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房玄龄等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6 题号:1343432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李熹字季和,上党铜靼人也。熹少有高行,博学研精,与北海管宁以贤良征,不行。累辟三府,不就。宣帝复辟熹为太傅属,固辞疾,郡县扶舆上道。时熹母疾笃,乃窃逾泫氏城而徒还,遂遭母丧,论者嘉其志节。

景帝辅政,命熹为大将军从事中郎,熹到,引见,谓熹曰:昔先公辟君而君不应,夸孤命君而君至,何也?对曰:先君以礼见待熹得以礼进退明公以法见绳熹畏法而至帝甚重之。转司马,寻拜右长史,迁御史中丞。当官正色,不惮强御,百僚震肃焉。荐乐安孙璞,亦以道德显,时人称为知人。寻迁大司马,以公事免。

司马侑为宁北将军,镇邺,以熹为军司。顷之,除凉州刺史,加扬威将军、假节,领护羌校尉,绥御华夷,甚有声绩。羌虏犯塞,熹因其隙会,不及启闻,辄以便宜出军深入,遂大克获,以功重免谴,时人比之汉朝冯、甘焉。拜冀州刺史,累迁司隶校尉。及魏帝告于晋,熹以本官司徒事。泰始初,封祁侯。

皇太子立,以熹为太子太傅。自魏明帝以后,久旷东宫,制度废阙,官司不具,詹事、左右率、庶子、中舍人诸官并未置,二傅并摄众事。熹在位累年,训道尽规。以年老逊位。初,熹为仆射时,凉州虏寇边,熹唱义遣军讨之。朝士谓出兵不易,虏未足为患,竟不从之。后虏果大纵选,凉州覆没。朝廷深悔。熹自历仕,家无储积,亲旧故人乃至分衣共食,未尝私以王官。及卒,追赠太保,谥日成。

(节选自《晋书·李熹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先君以礼见待熹/得以礼进退/明公以法见绳/熹畏法而至/帝甚重之
B.先君以礼见待熹/得以礼进退/明公以法见绳熹/畏法而至/帝甚重之
C.先君以礼见待/熹得以礼进退/明公以法见绳/熹畏法而至/帝甚重之
D.先君以礼见待/熹得以礼进/退明公/以法见绳/熹畏法而至/帝甚重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贤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科目,由地方长官自下而上地推荐人才给上级或中央,由其试用考核后再任命官职。
B.“禅”,帝王的祭地礼,也指以帝位让人。相传尧帝是首推禅事之人。在文中指魏帝让位于晋。
C.“行”,唐宋官制中,大官兼管小官的事叫行某官。文中指李熹暂时代理司徒的职务。
D.“太子太傅”,古代“二公”之一,又指“东宫三师”之一。后来逐渐成为虚衔。结合文意可知,李熹任此职时也属虚衔。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熹少有品行,以名节自持。几次被三府征召任职,他都不就任。后来又以母亲病重为由拒绝出仕,世人都称赞他的志气节操。
B.李熹居官正直,荐人唯贤。他被景帝授官后,不畏权贵,朝臣都为他所震慑。他举荐有德行的孙璞,也为世人所称赞。
C.李熹治车有方,颇有政绩。他在凉州安定华夏,抵御蛮夷,力克羌虏,展现了他的车事才能。
D.李熹清廉节俭,不以权谋私。他任职期间,家无积蓄,甚至亲友共分衣食,俭朴至极。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熹因其隙会,不及启闻,辄以便宜出军深入,遂大克获。
(2)凉州虏寇边,意唱义遣军讨之。朝士谓出兵不易,虏未足患,竟不从之。
(3)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陶渊明,或云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渊明少有高,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公田令吏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义熙末,征著作郎,不就。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亦不能也。颜延之与渊明有旧交,过浔阳,日造渊明饮焉。每往,必酣饮致醉。延之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王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渊明不解音律,而无弦琴一张,每酒,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如此。

(节选自萧统《昭明文选》)

文本二:

陶侃,字士行,本鄱阳人也。吴平,家庐江之寻阳。侃早孤贫,为县吏。鄱阳孝廉范逵尝过侃,时仓卒无以待宾,其母乃截发得双髲,以易酒肴,乐饮极欢,虽仆从亦过所望,及逵去,侃追送百余里。逵曰:“卿欲仕郡乎?”侃曰:“欲之,困于无耳。”逵过庐江太守张夔,称美之。夔召为督邮,领枞阳令。会刘弘为荆州刺史,将官,辟侃为南蛮长史,遣先向襄阳讨贼张昌,破之。弘既至,谓侃曰:“吾昔为羊公参军,谓吾其后当居身处。今相观察,必继老夫矣。”后以军功封东乡侯,邑千户。

陈敏之乱,弘以侃为江夏太守。随郡内史扈怀侃于弘曰:“侃与敏有乡里之,居大郡,统强兵,脱有异志,则荆州无东门矣。”弘曰:“侃之忠能,吾得之已久,岂有是乎!”侃潜闻之,遽遣子洪及兄子臻诣弘以自固。弘引为参军,资而遣之。

侃性聪敏,勤于吏职,恭而近礼,爱好人伦。诸参佐或以谈戏废事者,乃命取其酒器、蒱博之具,悉投之于江,吏将则加鞭扑。咸和九年六月疾,薨于樊溪,时年七十六。

(节选自《晋书·陶侃传》)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渊明少有高趣”与“虽趣舍万殊”(《兰亭集序》)两句中的“趣”字含义不同。
B.“自解归”与“天下归心”(《短歌行》)两句中的“归”字含义不同。
C.“执事者闻之”与“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两句中的“执事”字含义相同。
D.“公田悉令吏种秫”与“悉如外人”(《桃花源记》)两句中的“悉”字含义相同。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亦不能致也”与“以致天下之士”(《过秦论》)两句中的“食”字含义相同。
B.“延之临去”与“临表涕零”(《出师表》)两句中的“临”字含义相同。
C.“而蓄无弦琴一张”与“鸡豚狗彘之畜”(《齐桓晋文之事》)两句中的“畜”字含义不同。
D.“每酒适”与“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赤壁赋》)两句中的“适”字含义不同。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真率如此”与“率赂秦耶”(《六国论》)两句中的“率”字含义不同。
B.“徙家庐江之寻阳”与“迁徙之也”(《过秦论》)两句中的“徙”字含义不同。
C.“时仓卒无以待宾”与“军中无以为乐”(《鸿门宴》)两句中的“无以”字含义相同。
D.“无津耳”与“风烟望五津”(《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两句中的“津”字含义相同。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将之官”与“不知老之将至”(《兰亭集序》)两句中的“之”字含义不同。
B.“随郡内史扈怀间侃于弘曰”与“道芷阳间行”(《鸿门宴》)两句中的“间”字含义不同。
C.“侃与敏有乡里之旧”与“却是旧时的相识”(《声声慢》)两句中的“旧”字含义相同。
D.“咸和九年六月疾笃”与“而刘病日笃”(《陈情表》)两句中的“笃”字含义相同。
2022-07-31更新 | 219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朱序,字次伦,义阳人也。序世为名将,累迁鹰扬将军、江夏相。兴宁末,梁州刺史司马勋反,桓温序为征讨都护往讨之,以功征虏将军。长城人钱弘聚党百余人,藏匿原乡山。以序为中军司马、吴兴太守。序至郡,讨擒之。镇襄阳。苻坚遣其将苻丕等率众围序,序固守,贼粮将尽,率众苦攻之。初苻丕之来攻也序母韩自登城履行谓西北角当先受弊遂领百余婢并城中女子于其角斜筑城二十余丈贼攻西北角果溃。众便固新筑城,丕遂引退。襄阳人谓此城为夫人城。序累战破贼,人情劳懈,又以贼退稍远,疑未能来,守备不谨,督护李伯护密与贼相应,襄阳遂没,序陷于苻坚。坚杀伯护徇之,以其不忠也。序欲逃归,潜至宜阳,藏夏揆家。坚疑揆,收之,序乃诣苻晖自首,坚嘉而不问,以为尚书太元中,苻坚南侵,谢石率众距之。时坚大兵尚在项,苻融以三十万众先至,坚遣序说谢石,称己兵威。序反谓石曰:若坚百万之众悉到,莫可与敌,及其未会,击之,可以得志。于是石遣谢琰选勇士八千人涉淝水挑战。坚众小却,序时在其军后,唱云:坚败!众遂大奔,序乃得归。后丁零翟辽反,序遣将军秦膺、童斌与淮泗诸郡共讨之。翟辽又使其子钊寇陈、颍,序还遣秦膺讨钊,走之。其后慕容永率众向洛阳,序自河阴北济,与永伪将王次等相遇,乃战于沁水,次改走,斩其支将勿支首。参军赵睦、江夏相桓不才追永,破之于太行。永归上党。序追永至上党之白水,与永相持二旬。闻翟辽欲向金墉,乃还。遂攻翟钊于石门,遣参军赵蕃破翟辽于怀县,辽宵遁。序以老病,累表解职,不许。诏断表,遂辄去任。数旬,归罪廷尉,诏原不问。太元十八年卒,赠左将军、散骑常侍。

(节选自《晋书·朱序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初/苻丕之来攻也/序母韩自登城履行/谓西北角当先受弊/遂领百余婢并城中女子于其角斜筑城二十余丈/贼攻西北角/果溃/
B.初/苻丕之来攻也/序母韩自登城/履行谓西北角当先受弊/遂领百余婢并城中女子于其角斜筑城二十余丈/贼攻/西北角果溃/
C.初/苻丕之来攻也/序母韩自登城/履行谓西北角当先受弊/遂领百余婢并城中女子于其角斜筑城二十余丈/贼攻西北角/果溃/
D.初/苻丕之来攻也/序母韩自登城履行/谓西北角当先受弊/遂领百余婢并城中女子于其角斜筑城二十余丈/贼攻/西北角果溃/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表”,是奏章的一种,中国封建时代臣子对皇上有所陈述、请求、建议时用此文体,文中“表”作动词,是“启奏,上奏章给皇上”的意思。
B.“拜”,古代表示恭敬的礼节,授给官职或接受任命。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拜相如为上大夫”,《陈情表》中“谨拜表以闻”等。
C.“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设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
D.“太元”是东晋孝武帝司马曜的第二个年号。年号始于汉武帝,一般为了取吉祥之意或为了纪念某件大事等才可能出现更改年号的情况。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序平息叛乱,屡建战功。梁州刺史司马勋反叛朝廷,长城人钱弘聚众作乱,朱序受命前往讨伐,都成功平定了叛乱。
B.淝水之战,朱序暗中帮助晋军。苻坚派朱序劝降谢石,朱序却提示谢石宜先发制人,并扰乱苻坚军心,成就以少胜多战绩。
C.朱序多次大败慕容永。慕容永进犯洛阳,朱序在沁水大败部下王次,率军追击慕容永,在太行打败他,又追击到上党的白水。
D.朱序彻底击败翟辽。翟辽反叛,朱序派将与淮泗各郡一起征讨,听说翟辽想进攻金墉,派将在怀县击败他,使得他连夜逃跑。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坚杀伯护徇之,以其不忠也。序欲逃归,潜至宜阳,藏夏揆家。
(2)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5.朱序是如何“忠君护主”的?请结合文本内容进行概括。
2023-06-20更新 | 33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改醮。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

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陈情表》,曰:臣以险衅,风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

后刘终,服阙,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 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奔、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

(选自《晋书·李密传》)


【注】①醮(jiào):改嫁。②烝(zhēng)烝:热切的样子,形容思念之深。③游夏:孔子的学生子游、子夏。④安乐公:刘备之子刘禅。

文本二: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李密《陈情表》)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
B.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
C.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
D.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孩六月,慈父见背”与“府吏见丁宁”《孔雀东南飞》中的“见”字含义相同。
B.孝廉,汉代所设荐举人才的一种科目,推举孝顺父母、学习优异的人,晋时仍保留。
C.“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中的“人定”,指的是亥时,相当于现在21时至23时。
D.归田,归还公田,有时也是张衡《归田赋》的省称,在本文中是辞官还乡的意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密曾在蜀汉任职,多次出使吴国,蜀汉被平定后,晋武帝召他做官,他因为祖母年高无人奉养,没有接受官职。
B.李密认为安乐公与齐桓公遭遇相似,两人都因为任用人才得当而使国家兴盛,后来又都因为用人不当而遭遇不幸。
C.李密守丧期满,应征到洛阳任太子洗马,后外调任温令,他常常希望改任内官,后虽官职得到调整但仍心怀怨恨。
D.李密有才情,上《陈情表》感动了皇帝,又通过比较舜、禹、皋陶等的谈话特点,否定了诸葛亮琐碎的言谈方式。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2)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5.请结合文本一、文本二,简要分析武帝被李密的言辞打动而停召他的原因。
2023-09-20更新 | 7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