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语言文字应用 > 词汇 > 一般词语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难度:0.65 引用次数:644 题号:1394560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在经济不断发展、科技         的当下,有一种文化现象受人关注。借文物为话题讲述历史故事,这类文艺作品穿越时空,         ,受到人们的喜爱;同时,保护历史文物、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日益成为社会共识。历史文物浓缩着时间的厚重,承载着集体的记忆。连接着过去与未来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保护文物就是保护历史。文物将历史记忆沉淀其中,使得后人可以睹物思人、透物见史。文物的存在不是静止的,从中可以听见争鸣鼓角,看见波澜壮阔,感受文化与历史的脉动。而这样一种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回望,可以带来文化的认同、思想的启迪、精神的激励,引导我们走好今天的路。

红色文物记录着英勇牺牲、顽强斗争的红色故事,每每让         于前的人感受到精神的震撼。从一件件红色文物里,可以发掘百年奋斗征程中的闪光故事,可以真实触摸何谓牺牲、何谓坚守,可以真切感受一个百年大党的不变初心。

历史和文化关乎过去,         关乎现在与未来。从五千年文明中走来,从文化传承中汲取奋进力量,我们必将再创新的辉煌。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日新月异       横亘古今       伫立       
B.日新月异       连缀古今       伫立       
C.蒸蒸日上       连缀古今       站立       
D.蒸蒸日上       横亘古今       站立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文物不是静止的存在,从中可以听见鼓角争鸣,看见波澜壮阔,感受历史与文化的脉动。
B.文物的存在不是静止的,从中可以听见争鸣鼓角,看见壮阔波澜,感受文化与历史的脉动。
C.文物的存在不是静止的,从中可以听见鼓角争鸣,看见壮阔波澜,感受历史与文化的脉动。
D.文物不是静止的存在,从中可以听见争鸣鼓角,看见波澜壮阔,感受文化与历史的脉动。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 (0.65)
【推荐1】辨词义
摸索·探索
(1)“安全发展行”全国没有先例,也没有外国经验可以借鉴,所以我们只能在实践中_________。
(2)袁隆平在杂交水稻攻关的每一个关键时刻,在每一个困难面前,始终坚守目标,锲而不舍地进行_________。
敏锐·敏捷
(1)如果我们的每个政府官员都能_________地做出反应,那么我们这个社会会更加和谐,会少很多“跳楼秀”“跳桥秀”。
(2)根据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要使1~3岁的孩子动作_________,必须给予适当的条件使其进行锻炼。
退化·蜕化
(1)科技进步不仅未能让我们增加与自己生活有关的知识,反而让我们原先具有的与自然相处的许多技能_________了。
(2)贪污腐败是党的“致命伤”,作风_________则是“慢性病”,都会影响党的生命力。
流传·留传
(1)《芈月传》未完全版成集资源泄露的消息,一时间在网上_________甚广,公安机关就此立案调查。
(2)有人从古玩市场淘到了一个特大号水晶扳指,据说是一位贝勒爷_________下来的宝贝。
2019-10-26更新 | 105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下列文段空白处依次应填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狗来了,是一条日本种的黄毛小狗,______,而且有一种本领:它有什么要求时就立起身子,把两只前脚______在一起不停地作揖。这本领不是我那位朋友______出来的。它还有一位瑞典旧主人,关于他我毫无所知。他离开上海回国,把小狗送给接受房屋租赁权的人,小狗就归了我的朋友。小狗来的时候有一个外国名字,它的译音是“斯包弟”。我们______了这个名字,就叫它做“包弟”。
A.干干净净      训练   简化B.干干净净      调教   舍弃
C.清清爽爽      调教   舍弃D.清清爽爽      训练   简化
2018-11-08更新 | 45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许多人心目中,身为甲骨文的故乡,安阳是中国汉字      的家。1899年,国子监祭酒王懿荣在古董商售卖的骨头上,发现了一种神秘符号,这就是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今天的人们,对这段故事早已耳熟能详,( )。“三千年而一泄其密",甲骨学奠基者罗振玉这样评价甲骨文的横空出世。在甲骨文出土之前,商朝是否存在属于     的千古之谜。中国从哪里来,中国历史的可信开端究竟在何处?这一事关文明起源和民族认同的课题,因甲骨文的丰富记载而曙光初现。战争的胜利、奴隶的逃跑、国王的梦境、流星雨的爆发……甲骨文      了一个鲜活的商代世界。

不仅甲骨文是可以“证经补史"的物质文化遗存,也是共同的中华民族文化记忆。从甲骨文至今,一脉相承的汉字使中华文明传承没有中断,而中华文明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又使汉字更加富有生命力。今天,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无论方言口音、生活习俗如何迥异,通过共同的文字,人们可以毫无       地沟通思想、交流情感,这看似平常的一幕,背后是汉字这块 积淀数千年的文化基石。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名副其实   悬而未决   复活   限制
B.名副其实   疑云重重   还原   障碍
C.当之无愧   悬而未决   还原   障碍
D.当之无愧   疑云重重   复活   限制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但一片甲骨何以震惊天下,从寥寥几句叙述中是很难体会到的
B.却很难从寥寥几句叙述中体会到,一片甲骨如何震惊天下
C.却很难体会得到,寥寥的几句讲述何以能让一片甲骨震惊天下
D.但寥寥几句,却讲述了这一片甲骨如何能震惊天下的故事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甲骨文不仅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也是可以“证经补史”的物质文化遗存。
B.甲骨文因为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而成为了可以“证经补史"的物质文化。
C.甲骨文因为是可以“证经补史"的物质文化,从而成为了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
D.甲骨文不仅是可以“证经补史”的物质文化遗存,也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
2019-12-27更新 | 6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