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多文本(非连续性)阅读 > 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225 题号:1291307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疟疾威胁人的生命长达数千年。1967年,中国政府启动全国范围的523工程抗击疟疾。中医研究院任命我领导疟疾研究工作,我带领由植物化学和药理学方面的研究人员组成的团队,开始从中草药中寻找并提取可能具有抗疟疗效的成分。

在项目的第一阶段,我们调查了2000种中草药,挑选出可能具有抗疟作用的640个。从其中200种中药中提取了380余种成分用于老鼠模型测试其抗疟效果,然而进展甚微。

研究的转折点出现在青蒿身上,其提取物显示有一定程度的抗疟性。然而,实验结果很难重复,而且似乎与文献记录相悖。

为了寻求答案,我们查找了大量的文献。唯一提到青蒿减轻疟疾症状的记录,出现在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里面写道:又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这句话让我想到,我们所使用的传统加热提取方式,也许破坏了青蒿的活性成分,因此有必要在较低温度提取以保存其抗疟性。改变提取方式后,我们的确得到大幅度提升的抗疟效果。

我们随后将提取物的酸性和中性成分分离。终于,在1971年10月4日,我们成功得到了中性无毒的提取物,对感染的老鼠和猴子100%有效!这是青蒿素发现的突破口,青蒿素是中国医学给予人类的一份珍贵礼物。和其他植物化学的发现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相比,青蒿素的历程相对短暂,但这绝不是中医智慧的唯一果实。对治疗失忆颇有效果的石杉碱甲,也是由中药千层塔提取,是我国用于治疗老年性精神障碍的一种临床用药。不仅植物药如此,中国基础和临床研究还发现,具有悠久应用历史的毒药砒霜,用于治疗白血病颇有疗效而且相对安全,已经成为治疗白血病的重要选择。

然而,单一药物治疗某一特定疾病在中医实践中非常少见。通常,中医师按照中医理论和方法诊断病人症候,对症开出由多种中药按照君臣佐使组成的处方,并随着病情的发展和症候的变化,随时调整处方的药味和剂量,以达到良好的疗效。这样的辨证施治疗法和有效处方药的积累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积极贡献。我们从中药青蒿研发出抗疟药物青蒿素,仅是发掘中医药宝库的努力之一。

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也受益于中国医学。中医的一项核心准则是通过活血以缓解瘀血,而这一准则在西方医学也得到应用。中药提取的芍药苷等也被用于防止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再狭窄,显示再狭窄率大幅降低。还有许多的其他的证据支持中医活血的临床疗效。

(摘编自屠呦呦《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材料二:

青蒿素的发现者获得诺贝尔奖,是否意味着中药这个宝库可以挖掘出更多的青蒿素,走上现代化之路?事实上,从中药中寻找下一个青蒿素的努力一直在持续。据悉,美国NIH(国立卫生研究院)此前就与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令板蓝根这种有2000多年应用历史的抗病毒中药,成为首个进入外国实验室接受药效研究的中草药。业内人士表示,中医正越来越被国际所承认,中药的现代化将推动中医的现代化。这一举措也成为中医药走向国际的推动力。

近年来,中药引起西方一些国家的重视。以植物药为例,西方有40家植物研究机构,500多个研究项目,在日本,许多汉方药企建立的研究机构从事汉方药物研究,建立了药材生产基地。美国NIH和艾滋病防治中心分别对300多种中草药进行筛选和有效成分研究,从植物药中寻找抗癌活性成本。

不过,中医药走向国际仍有不少障碍,中药研发能力严重不足是一大问题。我国对中药作用机理、物质基础以及新技术、新方法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缺乏统一的质量控制和检测标准,我国药用资源丰富,药物植物5000多种,但做过化学或药学研究的不超过20%,600多种中药中不少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药物,而国家食药监总局药品审评中心发布的《2014年度药品审评报告》显示,2014年149个获批上市的新药中,中药有11个,占比只有7.38%。

而即使是中国人最早发现的原创新药青蒿素,由于缺乏国际视野和先进技术,我国反而沦为世界青蒿素原料生产供应地。浙江华立集团董事局主席汪力成对国内青蒿素产业形势痛心不已:一条在原料的源头上中国有绝对控制优势的产业链,(中国)居然仍然还是廉价原料的供应国,至多只是制剂产品市场的配角和补充,连以做仿制药而闻名的印度在这个领域的影响力都远超中国。

据报道,由于目前疟疾爆发地主要在非洲,以WHO联合环球基金、比尔梅琳达等大基金采购为主,供应商则要通过WHO的GMP认证,这一通道大多国内药企并未打通。不过,复星医药子公司桂林南药生产的青蒿琥酯通过WHO-PQ认证,在国际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

(摘编自严慧芳《中药现代化,能否走青蒿素之路?》)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筛选抗疟药物过程中,科研人员查阅了文献资料,从中获取方向和灵感。
B.提取青蒿素要防止温度过高,以免破坏青蒿的活性成分,以保存其抗疟性。
C.青蒿素、砒霜、石杉碱甲、芍药苷等都属于从植物药材中提取的化学物质。
D.多项证据表明,中医活血化瘀理论和相关活血药物已经得到临床疗效验证。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屠呦呦研究团队具有植物化学和药理学方面的科学知识与技能,也熟悉我国的中草药和中医药典籍,最终成功研发出抗疟药物青蒿素。
B.中药挖掘出更多的类似于青蒿素的药物,将有助于中药现代化,而中药的现代化将推动中医的现代化,这一举措也会成为中医药走向国际的推动力。
C.我国对中药作用机理、物质基础以及新技术、新方法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这影响了中药的使用效果,减小了中药的国际影响力。
D.只有具备国际视野,采用先进技术,积极通过WHO的GMP认证,我国研制的原创新药才有可能占领国际市场,获得较高利润。
3.下列各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连花清瘟是一款基于古方研制的创新中药,经现代生物学技术检验,专家发现其有抑制SARS病毒的作用。
B.北大谢晓亮团队利用高通量单细胞测序技术在康复期病人血液中筛选到中和抗体,制成治疗新冠肺炎特效药。
C.广州医科大学通过研究,获得了蒲公英若干有效成分或组分,证明了蒲公英多靶点、多通路抗病毒的作用机制。
D.中国医学科学院研制的桑枝生物碱以桑树枝条为药材,经提取分离纯化而得。此药可用于II型糖尿病治疗。
4.材料二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简要说明。
5.面对历史悠久的中药宝库,我们应该如何研发?请根据两则材料简要说明。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目前数字乡村仍在起步阶段。在“开垦”的广袤乡村,数字化建设仍需落地生根;在“已播种”地区,数字化建设还要挖掘潜力。凭借移动互联网和城乡融合发展,城乡间数字鸿沟正加速缩小,但乡村内部的数字鸿沟却有拉大趋势。这种数字鸿沟正呈现出新特征,从接入鸿沟转向人力鸿沟,从技术可及性差异转向数字使用性差异。建设数字乡村就是要加快弥合城乡间、乡村间、人群间的数字鸿沟。

数字乡村不是智慧城市的复制版。我国乡村众多,经济水平、资源禀赋、人口结构等差异明显,要因地制宜探索不同类型乡村的数字化发展方式。要接地气,信息服务要与乡村振兴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要开放包容,只要对农民有利,都应该欢迎。要从农业生产数字化起步,把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的数字化改造作为主攻方向。

数字乡村成功的关键,是要构建起一套推进机制,探索建立政府“修路”、企业“跑车”、农民“收货”的发展机制。政府负责公益资源整合,协调建好基础“信息高速公路”;运营商负责村级信息站建设运营;服务商则负责提供各类商业服务和通道,让农民扩大市场规模获得收益。

(摘编自乔金亮《加快弥合乡村数字鸿沟》,《经济日报》2021年1月15日)

材料二:

作为实现乡村振兴宏伟目标的重要抓手,数字科技正在加速融入乡村发展的各个场景。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发布的《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中国乡村数字素养调查分析报告》提出,在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为充分发挥数字科技赋能作用,需从乡村数字基础设施的提档升级、农村居民数字素养的提升两个方向上弥合城乡数字鸿沟。

虽然目前我国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基本实现城乡“同网同速”,但部分区域以云计算、大数据、AI等为代表的“新IT”数字基础设施仍较为落后。在加快推进新基建的背景下,要更加重视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的区域,在农村地区进一步促进数字科技与农业的深度融合。

打破城乡“数字素养鸿沟”、提升农民数字素养,是建设数字乡村的“最后一公里”。地方政府可联动相关机构和厂商,通过宣传引导、组织培训等方式,培养农民使用数字化致富的相关意识和技能。只有农民对数字时代的适应能力提升,利用数字化解决问题、创造收入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广大农民在数字时代“有机遇,抓不住;有条件,不会用”的问题才能得以解决,真正实现数字科技赋能于人。

(摘编自《社科院报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加强PC等数字生产力设备的应用》,央广网2021年3月12日)

材料三:

在短视频的风靡和直播间的热闹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种草”乡间好货。直播间里,乡亲们种植的稻米一度成为网红爆款,短短几个月创下了700多吨的线上销售纪录。空间上的“万水千山”正在变为网络里的“近在咫尺”,蓬勃发展的农村电商让农产品出村进城、农民脱贫增收。过去,传统电商把大量消费品输送到农村,对活跃农村流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对乡村振兴来说,更重要的是帮助农民把农产品卖到城市。农村电商的农产品上行体系,为小农户直接对接大市场提供了可能,这也是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的关键。

不过,农村电商仍有不少短板,直播带货也并非易事。多位电商带货参与者反映,消费者对新、奇、特、优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但其生产组织化程度低、加工能力不足,不能满足直播带货订单集中的需求。尽管电商服务体系已经覆盖到多数乡村,但合适的农产品少、运营成本高、营销推广难等问题仍然突出。

(摘编自《乡村数字化从哪里起步》,《经济日报》2021年1月15日)

1.下列关于数字乡村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目前我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发展,基本实现乡村与城市“同网同速”,但数字乡村建设仍处在起步阶段。
B.目前我国广大乡村的数字化建设参差不齐,部分乡村已初步进行数字化建设,还有相当多的地区亟需进行数字化建设。
C.数字乡村建设并没有统一的模式,各地要结合当地的经济水平、资源禀赋、农民的实际需要等,探索不同的发展方式。
D.数字乡村建设不完全等同于智慧城市创建,要从农业生产数字化起步,把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的数字化改造作为发展重点。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移动互联网和城乡融合的发展,城乡数字鸿沟呈现出新的特征,从接入鸿沟转向人力鸿沟,从技术可及性差异转向数字使用性差异。
B.蓬勃发展的农村电商使某些农产品走出乡村进入城市,这为小农户直接对接大市场提供了便利和可能,也将会带动农产品附加值的提升。
C.借助风靡的短视频和直播间,新、奇、特、优的农产品走进电商,连乡亲们种植的稻米都曾成为网红爆款,创下了惊人的线上销售纪录。
D.要真正实现数字科技赋能于人,必须提升农民对数字时代的适应能力,强化广大农民利用数字化条件解决问题、创造收入的意识和能力。
3.有效推动数字乡村建设需要哪些相关方作怎样的努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021-05-11更新 | 6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构建绿色低碳的工业体系,不仅是实现应对气候变化目标的必要手段,对工业可持续发展同样意义重大。

近年来,得益于不断完善的顶层设计和针对不同重点领域形成的多维度、全覆盖的工业低碳发展体系,我国工业节能减碳取得显著成效。2020年12月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显示,2019年,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8.1%,超过了2020年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扭转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

另一方面,工业减碳尽管成绩显著,但任务依旧十分艰巨。必须清醒认识到,当前我国工业结构偏重、绿色技术创新能力不强、高端绿色产品供给不充分、区域工业绿色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依然存在。在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有关负责人看来,十四五期间,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节点,实施工业低碳行动和绿色制造工程势在必行。

(摘自韩鑫《工业减碳,发展增绿》,人民日报,2021年2月1日)

材料二:

记者:要尽早达峰,关键要把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即碳强度降下来,在这方面我们有什么具体目标?

何建坤:实现碳强度持续大幅下降,一方面要大力节能,降低能耗强度。通过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大力发展数字经济、高新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抑制煤电、钢铁等高耗能重化工业的产能扩张,实现结构节能;同时通过产业技术升级,推广先进节能技术,提高能效,实现技术节能。

另一方面,要加快发展新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我国提出,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25%左右。

记者:要实现尽早达峰,我们最紧迫的任务是什么?

何建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推动煤炭消费尽早达峰作为重要措施,并提出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这是当前最为务实的举措,也是最紧迫的任务。十四五期间,要强化GDP能耗强度和能源消费总量双控指标,探索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和总量双控,同时要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和优化,确保碳强度持续下降,非化石能源占比不断提高,坚决控制煤炭消费。

(摘编自孙秀艳寇江泽《瞄准碳中和推动碳达峰》   人民日报,2021年2月1日)

材料三:

我们即将迎来一个低碳的时代。

在何建坤看来,向世界宣布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体现了中国主动承担国际责任的大国担当。他解释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报告曾指出,全球要实现控制温升不超过1.5摄氏度的目标,2050年要实现二氧化碳的近零排放,其他温室气体深度减排,而中国宣布的碳中和目标就是对全球温升不超过1.5摄氏度的贡献。

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说,目前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70%来自工业生产或生成性排放,30%来自消费性排放,但未来随着工业生产效能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性排放的比重有可能会提高,来自消费端的低碳化需要老百姓改变消费习惯,过低碳生活。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则表示,以低碳为引领的绿色发展理念,远不止于能源转型,绿色消费、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金融都是题中之义。

他说,目前我国在能源结构转型方面的准备相对充分,但在绿色消费、绿色金融等其他领域的应对还相对分散,缺乏系统化准备。如果从绿色金融等角度来布局能源转型,会给能源低碳化带来新的驱动力。当下,除了气候、环保领域外,应该动员全社会助力低碳。

王一鸣还从另一个角度提供了关于低碳目标的思考。他说,中国经济复苏需要双轮驱动,一个是数字复苏,另一个是绿色复苏。二者相互关联,相互支撑,如果经济的数字化水平提高了,碳排放会大幅下降,但目前我国关于复苏两翼的协同作用还没有深度关联,也缺乏具体的行动方案和行动计划,这都需要尽快启动,以迎接一个即将到来的低碳社会。

国家发改委国家节能中心主任徐强认为,一个国家的低碳转型,政府要有态度,全社会都要有觉悟,每个公民都要尽义务,才能够实现。

(摘编自刘世昕《两个目标彰显低碳转型决心中国驶入减碳快车道》中国青年报,2020年10月12日)

1.下列对工业减碳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构建绿色低碳的工业体系要不断完善顶层设计,针对不同重点领域形成的多维度、全覆盖的工业低碳发展体系。
B.大力节能,降低能耗强度以及加快发展新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是有效降低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的具体目标。
C.为尽早达峰,要强化GDP能耗强度和能源消费总量双控指标,以此确保碳强度持续下降,非化石能源占比不断提高。
D.在全球绿色发展理念导向下,实现全社会低碳,绿色应当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能源、消费、建筑、金融等。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球气候变化和我国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都要求我国构建绿色低碳工业体系。
B.只要扭转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就可以达成我国工业节能减碳的目标。
C.中国经济复苏需要数字复苏和绿色复苏深度关联,启动具体行动方案和行动计划。
D.瞄准碳中和,推动碳达峰,为发展增绿,说明我国主动承担国际责任,有大国担当。
3.请简要概括材料三的论述层次。
2021-06-04更新 | 136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考古学是历史学科的分支,通过实物资料来揭示古代历史的真实面貌,进而探索社会发展规律。考古发现表明,至少在上百万年以前,中国的大地上便有人类起源和发展。然而,有明确文字记载的历史只有三千余年,因此,对于之前漫长历史的探索主要依靠考古学。

中国考古学自诞生以来便肩负着探究中华文明悠久历史的重任,同时也承担着增强民族自信心的重任。20世纪初,中华民族陷入深重灾难之中,西方列强掌握着军事、经济等方面的优势,掌控着国际社会话语权。一些西方学者通过对齐家文化遗址的调查,提出中华文化西来说。20世纪40年代,夏鼐先生通过发掘一座齐家文化墓葬,用地层学相关知识证明了仰韶文化和齐家文化的早晚关系,攻破了中华文化西来说的错误论断。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逐步建立和完善了考古学科体系,一系列重大的考古发现真正做到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考古的意义,并不只是为了获得惊世文物,而是要理清这些遗址和文物背后整个中华民族文明的发展脉络。尤其是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的开展,使得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进一步明晰。近年来,良渚、石峁、陶寺、红山等遗址的一系列重大发现,表明了中华文明起源阶段的多元性,并最终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实现各文明要素汇聚中原,产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即夏王朝。二里头夏都遗址、郑州商城、偃师商城、安阳殷墟等传承和发展了夏商早期华夏文明的核心内涵,两周时期的诸多城址和高等级墓葬阐释了中国礼制文化的形成,汉唐时期的长安和洛阳呈现了两大王朝的恢宏与包容,北宋都城汴梁展示出中国古代繁荣的经济和文化面貌,北魏洛阳城、金中都、元大都和明清北京城则体现了中华民族逐步融合、不断发展的过程。这些重大的考古发现将中华民族在古代所创造出的灿烂成就向世人一一展示,不断证明着中华文明的一脉相承,昭示着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五千年不断裂文明的国家。

不难看出,中国考古学的特质、发展历程与五千多年绵延不绝文明史的发掘、考证与阐释紧密联系,担负着证实和展示没有文字记载历史时期重要节点和时空场景的功能,使中国的历史更加丰富多彩。换而言之,没有考古学的科学发现、没有考古学的正确认知,历史的长度和真相就可能停留于神话与传说之间,中华文明起源的神秘面纱就始终难以揭开。

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不断传承和发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历代王朝对文化和国家观念的认同。在当今新时期,考古学不仅要成为发掘物质文化的主力军,更要为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坚定文化自信贡献力量。

(摘编自2020年10月20日《光明日报》)

材料二:

以前历史学界认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是黄河流域,然后渐渐地传播到全中国。而三星堆的发现将古蜀国的历史推前到5000年前,证明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证明了长江流域地区存在过不亚于黄河流域地区的古文明。

1986年,三星堆一、二号坑被发现后,考古工作者进行了系统的发掘,共出土文物数千件,包括人头像、人面具、金器等前所未见的文物,体现了三星堆非常独特的文化。

这些文物承载着怎样的含义?又能从中窥探到古蜀人怎样的生活痕迹?

领衔青铜雕像群的青铜大主人头戴高冠,身着三层衣,最里面的一层最长,像一件燕尾服。衣着纹饰丰富,有回字形纹、眼睛形纹、龙纹。专家推断大立人的身份必定非常尊贵。金杖拥有錾刻精美的图案。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用錾刻技术雕刻黄金的文物。专家推断这有可能是当时的蜀王鱼凫的权杖。三星堆还出土了很多金面具,其中不少贴在青铜人像的脸上,就像是黄金面膜,古蜀人采用这种方式,体现对黄金的崇拜。

三星堆还出土了很多陶器。这说明三星堆时期,农业生产取得了一定的发展,粮食有富余,可以通过陶罐储存。陶三足炊器被网友称戏称为最早的四川火锅。其三足鼎立并与口连通,扩展了容量与表面积,便于底部生火加热。三星堆时期不仅酿酒技术发达、酒产量高,饮酒的用器也非常的多样,出土的陶益等酒器,可以表明古蜀人已经有饮酒的习惯。

三星堆发掘的青关山宫殿建筑,面积接近1000平方米,是二层的大型干栏式建筑,通过建筑的规格推断,很有可能是当时古蜀国的宫殿、或者祭祀的神庙。

三星堆青铜1号神树接近4米高,树分3层,枝头立有9只鸟。树侧有一条逶迤而下、身似绳索的铜龙。有推断认为,这刻画了古代十日神话中由神鸟背负太阳为世间带来光明的故事,也体现了古蜀人的天地宇宙观。

高大的祭台、巍峨的神坛、拜祭的人群、天幕的火光,这一切,旨在表达天人合一这种人类渴望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追求,展示了古蜀先民浓郁的生命意识和博大的宇宙情怀。

(摘编自2021年3月20日《央视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我国考古体系尚不完善之时,某些西方学者曾经提出“中华文化西来说”。而事实上,至少在上百万年以前,中国的大地上便有人类起源和发展。
B.考古,除了可以获得许多惊世的文物,还可以通过理清这些遗址和文物去探索一个民族文明的发展脉络,三星堆考古就起到这个作用。
C.虽然中华文明起源阶段呈多元性,但最终各文明要素都在中原汇聚,产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即夏王朝。
D.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大立人,穿戴讲究,由此可判断其身份高贵:三星堆出土的金杖,图案精美,专家推断其为蜀王鱼凫的权杖。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考古是在寻找人类文明发展史上那些已丢失的记忆,它有助于探索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使一个国家的历史更加丰富多彩。
B.从夏商周到元明清,中华民族逐步融合和发展,中华文化光辉灿烂并一脉相承,五千年的中华文明的历史从未断裂。
C.历代王朝对文化和国家观念的认同,是中华文明得以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原因。这一点足以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力。
D.中国的考古学家通过实物资料来揭示我国历史的真实面貌,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探索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
3.下列语句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把压缩在泥土里的历史扒剔出来,舒展开来,窥探先辈的种种真相。
B.在面对秦始皇陵兵马俑时,我们能体会秦始皇当年统一天下的豪迈。
C.徜徉于李白的诗句中,我流连忘返,感受着自信、昂扬的盛唐气象。
D.我们开掘出地底下的家乡,整个儿洋溢着历史的诗情、想像的愉悦。
4.三星堆的出土文物反映出古蜀人哪几个方面的生活痕迹?请结合材料二概括。
5.材料一和材料二从不同角度论述了中国考古学的意义,请分别指出其论述角度并概括意义。
2021-04-30更新 | 12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