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杜甫(712-770)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485 题号:12958159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独酌成诗

杜甫

灯花何太喜,酒绿正相亲。

醉里从为客,诗成觉有神。

兵戈犹在眼,儒术岂谋身。

共被微官缚,低头愧野人。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点明时间与诗人此时情态,正值元宵佳节,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B.颔联点明题意,诗人以酒浇愁,酒解客愁,萌发诗兴,诗觉有神。
C.颈联“谋身”一词,既抒发诗人个人感慨,更凸显其心系苍生的情怀。
D.尾联诗人叹息自己为微小的官职所缚,倍感苦闷惭愧,流露伤感之意。
2.请结合诗歌最后两联,分析诗人是如何抒发忧国忧民情怀的。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前出塞九首(其九)

杜甫

从军十年余,能无分寸功。

众人贵苟得,欲语羞雷同。

中原有斗争,况在狄与戎。

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以“征夫”口吻概述自己从军已久,然后发出诘问,暗示军中官兵不公的黑暗现实。
B.颔联紧承首联,描述了军中将士争功贪赏的情状,表现“征夫”不屑与之为伍的想法。
C.颈联表面上写“征夫”对国家内忧外患状况的担忧,实则是抒写诗人内心的此种情感。
D.诗中写出“征夫”对功赏的态度,语言浅显,虽未对征夫进行直接描写,但形象鲜明。
2.诗歌尾联的含义是什么?从中可以看出征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分析。
2022-03-17更新 | 330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酷。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从户外的景色着笔,点明客人来访的时间、地点,也写出作者当时的心境。
B.诗人虽因菜肴简单、旧醅待客而有歉意,但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主人待客的热情。
C.邻居老翁的不请自来把席间的气氛推向了高潮,结尾两句峰回路转,别开境界。
D.这是一首至情至性的纪事诗,表现出诗人纯朴的性格和好客的心情,结构谨严。
2.这首诗选取了哪些生活细节来表现诗人待客的兴味?有怎样的效果?请简要分析。
2023-07-27更新 | 172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泊岳阳城下

杜 甫

江国逾千里,山城仅百层。

岸风翻夕浪,舟雪酒寒灯。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注】①此诗是杜甫晚年于离乱中乘舟从湖北到阳时所作。②江国:江河纵横的地方。③仅:几乎,将近。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从大处着眼,写出江国之大、山城之高,气势磅礴,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B.颔联由远及近,由大及小,紧承首联,以外界的大而冷,衬托出舟内的窄小孤寒。
C.因环境所迫留滞异地,使我才华难以发挥;时事艰难危险,却无法减少我的胆气。
D.诗人借豪景抒豪情,又以岸风夕浪、舟雪寒灯相辅,气韵流转顿挫,富有节奏感。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是一首五言律诗,属于近体诗范畴;而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却是七言古体诗。
B.首联写浩瀚的江河之国有千里之大,层峦的山城有百层之高。气势宏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C.颔联描绘了一幅冬夜羁旅图,舱内,寒灯一盏;舱外,风吹浪翻,夜雪纷飞,营造出萧瑟凄凉的意境。
D.整首诗以豪情与壮志衬托出豪迈的基调,意境起伏,富有节奏感,承转顿挫,铿锵有力。
2021-09-01更新 | 6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