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南北朝 > 谢朓(464-499)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35 题号:13107164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王中丞闻琴

[南朝齐]谢朓

凉风吹月露,圆景动清阴。蕙风入怀抱,闻君此夜琴。

萧瑟满林听,轻鸣响涧音。无为澹容与,蹉跎江海心。


【注】容与:徘徊,踌躇不进。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秋夜凉风月露,从视觉、听觉与触觉多角度渲染清凉感和宁静感。
B.第三句的“蕙风入怀”从嗅觉感受着眼,写出了诗人的愉悦感与陶醉感。
C.颈联侧面写“闻琴”,使人产生林泉幽胜的美好联想,写得极富画面美。
D.与《琵琶行》不同,此诗更多从虚处传神,着重渲染环境气氛和传达感受。
2.本诗境界可用一“清”字概括,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清”的表现。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入朝曲

[南齐]谢朓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

飞甍夹驰道,垂杨荫御沟。

凝笳翼高盖,叠鼓送华输。

献纳云台表,功名良可收。


[注]①云台,汉官高台名。汉光武帝曾以南宫云台作为召集群臣议事之所,后遂用以借指朝廷。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一二两句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叙写金陵的地理形势和历史变迁。
B.第五句中,“驰”字写出了金陵城里高楼鳞次栉比、甍宇齐飞的雄伟景象。
C.诗歌三至八句紧承“帝王州”来写,具体描绘了都城金陵的繁华壮丽。
D.诗歌最后两句表达诗人建功立业的决心,反映了他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2.诗歌三至八句,写景很有特色,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2021-01-07更新 | 100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临高台   

谢脁

千里常思归,登台临绮翼。

才见孤鸟还,未辨连山极。

四面动清风,朝夜起寒色。

谁知倦游者,嗟此故乡忆。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登上高台,面对随风舞动的帘幔,不禁产生对遥远故乡的思念之情。
B.诗人极目远眺,一只孤独的飞鸟闯入视野,他的心绪也由此而产生波澜。
C.诗人努力看向故乡,连绵的群山却遮挡了视线,这让他的内心更加惆怅。
D.清晨未明,诗人登临山顶,面对着清冷的晨风和袭人的寒气,不忍离开。
2.有人说,读诗需要字字斟酌,词词品味。请尝试从末尾二句中的“谁知”、“倦游”、“嗟”、“故乡忆”四个词语中任选两个来分析其在表情达意方面的效果。
2022-07-25更新 | 130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高斋视事

谢脁

余雪映青山,寒雾开白日。

暧暧江村见,离离海树出。

披衣就清盥,凭轩方秉笔。

列俎归单味,连驾止容膝。

空为大国忧,纷诡谅非一

安得扫蓬径,锁吾愁与疾。


【注】①谢脁,南朝齐文学家。出任宣城太守时,曾于城关陵阳山顶建造一室,取名“高斋”。②连驾,这里指一间接着一间的高大房屋。③纷诡,指官场混乱。非一,不能一致、难以治理。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四句实写诗人于高斋所见之景,为后面的叙事、抒情做铺垫。
B.“列俎归单味,连驾止容膝”,意思是美味佳肴只食一味,华堂广厦只居一间。
C.“空为大国忧”中的“空”字意蕴深厚,耐人寻味,与“塞上长城空自许”中“空”字表意不同。
D.全诗分写景、叙事、抒情三个层次。写景,景中含情;叙事,事中寓志;抒情、深沉蕴藉。
2.“余雪映青山,寒雾开白日。暧暧江村见,离离海树出”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3.请指出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
2021-03-29更新 | 62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