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文知识 > 古代文化常识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难度:0.94 引用次数:1597 题号:13557121
下列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公,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也可作敬辞,尊称男子,文中的“沛公”指爵位。
B.关中是指“四关”之内,即东潼关(函谷关)、西散关(大震关)、南武关(蓝关)、北萧关(金锁关),曾被称为“天府之国”。
C.相,是指在朝中的文臣,一般特指宰相,宰相是对中国古代君主之下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或俗称,并非具体的官名。
D.山东,指崤山以东,泛指秦以外的六国,而现在的“山东”因居太行山以东而得名。
2021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查看更多[8]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 (0.94)
【推荐1】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参乘。即“骖乘”,古时站在车右陪乘或担任警卫的人,古代乘车之法,尊者居左,驭者居中,陪乘者居右,负责行车安全。
B.太牢: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猪)三牲全备为“太牢”,少牢只有羊和豕,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C.关汉卿:号已斋叟、大都人,元代戏曲作家。他是“元曲四大家“之首,与白朴、马致远、汤显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D.《孟子》: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现存七篇。南宋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是南宋以后科考必读书。
2023-06-13更新 | 232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 (0.94)
名校
【推荐2】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赤壁赋》中“七月既望”的“既望”指农历每月的十五。“朔”指农历每月的第一天,“晦”则指最后一天。
B.古人在给兄弟起名字时往往用“伯仲叔季”来表示长幼有序。“伯”指老大,“季”指最小。“项羽季父”即指项羽的叔父。
C.“初七及下九”中的“初七”,指我国传统节日七夕节,又称乞巧节。古俗在农历七月初七的晚上,女子们要穿针乞巧。
D.“永和九年,岁在癸丑”,这两句说的是同一时间,只是前者用的是年号纪年法,后者用的是天干地支纪年法。
2016-11-18更新 | 101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 (0.94)
【推荐3】下列对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孝经》是儒家十三经之一,十三经是由汉朝的五经逐渐发展而来的,最终形成于南宋。
B.家训是家族或家庭对子女教导或训诫的话。我国古代著名的家训有《颜氏家训》《朱子治家格言》等。
C.家谱是家族记载本族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迹的书。又称族谱、谱牒、宗谱等。
D.“”“”“”“”是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的术语,常见的还有“拜”“转”“徙”“升”等。“授”“拜”“转”“补”是关于任职授官的,“擢”“升”是关于提升职务的,“徙”“迁”是关于调动职务的。
2021-02-23更新 | 22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