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西晋 > 李密(233-297) > 《陈情表》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4 题号:1379643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节选自李密《陈情表》)

【二】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

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陈情表》。后刘终,服阙,复以洗马征至洛。

(节选自《梁书·李密传》)

【三】

庾黔娄,少好学,多讲诵《孝经》,未尝失色于人,南阳高士刘虬、宗测并叹异之。齐永元初,除孱陵令,到县未旬,其父庾易在家遘疾,黔娄忽然心惊,举身流汗,即日弃官归家,家人悉惊其忽至。时易疾始二日,医云:“欲知差剧,但尝粪甜苦。”易泄痢,黔娄辄取尝之,味转甜滑,心逾忧苦。至夕,每稽颡北辰,求以身代。俄闻空中有声曰征君寿命尽不复可延汝诚祷既至止得申至月末及晦而易亡黔娄居丧过礼。

和帝即位,将起之,镇军萧颖冑手书敦譬,黔娄固辞。服阕,除西台尚书仪曹郎。梁台建,邓元起为益州刺史,表黔娄为府长史、巴西、梓潼二郡太守。及成都平,城中珍宝山积,元起悉分与僚佐,惟黔娄一无所取。元起恶其异众,厉声曰:“长史何独尔为!”黔娄示不违之,请书数箧。

节选自《梁书·孝行》)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俄闻空中有声曰/征君寿命尽/不复可延/汝诚祷既至/止得申至月末及晦/而易亡/黔娄居丧过礼/
B.俄闻空中有声曰/征君寿命尽/不复可延/汝诚祷既至/止得申至月末/及晦而易亡/黔娄居丧过礼/
C.俄闻空中有声/曰征君寿命尽不复/可延汝/诚祷既至/止得申至月末及晦/而易亡/黔娄居丧过礼/
D.俄闻空中有声/曰征君寿命尽不复/可延汝/诚祷既至/止得申至月末/及晦而易亡/黔娄居丧过礼/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期功”,古代的丧服。期,服丧一年。功,又分为大功、小功。大功服丧九个月,小功服丧五个月。
B.“泰始初”中的“泰始”是年号,汉武帝首创年号,“永和九年,岁在癸丑”中“永和”是年号纪年,“癸丑”是干支纪年。
C.“服阙”,指服丧期满除去丧服。旧俗尊亲去世后,在服阙期间辞官、停止娱乐和交际,表示哀悼。
D.“北辰”,原指北极星,后用来喻指皇帝,如《滕王阁序》中“天柱高而北辰远”。本文为第二种含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密命运坎坷。他孩提时期父丧母嫁,失怙失恃,祖孙二人更相为命。
B.李密富有才华。他曾拜谯周为师,谯周的学生把他比作子游和子夏。
C.庾黔娄天资聪慧。他少时常与人论述《孝经》,对答如流,从未羞愧脸红。
D.庾黔娄仕途不顺。庾黔娄为官清廉,因拒领财物得罪上司,被降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2)元起恶其异众,厉声曰:“长史何独尔为!”黔娄示不违之,请书数箧。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李密《陈情表》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王勃《滕王阁序》

1.下列(文中加点词)文学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伏惟:俯伏思量。古时下级对上级表示恭敬的用语,奏疏和书信里常用。
B.星分:古人用天上二十八宿的方位来区分地面的区域,某个星宿对着地面的某个区域,叫做某地在某星的分野。
C.夷夏:古代称少数民族为夷;古代汉族自称为夏,这里指中原地区。
D.十旬休假:古时官员七天休息一天,叫做“旬休”。
2.下列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矜育:怜惜养育                      不矜名节:自夸
B.盘桓:犹豫不决的样子            拔擢:提拔、提升
C.雅望:崇高的声望                  懿范:美好的德行
D.家君作宰:宰相                      躬逢盛饯:盛大的宴会
3.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1)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2)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
2017-06-15更新 | 106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冼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臣冼马       除:革除B.以刘日西山             薄:迫近
C.则刘病日   笃:病重D.奉圣朝,沐浴清化   逮:到了
2.下列对这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段文字叙述了朝廷屡次征召催逼,自己辞不赴命,进退两难的处境,提出了愿乞终养的要求。
B.“逮奉圣朝……实为狼狈”一段分别以“逮”“寻”两个时间副词领起,连续两次征召,一次辞不赴命,一次辞不就职,原因都是祖母供养无主,与全文首段呼应。
C.本段连用“察臣”“举臣”“拜臣”“除臣”到“责臣”“催臣”,不仅文法错落,显出由弛而张、逐步紧迫的情势,同时也体现出先恭维皇恩浩荡,后申诉委屈矛盾的心理层次。
D.在本段末,作者以两个年龄数字的对比,说明报国日长,尽孝日短,表明忠孝难以两全,有力地证明自己只好舍忠而取孝的抉择的正确性,以使皇帝心甘情愿地批准他的请求。
3.翻译以下句子。
(1)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2)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2022-02-20更新 | 118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选自《陈情表》)

1.下列各项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A.“表”是一种奏章,用于臣下向君主陈请谢贺。因为“表”的阅读对象是皇帝,所以一般都态度诚恳,措辞谦恭。
B.古代丧礼,凡为祖父母、叔伯父母、兄弟姐妹、妻子服丧一年,叫“功服”。
C.刺史是古代的官名,不同朝代刺史的职权不同。在晋朝时是州的最高行政长官。
D.“孝廉”“秀才”都是汉代以来推荐人才的科目。明清科举考试中,以生员为秀才,以举人为孝廉。
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所陈之情,有因处境狼狈而产生的忧惧之情,还有对祖母刘氏的孝情等。
B.文章用委婉曲折的语气表明自己并非怀念旧朝、有不事二主之心。
C.作者说自己不能奉诏的原因是祖母风烛残年,祖孙二人相依为命。
D.文章层层推进,直截了当,情谊真切地陈说了自己不能应命的理由。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2)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2020-05-19更新 | 4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