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71 题号:1310819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翻开中国两千余年文明史册,历代文人墨客多如星云,唯司马迁这颗亮星最为璀璨、最为耀目,是他奠定了中国文学与史学的基础,一部《史记》千秋留芳,一代文豪万世钦仰!司马迁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史学家,他的巨著《史记》,以及他的正直品格与不屈精神,都成为历代文学家和史学家的典范。司马迁将自己的心血、灵魂和全部的生命、激情都浇铸在了《史记》之中,在二十五史里,这样的作品,唯此一部。

《史记》是我国纪传体史学的奠基之作,同时也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开端;它既是历史的“实录”,同时也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司马迁在艺术上精心构思,巧于安排,运用多种手法,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古代广阔的生活画面。如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起义军领袖陈涉;叱咤风云、有古之勇士气概的项羽;不畏强暴、机智谦逊的蔺相如;爱国仗义、礼贤下士的信陵君……其气势之磅礴,场面之壮阔,人物形象之丰富,对后世的传记文学、小说、戏剧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司马迁是汉代成就最高的散文家,凭借一部《史记》足以傲世,他那渊博的学识、深邃的思想、不朽的人格,以及挥洒自如的神来之笔,令后代文人仰慕不已,千载之下依然可见其雄风。《史记》所渗透的人文精神是多方面的。以立德、立功、立言为宗旨以求青史留名的积极入世精神,忍辱含垢、历尽艰辛而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舍生取义、赴汤蹈火勇于牺牲的精神,批判暴政酷刑、呼唤世间真情的人道主义精神,立志高远、义不受辱的自尊精神……而《史记》这部经典之作中一系列血肉丰满的历史人物,也从不同侧面成为这些高尚人格的再现,许多人物成为后代作家仰慕和思索的对象,一直予人以鼓舞和启迪。司马迁已远去两千年了,却以一部《史记》而永久。两千年来,万千读者与长眠的司马迁“相看两不厌”,交合注入着一股股历史血脉。

司马迁的《史记》是古代第一部由个人独力完成,具有完整体系的史学著作。不但在中国史学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且开我国传记文学的先河,为中国古代文化建立了不朽的丰碑。近人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称赞这部巨著是“千古之绝作”。

(选自哈尔滨出版社《中国城市口水战》,有删改)

1.下列关于司马迁和他的《史记》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翻开中国两千余年文明史册,在多如星云的历代文人墨客中,唯司马迁这颗亮星最为璀璨、最为耀目,是他奠定了中国文学与史学的基础,因此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史学家。
B.《史记》对后世的传记文学、小说、戏剧创作有深远影响,这与它所写的磅礴气势、壮阔场面和丰富的人物形象有关。
C.司马迁那渊博的学识、深邃的思想、不朽的人格,以及挥洒自如的神来之笔,使他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成就最高的散文家。
D.古代第一部由个人独力完成的《史记》,它所写的历史人物形象血肉丰满,所以后世认为它是纯文学作品。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与理解不符合选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司马迁能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史学家,成为历代文学家和史学家的典范,这与他创作的《 史记》息息相关。
B.本文作者认为在二十五史里,《史记》是唯一一部倾注了作者的心血、灵魂和全部的生命、激情的作品。
C.举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起义军领袖陈涉等例子是为了证明司马迁在艺术上精心构思,巧于安排,运用多种手法,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D.司马迁尽管远去了两千年,但《史记》至今还依然存在,所以梁启超称赞其为“千古之绝作”。
3.根据选文内容,下列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史记》是历史的“实录”,这与司马迁正直品格与不屈精神息息相关。
B.《史记》是我国纪传体史学的奠基之作,同时也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开端。它为中国文化建立了不朽的丰碑。作为史学著作,具有完整体系;作为文学著作,其影响深远。
C.《史记》渗透着积极入世、自强不息、舍生取义、呼唤真情、义不受辱等人文精神,这些精神熔铸在作品刻画的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之中。
D.司马迁因一部《史记》千秋留芳、万世钦仰,令后代文人仰慕不已,千载之下依然可见其雄风。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当我们把传统民间艺术与伟大的经典作品比较时,两者艺术美感的差异往往表现得非常明显:前者常见的单调重复和即兴随意的形式,与后者的个性鲜明、精致完美形成强烈对比,令人很容易把前者理解为是后者的早期不完美形态。然而这两类艺术具有不同的审美趣味背景,并非只是简单的高低之分。

艺术的经典化是不断追求完美和杰出的过程,因此经典美学对艺术发展的引导突出表现为对完美、个性和创造性的追求方面。民间艺术最普遍的特点是程式化和即兴性,程式化意味着缺少创造性,即兴性则似乎证明这种艺术活动缺乏完美的标准。许多公众艺术活动如曲艺、民歌等,也都普遍具有程式化特点。上溯到《诗经》和其他古代歌谣,更容易发现大量重复杂沓的选句、套语、衬词和固定格式。

程式化塑造了观众对群体传统的认同,也塑造了表演者与观众之间的默契。从经典美学的观念看来,程式化可能意味着缺乏个性和创造性的呆板僵化艺术,但这其实是一种误解。程式化提供了表演者和观众共享的期待视野和艺术结构,但在具体表演中并非完全按照固定模式进行,而是由表演者在程式的框架中即兴发挥,如随意插入的插科打评、信口开河的自由渲染表现等,制造出令观众惊讶的现场效果。

随着非遗保护观念的兴起,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越来越受到关注,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对于传统审美认同的传承保护,最根本的问题就在于这种活态审美活动得以传承的生态依据在哪儿?从传统民间中生长起来的艺术趣味在当代全球化的环境中能否生存?以一般意义上的文化生态学观念来看,文化活动离开了特定的生态环境,其生存发展是难以持续的。按照这个道理,在全球化和数字时代的当代文化环境中,乡民社会的审美文化小传统似乎难以传承延续下去。

但这样理解文化生态其实是不全面的。关于当代文化形态的整体描述实际上只是对处于主导地位的文化形态所做的描述。文化生态的真正含义是对于文化的多元性、复杂性和混生互动关系的认识。在宏观文化环境的内部存在着不同历史、空间和族群特征的多种文化形态,每种文化形态都有自己发生发展和繁衍的特殊生态条件。在这里我们可以参考生态学的一个特殊概念生态壁龛。所谓生态壁龛在生态学上是指与特定生物的生存繁衍具有最直接关系的环境条件。英国艺术史学者贡布里希在文化生态学研究中从生态壁龛引申出艺术生态壁龛概念,用以指与艺术形态生成条件关系密切的文化环境。艺术生态壁龛的概念可以帮助解释一些复杂的文化生态现象。比如许多地区、民族都有的山歌,本来是乡土社会环境的产物,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乡土文化空间逐渐萎缩消失,山歌的生态环境似乎也要随之而消失,山歌的消亡便成为文化生态变化的必然结果。可实际上有些山歌在城市化的文化环境中仍然生存着。

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正在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大都市化转向新型城镇化,这一发展转型的重要内涵是从工业文明以来以经济高速增长为标志的现代化发展转向后增长时代的生态文明建设。构建所谓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的生态文明不仅需要自然生态的保护,更重要的是整个文化生态的建设。非遗的文化生态壁龛保育与建设正是重构整个文化生态的重要内容。

(选自高小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学研究:公众参与的一种维度》,有删改)

材料二:

1979年,长篇评书《岳飞传》在全国近百家电台播出,风靡全国。我说的是北京评书,没有方言障碍,当时几乎走遍全国,因而得了个绰号——全国粮票

《岳飞传》创作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原著《精忠说岳》局限性比较大,必须进行删改增补,其中最难的就是查找资料。但我没有感觉辛苦,相反,心里总有一股昂扬向上的拼劲儿。那段时间我每天晚上前半夜创作,后半夜把先生叫起来帮忙修改,五六点钟起床背诵几遍再去电台录音,大概要录四五个小时。好评书要字斟句酌、反复修改,有时候对作品不满意,我气得撕了重写。其实各行各业都一样,要想取得成绩绝非一日之功,必须倾注心血。

用评书方式讲述岳飞故事,人们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爱国主义精神熏陶。对于老百姓来说,历史就是由一个个故事构成,这些故事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岳飞精忠报国、孝敬父母、和睦邻里,他的精神放在现代社会依然值得提倡——无论是小家还是大家,如果人人都能有岳飞精神,我们的社会就能安定和谐。

2007年评选全国道德模范,有同志提议将道德模范故事改编成评书,于是我和先生一起改编了百余集评书。道德模范的故事与我秉持的通过评书宣传正能量理念是一致的,把尊师重教”“尊老爱幼等优良传统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充满趣味的故事讲述出来,是当代评书人的责任与担当。表演过程中,我也受到道德模范精神感召,决心以他们为楷模。从艺60年,我走向老山前线、管教所,走进田间村庄、工厂矿山、社区街道,九到河南,十入山东,还创办千山书荟,开设刘兰芳大讲堂”“百姓书场”“胡同评书讲堂等等,努力践行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为百姓服务这一原则。

文艺的百花园姹紫嫣红,评书热度已不能与曾经同日而语。但随着媒介发展,在网上听评书的人日益增多,我的《岳飞传》在网上收听量已经破了1亿;另外,我了解到现在有许多家长也乐意给孩子听评书,这样既能让他们放下手机,又能通过评书里讲的故事陶冶性情。这都鼓励我们要更好地把评书艺术传承下去,把这一门古老的民间艺术发扬光大。要说好书、说好英雄人物,无论是历史的还是现代的,我希望把他们的精神贯穿在节目里,寓教于乐,使听书者在笑声中获得启迪与思考。

(选自人民网《访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讲好故事,启迪人生》,有删改)

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传统民间艺术”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审美形式单一,从审美趣味上讲,传统民间艺术比不上伟大的经典作品精致和完善。
B.传统民间艺术相对来说随意性较强,没有不断追求美的价值诉求,表演的标准也不明确。
C.许多民间艺术具有程式化特点,但却能契合观众审美需求,也能培育出群体的审美认同。
D.当下文化生态背景下,传统民间艺术面临生存挑战,难以传承延续,文化生态建设困难。
2.下列关于材料一论证方面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列举民间艺术在具体表演中运用的表现手段,主要不是为证明它对表演效果的作用。
B.从文章末尾可看出,非遗文化生态保护和建设是当今整个文化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C.“扬州评话世家传人王少堂的《武松》十回、《宋江》十回等王派水浒,由于一代代口头传习和即兴表演而保持着活态传承特征。”——适合做文章论据。
D.“评弹被搬入大都市时尚酒吧,配以电子乐器,以古老的说唱方式,唱出切合现实的内容,让人们重新爱上这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适合做文章论据。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对传统民间艺术的认知易于受到主导文化形态的影响,从而不可避免地产生差异。
B.新型城镇化趋势下,从传统民间生长出来的活态审美活动有望得到较好地传承和保护。
C.“艺术生态壁龛”理论破解了传统民间艺术在当今文化生态下为何还能蓬勃生长的难题。
D.刘兰芳艺术实践说明传统民间艺术具有广泛群众基础,也可佐证“艺术生态壁龛”理论。
4.请根据下面设定的情境作答。

家乡文化生活调查中,小骏了解到,素有评书之乡美誉的鞍山,曾涌现出单田芳、刘兰芳这样的评书艺术大师,而近年来,评书艺术却陷入了后继乏人的窘境。于是,小骏产生了将来投身弘扬优秀评书艺术事业的想法。

对此,同学们形成了支持与反对的两派。反对方认为:评书是一种行将没落的民间艺术,在文化事业日新月异的今天,越来越难以适应大众日益提高的欣赏水平,也跟不上不断提升的时代价值要求,最终会因丧失生存空间而消亡。所以小骏的选择没有前途。


作为支持小骏的一方,请你根据对两则材料的认知,列出几条发言要点,反驳对手,说出支持的理由。
2024-01-05更新 | 4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新一代人工智能正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推动世界从互联网信息时代进入智能信息时代,将给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颠覆性影响。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将给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带来强大新动能,从而让人类社会实现创新式发展。

从科学层面看,人工智能跨越认知科学、神经科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具有高度交叉性;从技术层面看,人工智能包含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知识工程、自然语言处理等多个领域,具有极强专业性;从产业层面看,人工智能在智能制造、智慧农业、智慧医疗、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大,具有内在融合性;从社会层面看,人工智能给社会治理、隐私保护、伦理道德等带来新的影响,具有全面渗透性。可以预见,通过科学研究的牵引、应用技术的交叉,人工智能必将推动人类社会实现创新式发展。

人工智能为人类认识世界引入新范式,增强科学发现能力。人工智能的发展史是相关学科不断交叉融合、遵循不同范式的过程。从符号主义、逻辑推理、知识工程到连接主义,从大数据驱动小任务到小数据驱动大任务,从神经形态类脑智能到量子计算智能,人工智能的新范式不断增强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传统的科学研究引入新范式后,研究效能得到了极大提升。

人工智能为人类理解世界创造新工具,提高外界认知能力。人工智能创造各种技术,帮助人类理解复杂的拥有海量信息的世界。计算机视觉技术利用感知世界的每一个像素,增强人们观察场景的敏锐度。自然语言处理技术通过深度语义分析,改善人和机器的交流互动环境。知识计算引擎与知识服务技术帮助我们搜集获取海量知识,进而挖掘关系,形成新的知识图谱。自主无人系统可以利用其不怕热、不怕冷、不怕压等特性,涉足人类无法到达或难以忍受的极端环境,帮助我们探测未知世界。

人工智能为人类改造世界形成新业态,增强产业发展能力。根据对人工智能应用的需求,可将人工智能产业分为三个层次:以AI芯片和软件为框架的基础层;以语音识别、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交互为主的技术层;以智慧医疗、智能安防、自动驾驶等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应用层。人工智能与传统产业的融合,不仅能提高产业发展的效率,还可以实现产业的升级换代,形成新业态,构成新的创新生态圈,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

人工智能为人类管理自身构建新模式,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社会规范有序是人类的共同愿望,人工智能嵌入社会治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解决政府和公众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及时预测和感知突发舆情;通过对汇聚到一起的多种传感器感知到的社会公共情况进行连续监测,智能预警各种公共安全事件。比如,智能安防的视频结构化和生物识别技术大大降低犯罪率,借助天眼系统抓捕逃犯,这些都是人工智能技术在社会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表现。需要强调的是,人工智能管理模式在推行过程中,也要解决其和固有社会伦理规范的冲突、数据使用的隐私保护等问题。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给人类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为了人类共同的美好未来,全世界人工智能领域的参与者应秉持共创、共享、共赢理念,共同创造知识,共同分享技术,在良性竞争中实现共赢。

(摘编自李元元《人工智能带来创新式发展》)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工智能不仅会颠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还能与传统产业融合,形成新业态,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
B.人工智能跨越多种学科,具有高度的学科交叉性,人工智能的发展史与相关学科的发展史同步。
C.人工智能创造的计算机视觉技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等能提高人类的认知能力,帮助人类探索未知世界。
D.人工智能可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具体表现在利用智能安防的视频结构化和生物识别技术降低犯罪率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二段从科学、技术、产业和社会等四个层面论述了人工智能的特点,层次清晰。
B.第四段的论点是“人工智能为人类理解世界创造新工具,提高外界认知能力”。
C.文章在论述人工智能对社会治理的影响时,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手法。
D.文章采用了“总—分”结构,论证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给人类带来了创新式发展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蓬勃发展的人工智能,将通过在智能制造、智慧医疗等众多领域不断扩大应用,来实现人类社会创新式发展。
B.传统科学研究引入人工智能新范式后,研究效能得到了极大提升,所以要提高传统科学研究效能必须引入人工智能。
C.从人工智能产业的三个层面所对应的阶段以及侧重点来判断,三个层面的难度在逐渐增加,应用层面难度最大。
D.在社会治理方面推行人工智能管理模式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伦理道德、隐私保护等问题,这需要我们认真对待。
2021-11-23更新 | 36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学理角度来看,资本主义生态文明作为一个科学性术语,应该对其进行系统而全面的分析与论证。首先需要准确界定“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这是研究的逻辑起点;其次要从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的维度分析资本主义生态价值取向与实践的本质及特点。

关于“生态文明”的概念,学术界尚未形成高度共识。准确理解“生态文明”的概念,首先要准确界定“生态”与“文明”这两个元概念。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生态”是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这主要是从自然科学角度所做的阐释,然而发展至今,“生态”已超越纯粹的自然科学范畴,而指向一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融合,可类比于“生态系统”一词,即指生物群落中的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和周围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构成的整个体系。“文明”即文化,而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由此,“生态文明”是指各生物之间以及生物和周围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构成的整个体系,即人、自然、社会之间和谐共生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种形态能够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全面和谐、整体优化与循环发展,因而是超越工业文明的一种崭新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概念的提出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总结与现实升华。

从人类发展的大历史来看,大规模的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始自资本主义工业化时期。20世纪中后期,欧美学者出于对本国工业化进程带来的严峻生态危机的反思,撰写了诸如《沙乡年鉴》《寂静的春天》《增长的极限》等作品,环境运动应运而生。环境运动是一场广泛的群众性抗议运动,其背后蕴含着深刻的阶级性,透视着不同群体与生产资料之间的所有制关系。环境运动的参与主体涵盖普通民众、学生、记者、律师、科学家等各类群体,这些群体的共同特征是不占有生产资料、受资本逻辑的支配。

随着生态危机加剧,资本主义国家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其政策导向,通过政策创新、技术革新、产业结构调整等手段减缓本国环境污染与资源破坏。如美国建立了较完善的生态保护法律体系,成立了国家环境保护署等专门机构;德国非常重视废旧物资的回收利用,建立了有效的包装废物回收体系等。然而,这些政策、技术调整并不能真正和彻底化解人与自然间的冲突。究其根本,“资本主义”与“生态文明”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其一,就资本的内在逻辑而言,资本运动的无限性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无法调和。马克思认为,“资本只有一种生活本能,这就是增殖自身,创造剩余价值”。资本主义是建立在追求资本绝对增殖与扩张基础上的思想体系与行为模式,这就必然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断裂。因而,建立在资本逻辑基础之上的制度与发展模式在本质上是反生态的,资本主义具有反生态本性。其二,就资本主义的实际发展状况而言,西方国家的“生态”城市是建立在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基础之上的。这些国家利用国际产业链巧妙地转移了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矛盾。这种单纯的末端处理方式或称技术手段,恰恰证实了正是资本主义制度造成了全人类的生态危机。因而,“资本主义生态文明”本质上是一个伪命题。只有变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制度框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问题,才能走向“生态文明”。

(摘编自杨宁《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认知、愿景与实现》,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态文明”作为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体系,超越了工业文明,是所有财富的总和。
B.欧美在20世纪中后期发生的环境运动是群众性抗议运动,运动群体均不占有生产资料。
C.资本主义国家因生态危机加剧而采取了系列措施,但资本的本质决定了矛盾无法化解。
D.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问题,实现“生态文明”,就须变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制度。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学理的角度系统而全面地分析资本主义生态文明,意在阐明资本主义及其制度是反生态性的。
B.第二段引用了《现代汉语词典》中对“生态”的科学解释,有利于下文对“生态文明”的深入论证。
C.文章列举美、德为缓解生态危机而采取措施,这就为下文批驳资本主义本质树立了靶子,有的放矢。
D.文章除了使用举例论证外,还使用了对比论证等方法,这使得文章有理有据,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态文明这一概念廓清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种形态是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之间良性发展的呈现。
B.欧美学者认真反思本国工业化进程产生的严峻生态危机,积极撰写相关著作,掀起了影响广泛的环境运动。
C.资本主义国家修正其政策导向,通过技术革新等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本国环境污染与资源破坏。
D.资本主义因其建立在追求资本绝对增殖与扩张基础上的思想体系与行为模式,故而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断裂。
2023-09-14更新 | 12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