚等宋代题画诗人。

白居易的典范意义在于他题写真画的诗最多,13首题画诗中有写真题画诗5首。

刘商所写的6首题画诗中有5首是自画自题的。自画自题的题画诗有助于诗画的深层融合,有利于题画诗的进步,对宋代开始出现的文人画创作风气及绘画与书法的结合都有启发作用。

[摘编自《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唐代绘画为诗歌开辟了新的视域和道路,为唐代诗歌的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唐诗的繁荣。
B.题画诗蕴含的审美思想,在推动绘画整体构图样式发生改变的同时,也有效解决了其表现内容的模糊性、一致性问题。
C.诗歌和绘画在相互影响中促进彼此的发展,无论是题画诗还是文人画,都体现了诗、画艺术形式的交互融合。
D.在整个唐代的诗人中,杜甫的题画诗数量多、质量高,具有典范意义,产生了极大影响,标志着题画风尚的形成。
2.结合三则材料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维追求诗歌的绘画美,丰富了诗歌的美学思想,其诗关注画外之意的明确,削弱了语言自身的抒情作用。
B.《山水粉图》作为题画诗,同样体现了陈子昂追求的反映社会现实、抒发真情实感和反对绮靡纤巧的诗歌创作主张。
C.杜甫的题画诗在艺术风范上独标高格,能够使绘画的内容同自己的主观感情有机统一,和谐相融,相得益彰。
D.杜甫、白居易和刘商的题画诗在创作上可谓各具特色、各有千秋,都对题画诗的发展有着借鉴价值与深远影响。
3.下列说法中,与材料二中表达的观点相一致的一项是(  )
A.“绘画不仅仅要形似,更要神似,要抓住事物的精神实质;很多题画诗中都反映出这种创作要求和鉴赏标准。”
B.“很多题画诗除了题咏画作本身外,还品评画家,将对画家的褒扬之意蕴含在对其画作的描绘与品评之中。”
C.“题画诗的作者可以在欣赏、描绘画面之余,加入自己的主观感受,通过题诗咏志来丰富绘画的意蕴和内涵。”
D.“唐代题画诗中承载着的许多有关艺术创作、欣赏、风格等方面的见解和主张,具有重要的艺术理论价值。”
4.围绕唐代题画诗,三则材料阐述的侧重点各是什么?有何内在关联?请简要概括。
5.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唐代不同时期题画诗的风格特点。
2022-06-28更新 | 24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