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实用类文本 > 实用类文本常见类型 > 新闻、通讯、访谈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51 题号:1337903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当科学家们放弃现有理论而支持一种新的理论时,我们该做如何解释?最新的科学理论在客观性上是否就比先前的更好?大多数关于这些问题的现代讨论都源于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的一部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它无疑是过去几十年中最有影响的科学哲学著作。

库恩是一位训练有素的科学史家,他尤其对科学革命感兴趣,每一次革命都导致了科学世界观的根本变化,一系列现存的思想被另一些完全不同的思想所推翻。

当然,科学革命还是相对较少地发生的——大多数时间任何特定的科学都不处于革命状态。库恩创设了“常规科学”这一术语,来描述当科学家所属的学科没有经历革命性的变化时他们所从事的每天平常的科学活动。库恩对常规科学进行解释的核心概念是范式,一个范式就是对科学的总体观点——联结科学共同体并且允许常规科学发生的一系列共享的假设、信念和价值观。

按照库恩的观点,常规科学主要是一种解惑的活动。无论一个范式多么成功,它都将遇到特定的困难,那些它无法涵盖的现象、理论预见和实验事实之间龃龉,等等。常规科学家的工作就是试图消除这些较小的困惑,同时使得对范式的改变尽可能少。最重要的是,库恩强调常规科学家并不试图检验范式。如果一位常规科学家得到了一个有悖于范式的实验结果,他通常会假定实验方法有误,而不认为是范式错了。

常规科学的时期一般能持续几十年,有时甚至是几个世纪。在此期间科学家们逐渐地阐释范式,解答越来越多的困惑,扩大范式的适用范围,等等。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反常——那些不论常规科学家们如何努力都无法与范式的理论假设相一致的现象。当反常累积得越来越多时,一种逐渐增强的危机感就笼罩着科学共同体。对既存范式的信心瓦解了,常规科学的进程也暂时趋停。这标志着库恩所说的“革命的科学”时期的开始。在此时期,主要的科学观念都处于公开竞争的地位。各种对旧范式的替代方案被提出,最终,一种新的范式就被确立。大约需要一代人的时间,科学共同体的所有成员都转而信奉新范式——这标志着科学革命的完成。

来自科学史上大量的例子恰好符合库恩的概括。例如,当我们考察从托勒密到哥白尼的天文学变化,或从牛顿到爱因斯坦的物理学变化时,库恩关于旧范式怎样被新范式取代的解释相当准确地得以适用。也有一些科学革命并非如此精准地符合库恩模型,例如近来生物学上的分子革命。然而尽管如此,大多数人都赞同,库恩对于科学史的描述蕴含着重要的价值。

为什么库恩的思想能引起如此的风暴?因为除了对科学史纯粹的陈述外,库恩还提出了一些相当有争议的哲学命题。库恩认为,接受一种新的范式是科学家出于信念的一种特定行为。如果一种特定的范式拥有强有力的倡导者,它就更有可能赢得广泛的认同。库恩对于范式转换的解释,似乎很难与实证主义者眼中作为一种客观、理性活动的科学相容。一位评论者写道,按照库恩的解释,科学中的理论选择就是“群众心理学的事”。

(摘编自萨米尔∙奥卡沙《科学哲学》)

材料二

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系统地提出了他关于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该书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和激烈的争论。

库恩的科学哲学观点,在认识论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错误,这主要表现在承认知识的相对性时,却否认了科学的客观真理性,从而陷入相对主义。在库恩看来,科学范式不是关于客观世界的真理性的知识,而是科学家集团在不同的社会条件和心理条件下的信念、约定的规则、方法。这只是科学家集团所共同使用的工具,即一种用以解除科学难题的工具,并没有什么客观真理性可言,不同范式没有什么真理与谬误之分。在《科学革命的结构》最后一章,他写道:“为了更加精确,我们也许必须放弃这种明显的或含蓄的观念,规范的改变使科学家和向他们学习的那些人越来越接近真理。”

在库恩看来,由于不同科学共同体中的范式不同,他们心目中的世界也就不同:知觉的变化是随着范式的不同而不同的。他说:“两组科学家在不同的世界里实践着,当他们从相同的问题出发按相同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不同的东西。而且那不是说他们能看到他们喜欢的任何东西。两个都在看这个世界,而且他们所看到的东西并没有改变。但是在某些领域里他们看到了不同的东西,而且他们是在不同的相互关系中去看这些东西。”可见,库恩把认识限制在主观经验的范围内。他所说的拥护不同规范的科学家们生活在不同的世界,并不是反映客观世界,而是科学家们主观约定的世界,这就远离了唯物主义,而陷入了约定主义。

(摘编自李国秀《评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

1.下列对材料中库恩提出的“范式”概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常规科学家笃信既存范式的合理性,他们“解惑”是为了阐释范式,而非检验范式。
B.范式理论提供了关于科学如何演变、发展的独特理解,某种程度上刷新了科学史。
C.天文和物理学界的科学发展逐一印证了范式理论,但生物学界的分子革命是个例外。
D.新范式要被普遍接受,关键在于其倡导者有着强有力的信念,并对其他科学家构成压力。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结尾提到的“群众心理学的事”与材料二对库恩的批评有不谋而合之处。
B.库恩认为分别信奉牛顿和爱因斯坦的两位物理学家会因范式不同而缺乏共识。
C.材料二通过对库恩原文的引用,论证其学说陷入了相对主义和约定主义的误区。
D.承认知识的相对性,否认科学的客观真理性使得库恩在认识论方面存在严重错误。
3.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库恩的科学史可以描述为常规科学和科学革命交替,推动科学向更高程度发展的过程。
B.科学革命会带来世界观的根本变化,而常规科学对于人类文明进步的意义关系不大。
C.范式理论尽管在全球有广泛持久的影响,但其核心观点的科学性也一直饱受争议。
D.库恩认为,科学家们放弃现有的理论而支持一种新的理论时,其态度是理性的。
4.库恩范式学说中的科学革命是怎样完成的?请结合材料一归纳概括。
5.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说:“在革命以前科学界中的鸭子,在革命以后成了兔子。”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评价?
【知识点】 新闻、通讯、访谈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人最大的认知错误就是:北方人觉得南方不冷,南方人觉得北方人不怕冷。有人说,北方的冷是物理攻击,南方的冷是魔法攻击。如今天气持续降温,更多的北方人已经局促在一室之内,吃着火锅唱着歌,而南方人却瑟瑟发抖,经常抱怨冬天没有暖气,随着南方极寒天气频频出现,南方人对供暖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为什么南北方供暖差异这样大呢?

长江与黄河之间的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北方自然分界线,其实也就是气候分界线。此线南北,无论是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方式,还是地理风貌以及人民的生活习俗,都有明显的不同。秦淮以北的大部分地区,河湖冬季结冰,每当冬季来临,北风呼啸,大部分的树会落叶。而在秦淮以南地区则正好相反,冬季不结冰,树木不落叶,一年四季常绿。所以,自然气候原因是南北方供暖差异大的主要因素。

虽然南北方供暖差异由来已久,但是自国家近两年大力推广清洁能源供暖以来,空气源热泵凭着节能环保、安全舒适等因素逐渐成为南北方供暖行业的主流产品。空气源热泵安装简单便捷,没有地域限制的特性使其产品普及率在南北方都逐年增加,有望成为未来主流供暖产品。

(节选自《为什么南北方供暖差异这样大》)

材料二:

中国划分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是1908年由中国地学会首任会长张相文,从自然地理分区的角度出发提出的,北岭淮水这条线,从海滨到江苏淮安,再到河南信阳,一直到陕西安康,长约上千公里宽约数十公里,这条线也是中国南北地理气候的分界带。20世纪50年代,以秦岭—淮河为界,划定北方为集中供暖区,南方不集中供暖,这即南北供暖线。这条线于20世纪50年代在能源奇缺背景下提出,到现在已沿袭了60多年。但是,每到寒冬时节供暖期至,呼吁南方集中供暖的话题都会成为热点,这条持续了60多年的国家供暖线,也每每成为网友吐槽的对象。北方冻皮,南方冻骨”“北方城市取暖靠暖气,南方海滨城市取暖靠日照,像我们这不南不北的中部城市人民靠的都是自己的一身浩然正气等段子,都是对南北寒冷及供暖的生动描述。

(节选自《南方为什么不集中供暖》)

材料三:

目前,南方城市一般使用空调和电暖器来度过寒冬,而这种方式不仅浪费资源,不利于节能减排,还加重了居民的经济负担,甚至存在安全隐患。

相比北岭淮水线,评价南方的冬天是否真正需要供暖的标准应该是居民的居住体验。从专业的角度来看,评判冷暖的标准有四个:温度、湿度、风速和光照。其中,湿度对于人体感受到的冷暖影响比较大,气象学普遍认为湿度每增加10%,人体感受到的温度则降低1摄氏度。以上海为例,1月、2月是上海全年最冷的季节,平均气温为35 ℃,气温小于-5 ℃的天数约为45天,但是上海冬季湿度较大,一般在60%左右,而北方地区平均湿度为20%左右,上海比北方地区湿度高了40%;按照湿度对温度的影响可推算得知,上海的温度实际是-1 ℃1 ℃左右,而这一温度下,北方地区已经实行了集中供暖,将室内温度提高到标准温度1618 ℃,而科学家认为18 ℃是人体感受最舒适的温度,11 则为人对寒冷耐受的最低限度。因此,即便仅以此作为判断依据,上海也应该纳入到集中供暖的范围之中。

既然以往的南北方供暖界限划分并不准确,就有理由提出重新划定供暖界限,而这一界限原则上应该摒弃南北方的区分,以真正的需求来判断供暖是否有必要。

(节选自《浅析南方供热》)

材料四: 

清华大学教授江亿认为如果南方复制北方集中供暖模式,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将面临巨大挑战。预计到2020年,中国南方地区城镇需要供暖的住宅约10亿平米,如果全采用集中供热,南方建筑特点被认为不利于保温,将带来更大能耗。有专家指出,北方墙体砖层厚度一般为37厘米,南方墙体厚度一般为24厘米,俗称两层砖,保暖性能更差。同时,专家们认为,南方冬季短,投资巨大的集中供热设施将大部分时间闲置。有业内人士认为,要适应集中供暖,南方必须进行大规模热源、输送管道建设,以及房屋改造,其工程量和成本极高。

但是,面对民众的供暖呼声,也不能听之任之。南方冬季温度不是很低,非常适合采用各类热泵技术供暖,这些技术适合分户或分栋的分散供暖方式。一方面节约能源,分散供暖,每平方米每冬季只需5公斤标准煤,是大规模集中供暖所耗能源的一半。另一方面,用户经济负担也更低。新能源的开发也是解决南方供暖的良好途径。据报道,在南通一些小区,采用了污水源热泵(以城市污水作为冷热源的一项制冷制暖新技术)或地源热泵(利用地球所储藏的太阳能资源作为冷热源进行能量转换的能源技术)集中供暖。

(节选自《南方周末》)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网上出现各种针对“南北供暖线”的吐槽段子,说明这权宜之策已不符合现今人民的生活需求,重划“供暖界限”合乎情理。
B.既然以往的南北方供暖界限划分不准确,就有理由提出重新划定“供暖界限”,但这一界限应该摒弃南北方的气候区分,以真正的需求来判断供暖是否有必要。
C.南方墙体厚度较薄,不能保温,这给南方集中供暖带来了巨大的资源浪费。
D.南方城市普遍采用污水源热泵和地源热泵等供暖技术,因其具有高效利用能源、尽可能避免能源消耗的优点而受到青睐。
2.下列对各则材料的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作者认为自然气候原因是南北方供暖差异大的主要因素。
B.材料二,作者认为20世纪50年代划定的南北供暖线,到现在已沿袭了60多年,但是,每到寒冬时节供暖期至,都会成为网友吐槽的对象。
C.材料三,作者认为以往的南北方供暖界限划分并不准确,应该以真正的需求来重新划定“供暖界限”。
D.材料四,作者认为南方供暖不能走北方老路,应该采用各类热泵技术供暖和开发、利用新能源。
3.假如你是国家能源局的新闻发言人,现在要围绕“南方集中供暖”的中心议题召开新闻发布会,请结合上述材料,从维护中国可持续发展大局和保障民生的立场出发,陈述观点并简述理由。
2022-06-24更新 | 17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入夏以来,北半球多个国家遭遇持续高温热浪天气,欧洲多地都突破高温历史纪录。气象学家们普遍认为,今年全球气候变暖的节奏、程度、高温的极端性与破纪录频次十分罕见。

全球变暖已从“幕后”走向“台前”。上世纪70年代开始,人们逐步认识到全球气候异常可能同热带海洋与大气的相互作用有关。现在人们已充分认识到,碳排放是全球变暖的一大主因,创纪录的温室气体浓度正在推动温度上升,使天气变得更加极端。

全球气候变暖不仅会带来更多的高温热浪、强降雨、洪水,气温上升还会导致冰川融化、陆地干旱、荒漠化,加快水分蒸发与水土流失,最终形成更多的极端天气。世界知名科学期刊《自然》曾发表论文指出,地球有15个气候临界点,共同维护着地球的生态稳定。一旦这些临界点都被突破,地球的生态将陷入不可逆转状态。目前9个临界点已经或正在被突破,世界气象组织警示称,人类需要直面“更热、更早、更涝的未来”。

面对更加严峻的气候挑战,人们需要充分意识到潜在危机,采取切实行动。早期预警是应对灾害行之有效的方式,各国应建立和完善针对极端气候的多部门预警防御协调体系,早预警、早行动。同时,有必要建立协调统一的全球温室气体监测基础设施,为各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行动提供支撑,从而更好地实现《巴黎协定》相关目标,共同减缓气候变暖进程和带来的影响。

(摘编自《异常高温为气候变暖再敲警钟》,《人民日报》2022年8月2日)


材料二:

中国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致力于将绿色发展理念融汇到经济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绿色已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底色,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碳排放强度显著下降。

(摘编自《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人民日报》2021年10月28日)

材料三:

面对气候变化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严峻挑战,我们要把适应气候变化放在重要位置,这是迫在眉睫的任务。长期以来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大气、海洋、冰冻圈和生物圈发生了广泛而迅速的变化。我国幅员辽阔、气候条件复杂,生态环境整体脆弱,总体上是一个容易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国家。因此,加强气候变化风险的早期监测预警和评估,提高全社会的“气候韧性”,在规划、政策等制定执行中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因素,重点针对脆弱领域、脆弱区域开展适应行动,是非常紧迫的任务。对于公众来说,也要养成密切关注天气预报预警的习惯,平时注意学习掌握各种灾害性天气的防御知识,有备才能无患。

在适应气候变化的同时,我们还要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来减缓未来气候变暖,这是治本之策。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我国已向世界作出实现碳达峰、破中和的庄严承诺。这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十四五”开局之年,面对艰巨挑战,各地各部门紧锣密鼓,奋力打好碳达峰、碳中和这场硬仗: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覆盖约4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建设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抓紧编制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研究制定重点行业和领域破达峰实施方案;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大力植树造林……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从而减缓气候变化,还需要广大公众从点滴小事做起,践行简约适度的生活方式,让绿色低碳生活成为新时尚。比如,积极参与义务植树活动,选择节能电器、新能源汽车等低碳产品,参与光盘行动、避免餐饮浪费等等。公众聚沙成塔的绿色行动,对推进降破减污、建设美丽中国十分重要。

(摘编自刘毅《齐心协力应对气候变化》,《人民日报》2021年8月25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年全球气候变暖的节奏、程度、高温极端性与破纪录频次十分罕见,再一次为气候变暖的潜在危机敲响了警钟。
B.维护地球生态稳定的气候临界点共有15个,目前有9个已经或正在被突破,地球生态稳定面临不可逆转的态势。
C.从材料二图2可以看出,我国从2011年至2020年间煤炭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占比逐年下降,为应对气候变暖作出了积极贡献。
D.材料二图3呈现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上升态势,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追求绿色低碳生活的意识不断增强。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为应对气候挑战,各部门团结协作,积极减缓气候变暖进程和带来的影响,建立协调统一的全球温室气体监测基础设施。
B.我国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碳排放强度显著下降。各地各部门紧密配合,举措得力,成效显著,体现了大国担当。
C.我国为更好地实现《巴黎协定》相关目标,不惧面临的艰巨挑战,主动作为,已向世界作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
D.我国应对气候变化仍有不少紧迫的任务亟待完成,如加强气候变化风险的早期监测预警和评估,提高全社会的“气候韧性”等。
3.作为新时代青年,你一定会甘愿为应对气候变化、建设美丽中国付出行动。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概述你在这方面能做的事情。
2023-01-08更新 | 146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从历史来看,人口是一个缓慢变量。不过,对于东亚国家,特别是日本、韩国和中国来说,人口从增长过快到下降过快的转变过于迅猛。

中国在计划经济时期一度专注于人口扩张。直至1957年,经济学家马寅初发表了《新人口论》,警告人口的过快增长会破坏经济发展。虽然他因此而受到不公正的批判,但马寅初的意见还是在1973年被采纳——政府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控制人口过快增长。1982年,计划生育还被确定为基本国策并写入宪法。

自那以后的30年,中国的出生率滑向低谷,从上世纪6070年代的最高值——总生育率接近6——快速回落。到80年代中已接近生育率2.1的所谓更替水平。从90年代开始,出生率持续低于更替水平,并进一步下降至1.21.3直至2016年前,政府并未改变对大国人口过多的压力的看法,仍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

在认识到人口快速下降的长期后果之后,2016年中国终止了一胎政策,改由“二孩”政策替代。国家统计局报告的数据显示,2017年至2019年,中国的生育率分别是1.581.4951.47,虽较之前略有回升,但下降趋势并未得到逆转。

不仅如此,人口经济学家梁建章对这一数据提出了疑问。他指出,在20171.58的生育率中,一孩、二孩、三孩的生育率分别为0.660.810.11。其中,二孩生育率比一孩生育率还高,这种情形说明新政策具有显著的短期效应,不可持久。如果舍去二孩堆积因素,即使假定生有一孩的父母中有高达60%的母亲会生育二孩,2017年的自然生育率也仅有1.18。因此,他坚持认为,随着二孩堆积效应的最终消退,中国的自然生育率估计将快速跌落到1.2甚至更低的水平,这一数据远低于欧洲和美国,也显著低于日本,将与韩国、新加坡等东亚国家和地区同处于世界最低之列。

与经济快速发展相关的变量,可用来解释育龄女性的生育意愿持续恶化。成功的经济发展将大规模的人口从农村带入城市,面对包括住房、教育、医疗在内的持续升高的生活成本压力,生育意愿的降低在中国同样不可避免。

低迷的生育率快速放慢了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率。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推算,过去10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平均每年减少约340万人。实际上,现在达到劳动年龄的人口大多数都出生在生育率低于更替水平的年代。除非大力鼓励生育并把生育率提升到更替水平以上,否则,劳动年龄人口的衰减趋势将难以逆转,并将严重拖累中国经济的发展节奏。

另一方面,随着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提高,低生育率还加速提高老年人口的比重。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披露,中国60岁以上人口的比例从2005年的10.45%升至2019年的18.1%,这意味着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达到2.54亿,已超过015岁的人口规模。

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的教训是,生育率下降一开始只是缓慢发生,但后来就可能一发而不可收拾。而中国似乎在改变生育政策上一向过于谨慎。虽然中国在生育率急速下降和不断加速的老龄化面前已经有所行动,并会考虑制定鼓励生育和延迟退休的政策,但现实依然是,未来数十年,应对养老和社会保障开支上的史无前例的压力,将成为中国需要面对的巨大挑战。

(摘编自张军《面对低生育率的巨大挑战》)

材料二:

《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文章《生娃是家事也是国事》,引起一些议论。

有人认为生育是私事,政府任其自然就是。其实,人口再生产和物质再生产是人类社会的两大支柱,生育从来都是“家国大事”。在甲骨文里,“帝”字像花蒂之形,蒂落生果,表示有造物之德,可见政府的首要职责就是发展人口。管仲、孟子都提出“国以人为本”的思想,亚当斯密也认为,“国家繁荣最关键的因素是其居民数量的增长”。

中国古代在人口上一直都“有所作为”,比如唐太宗将人口增长作为考核官吏升降的标准。而吐蕃、古罗马等文明由于不注重人口发展,人口减少,文明衰微。

工业革命以来,欧美国家的生育率(妇女人均生孩数)下降,法国下降最快,在一战期间,一度低于1.2。战后法国出台鼓励生育政策,影响深远,其后生育率一直高于欧洲其他国家。20世纪70年代欧洲生育率快速下降,而法国由于有“免疫力”,并且又出台有利于生育的福利政策,生育率在1995年止跌回升,19952016年平均生育率为1.97,而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分别只有1.381.331.28。美国的生育率从1960年的3.65下降到1976年的1.74,卡特总统认识到“美国家庭出了毛病”,五次召开专门会议商讨制定新的家庭政策。1981年里根总统上台后,恢复传统生育文化和家庭价值,并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人口发展的经济政策,生育率上升到1989年的2.01,到2007年还稳定在2.12。而欧盟、日本的生育率则从1976年的2.021.85下降到2007年的1.561.34。较高的生育率,奠定了美国现在的经济活力高于日本和欧盟的人口学基础。

人口总量过快减少必然导致结构老化和经济活力的下降。中国65+岁老人比例将从2015年的10%提高到2030年的18%2050年的33%2015年是165+岁老人对应6.92064岁劳动力,一些地区的养老金已开始出现缺口;而2030年、20501个老人只对应3.6个、1.7个劳动力。现在的年轻人要到七十多岁才能退休,并且只能领到微薄的养老金,养老还离不开孩子。

面对严峻的人口形势,国家需要有“顶层设计”,家庭更要有“底层设计”。人口政策上下精细对合,对经济、政治、社会、卫生、文化、教育、伦理、城市规划等进行改革,让人们愿意生孩子、养得起孩子,最终走向人口可持续的道路。

(摘编自易富贤《人口从来都是家国太事》)

1.根据材料内容,下列相关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人口从增长过快到下降过快的转变过于迅往,和历史上人口发展是缓慢变量的特点不同。
B.面对包括住房、教育、医疗在内的持续升高的生活成本压力,育龄女性的生育意愿持续恶化同样不可避免。
C.中国终止一胎政策后,2017-2019年数据显示,生育率逐年微增,较之前略有回升,但降的趋势未能逆转。
D.生育率低迷加快了劳动年龄人口衰减趋势,伴随着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提高,老年人口比重将会进一步提升。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人口再生产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古今有识之士和所有国家都很重视发展人口,以促进社会的发展。
B.历史事实证明,生育率的走高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活力呈正相关,生育率过低会产生很多社会问题,必须引起政府重视。
C.面对生育率下降和老龄化的加速,国家需要进行积极的政策改革。实施鼓励生育的积极政策,就能走人口可持续发展之路。
D.我国即使制定了延迟退休政策,也未必能从根本上解决人口总量下降带来的社会问题,当今青年未来养老依然离不开子女。
3.下列各项中,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圣王为法曰:丈夫年二十毋敢不处家,女子年十五毋敢不事人。”(墨翟)
B.“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地大国富,人众兵强。”(管仲)
C.“为国之要,在于得民。民多则田垦而税多,役众而兵强。”(叶适)
D.“百人农一人居者王,十人农一人居者强,半农半居者危。”(商鞅)
4.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低生育率给我国带来的巨大挑战。
5.材料二是如何论证“生育从来都是国家大事”的?请简要分析。
2023-07-29更新 | 4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