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诗词曲常见考点 > 鉴赏诗词形象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77 题号:12901843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九日水阁

韩琦

池馆隳摧古榭荒,此延嘉客会重阳。

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晩节香。

酒味己醇新过熟,蟹螯先实不须霜。

年来饮兴衰难强,漫有高吟力尚狂。


[注] ①九日指的是农历九月九日,也就是传统的重阳节。这一天既可以登高怀远,也有菊花配螃蟹的习俗。②韩琦(1008-1075),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北宋政治家、词人。这首诗作于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秋,诗人正在京中任右仆射,可谓官隆位显。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作的第一句写出了池馆园林的荒凉,反衬了嘉客在重阳赏菊品酒的雅兴之浓。
B.此时作者年事已高,他从心底里服老,尾联的两句“年来饮兴衰难强,漫有高吟力尚狂”正是这样的心理写照。
C.诗中“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晩节香”两句严格对仗,以“老圃”对“黄花”,“秋容”对“晚节”,“淡”对“香”。
D.整首诗歌体现的并不是在秋色里的持续消沉,而是在一片肃杀的秋景之中强调一种高洁的人品。
2.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首联和颔联进行分析。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病后登快哉亭

贺铸

经雨清蝉得意鸣,征程断处见归程。

病来把酒不知厌,梦后倚楼无限情。

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

故园又负黄华约,但觉秋风发上生。


【注释】①快哉亭:位于今徐州东南。本诗是诗人任职于徐州,病愈后登快哉亭有感之作。②黄华:菊花。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以鸣蝉起兴,点明乡愁的主旨。“得意”二字,既写出了蝉鸣的神态,又微露了诗人的欣羡之情。
B.颔联言近旨远,字面上只写了病后,却透露出病前和病中的消息;字面上只写了梦后,实则暗示出曾有数次的思乡梦。
C.颈联虚写,乌鸦带引斜阳光芒投进古寺,小草带引野外景色进入荒城,一“带”一“将”,景色融合自然。
D.尾联“秋风发上生”几字,用语新颖奇警,不落陈腐,不仅意指鬓发的斑白,而且秋风萧萧,又给人以冷的感觉。
2.请从景与情的角度简析颈联的意境。
2020-12-18更新 | 81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畲田词五首

王禹偁

其一

大家齐力斸孱颜,耳听田歌手莫闲。

各愿种成千百索,豆萁禾穗满青山。

其四

北山种了种南山,相助力耕岂有偏?

愿得人间皆似我,也应四海少荒田。


[注释]:①畲田:烧荒垦种。②斸(zhú);锄一类的农具。这里作动词,挖掘。孱颜:通“峻岩”,高峻险要的山岩。③索:古代长度单位,十丈为一索。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民们登高山,伐草木,烧灰种地,不畏艰辛,悠扬的田歌回荡山间。
B.“人间皆似我”的“我”指诗人自己,表现诗人和山民的心紧紧相连。
C.诗人以贴近畲田劳动者的口吻创作,劳动场景具体生动,内容真切。
D.本诗语言朴素浅近,通俗清新,极富民歌情味,呈现浓郁的民俗之美。
2.同写耕作的劳动场景,其一和其四表达的内容和感情各有什么侧重,请简要分析。
2021-05-12更新 | 255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列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忆秦娥·秋萧索

宋 黄机

秋萧索。梧桐落尽西风恶。西风恶。数声新雁,数声残角。

离愁不管人飘泊。年年孤负黄花约。黄花约。几重庭院,几重帘幕。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本词写游子的伤秋怀人之情,上阕视听结合,描写深秋的景物。
B.“离愁不管人飘泊”,用对比的手法,写出“离愁”对诗人的折磨。
C.词中“西风恶”“黄花约”两处巧用叠句抒情,起强调作用。
D.“年年孤负黄花约”,写出花开几度,人别数载,事与愿违的伤感。
E.两个“几重”,写出词人居住环境的幽静,同时表达出词人的孤寂。
2.本词上阕用了哪些意象?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20-08-03更新 | 6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