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实用类文本 > 实用类文本常见类型 > 新闻、通讯、访谈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93 题号:1357986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病毒是导致人类疾病的一类重要病原体。早在还不知道什么是病毒的时候,人类就已经想方设法对付病毒了。

中国人明朝就开始使用人痘预防天花;1798年,英国医生詹纳发明了使用牛痘作为疫苗预防天花的方法;1885年,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发明了狂犬病疫苗;1892年人类发现了第一种病毒——烟草花叶病毒,这种病毒比细菌小,能让植物生病;1898年发现了首个动物病毒——感染牛羊的口蹄疫病毒;1901年发现了首个人类病毒——通过蚊子传播的黄热病病毒。后来,人们对病毒的认识越来越深刻,病毒研究成为一门单独的学科:病毒学。和一般人想象的不同,病毒学研究除了回答基础的科学问题、预防和治疗病毒病之外,还涉及开发和利用病毒。而这三种功能都离不开最重要的病毒研究工具:反向遗传操作系统。

这里需要先了解一下遗传学。一开始,人们并不知道遗传的本质,因此最初是从表型出发来研究遗传学的相关问题的。孟德尔使用豌豆、摩尔根使用果蝇来研究遗传学,他们通过豌豆的红花、白花或者说果蝇的红眼、白眼这种表型来寻找遗传规律,并定位表型相关的基因。因此,经典的遗传学是从表型出发来研究基因型的,这就是正向遗传学。

在正向遗传学中,需要通过自然突变或诱变的方式,筛选具有特殊表型的突变体,然后再定位是哪个基因决定了这个表型,并且研究该基因的功能。

在反向遗传学中,科学家拿到一个未知的基因,可以主动对这个基因进行突变或者改变它的表达量,再去观察基因突变或基因表达量的变化引起了什么样的表型变化,并与野生型(没有经过人为改变的正常基因型)的表型进行比较,从而推测基因的功能。因此,反向遗传学是通过改变基因型,观察表型改变的结果,来研究基因的功能。

对病毒也是一样:构建感染性克隆,对其进行基因工程改造,将改造后的感染性克隆转入细胞中,就能产生带有突变的病毒,然后用这些新的病毒去感染细胞或宿主,观察病毒的复制、宿主的症状等表型,就可以研究病毒相关基因的功能。这样一套系统,我们称之为病毒的反向遗传操作系统。

病毒的反向遗传操作系统,是病毒学以及相关生命科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工具,它可以用于基础研究,研究病毒中各个基因的功能,也可以用于疫苗开发,还可以将病毒作为载体,装载上不同的基因序列,用于其他生命科学研究。

(摘编自李庆超《人类只能与病毒相杀?》)

材料二:

我们每个人都打过疫苗,大家可以摸一摸自己胳膊上的疤痕,那是注射卡介苗留下来的。疫苗通过刺激机体产生获得性免疫保护,从而预防疾病。根据疫苗的组分,可以分为灭活疫苗、弱毒活疫苗、类毒素、亚单位疫苗、重组蛋白或多肽疫苗,以及病毒载体疫苗、DNA或RNA疫苗等。

疫苗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既能刺激机体产生有效的免疫保护,又要不导致疾病。接种疫苗的过程,类似一场免疫系统的军事训练:在不损伤机体的前提下训练免疫系统。而所谓的免疫力,实际上就是机体在下次遇到病原时能迅速消灭病原体,让人(或动物)不发病的能力。

我们知道,流感会发生频繁的突变,每年流行的病毒毒株可能都不相同,换了马甲之后免疫系统就不认识它了。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当年所流行的病毒株,来生产新的流感疫苗。

这时就要用到反向遗传操作系统:①我们从临床中检测到流行强毒株,获得它的抗原编码序列;②然后通过基因工程的方式,将抗原部分的编码序列重组到疫苗弱毒株的感染性克隆中;③然后我们将这些质粒转染到细胞内部,就能够产生带有强毒株抗原、并且不具有致病性的、弱的新疫苗毒株,就可以用于预防当年所流行的流感。

预防病毒病最有效的方式是研发疫苗。为了防控新冠疫情,全球科研人员都在努力研发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我国陈薇院士团队研发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腺病毒载体)(Ad5-nCoV)已经进入II期临床试验。

根据名字就可以知道,这个疫苗所使用的病毒载体是腺病毒,腺病毒是一种没有包膜的DNA病毒,我们将腺病毒中能够导致疾病的基因以及一些无关的基因删除掉,然后重组引入新型冠状病毒的抗原蛋白表达基因,就制作完成了以腺病毒载体为基础的冠状病毒疫苗。

腺病毒载体的特点是高效率、高滴度(滴度是指病毒的浓度)、低致病性,并且不会整合进入宿主细胞染色体,是一种常用的病毒载体。目前国内外的研究者还使用了灭活疫苗、亚单位疫苗、假病毒颗粒、痘病毒载体疫苗及纳米颗粒疫苗等策略研发疫苗。

(摘编自李庆超《人类只能与病毒相杀?》)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病毒学是一门研究病毒的独立学科,病毒研究不仅可以回答基础的科学问题,预防和治疗病毒病,还涉及开发和利用病毒,这超出常人的想象。
B.病毒的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的基本流程是通过改造病毒基因,用由此产生的新病毒去感染宿主,再观察宿主的症状等表型来研究相关基因的功能。
C.接种疫苗如同军事演习,将带有强病毒株抗原、且不具有致病性的、弱的疫苗毒株注射入机体,刺激机体产生获得性免疫保护。
D.腺病毒载体疫苗优于灭活疫苗、亚单位疫苗、纳米颗粒疫苗等疫苗的原因是其具有高效率、高滴度、低致病性,且不会整合进入宿主细胞染色体的显著特点。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最初只能从豌豆花的不同颜色、果蝇眼睛的不同颜色等表型出发来研究遗传学的相关问题,是因为当时的人们还不知道遗传的本质。
B.流感突变频繁,每年流行的病毒毒株可能都不相同,如果我们提取不了突变后的病毒株,就很难了解病毒基因序列,更别提研制疫苗了。
C.疫苗研发是预防病毒病最有效的方式,当全球的科研人员研发出真正有效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时,这场新冠疫情才能得到真正有效的控制。
D.人类与病毒的认知史长于对抗史,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与人类“相杀”多年的病毒逐渐为人所用,对人类的威胁也相对变小。
3.下列各项中,属于反向遗传学运用的一项是(     
A.牵牛花的颜色不一样,有红色、紫色、蓝色、白色等,通过基因测序,科学家发现,各色牵牛花的其他基因都一样,唯独某段基因存在差异。
B.2018年11月26日,“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双胞胎婴儿”在中国出生,她们的一个基因经过科学家的修改,能够天然抵抗艾滋病。
C.男性患红绿色盲的机率要高于女性,科学家研究发现其致病基因是隐性的,位于X染色体上,遗传方式为X连锁隐性遗传,发病与性别有关。
D.“神舟五号”将辣椒种子运往太空,受到太空辐射的种子回到地球后结出柿子椒,科学家由此找到了控制辣椒果实大小的基因,并广泛应用。
4.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以上两则材料出自同一篇论文,试分析两则材料各自的侧重点和二者之间的逻辑关联。
【知识点】 新闻、通讯、访谈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19年共和国勋章、2020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为国家利益隐姓埋名、默默工作,60多年来潜心技术攻关,为核潜艇研制和跨越式发展作出巨大贡献。近日,黄旭华接受新华网记者专访。

记者:得知自己获得共和国勋章后,是什么祥的心情?

黄旭华:感觉自己蛮幸运、蛮激动的,但是也感觉压力蛮大。我这工作是集体的产物,我仅仅是一个代表,我时刻记住感谢党、感谢政府,也感谢跟我一道协作的广大的战友,是他们共同努力的结果。我常常讲,我是集体当中的一个成员,站在我的工作岗位上,和大家一起把工作搞好而已,荣誉是属于大家的,是属于集体的,我只是一个代表。

记者:您在入党申请书里写过这样一段话,党需要我把血一次流光我做到,党如果不是要求一次流光,而是一滴一滴慢慢流,一直流尽为止,我也坚决做到。现在回过头看这句话,心里是什么样的感受?

黄旭华:我记得我在入党转正的时候把这句话又重新讲了一下,表示了决心。因为我入党后按照党的要求准备这一生全部都献给党的事业,没有其他想法。现在想一下,时间长一滴一滴慢慢流,是一个很严重的考验,不像一次流光,一次热情迸发就完了。回忆过去,从入党到现在,党的决定我从来没有含糊过,我也没有向党提出任何个人的要求,不忘初心一直记住这个事,一直到现在。

记者:新中国成立70周年,您觉得有哪些巨大的成就?

黄旭华:新中国成立70年来真正是天翻地覆,变化太大了。仅仅造船行业来看,解放之前造船厂的任务主要是拆船。现在不一样了,现在是核潜艇造出来,航空母舰也造出来。从造船的角度来看变化是天翻地覆的,整个国家更是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这个飞跃是非常感动人的。

记者:您为什么如此热爱核潜艇事业?

黄旭华:核潜艇跟我原来的志愿科学救国,不是造飞机就是造军舰抵御外国的侵略,完全结合在一起,给我这么好的机会,我当然很热爱。居里夫人说了一句话,叫做要反对原子弹,首先你必须自己要有原子弹。你自己没原子弹去反对人家,人家根本不听你的。我们国家1964年原子弹爆炸成功时是发表过声明的,我们发展核武器完全是为了自卫,绝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如果人家向我核进攻,我坚决给予报复。那人家向我进攻,我要报复,第一要保存自己,第二要有力量和威力给他报复,靠什么?靠核潜艇。要反对原子弹必须自己要有原子弹。我想在后面加一句:有了原子弹我们国家必须要有核潜艇,我要求自己鞠躬尽瘁也要和大家一道干成这个事。

记者:您是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当时是怎么想的?

黄旭华:因为我们生产的核潜艇里里外外全部都是中国自己干的,没有一件设备、材料、管道是进口的,应该从我自己来讲我是有把握的,为什么?我设计留有相当的余量,建造过程中还经过严密的检查,我还做了一个及时复查,我有充分的信心。但是另外一点,是不是还有哪些超出我的知识范围,我还没认识到这个潜在危险,最可怕的就是这样子的。那怎么样办呢?我只能跟它一道下去,在深潜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不正常的现象,我可以协助马上采取措施,防止失误的扩大。

人都是爱惜自己的生命的,我也一样。严格来讲,这也叫做贪生怕死:贪生,爱惜我的生命;怕死,是怕没有价值的死。我下去一定要把实验数据完完整整拿回来,而不是硬装好汉,去让大家去牺牲。

记者:您接下来还有什么目标?什么心愿?

黄旭华:我95岁了,不可能跟大家一样上第一线,我把自己定位为啦啦队的队长。啦啦队干什么?给大家鼓劲、给大家撑腰,年轻人特别是搞新技术的往往会碰到好多困难、好多挫折,我们老一辈有责任给年轻人撑腰。

我想补还我欠父母、欠妻子、欠子女的情债,但不可能,我离开母亲的时候,答应她要常常回家看看,那之后三十年没有回家,我没遵守这个诺言,但我恪守了对组织做的承诺,就是绝对保守国家的机密,这点我做到了。因此我虫然有那么多道憾,但是无怨无悔。

(摘编自《新华访谈〈黄旭华:党的决定我从来没有含糊过〉》2019年9月29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旭华为我国核潜艇研制和跨越式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却把荣誉归功于集体,不贪功的精神尤其可贵。
B.黄旭华作为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是他对自己的设计有着充足的自信。
C.从我国造船业的发展可以看出整个国家70多年来天翻地覆的变化,尤其是军事工业更能证明国家强大。
D.黄旭华认真践行自己的人党誓言,60多年来潜心技术攻关,不忘初心,荣获“共和国勋章”名至实归。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旭华一生忠孝不能两全,为国尽忠则不能为母尽孝,他一直无怨无悔。
B.虽然年近百岁不能身处一线,黄旭华依然为祖国的国防工业鼓劲撑腰。
C.我国核潜艇全是自己干的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这是最值得骄傲的事情。
D.黄旭华既“贪生”又“怕死”,但他的“贪生怕死”却深得人们的敬重。
3.黄旭华一辈子献身国防工业的精神动力有哪些?
2021-06-02更新 | 13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5G是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的简称,它的理论速率可以达到每秒10G,特点是低时延高可靠高密度。工信部表示,当前,全球5G正在进入商用部署的关键期。坚持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相结合,我国5G产业已确立竞争优势。

5G标准是全球产业界共同参与制定的统一国际标准,截至5月,在全球20多家企业的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中,我国企业占比超过30%,位居首位。目前,我国5G试点城市的应用大范围铺开。在上海,截至目前,超过2万个小区开通了以光纤为基础的千兆固定宽带,覆盖用户达上千万。中国电信上海公司5G专项推进办主任刘越峰说:“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对整个上海两万个5G站点的规划,我们计划在2019年能够先期启动3000个站点的建设,到2020年,我们基本上会实现整个上海中心城区和主要城镇的5G覆盖。”

工信部表示,在5G研究和推进中,我国一直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理念,在技术试验阶段,诺基亚、爱立信、高通、英特尔等多家国外企业已深度参与,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5G已经具备商用基础。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发放5G商用牌照,我国将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

工信部副部长陈肇雄:在产业界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目前5G技术和产品日趋成熟系统、芯片、终端等产业链主要环节已基本达到商用水平,具备了商用部署的条件。

(摘编自2019《新闻和报纸摘要》)

材料二:

5月30日,中国电信与上海市政府在沪签署加快5G引领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国电信方面向经济观察网确认,根据该协议内容,中国电信今年将在沪建设超过3000个5G基站,到2021年底建设超过1万个5G基站。

为推进5G成功过渡到正式商用阶段,运营商正在大规模投资5G,包括5G网络的重点区域覆盖,为整体5G产业链的形成打造基础设施,其中基站也是运营商5G投资的重要部分。集邦拓墣产业研究院资深协理谢雨珊曾对经济观察网分析,与4G相比,5G基站建设成本更高,资本支出要高于4G基站投入的1.2-1.5倍。

对于该协议,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表示,当前上海正在强化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核心能力,加快推进世界级信息通信枢纽建设。此外,该协议还约定了一系列内容,包括加快推进基于5G的创新和研发平台落户上海,助力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加快5G应用落地,助力上海打造全球领先的5G应用创新策源地等。

(摘编自2019年《经济观察报》)

材料三:

网速变快,这应该是所有人对5G特点的最深认识了。到底能有多快?直观一点,你用5G下载一部高清电影,用时不会超过1秒。快是很快,资费方面,曾经有网友调侃:4G时代你一觉醒来可能是房子没了,但是5G时代,你一觉醒来是负债累累。

对于我们来说,4G可能还是主要解决上网看电影、聊天玩游戏等,但是5G更多是解决数据问题。高速率对于云技术来说是很重要的,未来数据都上传云端,我们的工作、生活和娱乐都交给云。

物联网和云计算一样,都是速率和容量的大户。5G发展后,物联网终端设备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智慧城市、智慧家居、物流等等方面也会更加智能。就比如,我们以后的物流信息,可能就不是单纯到了那个城市那么简单,而是能具体到哪条街道这样详细的信息。

目前无人驾驶汽车虽然已经上路,但相对来说技术还不是很成熟,跟网络有很大的关系。上面我们也说到了,5G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低延时,这对于自动驾驶来说至关重要。想象一下,一旦前方发生危险,如果网络环境达不到要求,导致系统无法快速响应,车毁人亡的悲剧不可避免。

5G的频段虽然快,但是也有很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穿透力不强。电磁波有个特点,频率越高,它的绕射能力就越差,传播过程中的衰减损耗也越大,所以覆盖能力就大大降低。这样就带来一个问题,同样面积的地区,4G只需要1个基站,而5G却需要多个基站,而基站的数量,决定了投入成本。

(摘编自《解读5G:和4G相比有哪些变化?对生活有哪些改变?》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5G移动通信网络的理论速率可以达到每秒10G,从而形成了低时延高可靠高密度的特点,确立竞争优势。
B.在5G研究和推进中,我国秉持先进理念,知名国外企业深度参与,各方的共同努力使得我国正式进入了5G商用元年。
C.中国电信上海公司5G专项推进办负责人表示,到2020年,整个上海中心城区和主要城镇会实现5G覆盖。
D.运营商正在大规模投资5G,包括5G网络的重点区域覆盖,为整体5G产业链的形成打造基础设施,目的是推进5G向正式商用阶段成功过渡。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全球20多家企业的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中,我国企业占比30%以上,位居首位,这表明我国在5G国际标准制定中功不可没。
B.中国电信与上海市政府在沪签署加快5G引领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战略合作框协议,该协议为5G在沪未来发展蓝图做出具体规划。
C.凡事有利必有弊,5G也不例外。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5G的频段穿透力不强,导致覆盖能力大大降低,相较4G增加了投入成本。
D.坚持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相结合的原则,我国5G产业已确立竞争优势,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已达到巅峰时刻,引领世界潮流。
3.怎样才能推进我国5G事业的健康发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019-08-07更新 | 6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为阻断疫情向校园蔓延,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近期全国多地、多校、多所教育机构开展网络教学,指导学生学习、丰富学生寒假生活,确保停课不停教、不停学。组织网上考试、开设直播课程、提供公益性学习资源,课程内容既有针对中高考和边远地区学生的课业辅导,也有培养学生感恩和居家运动的特色课程。

全国多地、多校利用“云端”技术,搭建“空中直播课堂”,努力实现学习效果不打折,学习进度不落下。“不能面对面课堂上课,我们就搭建云课堂,让孩子们在家也能开展学习。”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教育部正在统筹整合国家、地方和学校相关教学资源,提供丰富多样、可供选择、覆盖各地的优质网上教学资源,全力保障教师们在网上教、孩子们在网上学。教育部拟于2月17日开通国家网络云课堂,将以“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项目获得部级奖的课程资源为基础,吸收其他优质网络课程教学资源,供各地学校组织学生开展网上学习。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说,停课不停教、不停学需要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通力协作,也希望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配合,提供更多样的公益性优质学习资源。为此,全国多家机构、社会力量积极各展所长,提供公益性优质学习资源。

(摘编自《人民日报:开学延期,教学不延期》)

材料二

我国网络课程发展历程

(摘编自《我国网络课程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材料三

教育+网络,面临挑战有哪些?

满足学习需求的同时,一些地方的在线教育却在实践中“走形”“变样”,引发不少担忧。

(1)边打卡网课,一边玩起手游。

(2)既要帮忙打卡,又要全程监督,不少家长叫苦不迭。

(3)有的抱怨课程太简单,有的认为内容太难懂,统一化网课如何适应个体学习节奏成难题。

(4)老师卖力上课,学生“作屏上观”,教学质量亟待保障。

(5)网络不畅、缺乏设备,“寒门学子”难享在线教育红利。

(摘编自《人民网:上好在线开学第一课》)

广东清远东江村买设备、拉网线,把村委会会议室改造成上课的教室;安徽铜陵实行“一人一策”,通过借用设备、共享网络等方法帮助留守儿童在线学习;黑龙江协调电信运营企业为中小学师生提供专属优惠流量包,对家庭贫困学生提供20G免费流量包……疫情期间,为落实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要求,各地纷纷出台措施,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实现居家上课,让在线教育成为学校课堂的有效“替代品”。

相比线下教育,无远弗届的互联网不仅打破了课堂的空间限制,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更为共享优质资源、促进教育公平提供了新思路。也要看到,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一些地方在推广线上授课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有的学生因为没有手机而缺席网课,有的需要到邻居家“蹭网”,有的乡村通信条件差、学生难以获取网络信号,等等。这些现实问题,制约着网络课程的普及。由此可见,缩小数字鸿沟,关乎每个孩子的成长,更关乎教育公平的实现。

(摘编自《人民日报:让所有学生享受到网课的便利》)

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相关理解和分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网络课程的发展与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B.我国网络课程先后经历了“网络课程”至“在线开放课程”的演变。
C.我国网络课程为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完成了多个层面的变革与发展。
D.我国课程形态先后经历了由传统封闭到有限开放再到无限开放三个阶段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疫情期间,为了丰富学生寒假生活,开展了许多特色课程。
B.统筹整合国家、地方和学校相关教学资源,可保证学习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C.统一化网课不能适应个体学习学习节奏,引发教育思考与担忧。
D.在线教育虽有效,但网络课程的普及受许多现实问题制约,关乎教育公平
3.“教育+网络”面临许多挑战,应如何提高学生的在线学习效果?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
2020-04-03更新 | 11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