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新疆和田地区和田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新疆 高二 期中 2023-08-04 1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宇宙浩淼无垠,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欲也是无限的,在2020年人类的四国火星计划中,中国、美国、俄罗斯、阿联酋都将开展火星探索任务,搜索火星的大气和土壤,以寻找火星上的生命存在迹象。

四国中,阿联酋是一个探索太空的新星,他们的航天局于2014年才正式成立,航天经验仅限于一些绕地球轨道运行的观测和通信卫星,因为对航天的经验非常少,所以他们的火星探索任务,这颗名为“火星号”的卫星,抱着的是只是希望成功的念头,在四个国家中,阿联酋大概是成功性最低的一个。

而自从1984年以来,就没有成功执行过一次行星间飞行任务的俄罗斯,成功率同样堪忧。俄罗斯航天局开展的火星计划,是与欧洲航天局合作的,使用的是俄罗斯制造的着陆器,欧洲制造的漫游车,用这种着陆器把漫游车送上火星,是有一定挑战性的。

有航天专家就指出,俄罗斯制造的着陆器是是令人担忧的。且欧洲航天局也承认,这个任务是否能发射都存在疑问,因为降落过程中使用的降落伞,在高空试验中出了问题。

经验丰富的美国,则是成功率较高的。他们这一次火星任务使用的,是与钚动力的“好奇”号大致相同的漫游车设计,重复自己的成功过程,这样小心翼翼,倒是不容易出差错。然而“好奇”号从2012年以来, 一直都在Gale火山口附近徘徊,没能取得什么巨大成果。

这一次美国的“火星2020”号比起“好奇”号,只是多带了一套科学仪器,凭借的是一个假设,假设数十亿年前,火星更加温暖湿润,生命可能就起源于那时,想要借这套科学仪器寻找古代宜居环境的证据,并寻找在其中生活的任何微生物的化学特征,就显得不那么靠谱了。

我国在2011年首次向火星发射探测器的尝试,以失败告终,归纳问题发现是运载它的俄罗斯火箭,无法脱离地球轨道。但如今,我国长征五号发射成功,代表的是我国航天取得的巨大进展,这一次也将使用我国自己的长征火箭进行尝试,发射的成功性就已经可以得到比较大的保障了。

同时,我国这一次开展的火星任务,将使用轨道飞行器和小型漫游车来寻找生命迹象。在漫游车上装的探地雷达,正是我国这一次火星计划的秘密装备。目前有关这项任务的技术细节很少,但可以知道航天人员对探索火星动力十足。且漫游车装有的探地雷达的探测深度,应该比同类雷达要深得多,可以达到一百米。

用探地雷达探索火星地表下的秘密,这就是我国2020年火星计划的重要计划,这与我国航天人员转换思路是离不开的。在2019年月背降落就已经是开创性思维了,这一次探索火星地表下的秘密,很可能再次取得成果。

美国航天专家因而评论道,中国人在航天取得的成就,已经清楚地展示了技术能力和星际导航能力。

(节选自李昕《2020年四国火星计划》《强国新闻》2020.1.14)

材料二:

有一句话叫作“运载火箭的能力有多大,中国航天的舞台就有多大”。长征五号是我国推力最大的新一代运载火箭,起飞推力超过1000吨,运载能力接近25吨,使我国现役火箭的运载能力提升了2.5倍。首次采用了5米直径箭体结构,全长约57米,起飞重量的870吨,比其他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体型大得多,也因此有了“胖五”的称呼。

不同于目前常规火箭使用的化学燃料,“胖五”的燃料大部分是零下183℃的液氧和零下253℃的液氢——这已经接近低温的极限,所以又被称为“冰箭”。

而“胖五”的动力心脏——大推力氢氧发动机和液氧煤油发动机都是全新研制的。氢氧发动机燃烧液氢和液氧,不仅环保无污染,也是火箭发动机技术发展的趋势之一,120吨液氧煤油发动机单台的推力是目前中国火箭发动机中推力最大的。

我国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将一次性发射完成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三项任务,因此,我国的火星探测器是由环绕器、着陆器和巡视器(又叫火星车)组成,重量达到5吨左右。

探火任务需要直接将这个5吨重的探测器直接送入地火转移轨道,需要让探测器获得超过11.2千米/秒的第二宇宙速度,让它可以完全摆脱地球引力,去往太阳系内的其他行星或者小行星。想要获得这个初始速度,就需要火箭发射能量足够大,目前只有长征五号能够做到。

“胖五”寄托了几代航天人的梦想和夙愿。1986年,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设计论证工作开始。2006年10月,长征五号一代运载火箭正式立项,中国航天人攻克了无数的技术难关,

2016年,“胖五”首飞成功,大幅提升了我国自主进入空间的能力,把中国火箭送入包括美国和俄罗斯在内的世界主流火箭阵营。

2017年,长征五号遥二任务发射失利;2019年底,重整行囊的“胖五”再次出发,成功将实践二十号卫星送入太空,实现了时隔908天的圆满回归。

(节选自崔霞   王世玉   徐静   陶嘉树《“胖五”再出征!为什么“探火”任务非“胖五”莫属》《新闻中心》2020.7.17)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是无限的,2020年世界上就有四个国家将开展火星探索任务,希望寻找火星上的生命存在迹象。
B.在历次探火中,阿联酋的成功概率最低,因为阿联酋没有航天探索经验,与之相比,我国的探火成功概率会比他高。
C.俄罗斯用自己的漫游车将着陆器送上火星具有挑战性,我国首次向火星发射探测器以失败告终就是很好的证明。
D.美国虽然航天探索经验丰富,行事谨慎,但是一直没能取得什么巨大成果,所以这一次美国的“探火”显得不靠谱。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航天探索需要雄厚的资金支持和必须的人力资源,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只靠勇气和理论知识是不够的。
B.有的航天专家对俄罗斯制造的着陆器动力不足感到担忧,欧洲航天局对这次发射是否能成功也存有疑问。
C.美国有探索火星的经验,为这次火星探索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这也不能确保此次探火任务的万无一失。
D.我国探火思路与他国不同,这次使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漫游车上搭载探地雷达,很可能再次取得成果。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今年“探火”“不靠谱”的一项是(     
A.一个探索太空的新星,其航天局六年前才正式成立。
B.1984年以来从未成功执行过一次行星间飞行任务。
C.用一套科学仪器,寻找火星上古代宜居环境的证据。
D.一次性发射完成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三项任务。
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胖五”下一个简要定义。
5.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主角(节选)

陈彦

苟老师把第三遍妆化完的时候,还是不满意,但时间已不允许再化了。他就提了眉,包了大头,穿了行头。要不是知道他性别的人,还真看不出这是男扮女装呢。

易青娥知道,苟老师为演这两折戏,几个月瘦下来几十斤,不仅天天演练,而且还节制了饮食,甚至还用吃大黄拉肚子的方式,直减到现在二尺二的腰身。自打瘦起腰身来,皮肤就慢慢塌陷了。他一直在叹息:这老脸,对不起李慧娘,对不起观众,尤其是对不起当年看过他戏的老观众了。

正式开演前,不停地有一些老汉老婆子,到后台化妆室来,要看苟存忠,说他当年的李慧娘,可是把好多观众弄得“三天不沾一粒粮,也要买票看慧娘”的。但苟老师有交代,说在他没演完以前,任何人都是不见的。化完妆穿好行头,苟老师就一个人面对墙壁,安静下来,一句话不说了。

演出终于开始了,易青娥到门口看,观众特别多,连过道都站满了人。都在说,当年住在五福戏楼,连演了三个月《李慧娘》的苟存忠,今晚又披挂上阵了。易青娥也为她师父骄傲着。这么多年过去了,竟然还有这些老观众是深深记着师父的。

在一声长长的鬼的叹息声中,她师父出场了。

师父穿着一身白衣,披着一件长长的白斗篷,飘飘荡荡地来到了人间。他在哀怨,在痛斥,在诉说,在寻找。突然间,易青娥甚至模糊了师父与李慧娘之间的界限,也不知他是他还是她了。一个年近花甲的老人,硬是在飘飘欲仙的身段中,全然掩藏住了性别、年龄的隔膜,将一个充满了仇恨与爱怜的鬼魂,演得上天不得、入地不能地可悲可怜了。就在慧娘面对凄凄寒风,无依无靠地瑟瑟发抖着,一点点蜷缩着身子时,苟老师使用了一个“卧鱼”动作。这个动作要求演员必须有很好的控制力,是从腿部开始一点点朝下卧的。易青娥练这个动作整整三年,才能用三分钟完成。而一般没有功夫的,几十秒钟都坚持不下来。苟老师平常是能用两分钟朝下卧的,可今天,也许是太累,在易青娥心里数到一百一十下时,他终于撑不住,全卧下去了,并且在最后一刻,双腿是散了架的。好在灯光处理得及时,立即切暗了。剧场里响起雷鸣般的掌声。《鬼怨》终于演完了。

《杀生》是比《鬼怨》难度更大的一折戏,老观众都知道的“秦腔吹火”,就是这一折戏的灵魂。苟老师为练这门“绝活”,十二三岁就把眉毛、头发全烧光了。苟老师老对她说:“娃,唱戏是个苦活儿、硬活儿。师傅这辈子,还就是看大门的那十几年,活得消停。一旦把主角的鞍子架到你身上,那就是让你当牛做马来了,不是让你享福受活来了。”

易青娥明显感到,师傅今晚的力气,是有些不够用了。今晚,师父特意要求她在侧台仔仔细细地看着他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口火吐出来,她都要认真研究师父的气息、力量,以及浑身的起伏变化。她觉得她比平常任何时候学的东西都要多,并且更具有茅塞顿开、点石成金的效用。也就在师父一步步将演出推向高潮时,她似乎也完成了一次演戏的启蒙。她甚至突然觉得,自己是能成一个好演员,成一个大演员的。

终于师父开始吐最后一道火了,也就是那三十六口“连珠火”。师父控制着气力,一口,两口,三口……由慢到快,由弱到强,直到“连珠火”,将贾似道和贾府全部变成一片火海!继而,天地澄静,红梅绽开。

观众的掌声已经将乐队的音乐声全都淹没了。鼓师几乎使出浑身解数,将大鼓、大锣、大铙、吊镲全都用上了,可观众的掌声,还是如浪涛一般,滚滚拥上了舞台。

就在台上贾府人相互于火海中挣扎时,苟老师被人搀扶下来了。易青娥发现,师父已经使完了人生最后一点力气,奄奄一息了。朱团长急忙过来,帮忙把他平放在一排道具箱子上。苟老师浑身颤抖着在呼唤:

青娥,青娥……

“师父,师父,我在这里,我在这里。”易青娥紧紧抓着师父的手。

苟老师抖抖索索地摸着她的手说:

“娃,娃,师父……可能不行了。记住……吹火的松香,每次……要自己磨……自己拌。记住比例……”

在说比例的时候,苟老师向她示意了一下,易青娥明白,是要她把耳朵附上去。她就把耳朵贴上去。苟老师轻声给她说:

“十斤松香粉……拌……拌二两半……锯末灰。锯末灰要……柏木的。炒干……磨细……再拌……”

勉强说完这些话,苟老师就吐出一口血来。

舞台监督喊:“咋办?底下观众喊叫要苟老师谢幕呢。”

朱团长说:“谢不成了,快关幕。”

只见苟老师身子动了动,意思是要起来,但又起不来了。

团长就紧急决定说:“青娥,你跟舞台监督一起把你师父抬上去!”

易青娥跟舞台监督把“李慧娘”抬了上去。易青娥看见,观众热浪一般,在朝舞台上狂喊着。被他们抬上去的苟老师,静静靠在太师椅上,一动不动。

那一刹那间,她反应过来:苟老师,可能已经不在人世了。

(有删改)

6.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老脸,对不起李慧娘,对不起观众”这句话表明苟老师对自己的容貌十分关注,担心观众不再喜爱自己的演出。
B.苟老师表演的“连珠火”,“天地澄静,红梅绽开”,这是演出的高潮,也是他艺术生命的极致绽放,极具感染力。
C.苟老师在生命最后时刻才告诉易青娥松香粉的配方比例,有利于丰富人物性格,表现出老一代艺人授艺时保守的特性。
D.苟老师“静静靠在太师椅上,一动不动”,以生命谢幕,暗示他在舞台上享受了人生最后的荣光,安详地离开人世。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采用插叙的手法,介绍了“秦腔吹火”这门绝活,补充交代了苟老师的从艺经历和感受,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饱满。
B.“观众的掌声已经将乐队的音乐声全都淹没了。”这句话用比拟和衬托表现了观众对苟老师的热爱。
C.小说在情节设计上颇具匠心,作者在铺垫与暗示方面安排得非常充分而巧妙,使得故事的结局自然而不突兀。
D.小说以小见大,以秦腔艺人的际遇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也再现了秦腔艺术由兴到衰再复兴的发展历程。
8.结合文本分析作者是如何描写苟存忠这一人物形象的。
9.《主角》一书荣膺第十届茅盾文学奖,“体现出非常茂盛、结实和坚韧的中国传统艺术根脉”。请分别从苟老师、易青娥、观众的角度分析节选部分是如何体现这一思想的。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昔赵文王喜剑,历三年,赵国衰,诸侯谋之。太子悝患之,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庄子弗受,与使者俱往,太子乃与见王。

庄子入殿门不趋,见王不拜。王曰:子欲何以教寡人?曰:臣闻大王喜剑,故以剑见王。王曰:子之剑何能禁制?曰:臣之剑,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王大悦之,曰:天下无敌矣!庄子曰: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愿得试之。

王乃校剑士七日,得五六人,使奉剑于殿下,乃召庄子。王曰:今日试使士敦剑。庄子曰:望之久矣。王曰:夫子所御杖,长短何如?曰:臣之所奉皆可。然臣有三剑,唯王所用,请先言而后试。

王曰:愿闻三剑。曰:天子剑,有诸侯剑,有庶人剑。王曰:天子之剑何如?曰:天子之剑以燕谿石城为锋齐岱为锷包以四夷裹以四时制以五行论以刑德上决浮云下绝地纪。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文王芒然自失,曰:诸侯之剑何如?曰:诸侯之剑,以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此剑一用,四封之内,无不宾服而听从君命者矣。王曰:庶人之剑何如?曰:庶人之剑,蓬头突鬓垂冠,瞋目而语难。相击于前,上斩颈领,下决肝肺,无异于斗鸡,一旦命已绝矣,无所用于国事。今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剑,臣窃为大王薄之。

王乃牵而上殿。宰人上食,王三环之。庄子曰:大王安坐定气,剑事已毕奏矣。于是文王不出宫三月,剑士皆服毙自处也。

(选自《庄子·说剑》,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天子之剑/以燕谿石城为锋齐/岱为锷/包以四夷/裹以四时/制以五行论/以刑德/上决浮云/下绝地纪
B.天子之剑以燕谿/石城为锋/齐岱为锷/包以四夷/裹以四时制/以五行论/以刑德/上决浮云/下绝地纪
C.天子之剑/以燕谿石城为锋/齐岱为锷包/以四夷裹/以四时制/以五行论/以刑德/上决浮云/下绝地纪
D.天子之剑/以燕谿石城为锋/齐岱为锷/包以四夷/裹以四时/制以五行/论以刑德/上决浮云/下绝地纪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王,谥号,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帝王的谥号一般由礼官议上;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赐予。谥号分为官谥和私谥。
B.太子,封建时代君主或诸侯立为继承者的嫡子。《诗经·卫风·硕人》以东宫指太子,后世沿用之。
C.庄子,姓庄,名周,春秋时期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庄学创立者,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
D.天子,臣民对帝王的称谓。封建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和政权,称权力出于神授,自己是秉承天意治理天下,故称天子。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子智慧出众,赵文王喜好剑术,导致国家日衰,太子悝很忧虑,以千金请庄子帮忙劝诫赵文王。
B.庄子擅长剑术,他对赵文王说自己能做到不出十步击杀一人,奔走千里锐不可当,因此赵文王称他为“天下无敌”。
C.庄子劝谏讲究方法,以天子剑、诸侯剑、庶人剑三种剑,直接地指出赵文王所好实际是庶人之剑,而不是天子之剑。
D.庄子劝说赵文王要在其位谋其政,要运用“天子之剑”来匡诸侯、服天下,这实际体现了庄子治天下的“清静无为”思想。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乃校剑士七日,得五六人,使奉剑于殿下,乃召庄子。
(2)此剑一用,四封之内,无不宾服而听从君命者矣。
14.选文中庄子是如何劝谏赵文王的?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明代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夜过邵伯湖

李东阳

苍苍雾连空,冉冉月堕水。

飘飙双鬓风,恍惚无定止。

轻帆不用楫,惊浪长在耳。

江湖日浩荡,行役方未已。

羁栖正愁绝,况乃中夜起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的“连”字,形象地写出了邵伯湖夜晚水气蒸腾与天相接的特点。
B.三、四句“飘”与“恍惚”对仗工整,体现了近体诗格律谨严的特点。
C.“轻帆不用楫”与李白的“轻舟已过万重山”表达的乘舟体验大为不同。
D.诗歌由眼前景开篇,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写了夜行邵伯湖时的感受。
16.诗歌是如何表现羁旅之愁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