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 题号:1339022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美,是对生活、生命的升华,但它们从来就与日常生活相连,与内心情感相连。从来没有一种凌驾于日常生活之上、孤悬于生命欲求之外的美。博物馆里的名器,许多被奉为经典的书法帖,原本都是在生活的内部产生的,到后来,才被孤悬于殿堂之上。我们看秦碑汉简、晋人残纸,在上面书写的人,许多连名字都没有留下,但他们对美的追求却丝毫没有松懈。时光掩去了他们的脸,他们的毛笔在暗中舞动,在近两千年之后,他们的作品成为被我们伫望的经典。

在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大量的秦汉碑帖中,我独爱《石门颂》。那些碑石铭文,大多是出于公共目的书写的,记录着王朝的功业(如《石门颂》、事件(如《礼器碑》)、祭祀典礼(如《华山庙碑》)、经文(如《熹平石经》),因而它们的书写,必定是权威的、标准化的,也必定是浑圆的、饱满的、均衡的。其中唯有《石门颂》是一个异数,因为在它端庄的背后,掺杂着调皮和搞怪,如“高祖受命”的“命”字,那一竖拉得很长,让一个“命”字差不多占了三个字的高度。很多年后的宋代,苏东坡写《寒食帖》,把“但见乌衔纸”中“纸”(“希”)字的一竖拉得很长很长,我想他说不定看到过《石门颂》的拓本。或许,是一纸《石门颂》拓片,“怂恿”了他的任性。

故宫博物院还收藏着大量的汉代简牍,这些简牍,就是一些书写在竹简、木简上的信札、日志、报表、账册、契据、经籍。与高大厚重的碑石铭文相比,它们更加亲切。这些汉代简牍,大多是由普通人写的,一些身份微末的小吏,用笔墨记录下他们的工作,他们的字不会出现在显赫的位置上,不会展览在众目睽睽之下,许多就是寻常的家书,它的读者只是远方的某一个人,甚至有许多家书,根本就无法抵达家人的手里。因此那些文字,更无拘束,没有表演性,更加随意、潇洒、灿烂,也更合乎“书法”的本意,即“书法”作为艺术,价值在于表达人的情感、精神,而不是一种真空式的“纯艺术”。

古代,竹与木几乎是最容易得到的材料。因而在纸张发明前,简书为最流行的书写方式。汉简是把竹子剖开,一片一片的竹子用刀刮去上面的青皮,在火上烤一烤,烤出汗汁(叫“汗青”),用毛笔直接在上面书写。

面对这些简册,我几乎可以感觉到毛笔在上面点画勾写时的流畅与轻快,没有碑书那样肃括宏深、力敌万钧的气势,却有着轻骑一般的灵动洒脱,让我骤然想起唐代卢纶的那句“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当笔墨的流动受到竹木纹理的阻遏,便产生了一种滞涩感,更产生一种粗朴的美感。

其实简书也包含着一种“武功”——“轻功”,它不像飞檐那样沉重,具有一种庄严而凌厉的美,它举重若轻,以轻敌重。它可以在荒野上疾行,也可以在飞檐上奔走。轻功在身,它是自由的行者,没有什么能够限制它的脚步。

那些站立在书法艺术巅峰上的人,正是在这一肥沃的书写土壤里产生的,是这一浩大的、无名的书写群体的代表人物。我们看得见的是他们,看不见的,是他们背后那个庞大到无边无际的书写群体。他们的书法老师,也是从前那些寂寂无闻的书写者,所以清代金石学家、书法家杨守敬在《平碑记》里说,那些秦碑,那些汉简,“行笔真如野鹤闻鸣,飘飘欲仙,六朝疏秀一派皆从此出”。

(摘编自祝勇《汉字书写之美》)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美来自日常生活与人的内心情感,但又不仅仅是日常生活和人的内心情感的表现。
B.秦汉碑帖具有权威、标准化、浑圆、饱满、均衡的特点,因此作者特别喜欢《石门颂》。
C.汉代简牍虽不像秦汉碑石铭文那样“高大上”,但艺术水平超过了秦汉碑石铭文。
D.秦碑、汉简涌现了许多著名的书法艺术大家,影响了六朝疏秀这一流派的产生。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开门见山,阐释美的基本内涵,统领后文对有关博物馆里的秦碑、汉简的书法艺术美的论述。
B.文章第二段阐述《礼器碑》《华山庙碑》《熹平石经》等书法的特点,是为了论述《石门颂》书法艺术的特殊性。
C.文章从多个方面进行对比,如书法作品的内容对比,书法的用途对比,书写材料的制作对比,突出了各自的特点。
D.文章善于运用比喻论证,如第五段用“轻骑”比喻汉简书写的灵动,第六段用“轻功”比喻汉简的举重若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收藏在博物馆里近两千年前的秦碑汉简、晋人残纸,虽是经典的书法作品,但当它们被孤悬于殿堂之上时就失去了美感。
B.苏轼可能欣赏过《石门颂》的书法艺术,书写《寒食帖》时,受它的书法风格的影响,把“帋”字的一竖写得率真不做作。
C.书法跟舞蹈、音乐、文学等艺术门类一样,是不能脱离现实生活的,充分表达书写者的情感、精神的作品,具有价值。
D.汉简的书写材料虽不及纸张平滑,甚至竹木上的纹理对笔墨的流动有阻遏作用,但其滞涩感能给人一种粗朴的美感。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史前中国的文化基因

陈胜前

①何为文化基因?其概念比较模糊。它是文化与生物长期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一个民族与其他群体间不可完全通约的东西。尼古拉斯·韦德《天生的烦恼:基因、种族与人类历史》一书中指出:人类当下的存在是过去所有时间在内不断进化的产物,其进化单位可以是人类整体,也可以是稳定的社会群体。在千百年的历史进程中,文化基因会产生变化,最终影响到当下的存在。

②中国是农业时代的幸运儿,史前时代温带区域,具有农业起源条件的地方并不多,中国则同时拥有南北两个农业起源中心。农业是靠天吃饭,在农民的心中,最重要的是勤快,唯有勤快才可能有好的收成。跟狩猎相比,农业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从民族志中可知,农民往往瞧不上狩猎者,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狩猎者是真正靠天吃饭的群体,他们不会种植,很少储备,日子过得似乎很是自由潇洒,但少有保障。狩猎者之所以不愿意从事农业,多因为农业太辛苦,工作单调、繁重,需要长时间等待才有收获。中国人的吃苦耐劳是写在基因里的,这一点也是世界对在外打拼的中国人的印象,这背后无疑有千百年来吃苦耐劳生活历练的影响。

③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是一部不同文化、不同族群融合的历史,非常幸运的是,中国完成了这一过程。相比而言,欧洲错过了融合的最好时机。历史上的中国统一局面远多于分裂,这其中文化发挥的作用至关重要。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无疑有许许多多的矛盾与冲突,最终都为文化包容所化解。当代世界上许多地方还在为宗教矛盾相对立,中国早在上千年前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包容作为一个优秀的文化基因在这个分化对立严重的世界上显得非常珍贵,设若这个世界多一些包容,何至于有那么多的冲突,那么多的流血。

④中国人思考问题的习惯总是先整体而后局部,比如中国人对战略一词的定义,就认为它是整体性、全局性的问题。而西方对战略的定义就是如何去战胜对手的、非战术的策略。整体性思维赋予我们在思考问题时有较好的宏观把握能力,而在微观、中观上较为忽视。考察西方当代社会科学,就会发现他们在中层的理论方法方面做得非常好,很值得我们学习。整体性思维的根源就是中国漫长的农业生活史,农业是一个自给自足的文化生态系统,它取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类生产与自然节律一致,与动植物的习性一致,与人本身的需求一致,整体性是生存的保证。相比而言,西方农业不是自给自足的,谷物农业与畜牧经济存在固有的矛盾,还需要通过远距离贸易才能满足生活需要,由此更偏向对抗与外求。

⑤上万年的农业生活,强烈的家乡、宗族观念形成一个个关系密切的群体,不合群的人是难以把基因传递下去的。也正因为合群,中国人也就成了世界上最难被同化的族群之一。文化是社会性的存在,因为有社群存在,种族文化彼此区别,各有共性,各自发展。不过,随着工商业的发展,个人经济能力与地位的提高,个人的独立性越来越强,再加上西方文化的影响,年轻一代合群性弱了许多。

⑥罗素对中国社会的观察有一种旁观者的清明,他注意到一个我们几乎忘记了的中国特性,那就是雅致!琴棋书画诗酒花,中国人的生活已经为近万年农业社会的历史所积淀的文化意义所渗透。中国人可以欣赏素墙上梅花的阴影;可以在阴翳中沉醉于若有若无的画像;写诗追求典雅、精致、含蓄、传神;书法若是没有上溯古代碑刻名帖,笔墨之间看不出联系来,纵然工整也不会有人欣赏。这也可以追溯到中国新石器时代先民对玉石的爱好上,玉的美就是含蓄的,含蓄也成了中国审美的特征。如果不是中国文明绵延不绝,我想不可能有积淀深厚的文化意义,也就不可能有如此悠长的回味。因为经历多了,中国文化不屑于那种没有余地、赤裸裸的表述。

⑦中国文化的基因根源在此,向史前时代的追溯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文化的历史与现实。过去数千年中,大部分时候这些文化基因是有利的,近现代则饱受诟病。正当我们即将要将其抛弃的时候,它似乎完成了调整,重新焕发出了生机,与当代社会的发展找到了契合点。

(选自《读书》2020年第7期,有删改)

1.下列本文的内容和写作思路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设问和引用,指出文化基因具有独特性、历史性和现实影响力。
B.文章从民族发展的历史角度和与其它文化的对比中分析指出中华民族文化基因。
C.文章指出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中有勤快、包容、整体性、合作、雅致等因素。
D.文章联系现实,指明这些文化基因在近现代面临的挑战和调整后焕发出的生机。
2.下列能够根据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     
A.部分史前的文化基因将融入时代不断延续。
B.欧洲人由于不包容而错失融合的最好时机。
C.地处温带是史前中国农业起源的必要条件。
D.因年轻一代的成长,传统族群将逐渐解体。
3.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相比于农民,狩猎者的基因里没有写入吃苦耐劳。
B.如果这个世界上都是中国人就不会有冲突和流血。
C.先祖们很早就选择了崇玉,玉也蕴含了中国的文化。
D.罗素是发现被中国人自己遗忘的诗性文化的第一人。
2021-12-09更新 | 6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南宋是古典文化的高峰,思想上产生了朱森、陆象山这样的理学大师,诗坛产生了中兴四大诗人,词坛也有李清照、辛弃疾等大词人,唯独古文语焉不详。南宋的古文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本文试从吕祖谦古文选本《古文关键》透露的信息探讨南宋古文的转型与新样古文的形制。

②《古文关键》是南宋著名的教育家吕祖谦编选的古文教材。我们在是书中却很少看到关于唐代儒学复兴和意识形态的内容,对文以载道的过分要求,而这些是韩柳欧非常强调的,这是第一个转型,是由道到文的转型。吕氏《古文关键》不关道德一事,《四库总目提要》也评论:祖谦此书实为论文而作,不关讲学。文人们开始非常看重自己文章的独立存在价值。编写与阅读古文选本成为时尚,宋代也出现了100种左右的古文选本。

③南宋古文的第二个转型是对文法的强调。从《古文关键》开始,古文从神圣的复兴儒学的神坛,从形而上的高大上下沉到形而下的作文法。《古文关键》卷首叫《看古文要法》,第一部分《总论看文字法》,第一看大概、主张,第二看文势、规模,第三看纲目、关键……第四看警策、句法。案例部分又是看韩文法”“看柳文法”“看欧文法”“看苏文法……

④第三个转型是厚今薄古。《古文关键》一改唐人只取秦汉古文的传统,变为只取唐宋八大家古文。欧阳修疑经疑古,王安石制《三经新义》,苏东坡提倡自由的思想与自由的书写,全都是推崇当代文化。南宋人对唐宋八大家的古文从学习的角度继承,特别推崇欧苏又能自成面目、特别强调事功之学、制度之学。秦汉派古文艰涩难懂,唐宋八大家古文则明白晓畅,便于实用。南宋事功派继承了八大家的明白晓畅,这是一种近代化、实用化的语言趋势,也是平民化、世俗化的时代要求,结合事功的主题,成为南宋散文的时代面貌。

⑤第四个转型是古文的主战场从意识形态下沉到科举。说起科举辅导,吕祖谦比同时期的老乡陈傅良还要稍逊。陈傅良以科举文辅导名震一时,他编著的服务于科举的古文选本《八面锋》也红极一时,《四库提要》评此书曰:相传此为傅良所撰……皆预拟程试答策之用,非欲著书,故不署名耳。宋人好持议论,亦一代之风尚,而要其大旨,不失醇正……是编虽科举之书,专言时务。科举文与古文互相借重,互相煽动,是典型的新样古文。新样古文对南宋古文运动有推波助澜的作用。《古文关键》中提出了有用文字,议论文字是也这样违背纯文学的观点,恰恰体现了科举文的特点。议论文对科考最有用。

⑥第五个转型体现了商业文明的时代特点。从《古文关键》的多处矛盾来看,可能由书商最终出版定稿,他们从吕祖谦谈文的语录、授课的讲义、课堂评,点的古文组合剪辑成《古文关键》一书。当时该书比较畅销,可能有二卷本,还有二十卷版本。实际上不管书商有多少神操作,不管其多么粗制滥造,但它价格便宜,且大量印刷,推动了古文的普及,促进了文化的普及。评点者将文本阅读感现场表达,随机标注在文本,可以是即兴的、感性的,也可以是理性的。读者借助这些标抹符号以现场体会评点者的感受,所以选本格外真切。到清代,古文选本600种,而成熟的选本大部分有评点,古文也找到了它最佳的存在方式,最终延续为今天中小学教材中的文言文。

(选编自马茂军《〈古文关键〉与南宋古文转型》)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复兴儒学、文以载道”的古文在整个宋代转型为“为论文而作,不关讲学”的古文。
B.“形而上的”指复兴儒学神圣使命的传统古文主张,“形而下的”指写文章的方法。
C.科举辅导上陈傅良比吕祖谦名望略高,故《八面锋》比《古文关键》的水平也要略高。
D.从《古文关键》可能有多个卷本等的矛盾现象看,说明其书是由书商最终出版定稿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将南宋“古文”与同时期的文化高峰“理学、诗学、词学”作比较,提出问题。
B.文章分析《古文关键》转型信息时,各段均用了比较分析,体现了作者的研究深度。
C.文章紧扣《古文关键》透露的信息,展开多角度多层次的论证,阐述思路清晰有力。
D.第④段第⑥段在阐述南宋古文发展变化的各种转型特点时,均提到了选本的时代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文关键》的选文标准不再以“文以载道”为宗旨,而比较看重文章自身的价值。
B.“秦汉派古文艰涩难懂”,故《古文关键》选唐宋八大家的文章而没有选秦汉人的文章。
C.“有用文字,议论文是也”的观点,也是新样古文的特征,推动了古文的发展。
D.读者借助评点者在书中留下的各种标抹符号,感受评点者的阅读感,因而格外真切。
2022-09-21更新 | 14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道法自然”从根本上说,它是对天地万物及人类社会自然运化过程、规律,及“自发秩序”的效法和顺应。所谓“自发秩序”,即依循自然规律形成的自生自发秩序,区别于人为建构的秩序。“道法自然”实际上蕴含这样一种价值观念,即肯定自然、社会、生命系统的自然状态、自组织演化机制、过程和自发秩序是“好的”,优于人为构建的秩序。老子所谓“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其中即体现了对社会系统自组织演化机制及秩序的肯定与信任。老子认为,统治者“无为而治”,百姓能够自发趋向和谐有序(“自化”),自己规范、管理自己(“自正”),自己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自富”),恢复自身的自然本性(“自朴”)。黄老道家突出“因循”,主张因时、因物、因民,顺应天地万物及百姓的本性及其自然运化过程等,体现的也是对自然、社会系统自组织演化机制、过程和自发秩序的肯定。

对自然、社会系统自组织演化机制、过程及秩序的肯定与信任,又是针对人为治理天下的观念而言的。道家“无为而治”思想就是建立在“道法自然”基础上的。所谓“无为而治”即反对人为治理天下,主张以道治理天下。道家认为人为治理天下,只会扰乱自然、社会的自然演化过程及秩序,破坏人与万物的自然本性。如《庄子·在宥》篇,广成子批评黄帝人为治理天下:“自而治天下,云气不待族而雨,草木不待黄而落,日月之光益以荒矣。”将人为治理天下视作自然生态失调、万物丧失自然本性的社会根源。

道家对自然、社会本身自组织演化机制、过程及秩序价值的肯定和信任,与当代生态思想家肯定生态系统复杂演化机制,肯定自然本身的智慧等,具有一致性。当代越来越多的学者肯定自然生态系统本身具有趋向和谐有序、共生繁荣的机制和能力。如余谋昌教授在其著作中强调,生命和整个自然界从自身的生存发展出发,“知道”什么是对自己“好”的。植物生长在适应的土地上,它的枝干、叶片和根系有利于充分吸收阳光、水分和其他营养元素;所有生物都“知道”如何寻找食物、修补创伤、抵御死亡和维护自身的生存;而生命和自然界也存在解决自己面临问题的“智力”。美国生态学家康芒纳把生态学规律概括为四条法则:第一,每一种事物都与别的事物相关;第二,一切事物都必然有其去向;第三,自然界所懂得的是最好的;第四,没有免费的午餐。其中所说的“自然界所懂得的是最好的”,实际上肯定了自然生态系统自组织演化过程、秩序的智慧或价值。

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上说,道家“道法自然”的观念,对于我们今天纠正现代文明的物质主义价值导向、人与自然关系上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念,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遵循自然、社会生态系统自组织演化规律,充分发挥自然、社会生态系统自组织演化机制、过程在社会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具有积极意义。

(摘编自陈红兵、杨龙《道家的“无为而治”及其可持续发展意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道家“道法自然”思想中的“自然”,指现在人们所认为的与人类社会相对应的自然界。
B.老子的“无为而治”体现了对百姓能够“自化”“自正”“自富”“自朴”的信任。
C.黄帝时出现了自然生态失调、万物丧失自然本性的现象,广成子将其原因归结于人为治理。
D.当代生态思想家所谓的自然本身的“智慧”,是指自然具有的生存发展、修复自身等意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引用老子“无为而治”的相关论述,意在论证“道法自然”的内涵。
B.文章第二段将“无为而治”与人为治理天下进行对比,凸显了人为治理的危害。
C.文章用事例论证了在生态观念上当代学者与“道法自然”思想的一致性。
D.文章立足于当下论证古人的智慧,是要为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提供借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道家的“道法自然”是其“无为而治”思想的基础,两者应无本质的不同。
B.道家主张统治者以“道”来治理天下,他们认为这样才能真正使天下太平。
C.就自身生存发展来说,“自然界所懂得的是最好的”,对它的干预要慎重。
D.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当代生态思想家对人与自然关系进行了重新认识。
2020-04-18更新 | 8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