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姚思廉 > 《梁书》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4 题号:2170538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吴明彻传

吴明彻字通昭,秦郡人也。明彻幼孤,性至孝,年十四,感坟茔未备,家贫无以取给,乃勤力耕种。秋而大获,足充葬用。起家梁东宫直后。及侯景京师,天下太乱,明彻有粟麦三千余斛,而邻里饥馁,于是计口平分,同其丰俭,群盗闻而避焉,赖以存者甚众。及高祖镇京口,深相要结,明彻乃诣高祖,高祖为之降阶,执手即席,与论当世之务。明彻亦微涉书史经传,就汝南周弘正学天文,略通其妙,高祖深奇。太建四年,征为侍中、镇前将军。朝议北伐,公卿互有异同,明彻决策请行。五年,明彻总统众穿十余万,发自京师,进逼寿阳,齐遣王琳将兵拒守。琳至,与刺史王贵显保其外郭。明彻以琳初入,众心未附,乘夜攻之,中宵而溃,齐兵退据相国城及金城。会齐遣大将军皮景和率兵数十万来援,去寿春三十里,顿军不进。明彻曰:兵贵在速,而彼结营不进,自挫其锋,吾知其不敢战明矣于是躬摄甲胄,四面疾攻,一鼓而克,生擒王琳。景和惶惧遁走。诏遣谒者萧淳风,就寿阳册明彻,明彻登坛拜受,将卒莫不踊跃焉。

初,秦郡属南兖州,后隶谯州,至是,诏以谯之秦、盱眙、神农三郡还属南兖州,以明彻故也。九年,诏明彻进军北伐。军至吕梁,周徐州总管梁士彦率众拒战。明彻频破之因退兵守城不复敢出明彻仍迮清水以灌其城环列舟舰于城下攻之甚急。周遣上大将军王轨将兵救之。轨以铁锁贯车轮,遏断船路。诸将闻之,甚惶恐,议欲破堰拔军,以舫载马。适会明彻苦背疾甚笃,知事不济,遂从之,乃遣萧摩诃帅马军数千前还。明彻仍自决其堰,乘水势以退军。及至清口,水势渐微,舟舰并不得渡,众军皆溃,明彻穷蹙,乃就执。寻以忧愤遘疾,卒于长安,时年六十七。

(选自《陈书·列传第三》)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及侯景京师        寇:侵犯
B.朝议北伐            会:适逢
C.知事不               济:充分
D.以忧愤遘疾        寻:不久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勤力耕种       使人复葺南阁子
B.高祖深奇       冀幸君一悟
C.明彻琳初入   蹈其背出血
D.卒长安          师不必贤弟子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明彻频破之/因退兵守城不复/敢出明彻仍迮清水以灌其城/环列舟舰/于城下攻之/甚急/
B.明彻频破之因退兵/守城不复敢出/明彻仍迮清水以灌其城/环列舟舰于城下/攻之甚急/
C.明彻频破之因退兵/守城不复/敢出明彻仍迮清水以灌其城/环列舟舰于城下攻之/甚急/
D.明彻频破之/因退兵守城/不复敢出/明彻仍迮清水以灌其城/环列舟舰于城下/攻之甚急/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宫直后,太子侍卫官;太子居东宫,故东宫代指太子,直后为官名。
B.粟麦,我国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粟去壳后叫小米,麦是粮食的统称。
C.郭,古代内城外围加筑的城墙称为“郭”,古代内城墙叫“城”。
D.甲胄,铠甲和头盔;胄又称盔、首铠、兜鍪,多用来保护将士的头部。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明彻幼年而孤,生性至孝。他感慨亲人去世却没有好好安葬,家中穷得无力筹办,勤力耕种,秋天获得大丰收,满足了安葬之用。
B.吴明彻救济邻里,仁慈爱民。天下大乱,他见乡亲挨饿,将家中粮食分给他们,盗贼听闻后也到他这里避乱,许多人靠这些粟麦生存下来。
C.吴明彻涉猎广泛,略通天文。他涉猎一些书史经传等典籍,还曾去汝南向周弘正学习天文,大略地掌握了其中的奥秘,赢得了高祖的赏识。
D.吴明彻面临强敌,当机立断。进攻寿阳时,他分析形势,看准时机,突袭王琳,带着数十万援军赶来的皮景和惊惧逃走。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明彻乃诣高祖,高祖为之降阶,执手即席,与论当世之务。
(2)兵贵在速,而彼结营不进,自挫其锋,吾知其不敢战明矣。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贺琛,字国宝,会稽山阴人也,伯父场,为世硕儒,琛幼,场授其经业,一闻便通义理。场异之,常曰:“此儿当以明经致责”场卒后,琛家贫,常往还诸暨,贩粟以自给,闲则习业,尤精《三礼》。初,场于乡里聚徒教授,至是又依琛焉。普通中,刺史临川王辟为祭酒从事史。琛始出都,高祖闻其学术,召见文德殿,与语悦之,谓仆射徐勉曰:“琛殊有世业。”迁员外散骑常侍。旧尚书南坐,无貂;貂自琛始也。顷之,迁御史中丞,参礼仪事如先。琛家产既丰,买主第为宅,为有司所奏,坐免官。俄复为尚书左丞。琛前后居职凡郊庙诸仪多所创定每见高祖与语常移晷刻故省中为之语曰上殿不下有贺雅琛容止都雅故时人呼之是时,高祖任职者,深害时政,琛遂启陈事条封奏曰:“臣荷拔擢之恩,曾不能效一职;居献纳之任,又不能荐一言。臣所以当食废飧,中宵而叹息也。辄言时事,列之于后。脱得听览,试加省鉴。如不允合,亮其憨愚。”书奏,高祖大怒,召主书于前,口授敕责琛曰:“但朕有天下四十余年,公车谠言,见闻听览,所陈之事,与卿不异。卿珥貂纡组,博问洽闻,不宜同于郤茸,止取名字,宣之行路。言‘我能上事,明言得失,恨朝廷之不能用’,如是献替,莫不能言。”琛奉敕,但谢过而已,不敢复有指斥。太清二年,迁云骑将军、中军宣城王长史。侯景举兵袈京师,王移入台内,留琛与司马杨曒守东府。贼寻攻陷城,放兵杀害,琛被枪未至死,贼求得之,舆至阙下,求见仆射王克、领军朱异,劝开城纳贼。克等让之,涕泣而止,贼复舆送庄严寺疗治之。明年,台城不守,琛逃归乡里。后遇疾卒,年六十九.

(节选自《梁书·贺琛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琛前后居职/凡郊庙诸仪/多所创定/每见高祖与语/常移晷刻/故省中为之语曰/上殿不下有贺雅/琛容止都雅/故时人呼之/
B.琛前后居职/凡郊庙诸仪/多所创定/每见高祖/与语常移晷刻/故省中为之/语曰上殿不下有贺雅/琛容止都雅/故时人呼之/
C.琛前后居职/凡郊庙诸仪/多所创定/每见高祖/与语常移晷刻/故省中为之语曰/上殿不下有贺雅/琛容止都雅/故时人呼之/
D.琛前后居职/凡郊庙诸仪/多所创定/每见高祖与语/常移晷刻/故省中为之/语曰上殿不下有贺雅/琛容止都雅/故时人呼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经,汉武帝时期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称“明经”。
B.《三礼》,是古代礼乐文化的权威记载,是《周礼》《仪礼》《礼记》的合称。
C.普通,梁武帝萧衍的年号。年号是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般由皇帝发起。
D.公车,是古代官署名称,专门用于接待传送官府公文的人和等待皇帝征召的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贺琛天资聪颖,精于经业。贺琛年幼时,伯父贺场教授他经学,他一听便能通晓义理。跟随伯父学习经业的那些人同时也跟从贺琛学经业。
B.贺琛学识过人,深得器重。贺琛在京城显露才华;高祖召见他,与他相谈甚欢,升任他为员外散骑常侍,后又允许他任尚书时破例穿貂皮衣。
C.贺琛主动进谏,受到斥责。当时高祖任用的官员,严重妨碍时政,贺琛启陈事条密封上奏,结果高祖大怒,召来主书,口授敕令斥责贺琛。
D.贺琛战场被俘,受人挟持。侯景领兵袭击京城,贺琛受创未死被捉,反贼用车把他载到宫殿前,让他求见王克、朱异,劝说他们打开城门。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荷拔擢之恩,曾不能效一职;居献纳之任,又不能荐一言。
(2)克等让之,涕泣而止,贼复舆送庄严寺疗治之。
2020-01-09更新 | 49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萧昱字子真,景第四弟也。天监初,除秘书郎,累迁太子舍人、洗马、中书舍人、中书侍郎。每求自试,高祖以为淮南、永嘉、襄阳郡,并不就。志愿边州,高祖以其轻脱无威望,抑而不许。迁给事黄门侍郎。

上表曰:“夏初陈启,未垂采照,追怀惭惧,实战胸心。臣闻暑雨祁寒小人犹怨荣枯宠辱谁能忘怀昔在齐季义师之始臣乃幼弱粗有识虑东西阻绝归赴无由虽未能负戈擐甲实衔泪愤懑潜伏东境,备履艰危,首尾三年,亟移数处,虽复饥寒切身,亦不以冻馁为苦。夫自媒自衡,诚哉可鄙;自誉自伐,实在可羞。然量已揆分,自知者审,陈力就列,宁敢空言?是以常愿一试,屡成干请。圣监既谓臣愚短,不可试用,请解今职,乞屏退私门。”高祖手诏答曰:“昱表如此!古者用人,必前明试,皆须绩用既立,乃可自退之高。往岁处以淮南郡,既不肯行;续用为招远将军、镇北长史、襄阳太守,又以边外致辞;改除招远将军、永嘉太守,复云内地非愿;复问晋安、临川,随意所择,亦复不行。解巾临郡,事不为薄,数有致辞,意欲何在?既表解职,可听如。”坐免官。

普通五年,坐于宅内铸钱,为有司所奏,下廷尉,得免死,徙临海郡。行至上虞,有追还。昱既至,恂恂尽礼,改意蹈道,高祖甚嘉之,以为晋陵太守。下车,励名迹,除烦苛,明法宪,严于奸吏,优养百姓,旬日之间,郡中大化。俄而暴疾卒,百姓行坐号哭,市里为之喧沸,设祭奠于郡庭者四百余人。田舍有女人夏氏,年百余岁,扶曾孙出郡,悲泣不自胜。其惠化所感如此。百姓相率为立庙建碑,以纪其德。又诣京师求赠谥。诏赠湘州刺史。谥曰恭。

(选自《梁书·萧昱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臣闻暑雨祁寒/小人犹怨荣枯/宠辱谁能忘怀/昔在齐/季义师之始/臣乃幼弱/粗有识虑东西/阻绝归/赴无由/虽未能负戈擐甲/实衔泪愤懑/
B.臣闻暑雨祁寒/小人犹怨荣枯/宠辱谁能忘怀/昔在齐季/义师之始/臣乃幼弱/粗有识虑/东西阻绝/归赴无由/虽未能负戈擐甲/实衔泪愤懑/
C.臣闻暑雨祁寒/小人犹怨/荣枯宠辱/谁能忘怀/昔在齐季/义师之始/臣乃幼弱/粗有识虑/东西阻绝/归赴无由/虽未能负戈擐甲/实衔泪愤懑/
D.臣闻暑雨祁寒/小人犹怨/荣枯宠辱/谁能忘怀/昔在齐/季义师之始/臣乃幼弱/粗有识虑东西/阻绝归赴无由/虽未能负戈擐甲/实衔泪愤懑/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解巾,古代男子解去裹头的头巾,换上儒雅的装饰。
B.启,泛指奏疏、公文、书函,文中指萧昱写给皇帝的奏疏。
C.敕,指古代皇帝的命令或诏书,文中指高祖的诏令。
D.下车,指君王初即位或官员初到任,文中指萧昱到任晋陵太守。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萧昱经历坎坷,备尝艰辛。他自述在东境的三年之中,被迫多次更换居所,有时受冻挨饿,但都坚持过来,并无怨言。
B.萧昱勇于改过,终受赏识。他因在家中铸钱被治罪,迁徙临海郡。自临海郡返回后,他痛改前非,最终被任命为晋陵太守。
C.萧昱励精图治,为政有方。主政晋陵期间,他用名望功业自我勉励,清除苛捐杂税,用法律严格约束奸猾的官吏,很快就有了成效。
D.萧昱优养百姓,深受拥戴。他对百姓实行优养政策。在他死后,许多人号啕痛哭,前往祭奠,并建庙立石以铭记其功德。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量己揆分,自知者审,陈力就列,宁敢空言?
(2)昱既至,恂恂尽礼,改意蹈道,高祖甚嘉之。
5.萧昱被免去官职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高祖的手诏分条说明。
2021-08-25更新 | 153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庾荜,字休野,新野人也。荜年十岁,遭父,居丧毁瘠,为州党所称。弱冠,为州迎主簿,举秀才,累迁安西主簿、尚书殿中郎、骠骑功曹史。博涉群书,有口辩。齐永明中,与魏和亲,以荜兼散骑常待,报使,还拜散骑侍郎,知东宫管记事。永明十年,己未,魏主宗祀显祖于明堂以配上帝,自是每依以为常。以散骑常侍从众聘于魏,魏主使侍郎成淹引荜等于馆南,瞻望行礼。永明十一年,庾荜掌中书诏诰,出为荆州别驾。仍迁西中郎谘议参军,复为州别驾。前后纲纪,皆致富饶。荜再为之,清身率下,杜绝请托,布被蔬食,妻子不免饥明帝闻而嘉焉,手敕褒美,州里荣之。丞相渠璋素与之交善,时荐言之天子补都官尚书使案事治叛乱狱深竟党与于是上以为能稍迁至尚书左丞。时值凋敝,百姓凶荒,所在谷贵,米至数千,民多流散,荜抚循甚有治理。唯守公禄,清节逾厉,至有经日不举火。天监元年,卒,停尸无以殓,柩不能归。高祖闻之,诏赐绢百匹、米五十斛。初,荜为西楚望族,早历显官,乡人乐蔼有干用,素与荜不平,互相陵竞,蔼事齐豫章王嶷,嶷薨,蔼仕不得志,自步兵校尉求助戍归荆州,时荜为州别驾,益忽蔼。及高祖践阼,蔼以西朝勋为御史中丞,荜始得会稽行事,既耻之矣;会职事微有谴,上以蔼其乡人也,使宣旨诲之,荜大愤,故发病卒。

(选自《梁书·庾荜传》,有删改)


【注释】①纲纪:官名。公府及州郡主簙,这里指荆州别驾。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荐言之/天子补都官尚书/使案事/治叛乱狱/深竟党与于是/上以为能/稍迁至尚书左丞。
B.时荐言之天子/补都官尚书/使案事治叛乱狱/深竟党与于是/上以为能/稍迁至尚书左丞。
C.时荐言之天子/补都官尚书/使案事/治叛乱狱/深竟党与/于是上以为能/稍迁至尚书左丞。
D.时荐言之/天子补都官尚书/使案事治叛乱狱/深竟党与/于是上以为能/稍迁至尚书左丞。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忧,父母的丧事;遭父忧,即父亲去世。古时,父母逝世,要为父母居忧服丧。
B.主簿,官名,负责掌管文书,办理事务。魏晋前广泛存在于各级官署中。
C.朔,是农历每月的第一天。古人常把“朔”和“晦”放在一起表示时间,如“朝菌不知晦朔”。
D.践阼,也称为践极,是指帝王去世,文中“高祖践祚”就是指高祖去世。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庾荜孝顺至亲。十岁那年,遭逢父丧,他守孝时哀伤过度而消瘦不已,因而深受州里人称许。
B.庾荜深受重用。齐永明年间,朝廷与北魏和亲,庾荜被任命兼任散骑常侍,作为报聘使者,同时又被授予散骑侍郎之职,主持东宫事务,管记事。
C.庾荜清正廉洁。担任荆州别驾时,杜绝请求托付,生活清贫,妻子儿女都难免有饥寒之苦,因此受到皇帝的褒奖赞美。
D.庾荜心胸狭隘。他瞧不起不得志时的同乡乐蔼,后来耻于乐蔼升职位超越自己,恰逢职事出现小过失而受乐蔼教训,忿恨不已,发病离世。
4.把中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以散骑常侍从众聘于魏,魏主使侍郎成淹引荜等于馆南。
②明帝闻而嘉焉,手敕褒美,州里荣之。
2022-01-18更新 | 2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