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2 题号:1310331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艺术创作生产中,接受者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接受者的地位、意义极大彰显,使创作者必须高度关注接受者及其审美趣味、爱好,并自觉与之保持良好互动。尤其是,基于庞大的数量、强劲的消费能力和巨大的影响力,年轻受众日益扮演着带动、示范乃至引领的角色,其作用已覆盖艺术创作、传播、接受等各环节,渗透到题材选择、人物塑造、主题意旨等各层面,成为了艺术创作生产中举足轻重的要素。

如果说以广播电视为代表的电子文化是对以语言文字为代表的印刷文化的超越,那么,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文化则带来了更剧烈、更深刻的范式转换和嬗变,而年轻态恰是数字文化范式中艺术创作生产的一种鲜明突出的特征和发展趋向,并极大地突显了年轻化、时尚化等在艺术创作生产中的比重与价值。

年轻态创作生产有其艺术规律的内在理路和审美判断的价值标准,在近年来一些抗日题材或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创作生产中,那种将青春偶像剧的叙事逻辑无边界泛化、无辨别同化,乃至假致敬之名、行娱乐之实,或假年轻态之名、行违背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之实的做法,着实需要我们高度警醒、深入思考。

在抗日题材或革命历史题材创作中,发挥IP效能、翻拍经典没有问题,创新艺术表现方式理所当然,选用流量明星扮演革命战士也无可厚非。合适、得体的年轻态创作生产,既在主流价值叙事的诸多方面实现了创新发展,还带给人们耳目一新的审美感受。比如,电视剧《隐秘而伟大》将人物置于乱世背景下,让怀揣匡扶正义理想的年轻人在正义与非正义的对峙中做出忠于信仰的选择。

然而,同为年轻态创作生产的《雷霆战将》缘何遭多方诟病?在个案所折射的普遍性、反思性意义上,雷剧标签、偶像剧套路等都是症候,依据症候,我们可以深究其审美迷误的内在思维和逻辑。择要说来,有三方面突出表现:

一是对年轻受众审美趣味、爱好的浅表性误判。对年轻受众审美趣味、爱好的鉴别和表达不可想当然,不可将青春元素标签式粘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审美时尚的当代性和艺术表达更多地在于优秀的创作者依凭敏锐的感觉,通过对时代生活中诸多片段、瞬间、偶然的捕捉,洞察时代生活的主题,使片段牵挂着整体、瞬间系缚着时代、生活表层的偶然现象折射生命意蕴的内在光辉。

二是对历史真实、艺术真实的悬浮式误解。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孕育出了伟大的抗战精神,然而一些抗日题材的艺术作品脑洞大开,或脱离史实,或违背常理,致使艺术创作悬浮于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之上。事实表明,展现历史真实的前提是正确了解历史,呈现艺术真实的前提是尊重历史真实,年轻态创作生产理应顺应势之所至,讲求事、理、情之所为用,使作品充盈抗战精神的浩瀚之气。

三是资本逻辑的僭越性误植。近年来一些年轻态创作生产存在不少怪现象,尽管原因多种多样,但资本逻辑的侵蚀、僭越显而易见。这不仅是对艺术的一种伤害,也是对社会精神生活的一种伤害。在这种意义上说,年轻态创作生产越是渐成主流、越是具有发展的潜能,就越需要自觉恪守的规定性,越需要有历史理性与人文关怀的双重烛照,以免创作生产陷入商品拜物教的资本逻辑,也以免艺术在舍本求末中沦为蛋糕上的酥皮。

(彭文祥《年轻态艺术创作生产的审美迷误与价值复位》)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互联网时代,艺术创作接受者的地位、意义得到了极大彰显,接受者必须高度关注创作者并自觉与之保持良好互动。
B.“年轻”受众数量庞大、消费能力强劲、影响力巨大,日益发挥带动、示范、引领作用,其作用覆盖面广,渗透层面多。
C.以广播电视为代表的电子文化超越了以语言文字为代表的印刷文化,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文化则引起了文化范式的彻底转换。
D.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创作者因为拥有敏锐的感觉,能够洞察时代生活的主题,使片段牵挂着整体、瞬间的表象折射着生命的光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整体采用递进式结构,论述逐层深入;在探究审美迷误的内在思维和逻辑的三个表现部分,亦是层层深入,从现象到本质。
B.文章四、五段在论证“年轻态”创作生产有其艺术规律的内在理路和审美判断的价值标准时,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手法,富有说服力。
C.文章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揭示现象的基础上,也具体阐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照应了题目中的“价值复位”。
D.文章末尾处用“蛋糕上的酥皮”为喻,生动形象地批判了创作生产陷入商品拜物教的资本逻辑、艺术创作舍本求末的现象。
3.下列关于原文艺术创作“年轻态”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年轻态”是数字文化范式中艺术创作生产的一种突出而鲜明的特征和发展趋向,极大地突显了年轻化、时尚化等在艺术创作生产中的比重与价值。
B.在抗日题材或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创作生产中,要警惕那些假“致敬”之名、行娱乐之实,或假“年轻态”之名、行违背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之实的做法。
C.在抗日题材或革命历史题材创作中,发挥IP效能、翻拍经典、启用流量明星扮演革命战士等做法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创新发展,让人耳目一新。
D.“年轻态”创作生产越是渐成主流、越是具有发展潜能,自觉恪守“美”的规定性、重视历史理性和人文关怀,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抒情手法为诗词所常用,叙事手法则是小说、戏剧的长技。不过,擅长抒情的诗词并非与叙事绝缘,诗词的叙事方式有其独特之处,与小说、戏剧的叙事有很大不同。将叙事视角引入古代诗词研究,将有助于更为全面深入地解读诗词作品。

分析古代诗词的叙事,无非是几种情况,一种是事在诗词之内,一种是事在诗词之外,第三种情况则是诗词内外都有事。

所谓事在诗词之内,较为理想的情况是:诗词叙事清晰,仅从作品本身已能知其事之大概。比如杜甫的《石壕吏》,就像一幕用诗写成的独幕剧,时间、地点、场面、背景交代清楚,人物上下场有序、动作鲜明、对话生动,剧情发展跌宕起伏,起因、高潮、结局一一呈现,而且除了明场演出的一切,还有暗场表现和令人想象不尽的更含蓄的意义。而更多的诗词作品则是虽故事叙述不甚精细,所提供的细节却颇鲜明的事在诗内之作。这种艺术表现手法,与古代文言小说往往只简洁交代关键性细节而不铺叙事件过程,与古代绘画往往突出核心意趣而省略枝节描画,在原理上是一致的。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仅二十个字,却完整地叙述了诗人一次访人不遇的经过。这首小诗实际上写了三个人物,其中最有意味最令人遐想不尽的是并未出场的那位隐者。像这样的作品固然够不上小说,但却不妨说是一幅生动的有着两个在场人物的情景画,或者像一组精心组接的电影镜头——从诗人和童子对话,到二人一起眺望白云缭绕的大山,其叙事性质是毋庸置疑的,而对这叙事内容的理解便是进一步探索诗意的基础。

而事在诗外,则是指那些作品本身对事件描述不细不清,必须参照作品以外的相关资料才能了解其事的那类情况。这里,在作品之外的事,其实也就是此作品的创作本事(或背景)。李商隐《柳枝诗五首》是典型例子。此诗前有长序,已够一篇独立散文模样;读此序后,对下列五首南朝乐府民歌体小诗之意旨自不难理解,而若无此序,恐怕解者又将众说纷纭了。大部分戏曲的抒情唱段,也基本上是事在作品之外,诗词曲所铺写的是针对某件事而抒发的情感,其本身虽并不承担详叙完整故事的任务,但那故事却是这抒情必不可少的背景。

对于研究者来说,在诗词之内外都能发现其事,应是最好的情况。如诗词笺注往往不但注出作品所涉之事典语典、字义训诂、舆地名物、风俗制度等,而且努力探索创作背景、动机和灵感来源,力图揭示与作品相关的内外之事。如陈寅恪笺释钱(谦益)柳(如是)因缘诗著《柳如是别传》以专考证河东君之本末,而当代学人复结合此笺释,从陈寅恪诗作以探究其晚年境遇心态,这些工作之性质皆可谓借释诗以探寻和复原故事。

在古代文学的发展史上,诗词在抒情与叙事的互动、交错、碰撞、融合当中呈现出种种奇异风采。因此,让叙事成为古典诗词研究的角度之一,不但理由充足,而且充分可行、前景可期。

(摘编自董乃斌《古典诗词研究的叙事视角》)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欣赏大多数古诗词时,读者可以通过明晰的叙事脉络理解诗词的情感指向和创作动机。
B.以叙事见长的戏曲,亦不乏事在诗外的抒情唱段,戏中所叙之事是唱段情感抒发的基底。
C.作为古典文学的研究方法,诗词笺注不仅着眼于诗词的释义,也力图揭示其背后的故事。
D.探究古代诗词作品的叙事因素,对干更为全面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面貌具有重要意义。
2.下列诗词作品不属于“事在诗内”的一项是(     
A.白居易《长恨歌》
B.韦庄《菩萨蛮》(其二)
C.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D.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本文第三段将《石壕吏》比作独幕剧,这样处理有何效果?请简要分析。
2021-07-07更新 | 4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炎黄时代也被称为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我们的祖先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筚路蓝缕、生生不息,留下了早期华夏民族薪火相传、绵延不绝的文化轨迹,形成了一条迥异于西方国家的文明路径。

炎黄时代,中国境内分布着华夏、东夷和苗蛮三大部族集团。首先,黄帝族与炎帝族经过阪泉之战,逐渐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以炎黄二族为主体的华夏集团。后来,分别与东夷、苗蛮集团通过战争而相互融合。三大部落集团融合后,随着夏王朝的建立,以王朝国家为框架凝聚成了最初的华夏民族。所以,华夏民族从其最初的生成过程来看,它是以炎黄为主干,又融合了部分东夷、苗蛮等众多部族集团而形成的,华夏民族在血缘上并不是某一特定族群的延续,而是以中原地区为其共同的地区,由不同血缘关系的人们组成的一个文化共同体。在这个意义上,华夏民族在其诞生伊始就是一个文化民族。

在不断征伐与融合中,东夷、苗蛮、夏人和商人等逐渐消失了。诚如王震中所言,在两周时代,始于夏代的华夏民族经历了由自在民族自觉民族的升华,夏商时期华夏民族已经存在,但作为自称亦是他称的华夏之类的民族称谓还未出现,故称为自在民族,到春秋战国时期,”“”“诸夏”“华夏之类的民族称谓频频出现,这是这种民族自觉意识的强烈表现,故属于自觉民族。就民族融合而言,即使在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民族融合的步伐也并没有停止,秦汉时期人口众多、文化趋同的汉民族就是由先秦时期的华夏民族又进一步融合了蛮夷戎狄等族群发展而来的。

炎黄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祖文化、龙头文化,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古文献记载,神农之治天下,怀其仁诚之心,神农为寻药而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黄帝之治天下,施惠承天,一道修德,惟仁是行,宇内和平。炎黄二帝所体现出的这种修道德、行仁义、牺牲奉献、协和万邦、创造发展等精神,我们称之为炎黄精神,它既是民族精神的源头和根脉,也是形成民族精神的内核和基因。

在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炎黄文化、炎黄精神的内涵也都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经过炎黄子孙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和弘扬,最终凝练、升华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渗透进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之中。从古至今,中华”“中国之称谓,都是与炎黄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地域角度而言,它指的是炎黄后裔所居住的地方;就文化方面来说,它指的是炎黄及其后裔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尽管中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特殊性,但是大家都有一个自觉的中华认同,即都是中国人。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中华民族与炎黄二帝总是精神相通、血脉相连的,炎黄文化、炎黄精神也是中华儿女智慧和力量的重要源泉。

中华民族认同,从本质上讲,就是以炎黄精神为核心的文化认同。梁启超说:凡遇一他族而立刻又‘我中国人’之观念浮于斯脑际者,此人即中华民族之一员也。炎黄精神代表着中国人最基本的价值追求,而炎黄正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精神标识。

(选自李俊《炎黄文化与民族认同》,2019年6月1日《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各民族的文明路径是不完全相同的,我们华夏民族祖先在自己古老的土地上筚路蓝缕、生生不息留下了独特的文明路径。
B.华夏民族是一个“文化共同体”,并非某一特定族群的延续,而是以中原地区为共同地区,由不同血缘关系的人们组成的。
C.华夏民族融合步伐一直都没停过,春秋战国时期与秦汉时期也没停过,现在的汉民族由先秦华夏民族融合蛮夷戎狄等而来。
D.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精神标识和价值追求,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就是炎黄,而炎黄精神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意从历史的发展变迁中,阐述了华夏民族的形成过程,论证了炎黄文化与某种认同的关系,得出炎黄是中华民族精神标识的结论。
B.全文是总分总结构,开头提出问题,本论论述炎黄融合不同民族形成华夏民族的过程,最后指出民族认同就是炎黄精神的文化认同。
C.文章本论部分先从纵向角度,论述华夏民族的形成,突出炎黄的主干地位;再论述炎黄文化的形成过程以及它的不断丰富与发展。
D.文章善用举例论证,文中有大量的史实,如:华夏、东夷和苗蛮三大部族集团的融合、神农与黄帝治天下、梁启超辨别中国人等。
3.根据原文内容,下面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最初的华夏民族是以夏王朝的建立为标志、以王朝国家为框架凝聚成一个文化民族。
B.不断的征伐与融合使一些种族消失,华夏民族也由“自在民族”变成了“自觉民族”。
C.炎黄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根祖文化、龙头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源头和根脉。
D.无论从地域角度还是就文化方面,“中华”“中国”与炎黄是密不可分,紧密相连的。
2021-07-04更新 | 3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字是文明发展的载体,记录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与经验教训。古人说,欲灭其国者,必先灭其史。同样,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字消亡了,其文明发展的根基也就动摇了。汉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代代相传并不断繁荣发展的根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应将汉字教育作为凝神聚力、铸魂固本的战略工程。

清末民初以来,在日本脱亚入欧的影响下,中国一些知识分子对中华文化的根基——汉字产生了怀疑。汉字落后论者认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声称汉字的出路在于拉丁化汉字难学论者主张汉字拼音化简化儿童识字有害论者主张放弃汉字教育。这些论调在近几十年仍有一定市场,比如20世纪80年代,有人就认为计算机是汉字的掘墓人

当前,汉字教育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面临外语教育的挑战。现在,英语是学生的必修课,学习英语在一些人看来可以改变命运。受这种价值观影响,在汉语与英语之间,一些人更重视学习英语,这直接冲击与削弱了汉字教育。二是面临信息化的挑战。随着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人们通过敲击键盘输入汉字的场合越来越多、越来越便捷;在古人眼中曼妙婀娜、形神兼备的汉字,现在变成了电脑键盘、手机屏幕上字母组合的产物。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书写汉字的机会在变少,提笔忘字的时候在增多。从这些角度来说,汉字面临危机绝不是危言耸听。

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具有形、音、义三要素。汉字不单单表达概念、内涵、外延等,还给人带来图形、联想、感觉等。与拼音文字相比较,汉字具有鲜明特色和独特魅力。学习与理解汉字,应遵循汉字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拼音文字是由字母组成的文字,其教学是用拼音的方法。我国汉字教学引进了这种方法,并将其作为汉字教学的主要方法。这种用拼音文字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汉字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值得我们深思。

近年来,随着国人文化自信的提升,适应汉字在海外传播的需要,不少学者开始重新审视汉字教学的方法,合理借鉴我国传统汉字教学的经验。有的教学实验根据形、音、义三要素和儿童擅长形象记忆的特点,探索从字形讲字义,从生活讲汉字因形分类、因类施教等汉字教学的新理念与新途径。通过这些方法,一些汉字教育工作者尝试把每个汉字的文化基因形象生动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对汉字有兴趣、生爱恋、晓逻辑、会思考,甚至实现以字养德。这类教学实验,对完善汉字教育有积极意义。

加强汉字教育,除了不断创新汉字教学的方式方法,更重要的是提升全社会对汉字教育的重视程度。我们要把汉字教育提升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度来认识,只有这样,才能让古老的汉字在信息时代焕发新的生机,才能把中华文化的优秀基因植根于一代代中国人心中。

(摘编自王殿卿《汉字教育攸关文化传承发展》)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现在一些人鄙视汉语而重视英语,直接冲击和削弱了汉字教育,不利于文化传承。
B.汉字教学的方式方法的创新,有助于实现以字养德,从而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C.汉字记录着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与经验教训,是中华民族繁衍发展的基础。
D.清末民初一些知识分子对汉字产生了怀疑,原因之一是当时国人的文化自信不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在论证汉字教学时,强调应遵循汉字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借鉴传统汉字教学经验。
B.文章从历史与现实两个角度分析了汉字面临的危机,指出了加强汉字教育的必要性。
C.文章引用20世纪80年代某些人的观点,是为了证明汉字不能适应信息化的挑战。
D.文章首尾呼应,论述了汉字教育的重要意义,并对如何加强汉字教育提出了建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日本“脱亚入欧”对中国一些知识分子影响很大,有的人甚至提出废除汉字的主张。
B.汉字的形音义三要素,决定了汉字教育必须摒除拼音教学法,使用形象化教学法。
C.创新汉字教学法,提升全社会对汉字的重视程度,有助于让古老汉字焕发新生机。
D.如果我们不进行汉字教育而使用拉丁化文字,则我们文明发展的根基必然被动摇。
2021-11-05更新 | 66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