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诗词曲常见题材 > 羁旅思乡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7 题号:1343680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清明日狸渡道中     

范成大

洒洒沾巾雨,披披侧帽风。

花燃山色里,柳卧水声中。

石马立当道,纸鸢鸣半空。

间人散后,乌鸟正西东。


【注】①范成大在绍兴二十四年(1154)任徽州司户参军。此诗作于离开家乡赴任途中。②墦,坟墓。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运用叠词,生动形象写出了空中飘零的飞雨在春风中舞动的样子,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
B.颔联“燃”“卧”二字化静为动、虚实结合,写出了繁花的明艳和柳树的风姿,非常富有表现力。
C.颔、颈两联写景顺序由地面转到空中,在空间上富有层次感,为读者描绘出一幅清明时节立体春景图。
D.诗歌在描写清明春景时,匠心独运。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展现了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和尾联形成对照。
2.简要分析尾联的含意。
【知识点】 羁旅思乡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蓟北旅思

张籍

日日望乡国,空歌白苎词

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

失意还独语,多愁只自知。

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


【注】①张籍,中唐诗人,原籍吴郡。②白苎词:指《白苎舞歌》,是一首吴声歌曲。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以“日日”叠字领起,表达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望”字摹写思乡之态。
B.第二句写诗人独自客居蓟北,想象着家乡的亲人们载歌载舞吟唱白苎词的场景。
C.颈联写思乡愁绪无处排解,只有自我倾诉,“还”“只”强化了这种孤独感。
D.尾联以景结情,描绘了客亭柳“向南枝”被折尽之态,言有尽而意无穷。
2.诗人将颔联两句引为“平生最得意句”,请简要赏析。
2022-07-19更新 | 145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客夜有怀

(清)吴兆骞

一灯愁独卧,永夜客衣单。

星月临江静,楼台拂曙寒。

悲笳霜外断,清漏梦中残。

忽忆西园会,笙歌满玉阑。

【注释】①清初诗人,曾因科场案被流放到塞外宁古塔,著有《秋笳集》。②西园会,泛指文人雅集。

1.找出与这首诗题材相同的一项(     
A.王维《山居秋暝》B.陶潜《归园田居》C.李清照《声声慢》D.杜甫《登高》
2.下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句点题,以“愁”字总领全篇。
B.三四句写夜色静谧,春风拂去寒气。
C.五六句写胡笳与刻漏声,以声衬静。
D.悲、清、断、残,渲染出凄清氛围。
3.结合全诗,鉴赏诗歌结尾两句的构思特点。
2024-04-15更新 | 131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怀

唐代   江为①

迢迢江汉路,秋色又堪惊。半夜闻鸿雁,多年别弟兄。

高风云影断,微雨菊花明。欲寄东归信,裴回②无限情。


【注】①江为:公元950年前后在世,五代时建州人,其先宋州考城人,曾避乱外地。②裴回:徘徊,彷徨。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联写征途漫漫,江汉路远,再加上秋色渐浓,不禁令人心惊,呼应标题。
B.颔联写诗人在半夜听到天空传来鸿雁声声,对家乡弟兄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
C.颈联写景由上到下,视听结合,秋风散云,微雨洗菊,天空高远,菊花明艳。
D.尾联抒情自然,说打算寄信亲人说自己东归,彷徨中涌起思家的无限情思。
E.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秋天羁旅在外的惆怅、思乡的无奈,以及壮志难酬的感伤。
2.本诗是如何表现(艺术手法)诗人的羁旅愁怀的?请加以分析。
2020-12-08更新 | 15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