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文学类文本 > 文学类文本体裁 > 其他小说
题型: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239 题号:1450894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主角(节选)

陈彦

苟老师把第三遍妆化完的时候,还是不满意,但时间已不允许再化了。他就提了眉,包了大头,穿了行头。要不是知道他性别的人,还真看不出这是男扮女装呢。

易青娥知道,苟老师为演这两折戏,几个月瘦下来几十斤,不仅天天演练,而且还节制了饮食,甚至还用吃大黄拉肚子的方式,直减到现在二尺二的腰身。自打瘦起腰身来,皮肤就慢慢塌陷了。他一直在叹息:这老脸,对不起李慧娘,对不起观众,尤其是对不起当年看过他戏的老观众了。

正式开演前,不停地有一些老汉老婆子,到后台化妆室来,要看苟存忠,说他当年的李慧娘,可是把好多观众弄得“三天不沾一粒粮,也要买票看慧娘”的。但苟老师有交代,说在他没演完以前,任何人都是不见的。化完妆穿好行头,苟老师就一个人面对墙壁,安静下来,一句话不说了。

演出终于开始了,易青娥到门口看,观众特别多,连过道都站满了人。都在说,当年住在五福戏楼,连演了三个月《李慧娘》的苟存忠,今晚又披挂上阵了。易青娥也为她师父骄傲着。这么多年过去了,竟然还有这些老观众是深深记着师父的。

在一声长长的鬼的叹息声中,她师父出场了。

师父穿着一身白衣,披着一件长长的白斗篷,飘飘荡荡地来到了人间。他在哀怨,在痛斥,在诉说,在寻找。突然间,易青娥甚至模糊了师父与李慧娘之间的界限,也不知他是他还是她了。一个年近花甲的老人,硬是在飘飘欲仙的身段中,全然掩藏住了性别、年龄的隔膜,将一个充满了仇恨与爱怜的鬼魂,演得上天不得、入地不能地可悲可怜了。就在慧娘面对凄凄寒风,无依无靠地瑟瑟发抖着,一点点蜷缩着身子时,苟老师使用了一个“卧鱼”动作。这个动作要求演员必须有很好的控制力,是从腿部开始一点点朝下卧的。易青娥练这个动作整整三年,才能用三分钟完成。而一般没有功夫的,几十秒钟都坚持不下来。苟老师平常是能用两分钟朝下卧的,可今天,也许是太累,在易青娥心里数到一百一十下时,他终于撑不住,全卧下去了,并且在最后一刻,双腿是散了架的。好在灯光处理得及时,立即切暗了。剧场里响起雷鸣般的掌声。《鬼怨》终于演完了。

《杀生》是比《鬼怨》难度更大的一折戏,老观众都知道的“秦腔吹火”,就是这一折戏的灵魂。苟老师为练这门“绝活”,十二三岁就把眉毛、头发全烧光了。苟老师老对她说:“娃,唱戏是个苦活儿、硬活儿。师傅这辈子,还就是看大门的那十几年,活得消停。一旦把主角的鞍子架到你身上,那就是让你当牛做马来了,不是让你享福受活来了。”

易青娥明显感到,师傅今晚的力气,是有些不够用了。今晚,师父特意要求她在侧台仔仔细细地看着他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口火吐出来,她都要认真研究师父的气息、力量,以及浑身的起伏变化。她觉得她比平常任何时候学的东西都要多,并且更具有茅塞顿开、点石成金的效用。也就在师父一步步将演出推向高潮时,她似乎也完成了一次演戏的启蒙。她甚至突然觉得,自己是能成一个好演员,成一个大演员的。

终于师父开始吐最后一道火了,也就是那三十六口“连珠火”。师父控制着气力,一口,两口,三口……由慢到快,由弱到强,直到“连珠火”,将贾似道和贾府全部变成一片火海!继而,天地澄静,红梅绽开。

观众的掌声已经将乐队的音乐声全都淹没了。鼓师几乎使出浑身解数,将大鼓、大锣、大铙、吊镲全都用上了,可观众的掌声,还是如浪涛一般,滚滚拥上了舞台。

就在台上贾府人相互于火海中挣扎时,苟老师被人搀扶下来了。易青娥发现,师父已经使完了人生最后一点力气,奄奄一息了。朱团长急忙过来,帮忙把他平放在一排道具箱子上。苟老师浑身颤抖着在呼唤:

青娥,青娥……

“师父,师父,我在这里,我在这里。”易青娥紧紧抓着师父的手。

苟老师抖抖索索地摸着她的手说:

“娃,娃,师父……可能不行了。记住……吹火的松香,每次……要自己磨……自己拌。记住比例……”

在说比例的时候,苟老师向她示意了一下,易青娥明白,是要她把耳朵附上去。她就把耳朵贴上去。苟老师轻声给她说:

“十斤松香粉……拌……拌二两半……锯末灰。锯末灰要……柏木的。炒干……磨细……再拌……”

勉强说完这些话,苟老师就吐出一口血来。

舞台监督喊:“咋办?底下观众喊叫要苟老师谢幕呢。”

朱团长说:“谢不成了,快关幕。”

只见苟老师身子动了动,意思是要起来,但又起不来了。

团长就紧急决定说:“青娥,你跟舞台监督一起把你师父抬上去!”

易青娥跟舞台监督把“李慧娘”抬了上去。易青娥看见,观众热浪一般,在朝舞台上狂喊着。被他们抬上去的苟老师,静静靠在太师椅上,一动不动。

那一刹那间,她反应过来:苟老师,可能已经不在人世了。

(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老脸,对不起李慧娘,对不起观众”这句话表明苟老师对自己的容貌十分关注,担心观众不再喜爱自己的演出。
B.苟老师表演的“连珠火”,“天地澄静,红梅绽开”,这是演出的高潮,也是他艺术生命的极致绽放,极具感染力。
C.苟老师在生命最后时刻才告诉易青娥松香粉的配方比例,有利于丰富人物性格,表现出老一代艺人授艺时保守的特性。
D.苟老师“静静靠在太师椅上,一动不动”,以生命谢幕,暗示他在舞台上享受了人生最后的荣光,安详地离开人世。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采用插叙的手法,介绍了“秦腔吹火”这门绝活,补充交代了苟老师的从艺经历和感受,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饱满。
B.“观众的掌声已经将乐队的音乐声全都淹没了。”这句话用比拟和衬托表现了观众对苟老师的热爱。
C.小说在情节设计上颇具匠心,作者在铺垫与暗示方面安排得非常充分而巧妙,使得故事的结局自然而不突兀。
D.小说以小见大,以秦腔艺人的际遇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也再现了秦腔艺术由兴到衰再复兴的发展历程。
3.结合文本分析作者是如何描写苟存忠这一人物形象的。
4.《主角》一书荣膺第十届茅盾文学奖,“体现出非常茂盛、结实和坚韧的中国传统艺术根脉”。请分别从苟老师、易青娥、观众的角度分析节选部分是如何体现这一思想的。
【知识点】 其他小说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赎罪

朱毅帆

从记事起,我就一直被另一个人抚养。他不是我的父母、兄弟或是什么亲戚。他只说,他是我的监护人。

3024年,我6岁,他36岁,他还很年轻。我刚上学,他每天都接送我上下课。每次看到我时,他都会发出一声叹息。

3028年,我10岁。有一天,我坐在他车的后座上,似乎他有心事。“什么事?”我问。

“没什么。”他说。但我清楚地听到了一声无力的叹息。

3032年,我14岁,他44岁。一天我问他:“叔叔,我是怎么到你家的?”

“我领养的。”

“你不愿意领养我吗?”

“不是。”

“那么为什么每次看到我,你总是叹气?”

“没什么,一定是你听错了!

3033年,我15岁,他45岁。老师带我们参观“科学生命技术馆”。

这是一个人类胚胎。”老师说,“用基因完全复制与记忆,可以造出一个人,拥有记忆母体的生命,叫做克隆,但比上个世纪,已有了很大进步。”

“那么它可以复制出另一个我吗?”我好奇地问。

“是的,可以。”

晚上,我将白天参观的所见所闻,包括看见人类胚胎的事告诉了他:但他只是含糊地唔了几声,就没再说话。

3036年,我18岁,考上了“生命研究大学”。他很高兴。

那天,他带我去了人类最后一片绿色花园,人类最后一个有植物的地方。

我记得他已经48岁了,他的白发已从后面弥漫到前面,进攻速度极快。一晃,18年过去了,我长大了,他则变老了。

“这全是用保存下来的植物基因复制的植物。”他说,“你以后研究的就是这个方向。”

3040年,我22岁,从大学毕业。4年不见,他又老了许多,皱纹已经无情的吞噬了他的青春,爬上了他的眼角,他看上去很老了。

“没有一个人活着能超过60岁。”他说,“也许我快死了。”我感到有些伤感,但流不出泪,因为400年前的核战争将这个世界上大部分氢离子变成氦离子。而人类身体中所有的泪腺、汗腺或是浪费水分的部分都退化了,人类世界成了无泪之地。

“不,你会与我一起活下去的,一定会的。”

“不,不可能,这是法律,你改变不了的。世界上没有谁能改变。”

3041年,在生命研究院,我有了一份不错的工作。我现在知道,人类现在对抗自然的唯一武器就是生命技术与基因修改。人类从古老的植物标本与复制基因片中,重新使早已灭绝的小麦活过来,并使之成为人类的主食。可怜的人类只有不多的几样食物,因为大部分生物在400年前的核战争中灭绝了。

3047年,他59岁,我29岁。我们终于将几样远古生命复活了。现在,人类唯一可以依靠的东西,就是生命技术了,能源的枯竭,使我们唯一可用的东西就是太阳能。而化工厂早已停办——没有了原料。

他的生命到了尽头。

60岁生日前一天,他消失了,无影无踪,不再有任何踪迹。

他的生日那天,一个身着GLO的人找到我。GLO是一个全世界最大的生命研究组织。

“你的义务,抚养曾经抚养你的人。”他说,“‘他’将被基因复制,拥有与以前一样的生命,但‘他’的记忆将被抹去。你必须接受,三个月后你到我们郡领取复制的‘他’,这是法律所规定的:人类形成相差30岁的两个群体,用基因复制对方并抚养对方到22岁,60岁为必须死亡的日子,以保持人口数量。

“原来GLO就是干这个的。”我说。

“是的,这是使人类能够存活下去的唯一方式,在400年前的核战争后100年,人类数量剧减至10万。为了使人类还能活下去,这是最好的方式,以使人口不至于减少——核污染使几乎所有人都无法生育。而同时,必须节省食物与一切资源,所以,我们只有尽一切可能,压缩人口,又保持人口平衡。”

三个月后,从GLO那儿我领走了幼年的“他”。“他”才三个月,在我的手上,还沉睡着。

奇怪的是,我每次看见“他”,都会发出一声叹息。

“他”15岁时,有一天回来,告诉我,“他”今天去了“科学生命技术馆”。

我知道总有一天,“他”会知道的,知道一切的真相。

“他”对生命技术特别感兴趣。上大学时,“他”也选择了生命技术与基因专业。

一晃多年过去了。有一天,我发现是3077年了,我59岁了。

“也许,人类的复兴要很多年。”我说,“希望一代代人类能够活下去,才能使这个世界回到几千年前的环境。”

“那么,需要许多代人的努力。”

“正因为如此,才会有你我。”我说。

60岁生日的前一天,两个GLO的人进入我的房间。

“好了,你的60岁生日快到了,走吧。”他们说。

我知道等待我的是什么。我没有反抗,也没有说话。我跟他们走了。

GLO的实验室里,在60岁生日的那一天,我进入了一个密闭的容器。我感到了空气的离开,大脑一片空白,已几乎无法呼吸,但我知道,我还会回来,一定会。

这是核战争结束的第400个春天,“他”看见花开了吗?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核战争将世界上的大部分氢离子变成氦离子,同时人类连流泪的生理机能都已退化。从中可以感受到核战争给生命带来的“不可承受之重”。
B.核战争后人类生活资源极度匮乏,食物稀少,植物很少见,人类可以依赖的只有生命技术。
C.核战争后,人类分为年龄差为30岁的两个群体,人们必须承担抚养另一位公民的义务,且每个人活不过60岁。这些叙述,旨在表现了当时社会法律的严苛无情与人们生存的艰难。
D.核战争后人类数量锐减,人们几乎丧失生育能力,更多的是依靠“基因复制”的方式,在被抚养与抚养的生命循环中“活下去”。
2.下列对本文的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画线部分中,作者有意设计“我”与老师的对话,指出当前生命延续的方式。为后文的彼此领养情节的交代作了铺垫。
B.“一声叹息”这一细节在文中多次出现,虽发出“叹息”的主体不同,但都反映了他们甚至是当时的人们面对生活现状的无力感。
C.文章运用了大量的对话描写,这些对话使得文章叙事简约,言简意丰,既省去了许多交代,又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还使得人物形象个性鲜明。
D.文章按照时间顺序,交错运用人称,叙述了“他”和“我”两代人的人生轨迹,虽然前后关于“抚养”的情节大致相同,但并无重复累赘之感。
3.文章的结尾意味深长,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
4.英国小说家戴·赫·劳伦斯曾说:“艺术家是个说谎的家伙,但他的艺术,如果确是艺术,会把那个时候的真相告诉你。”请结合全文,从虚实的角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022-06-11更新 | 5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分析题

老师年纪不大,但是位好老师,不光盯着分数不放,还强调素质教育。经常在课堂上开展讨论、猜谜语、讲笑话、出一些脑筋急转弯什么的。用老师自己的话说,既活跃了课堂气氛,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老师在书上看到一道分析题,觉得很适合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就把题出给了同学们。分析题下面写着“答案见封底”,但老师自己也没看答案。他也想锻炼一下自己的发散思维,暗中和同学们比一比,老师还是有些童心的。另外,不看答案,游戏做着会更有意思些。

分析题是这样的:大雨天,一个走在路上的男人,看见前面有一个女人没带雨具,怀里抱着孩子,胳膊上挎着包,就主动把自己的雨伞借给女人,接过孩子抱在怀里。请问,这个男人为什么要这样做?

最先站起来回答的是班长,他是公认的好学生,成绩好,口才好,模样好,没啥不好的地方。班长说:“因为这个男人是人贩子,用这种方法抢孩子,他接过孩子,马上就会拔腿而逃。”老师笑笑,点点头。

第二个站起来的是班里的调皮鬼,他成绩不错,但经常搞些恶作剧。他不直接回答,反问老师:“那个女人长得漂亮吗?”老师愣了愣,没明白他是什么意思,含糊其辞地说:“你就当她漂亮吧!”调皮鬼摇头晃脑地说:“答案很简单,因为那个女人长得漂亮,那个男人早就看上了她,却一直找不到机会,故意用这个办法套近乎。”

教室里一阵大笑。

数学课代表站起来说:“因为这是那个男人的职业,他借伞、帮女人抱孩子都要收费。前几天下大雨,铁路桥下一片汪洋,就有一个男人靠来回背人挣钱,一次收十块,不讲价。我计算了一下,如果天天下那样的雨,他很快就能成为万元户。”

老师点点头:“同学们回答得都不错,还有没有其他的答案?”

话音刚落,又有一个同学站起来,有些得意地说:“你们可能都忽略了女人胳膊上挎着的那个包,我想,那个男人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目的是为了取得女人的信任后,抢东西。”

一个女生站了起来,怯生生地说:“老师,那个男人会不会是搞推销的?”老师疑惑不解,用眼神鼓励她说下去。女生接着说:“那个男人是卖伞的,女人用了他的伞,就不得不买了。”

老师等了一会儿,见没有人再站起来,笑笑说:“我也有一个答案,那个男人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是那个女人的丈夫。你们想想有没有道理?”

同学们哄堂大笑,纷纷说老师的答案最巧妙。但也有几个同学不服气,要求老师公布书上给出的答案。老师不想公布答案,同学们回答得都很踊跃,锻炼思维能力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这类问题本来就不应该有什么正确答案。

这时候,老校长走进了教室,他是被教室里的讨论声引来的。校长先对同学们说:“大家的发言都很好。”然后又对老师说:“不妨公布一下答案,我也想听听书上是怎么说的。”老师找到答案,大声地念道:“不为什么,因为那个男人的名字叫雷锋。他不仅把伞借给女人,最后还把她送回了家。”

教室里一片大乱,同学们纷纷说这不可能,这不现实。调皮鬼喊得最响,他大声说:“那个女人的丈夫呢?如果一个陌生男人送自己的老婆回家,他会怎么想?”

校长听到答案后一直沉着脸,最后他抬起手示意同学们静一静,问身边的老师觉得这个答案怎么样。老师低下头,想了想说:“说实话,我也觉得这个答案不太现实,于情于理都说不太通。”校长点点头说:“你们大概都不相信,二十年前,我也做过这样的事。不仅仅是我,那时候,很多人都做过如今我们看来不现实的事情。”

教室里一片寂静,同学们都没有再说话,因为大家看到校长的脸上已经流下了两行泪水。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本文主要围绕着一道分析题展开情节,突出了当今社会的教育、道德及社会风气等存在的问题。
B.五位学生对“分析题”的分析回答反映他们都是一些善于思考、细心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的人。
C.小说中出现了两次学生的“大笑”,既反映了同学们对两次回答的认可,又表现了同学们潜意识中的功利;结构上前后照应。
D.年轻老师与他的学生对分析题的解答与标准答案相去甚远,令同学们沮丧、气愤,因此教室一片大乱。
E.文中“年轻教师”从出题、答题到告诉答案,起着串联情节、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2.小说中回答问题的五位学生具有什么样的共同性格特点?请结合小说内容具体分析。
3.请结合小说的具体内容,谈谈你对“分析题”这个题目含义的理解。
4.试分析小说中学生、教师的答案与参考答案出现较大偏差的原因。结尾,写到老校长流泪,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对“校长流泪”的认识。
2016-11-17更新 | 97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面小题。

杨志卖刀

施耐庵

杨志闷闷不已,回到客店中,思量:“王伦劝俺,也见得是。只为洒家清白姓字,不肯将父母遗体来点污了。指望把一身本事,边庭上一枪一刀,博个封妻荫子,也与祖宗争口气,不想又吃这一闪!高太尉,你忒毒害,恁地刻薄!”心中烦恼了一回,在客店里又住几日,盘缠都使尽了。杨志寻思道:“却是怎地好!只有祖上留下这口宝刀,从来跟着洒家,如今事急无措,只得拿去街上货卖得千百贯钱钞,好做盘缠,投往他处安身。”当日将了宝刀,插了草标儿,上市去卖。走到马行街内,立了两个时辰,并无一个人问。将立到晌午时分,转来到天汉州桥热闹处去卖。杨志立未久,只见两边的人都跑入河下巷内去躲。杨志看时,只见都乱撺,口里说道:“快躲了,大虫来也。”杨志道:“好作怪!这等一片锦城池,却那得大虫来?”当下立住脚看时,只见远远地黑凛凛一大汉,吃得半醉,一步一搷页撞将来。杨志看那人时,形貌生得粗丑。

原来这人是京师有名的破落户泼皮,叫做没毛大虫牛二,专在街上撒泼,行凶,撞闹,连为几头官司,开封府也治他不下,以此满城人见那厮来都躲了。却说牛二抢到杨志面前,就手里把那口宝刀扯将出来,问道:“汉子,你这刀要卖几钱?”杨志道:“祖上留下宝刀,要卖三千贯。”牛二喝道:“甚么鸟刀,要卖许多钱!我三十文买一把,也切得肉,切得豆腐。你的鸟刀有甚好处,叫做宝刀?”杨志道:“洒家的须不是店上卖的白铁刀,这是宝刀。”牛二道:“怎地唤做宝刀?”杨志道:“第一件,砍铜剁铁,刀口不卷;第二件,吹毛得过;第三件,杀人刀上没血。”牛二道:“你敢剁铜钱么?”杨志道:“你便将来,剁与你看。”牛二便去州桥下香椒铺里,讨了二十文当三钱,一垛儿将来,放在州桥阑干上,叫杨志道:“汉子,你若剁得开时,我还你三千贯!”那时看的人虽然不敢近前,向远远地围住了望。杨志道:“这个直得甚么。”把衣袖卷起,拿刀在手,看的较准,只一刀,把铜钱剁做两半。众人都喝彩。牛二道:“喝甚么鸟采!你且说第二件是甚么?”杨志道:“吹毛过得。若把几根头发望刀口上只一吹,齐齐都断。”牛二道:“我不信!”自把头上拔下一把头发,递与杨志:“你且吹我看。”杨志左手接过头发,照着刀口上尽气力一吹,那头发都做两段,纷纷飘下地来。众人喝彩,看的人越多了。牛二又问:“第三件是甚么?”杨志道:“杀人刀上没血。”牛二道:“怎地杀人刀上没血?”杨志道:“把人一刀砍了,并无血痕,只是个快。”牛二道:“我不信!你把刀来剁一个人我看。”杨志道:“禁城之中,如何敢杀人?你不信时,取一只狗来,杀与你看。”牛二道:“你说杀人,不曾说杀狗!”杨志道:“你不买便罢,只管缠人做甚么!”牛二道:“你将来我看!”杨志道:“你只顾没了当,洒家又不是你撩拨的!”牛二道:“你敢杀我?”杨志道:“和你往日无冤,昔日无仇,一物不成,两物见在,没来由杀你做甚么?”牛二紧揪住杨志说道:“我偏要买你这口刀!”杨志道:“你要买,将钱来。”牛二道:“我没钱!”杨志道:“你没钱,揪住洒家怎地?”牛二道:“我要你这口刀!”杨志道:“俺不与你!”牛二道:“你好男子,剁我一刀!”杨志大怒,把牛二推了一跤。牛二爬将起来,钻入杨志怀里。杨志叫道:“街坊邻舍都是证见!杨志无盘缠,自卖这口刀。这个泼皮强夺洒家的刀,又把俺打!”街坊人都怕这牛二,谁敢向前来劝。牛二喝道:“你说我打你,便打杀直甚么!”口里说,一面挥起右手,一拳打来。杨志霍地躲过,拿着刀抢入来,一时性起,望牛二嗓根上搠个着,扑地倒了。杨志赶入去,把牛二胸脯上又连搠了两刀,血流满地,死在地上。

(节选自《水浒传》第十二回,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

1.第一段中作者是怎样写牛二出场的?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请结合原文简要概括杨志和牛二的性格特点。
3.选文在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方面极为精彩传神,请结合文本举例赏析。
2020-03-16更新 | 4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