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50 题号:13272504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时间绾合的中晚唐怀古诗

中晚唐时期怀古题材的篇什大量涌现。诗人们面对昔日繁华一时的古迹,或者那些历史上称雄一时的帝王陵寝,联想到唐王朝盛世不再,都不禁生发出无限的感慨。当然,中晚唐诗坛上之所以怀古诗发达,其深层的原因更在于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切感受。当年歌舞喧天的繁华城阙,如今却荒草离离。诗人用自己的眼光、体验来烛照历史的情境,使历史和现实沟通起来。在历史中映出现实,在现实中反观历史。

诗的意境都是以时空形式存在,而诗中的时空,又未必是自然客观的,甚至也非纯然心理的,而是将现实时空、心理时空以意象化的方式绾合在一起的审美时空。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陆机语),便是形容诗的时空张力。怀古诗在时空感上给人以强烈的冲击,诗人多将现实和历史糅合在一起,两重时空并置叠映,使人们既能穿越于时间的隧道,在眼前呈现出当年的光影;又能感知于当下,创造出身临其境的实感。刘禹锡的《石头城》尤能体现此种双重时空特征,其诗云: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山、城、潮汐,既是眼前之景,也是旧时风物。当下的时空是眼前景,过去的时空隐含于其中,深邃的历史感寓含于诗境。

时空并置只是一种分析模式,而如果要在审美上感受到这种张力,并且获得对于历史的感怀、对于当下的省思,必以意象或意境的直击心灵才能生发出强烈的审美效应。中晚唐的怀古诗,为了表现世事的沧桑,往往以意象为焦点进行转换,绾合古今,使读者往来于古今之间。如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通过堂前燕的流转,寓含人世之沧桑。朱雀桥,乌衣巷,在六朝时都是大士族的聚居之地,而今却成了寻常人家。堂前燕作为枢机,联结古今。如果说,怀古绝句多数是以一个意象来绾合古今,那么,律诗则是以若干意象来联结古今,构成了整体组合式的双重时空。

时空的并置与绾合,通过意象的呈现而获得审美魅力,而诗人的观照方式也起着重要作用。韩林德先生曾说:一个民族持何种观照世界的方式,是持直线式的‘焦点透视’,还是持曲线式的‘流观’,归根结底,受该民族的哲学思维和美学思维支配。(《境生象外》)流观似乎是中国画的观照方式,其实诗中也多用之。从中晚唐的怀古诗来看,诗人往往从多个视点上来观照古今的迁替,通过几个不同的意象表现盛衰之感。中晚唐怀古诗中的时空是融为一体的,时间的纵深也就是空间的展开。怀古诗的审美魅力,可以从时空的向度上得以理解。

(摘编自张晶《时间绾合的中晚唐怀古诗》)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凭吊古迹,遥想往昔的繁华,感叹眼前的衰败,寄托对社会现实的感慨,因此创作了大量怀古诗。
B.怀古诗往往将现实和历史叠加在一起,立足当下,观照历史,深邃的历史感与真切的现实感交织并存。
C.怀古诗中的意象联结古今的枢机,能够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使他们在时空转换中获得审美体验。
D.怀古诗的作者往往借鉴中国画“流观”的表现方法,进行多角度观察,创造了丰富的意象或审美意境。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始终从“时空绾合”的角度论述怀古诗,分析这类诗歌在时空向度上的特点及审美效应营造模式。
B.文章先分析怀古诗涌现原因,进而分析其时空交错特点及意象作用、观照方式,层次清晰,说理透彻。
C.作者引用陆机和韩林德的话,佐证提出的概念或观点,极大增强了说服力,使文章内容变得丰富多彩。
D.作者从现实、心理与审美三个时空的维度论述怀古诗的意象,说明这三者并列的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赋予“绾合”一词以特定含义,即怀古诗对时空、古今的联结,这种联结造就了怀古诗的审美魅力。
B.作者认为绝句意象单一,绾合力强;律诗组合意象、绾合古今则显松散,多表现为两相对立的双重时空。
C.诗人的观照方式对民族哲学、美学思维的建立和形成有重要作用,如同绘画一样构造了民族文化风格。
D.文中所举刘禹锡的两首怀古诗,从现实的时空写到历史的时空,因而具有以古喻今、借古讽今的寓意。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元西域人华化考》是史学大家陈垣先生的一部论著。该书既视角独特,又有特殊的历史背景,对中国深处民族危亡的那个时代而言,其写作意味可谓深远。

《元西域人华化考》的主旨是证明元代西域人之同化中国,主要考证元代时期,在中国西域的少数民族醉心于中华文化而处处仿效,历经几代而最终为中华文化所同化的史实。本书的写作,是陈垣先生为复兴民族史学的一次努力,他通过元代西域人来华后舍弓马而事诗书,学习并接受儒家文化,以至逐步华化,来展示传统中国民族融合与文化魅力。这是对古代中国的一次致敬,也是对当时西化风气的一次警醒。他当年告诫国人要警惕那些夸彼善俗、思革吾华风者,这里所谓的告诫是有其独特用心的。据陈垣先生在北京大学时的学生郑天挺回忆,1921年在北大研究所国学门的一次集会上,陈老说,现在中外学者谈汉学,不是说巴黎如何,就是说西京(日本京都)如何,没有提中国的。我们应当把汉学中心夺回中国,夺回北京。

陈垣先生《元西域人华化考》中所谓华化,即关于元西域人之同化中国,在陈垣先生看来,华化的含义是不断发展的,因为中华这个内涵就是不断丰富的。中华在历史上曾专指汉族,但随着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中华的概念也随之变化。特别是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着列强的侵略,各族人民团结起来抗击侵略,五族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中华的概念逐渐发展为多民族的含义,中华民族于是成了中国各民族的总称。因此,华化的概念即使在元朝时已不能完全等同于汉化,陈垣用华化而不用汉化,也是其高明之处。由于《元西域人华化考》的主旨是证明元代西域人之同化中国,所以开篇作者首先就西域华化做了解释。时代不同,西域的范围也有变化,元代开疆辟土,西域的范围较之前扩大许多,元代的色目人与历史上的西域人范围不完全相同。华化并非仅仅指西域人永居汉地而归化中国,也不是仅指这些在华之西域人娴习华言,博综汉典,而是指改从华俗,且于文章学术有声焉。陈垣还进一步探讨了西域人华化的原因。他认为华化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历史现象。因为元代西域人大批东来,在中土定居后,不可避免地要接触汉文化。第一、二代多以武功取得高官厚禄,但随着战争的结束,其第三、四代遂多敦诗书而说礼乐,甚至通过科举而取得功名。

在对西域华化做定义后,陈垣再从几个大的方面论证元时色目人之华化,其考证极为详实,考虑周全,规模宏阔。本书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王国维、陈寅恪均对其称赞有加。陈垣先生的民族文化史观在其以后的著述中同样得到体现,如1941年抗战处在艰苦阶段,陈垣先生撰《南宋河北新道教考》,论证只要民族文化不亡,中国就不会亡,著书教书,保留读书种子,等待民族复兴时机。以中华民族文化为本,是陈垣民族文化史观的主导思想,他强调文化的个性和以此为基点的文化进化的包容性,这既避免了走向国粹论的保守和狭隘,又反击了全盘西化的民族虚无主义,这即陈垣史学思想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摘编自袁莹莹《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元西域人华化考>民族史观探究》)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西域人华化考》既是考证详实的学术著作,又是民族危亡下警诫国人的立言之作。
B.“西域”与“华化”是理解全书主旨的关键,二词的含义在历史上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C.用“华化”而不用“汉化”的高明之处,在于回避了其他各族人民对“汉化”的反感。
D.陈垣的史学著述带有鲜明的民族文化史观,这种史观既是民族本位的,又是包容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元西域人华化考》一书为切入点,介绍了陈垣的民族文化史观,以小见大。
B.文章重点从书名中的关键词入手,介绍了全书的创作主旨、学术史观,要言不烦。
C.文章多处直接引述陈垣的相关言论,能更直观地表现作者在书中阐明的重要观点。
D.文章以横向展开方式,对全书思想进行条分缕析,持论客观理性,学术语言严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西域民族最终融合同化于中国的事实,证明了中华文化相比西方文化更先进。
B.陈垣先生的史学研究有其根本出发点,即夺回中国在汉学领域的学术话语权。
C.厘清概念是充分展开论证的重要前提,本书的论证思路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D.民族国家的存亡,决定着文化的存亡,保留火种,才能等到文化复兴的时机。
2022-05-31更新 | 106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学经典是一个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通过阅读文学经典,世界各国人民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彼此,加深感情。中国文化底蕴深厚,文学经典数不胜数。把中国文学经典传播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可以有效地加深中国人民与国外读者之间的情感。在长期的文学传播交流过程中,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今后应继续加强文学经典的传播建设,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首先,为实现对外传播的规模化和稳定性,可以启动文学经典作品选译的系统工程。近年来,我们在中国文学经典海外传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对于中国国际地位而言,我们的文化传播还无法与大国的地位完全匹配。因此,在推动中国文学经典“走出去”时,应从历史、文化、审美等多个维度选择那些不同时期集中承载中国文化价值观、审美观,反映中国人民生活风貌的经典作品,并启动历时的和共时的多种系统图书工程,将丰富多样的中国文学经典翻译到海外。与此同时,要想使民族的文学经典真正为世界不同国家、不同语言的读者所接受,我们外译时还要在翻译语言和文本形式等方面多下功夫,使之既符合译入国受众的语言文化习惯、审美心理期待,又不会严重偏离经典所承载的中国思想文化,并呈现出中国文学的独特语言和美学风格的审美魅力。

其次,结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受众的接受习惯和文化特点,制定相应的文学经典推广传播策略。我们既要考虑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又要力求通过传播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学经典作品,满足不同地区受众的需求。为了完成推广策略,目前尚需很多前期研究成果的铺垫,特别是要加强对文学经典传播途径和方式的研究。“一带一路”沿线涉及很多国家,这些国家的民族个性、文化习俗、受众接受习惯千差万别。一方面,我们应在熟悉受众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情况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国家选择不同的文化传播途径,了解国外出版发行体制的通行方法,熟悉他们的操作流程,从而针对不同国家受众制定相应的传播策略。另一方面,我们还可尝试以边境地区为突破点,充分发挥边疆媒体的周边传播优势,依托边境地区与周边国家的文化接近性,强化少数民族文学经典的译介。目前,我国边境地区在国际间的媒介合作方面做出了不少有益的尝试。此外,我们还可以依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机构、民间团体等,按照当地受众的文化习俗和接受习惯来传播文学经典,讲好中国故事。

最后,文学传播需要助力建构当代中国良好形象。当前,中国文学经典海外传播需要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民希望通过阅读中国文学经典了解中国历史文化,从而有利于他们认识当代中国。国外受众对中国故事感兴趣,他们更想知道中国最近几十年发生了什么变化。因此,我们除了涉及中国古代的经典作品,还应选取那些能够反映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变迁、描写当代中国人民日常生活、体现当代中国精神文化价值和审美情感的经典作品进行译介,从而激发海外读者的阅读兴趣。我们要让丰富多样的中国文学经典以各自不同的魅力展现中国风采,以各具美感风格的音调讲好中国故事,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为沿线国家民众树立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

(摘编自孙丽君《文学经典助力“一带一路”建设》,2020年6月,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把中国文学经典传播到沿线国家,可以有效加深中国人民与沿线国家读者之间的感情。
B.为了实现对外传播的规模化和稳定性,我国启动了文学经典作品选译的系统工程。
C.我们外译文学经典时只要在翻译语言和文本形式方面多下功夫,就能让民族的文学经典真正为世界读者接受。
D.我国制定不同的文学经典推广传播策略和方法,是因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不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的论题是文学经典传播助力“一带一路”建设,重点探讨了文学经典助力“一带一路”建设的策略和方法。
B.文章脉络清晰,从不同角度论述文学经典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各角度之间是一种并列关系。
C.文章在论述启动文学经典作品选译的系统工程时指出,除了注重传播作品的选译工作,也需要在翻译语言和文本形式等方面多下功夫。
D.文章第三段从两个方面有力证明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民族个性、文化习俗、受众接受习惯等千差万别。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近年来,虽然我们在中国文学经典海外传播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但还无法与中国的国际地位完全匹配。
B.为了完成中国文学经典推广策略,我们目前尚需很多前期研究成果的铺垫,特别是对传播途径和方式的研究要加强。
C.我们外译时同时兼顾中国古代和当代经典作品,所以激发了海外读者的阅读兴趣,从而使他们更想知道中国最近几十年发生了什么变化。
D.我国地域辽阔,边境线长,充分发挥边疆媒体的周边传播优势,利用好边境地区和周边国家的文化接近性,有利于中国文学经典的传播。
2020-08-27更新 | 2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汉语汉字的生成法则中潜藏着中国叙事传统的根源和奥秘。贾平凹以40多年手书1000多万字的文学作品和书法作品,形成了对汉语汉字的敏感和领悟,并由此触摸到了中国叙事传统的根脉:象。汉字通过象形、指事、会意,直接以事物的表象命名事物的本质,几乎每一个汉字都是一组由“象”组成的故事。如“秋”字, 禾、火组合,禾是庄稼的象形,火是烈焰的象形,两“象”组合,就变成了故事。

与造字的法则相同,汉语也是用“象”来表情达意的。《易传·系辞上》说:“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寄寓了中国人本初宇宙观的《易经》,本身就是以“象”推测天地万物运行规律的象征哲学。于是“象”成了汉语表意的核心元素。以“象”为核心元素也就成了汉语叙事的基本传统。这与西方以史诗为源头的叙事传统大相径庭。著名汉学家、美国人浦安迪在 《中国叙事学》中说,西方学者对中国神话“非叙述、重本体、善图案”非常不解,因为在西方人看来,“神话的定义本来就是‘叙事的艺术’,没有叙事哪里会有什么神话”。显然,西方人不了解汉语、汉字“立象以尽意”的叙事传统。这一传统不仅在文学叙事中是决定性的,即使哲学思想的表达,也没有像西方人那样依靠逻辑推演,而是一个“立象以尽意”的故事化过程。这种以“象”为基本元素构成的造字法则和语言方式, 就是中国特有的象征化叙事的思维基础。

象征化叙事传统在贾平凹小说写作中有充分的表现:

寻找心灵的对应物,也就是寻求内心世界与自然事象的感应点。即天地征候、四季运行、动物植物、山川河流,这些来自大自然的事象与自我内心相互感应、相互印证。这样的叙事在贾平凹小说中随处即是。《山本》中有一段对陆菊人心理活动的叙述:“低了头又想到刘老庚打碎了碗的事,心里说,早上过来见蔷薇都是骨朵,如果这阵花全开了,那就没事。猛一抬头朝院墙头看去,所有的骨朵全都开放了,红灿灿的耀眼,她就一下子轻松了,高声说,花生,你出来看,花全开了!”用蔷薇是否开放来测定婚事的凶吉和自己的心理走势,此类叙事在贾平凹小说中十分普遍。人的心情转换、事态的凶吉,总会通过四季的变化、草木的枯荣、风雨雷电叙述出来。

营造作为叙事支点的象征意象。意象的营造是诗歌的主要方法,但在贾平凹小说中被大量使用。这或许正是贾平凹的写作被认为是一种诗意化叙事和具有神秘主义特色的主要原因。意象的营造是贾平凹的自觉追求。《带灯》中,天生自带一盏灯的“萤火虫”被叙述为一个极具批判性的象征意象:作为一点微弱的光,“萤火虫”是对强大无边的黑暗的批判,而小说末尾处“萤火虫”的聚集,以及“萤火虫”将带灯的佛化,又成为聊可寄寓的希望。

人的意象化。贾平凹叙事中始终有一个意象化的人物序列:如《废都》的老乞丐;《秦腔》自宫的引生;《老生》的唱师;《山本》的哑巴尼姑宽展师父、盲人医生陈先生等。这些意象化的人物,一方面或残缺、或衰老、或颓废,另一方面又是通灵和全知全觉的。而残缺和全知全觉的合一本身就是大自然阴阳造化的象征。

这种源自汉语汉字思维的象征化叙事,是贾平凹习以为常的叙事基调。这赋予他的叙事诗性品质,因为象征是诗性的,意象是诗性的,汉字和汉语的构成法是诗性的。这种诗性的叙事品质,使贾平凹这位生长于秦头楚尾,横跨南方北方的作家,第一步就踏入了中国叙事传统主脉之一的诗骚传统。他早期写诗,后又写诗意化的散文和诗意化的小说。这种诗骚传统在他的写作中始终挥之不去。

(节选自李震《贾平凹与中国叙事传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以“象”为基本元素的叙事传统的根源及奥秘是可追寻的,它来自汉语汉字的生成法则。
B.在西方人看来,神话是叙事的艺术,因此西方学者很难理解中国神话“非叙述、重本体、善图案”的特点。
C.把人的心情转换、事态的凶吉,通过四季的变化、草木的枯荣、风雨雷电叙述出来,是贾平凹的主要叙事方式。
D.意象化的物象和人,构成了贾平凹叙事艺术的诗性品质,让诗性叙事成为他的叙事基调。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文从汉字汉语的生成法则谈到象征化叙事传统在贾平凹小说创作中的表现,环环相扣。
B.第二段中,引用了《易传·系辞上》的例子,来说明中国古代哲学以象推测天地万物运行规律,所用的是引证法。
C.文章谈到中国象征化叙事传统在贾平凹叙事艺术中的表现时,采用的是纵向结构的递进式论述。
D.文章通过《带灯》中“萤火虫”的例子,证明贾平凹在小说中自觉追求意象的营造,形成了诗意化的叙事风格。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汉字是通过象形、指事、会意,以表象来命名事物的本质的,因此几乎每个汉字都有一组由两“象”组合构成的“故事”。
B.因为汉语是用“象”来表情达意的,所以即使是西方依靠逻辑推演表达的哲学思想,在中国也是故事化表达的。
C.只要理解了贾平凹作品中与心灵的对应物、意象的内涵和人物的象征意义,就能够读懂贾平凹的小说作品。
D.贾平凹作为一个出生于秦头楚尾,横跨南方北方的作家,如果不能在写作中遵循诗骚传统,就不能踏入中国叙事传统主脉。
2020-04-16更新 | 3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