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欧阳修(1007-1072)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182 题号:1339396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魏征,字玄成,魏州曲城人。少孤,落魄,弃赀产不营,有大志,通贯书术。隋乱诡为道士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应魏公李密以征典书檄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促召之。征进十策说密,不能用。会窦建德陷黎阳,获征,伪拜起居舍人。建德败,与裴矩走入关,隐太子①引为洗马。征见秦王②功高,阴劝太子早为计。太子败,王责谓曰:“尔阋吾兄弟,奈何?”答曰:“太子蚤从征言,不死今日之祸。”王器其直,无恨意。即位,拜谏议大夫,封钜鹿县男。帝悦,日益亲,或引至卧内,访天下事。征亦自以不世遇,乃展尽底蕴无所隐,凡二百余奏,无不列切当帝心者。由是拜尚书右丞,兼谏议大夫。后幸洛阳,次蹈昭仁宫,多所谴责。征曰:“隋惟责不献食,或供奉不精,为此无限,而至于亡。故天命陛下代之,正当就惧成约,奈何令人悔为不者。若以为足,今不管足矣;以为不足,万此宁有足邪?”帝惊曰:“非公不闻此言。”郑仁基息女美而才,皇后建请为充华,典册具。或言许聘矣。征说曰:“陛下处台榭,则欲民有栋宇,食膏粱,则欲民有饱适;顾嫔御,则欲民有室家。今郑已约昏,陛下取之,岂为人父母意!“帝痛自咎,即诏停册。十七年,疾甚。帝将以衡山公主降其子叔玉,及旦,。帝临哭,为之恸,罢朝五日。赠司空、相州都督,谥曰文贞,陪葬昭陵。将葬,其妻裴辞曰:“征素俭约,今假一品礼,仪物褒大,非征志。”见许,乃用素车,白布襜帷,无涂车、刍灵。帝作文于碑,遂书之。又赐家封户九百。征亡,帝思不已,登凌烟阁观画像,赋诗悼痛,闻者媚之,毁短百为。征尝荐杜正伦、侯君集才任宰相,及正伦以罪黜,君集坐逆诛,纤人遂指为阿党;又言征尝录前后谏争语示史官褚遂良。帝滋不悦,乃停叔玉昏,而仆所为碑,顾其家衰矣。

(节选自《新唐书·魏征传》)


注:①隐太子指李建成。②秦王:王爵封号,此指李世民。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     
A.隋乱/诡为道士/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应/李密以征典书檄/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促召之/
B.隋乱/诡为道士/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应李密/以征典书檄/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促召之/
C.隋乱/诡为道士/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应李密/以征典书檄/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促召之/
D.隋乱/诡为道士/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应/李密以征典书檄/密得宝藏/书辄称/既闻征所为/促召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A.洗马,意思是在马前作前驱,本作“先马”,太子出行时为先导,为太子属官。
B.薨,古代对皇帝及其妃嫔、子女或封王的贵族死去的委婉说法,文中指魏征死去。
C.陪葬,皇帝把皇陵余地赐给亲属、功臣、将相用于安葬,陪葬对臣子来说是种荣耀。
D.凌烟阁,是唐太宗为表彰功臣而建造的高阁,阁内共绘有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魏征经历曲折,曾经几易其主。他早年跟随隋末起义军领袖李密、窦建德,后来又追随唐太宗的哥哥李建成,直到遇到李世民,才得以尽展其才。
B.魏征忠贞为国,深得皇帝信任。唐太宗经常让他进入自己的卧室商谈事情,魏征知无不言极尽忠心,前后上奏二百多条建议。由此得到提拔重用。
C.魏征正直肯谏。劝课很有成效。太宗出巡谴责地方官招待不周,他以隋亡的典故劝谏,唐太宗欲纳郑氏女为嫔,他劝谏皇帝为民着想,都被采纳。
D.魏征死时荣耀,死后遭到猜忌。魏征去世,太宗把公主赐婚魏征之子,临哭,美朝,赠官,亲写碑文;但后来太宗心生猜忌,停婚约,推倒墓碑。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责谓曰:“尔阋吾兄弟,奈何?”答曰:“太子蚤从征言,不死今日之祸。”
(2)其妻裴辞曰:“征素俭约,今假一品礼,仪物褒大,非征志。
5.文末说,唐太宗后来对魏征心存不悦,停子女婚约,又推倒其墓碑,简析其原因。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孙德昭,盐州五原人也。其父惟最,有材略。黄巢陷长安,惟最率其乡里子弟,得义兵千人,南攻巢于咸阳,兴平州将壮其所为,益以州兵二千。与破贼功,拜右金吾卫大将军。朱玫乱京师,僖宗兴元,惟最率兵击贼。累迁鄜州节度使,留京师宿卫鄜州将吏诣阙请惟最之镇京师民数万与神策军复遮留不得行改荆南节度使在京制置分判神策军号“扈驾都”。是时,京师乱,民皆赖以为保。

德昭以父任为神策军指挥使。光化三年,刘季述废昭宗,幽之东宫。宰相崔胤谋反正阴使人求义士可共成事者,德昭乃与孙承诲、董从实应胤,胤裂衣襟为书以盟。天复元年正月,未旦,季述将朝,德昭伏甲士道旁,邀其舆斩之,承诲等分索余党皆尽。昭宗闻外喧哗,大恐。德昭驰至,扣门曰:“季述诛矣,皇帝当反正!”何皇后呼曰:“汝可进逆首!”德昭掷其首入。已而承诲等悉取馀党首以献,昭宗信之。德昭破锁出昭宗,御丹凤楼反正,以功拜静海军节度使,赐姓李,号“扶倾济难忠烈功臣”,与承诲等皆拜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图形凌烟阁,俱留京师,号“三使相”,恩宠无比。

是时,崔胤方欲诛唐宦官,外交梁以为恃,而宦官亦倚李茂贞为捍蔽,梁、岐交争。冬十月,宦者韩全诲劫昭宗幸.凤翔,承诲、从实皆从,而德昭独与梁,乃率兵卫胤及百官保东街,趣梁兵以西,梁太祖颇德其附己,以凤剑、斗鸡纱遗之。太祖至华州,德昭以军礼迎谒道旁。太祖至京师,表同州留后,将行,京师民复请留,遂为两街制置使。梁兵围凤翔,德昭以其兵八千属太祖,太祖益德之,使先之洛阳,赐甲第一区。昭宗东迁,拜左威卫上将军,以疾免。太祖即位,以乌银带、袍、、名马赐之。疾少间,以为左卫大将军。末帝立,拜左金吾大将军以卒。承诲、从实至凤翔,与宦者俱见杀。

(节选自《新五代史杂传第三十一》)


【注】①反正:复归正道,此指帝王复位。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鄜州将吏诣阙\请惟最之镇京师\数万与神策军复遮留不得\行改荆南节度使\在京制置\分判神策军\号“扈驾都”\
B.鄜州将吏诣阙\请惟最之镇\京师数万与神策军复遮留不得行\改荆南节度使\在京制置分判\神策军号“扈驾都”\
C.鄜州将吏诣阙\请惟最之镇\京师数万与神策军复遮留不得行\改荆南节度使\在京制置\分判神策军\号“扈驾都”\
D.鄜州将吏诣阙请惟最\之镇京师数万与神策军\复遮留不得行\改荆南节度使\在京制置\分判神策军\号“扈驾都”\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宿卫,就是在宫禁中值宿,保卫、护卫皇帝;宿卫军,是中国古代禁卫军的一种,为帝王的亲军,负责警卫京畿与王宫。
B.笏,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比如朝笏、象笏等。古时候文武大臣朝⻅君王时,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
C.幸,在古代,封建君主对妻妾的宠爱叫“幸”,比如“宠幸”“临幸”“妇女无所幸”;君主驾临某地,也叫“幸”,如本文中的“幸兴元”“幸凤翔”,后来也泛指皇族亲临。
D.朔,又称新月,指每月农历初一,此时地面观测者看不到月面任何明亮的部分。望,指农历每月十五日,是从初一到月底之间的所有月相的最大者。既望,一般在月末,这时月相已经残缺,光线较暗了!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德昭为人刚毅正直。在昭宗被刘季述废掉并幽禁起来后,孙德昭为了大义,接受了崔胤的意见,参与了实施解救昭宗的计划。
B.孙德昭强悍勇武。在截杀刘季述的时候,孙德昭带领士兵埋伏在刘季述上朝的路上,拦击他的马车并杀了他;后来孙德昭又骑马冲到昭宗处,请昭宗出来复位。
C.孙德昭甚得恩宠,且得善终。他不仅因解救昭宗有功,被绘制了图像挂在凌烟阁,享受无上荣宠,而且又因他当初结交梁太祖,从而得到梁朝两任国君的重用,最后死在任上,得以善终。
D.孙德昭父子都深受百姓爱戴。当年惟最曾因京师百姓的挽留,终未能到地方赴任;后来孙德昭将要去同州赴任时,也因被百姓挽留而未能成行。且父子俩都因此被任命为两街制置使。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阴使人求义士可共成事者,德昭乃与孙承诲、董从实应胤,胤裂衣襟为书以盟。
(2)而德昭独与梁,乃率兵卫胤及百官保东街,趣梁兵以,梁太祖颇德其附己。
2021-01-17更新 | 60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卢程,不知其世家何人也。唐昭宗时,程举进士,为盐铁出使巡官。唐亡,避乱燕,赵,变服为道士,游诸侯间。豆卢革为王处直判官,卢汝弼为河东节度副使,二人皆故唐时名族,与程门地相等,因共荐之以为河东节度推官。庄宗尝召程草文书,程辞不能。其后战胡柳,掌书记王缄殁于阵,庄宗还军太原,置酒谓监军张承业曰:“吾以卮酒辟一书记于坐。”因举卮属巡官冯道。程位在道上,以尝辞不能,故不用,而迁程支使。程大恨曰:“用人不以门阀而先田舍儿邪!”庄宗已即位,议择宰相,而卢汝弼、苏循已死,次节度判官卢质当拜,而质不乐行事,乃言豆卢革与程皆故唐时名族,可以为相,庄宗以程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是时,朝廷新造,百度未备,程、革拜命之日,肩舆导从,喧呼道中。庄宗闻其声以问左右,对曰:“宰相檐子入门。”庄宗登楼视之,笑曰:“所谓似是而非者也。”程奉皇太后册自魏至太原上下山险所至州县驱役丁夫官吏迎拜程坐肩舆自若少忤其意必加笞辱人有假驴夫于程者,程帖兴唐府给之,府吏启无例,程怒笞吏背。少尹任圜,庄宗姊婿也,诣程诉其不可。程戴华阳巾,衣鹤氅,据几决事,视圜骂曰:“尔何虫豸,恃妇家力也!宰相取给州县,何为不可!”圜不对而去,夜驰至博州见庄宗。庄宗大怒,谓郭崇韬曰:“朕误相此痴物,敢辱予九卿!”趣令自尽,崇韬亦欲杀之,赖卢质力解之,乃罢为右庶子。庄宗入洛,程于路坠马,中风,卒,赠礼部尚书。

(选自《新五代史·卢程》,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程奉皇太后册/自魏至太原/上下山险/所至州县/驱役丁夫/官吏迎拜程/坐肩舆自若/少忤其意/必加笞辱
B.程奉皇太后册/自魏至太原/上下山险/所至州县/驱役丁夫/官吏迎拜/程坐肩舆自若/少忤其意/必加笞辱
C.程奉皇太后册/自魏至太原/上下山险/所至州县/驱役丁夫/官吏迎拜/程坐肩舆自/若少忤其意/必加笞辱
D.程奉皇太后册/自魏至太原/上下山险所至/州县驱役丁夫/官吏迎拜/程坐肩舆自/若少忤其意/必加笞辱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道士,文中指奉守道教经典规诫并熟悉各种斋醮祭祷仪式的人。
B.门阀,即“门第阀阅”,指封建社会中的世代贵显之家。
C.鹤氅,文中指用鸟羽制成的裘,用作外套,美称“鹤氅”。
D.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土地、户籍等职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卢程出身望族。虽然人们不知道卢程是什么名门大族的人,但是卢程的门第与豆卢革和卢汝弼相当。
B.卢程屡被举荐。他先被豆卢革和卢汝弼共同荐为河东节度推官,后来又被卢质以宰相人选向庄宗推荐。
C.卢程未被重用。庄宗在酒宴上要任用一个书记,他考虑卢程和冯道,因卢程拒绝而任用冯道,卢程后悔。
D.卢程处事张扬。卢程飞扬跋扈,被少尹任圜劝告,卢程不把任圜放在眼里,任圜怒向庄宗告状,庄宗大怒。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有假驴夫于程者,程帖兴唐府给之,府吏启无例,程怒笞吏背。
(2)趣令自尽﹐崇韬亦欲杀之,赖卢质力解之,乃罢为右庶子。
2021-02-03更新 | 58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瑰,字昌容,雍州武功人,隋尚书仆射威之曾孙。擢进士第,补恒州参军。居母丧,哀毁加人,左庶子张大安表举孝悌,擢豫王府录事参军,历朗、歙二州刺史。时来俊臣贬州参军,人惧复用,多致书请瑰,瑰叱其使曰:“吾忝州牧,高下自有体,能过待小人乎?”遂不发书。俊臣未至追还,恨之。由是连外徙,不得入。久之,转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州据都会,多名珍怪产,前长史张潜、于辩机赀取钜万,瑰单身襆被自将。

武后铸浮屠,立庙塔,役无虚岁。瑰谏曰:“縻损浩广虽不出国用要自民产日殚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天下僧尼滥伪相半请并寺着僧常员数缺则补。”后善其言。神龙初,入为尚书右丞,封怀县男。瑰明晓法令,多识台省旧章,一朝格式,皆所删正。中宗复政,郑普思以妖幻位秘书员外监,支党遍岐、陇间,相煽訹为乱。瑰捕系普思穷讯,普思妻以左道得幸韦后,出入禁中。有诏勿治。瑰廷争不可,帝犹依违。司直范献忠,瑰使按普思者,进曰:“瑰为大臣,不能前诛逆竖而报天子,罪大矣,臣请先斩瑰。”于是,仆射魏元忠顿首曰:“瑰长者,用刑不枉,普思法当死。”帝不得已,流普思于儋州,余党论死。累拜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进封许国公。

时大臣初拜官,献食天子,名曰“烧尾”,瑰独不进。及侍宴,宗晋卿嘲之,帝默然。瑰自解于帝曰:“宰相燮和阴阳,代天治物。今粒食踊贵,百姓不足,卫兵至三日不食,臣诚不称职,不敢烧尾。”帝崩,遗诏皇太后临朝,相王以太尉辅政。后召宰相韦安石、宗楚客洎瑰议禁中。楚客猥曰:“太后临朝,相王有不通问之嫌,不宜辅政。”瑰正色曰:“遗制乃先帝意,安得辄改?”楚客等怒,卒削相王辅政事,瑰称疾不朝。景云元年,卒,年七十二,谥曰文贞。

(选自《新唐书•苏瑰传》,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縻损浩广/虽不出国用/要自民产日殚/百姓不足/君轨与足/天下僧尼滥伪相半/请并寺/着借常员数/缺则补/
B.縻损浩/广虽不出国用/要自民产日殚/百姓不足/君轨与足天下/僧尼滥伪相半/请并寺/着僧常员数/缺则补
C.縻损浩广/虽不出国用/要自民产/日殚百姓不足/君就与足/天下僧尼滥伪相半/请并寺/着僧常员数/缺则补/
D.縻损浩/广虽不出国用/要自民产/日殚百姓不足/君就与足天下/僧尼滥伪相半/请并寺/着僧常员数/缺则补/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浮屠,亦作“浮图”,佛教用语,可指佛教、和尚、佛塔、寺庙。文中“浮屠”与王安石《游衰禅山记》中“唐浮图慧襄始舍于其址”的“浮图”所指相同。
B.顿首,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也常用于书信的开头或末尾。
C.烧尾,是指唐代大臣新授宫时向皇帝献食,亦可指唐代士子新登第或升迁的庆贺宴席。文中即是第一个意思。
D.阴阳,我国古代哲学概念,两者有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具体可以指日月、天地、昼夜、寒暑、君臣等,文中指国家大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瑰为官清廉,两袖清风。扬州地处都会,多产珠翠珍怪。前任长史都趁机捞取很多钱财,而苏瑰任扬州长史时,严格约束自己,洁身自好,分文不取。
B.苏瑰公正处事,直言进谏。百姓担心来俊臣再次被起用,写信给苏瑰。苏瑰承诺绝不会错待一个小人;武后要建佛寺,立庙塔,苏瑰从容讽议,最终武后减少修建数量。
C.苏瑰为人耿直,不怯权贵。郑普思私结党羽并到处煽动诱骗作乱,苏瑰力争追究到底;公卿大臣初次为官,照例“烧尾”,苏瑰出任仆射,独不献食。
D.苏瑰志存大节,独发谠言。中宗驾崩后,遗诏让皇太后临朝,相王辅政。宗楚客等讨好太后,要求停止相王辅政,苏瑰坚决反对。最终削除相王辅政,苏瑰称病不再上朝。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瑰叱其使曰:“吾忝州牧,高下自有体,能过待小人乎?”
(2)有诏勿治。瑰廷争不可,帝犹依违。
2020-11-26更新 | 4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