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6 题号:141279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诗与文的区别在中国文学理论史上相当受重视,但在西方文论史上却没有这样受关注。在古希腊、罗马的修辞学经典中,这个问题似乎很少论及,他们的散文在古希腊罗马时期是演讲和对话,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关注的不是诗与散文的关系,而是诗与哲学、历史的关系,从这一点来说,他认为诗和哲学更接近。他们的思路和我们的不同之处,还在方法上。他们是三分法,而我们则是诗与散文的二分法。

我们早期的观念是诗言志、文载道,把诗与散文对举。我们的二分法,虽然形式上是二分,但在内容上,许多论者都强调统一。元好问说:“诗与文,有所记述之谓文,吟咏性情之谓诗,其为言语则一也。”认为表现方法上有异,文为记事,诗为吟咏。这只是把诗文对举,承认诗与文的区别,同时也看到诗与文主要方面的统一。诗与文的差异成为诗词理论家长期争论不休的课题。承认区别容易,而阐明区别则是非常艰难的。明庄元臣认为诗是抒情的,文是说理的。把说理和抒情区别开来,至少在明以前,应该有相当的依据,但是把话说绝了,因而不够深刻严密。

明末清初,吴乔则把诗文内涵和形式结合起来考虑。他认为诗的内涵则是“道性情”,诗与文在形式上则是一个说理,一个抒情。他的可贵在于指出由于内涵的不同导致了诗与文形式上的巨大差异:“文喻之炊而为饭,诗喻之酿而为酒。文之措辞必副乎意,犹饭之不变米形,啖之则饱也,诗之措词不必副乎意,犹酒之变尽米形,饮之则醉也。”他把诗与文的关系比喻为米饭和酒的关系,表现出一种天才的灵气。散文由于是说理的,如米煮成饭,并不改变原生材料的形状;而诗是抒情的,感情使原生材料米变形成了酒。不但形态变了,性质也变了。这个说法对千年以来的诗文之辨是一大突破。

生活感受在感情的冲击下,发生种种“变异”,是相当普遍的规律。抒情的诗歌形象正是从这变异的规律出发,进入了想象的假定境界,“一日不见,如三秋今”。这就是以感知变异的结果提示情感强烈的原因。创作总是走在理论前面,落伍的理论使得我国古典诗论往往拘泥于诗大序“在心为志,发言为诗”的陈说。好像情感直接等于语言,有感情的语言就一定是诗,情感和语言、语言和诗之间没有任何矛盾似的。其实,在情感和语言之间横着一条相当复杂的曲折道路。语言符号并不直接指称事物,而是唤醒有关事物的感知经验。而情感的冲击使感知发生变异,语言符号的有限性以及诗歌传统的遮蔽性,都可能使情志被现成的权威的流行的语言所遮蔽。心中所有,往往笔下所无,言不称意,手中之竹背叛胸中之竹,是普遍规律。正因为这样,诗歌创作才需要才华。

吴乔明确地把诗歌形象的变异作为一种普遍规律提上理论前沿,不仅是鉴赏论的,而且是创作论的前沿,在中国诗歌史上可谓空前。它突破了中国古典文论中形与神对立统一的思路,提出了形与形、形与志对立统一的范畴,这就触动了诗歌形象的假定性。吴乔强调读文如吃饭可以果腹,因为文人“文为人事之实用”,也就是实用价值。而读诗如饮酒,酒可醉人,却不能解决饥寒之困,只在享受精神的解放。因为“诗为人事之虚用”,也就是审美价值。吴乔的理论意义不仅在变形变质,而且在实用和虚用。这在中国文艺理论史上应该是超前的,他意识到诗的审美价值是不实用的,还命名曰虚用。这和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所言审美的非实用异曲同工。当然吴乔没有康德那样的思辨能力,这不仅是吴乔的局限,也是诗话题材的局限,也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局限,但这并不妨碍他的理论具有超前的性质。

(摘编自孙绍振《古典诗论中“诗酒文饭”之说》)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亚里士多德关注诗与哲学、历史的关系,体现了中西方诗文研究思路的不同。
B.虽然早期诗论把诗与文对举,但当时也有许多人强调诗与文形式内涵的统一。
C.元好问不否认诗与文在表现方法上有异,同时也指出诗与文主要方面的统一。
D.庄元臣认为诗是抒情,文则是说理,作者认为这种看法过于绝对,不够严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逐层深入,论证了“诗与文的区别”在中国文论史上的发展以及重要意义。
B.文章第二段列举文论家对诗与文的分析,指出要想阐明二者的区别非常艰难。
C.文章中吴乔用米饭和酒作喻,深入分析了诗与文的区别,形象生动具有说服力。
D.第四段中作者认为感知因感情而变异,语言和感情之间存在矛盾,表现为言不称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心中有情有时却无法用语言表达,因此有才华者才能创作优秀的诗歌作品。
B.吴乔阐述诗文的理论意义不是研究变形变质,而是体现了“实用”与“虚用”的价值。
C.吴乔的“诗酒文饭话”千年以来对诗文之辨是一大突破,具有超前的性质。
D.和商方文论相比,电同文论缺少思辨能力,在研究中采用传统的二分法,一直落后。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古诗是古人心声的真实记录,是展现先民人生态度的可靠文本,正如清人叶燮所说:“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功名之士,决不为泉石淡泊之音;轻浮之子,必不为敦庞大雅之响。故陶潜多素心之语,李白有遗世之句。其心如日月,其诗如日月之光。故每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读诗就是读人,阅读那些长篇短什,古人音容笑貌如在目前,这是我们了解前人心态的最佳途径。清人沈德潜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中国古人评价文学家时有一个优良传统,就是人品与文品并重。经过历代读者集体选择,凡是公认的大诗人,往往都是具备“第一等襟抱”的人物,其作品必然也是第一等真诗,从中可以感受真实心跳和脉搏,从而沦肌浃髓(编者注:透入肌肉和骨髓,比喻感受深刻)地领会传统文化精神。从《诗经》《楚辞》到明清诗词,都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如果兼顾作品的经典意义、阅读难度等因素,唐诗宋词应是我们的首选阅读对象。

唐诗宋词对于现代读者到底有什么价值?我们先来看唐诗宋词到底写的是什么内容。中国古典诗歌有一个最古老的纲领,就是“诗言志”。到了西晋,陆机在《文赋》中又提出“诗缘情”。有人认为二者是对立关系,但是初唐孔颖达在《左传正义》中说得很清楚:“情志一也”。情志就是指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包括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也包括对万事万物的价值判断。唐诗宋词的内容跟现代人没有距离,因为诗词中表达的那些内容都是普通人的基本情感、基本人生观和基本价值观。比如喜怒哀乐,比如对真善美的追求,比如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保家卫国英雄行为的赞美,唐宋人如此,现代人也如此。所以唐诗宋词中典范作品所表达的内心情感、思考和价值判断可以传递到今天,启发我们更细致地品味人生意义和美感。

当然,唐诗宋词对于现代人的最大意义,是其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情操、气质和人格境界,有深远教育作用。且举李、杜、苏、辛为例。李白热情讴歌现实世界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其诗中蕴含强大精神力量。杜甫诗中充满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热爱天地万物的仁爱精神,是儒家思想积极因素的艺术表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形象凸现。苏轼在词史上首先打破晚唐以来词专写艳情的局限,他不但大量写作抒情述志、咏史怀古等题材,使词从音乐歌词向抒情诗转变,在以柔声曼调为主的传统词乐中增添高昂雄壮的因素。到了南宋,以辛弃疾为首的爱国词人把爱国主义主题变成当时词坛的主旋律,他们继承苏轼词中始露端倪的豪放词风,并以慷慨激昂和沉郁悲凉两种倾向充实了豪放风格。

总的来说,李、杜、苏、辛的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而且具有提升读者人格境界的熏陶作用。阅读唐诗宋词的典范作品,可以在审美享受中不知不觉受到人格境界的感染,这个过程就像杜甫所描写的成都郊外的那场春雨一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摘编自莫励锋《在读诗读人中感受万千气象》)

材料二

在如何阅读和鉴赏唐宋词的问题上,我很认同清末民初词论家况周颐的一席话:“读词之法,取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将此意境缔构于吾想望中,然后澄思渺虑,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这样,便能臻于“吾性灵与(词人之性灵)相浃而俱化”(《蕙风词话》卷一)的境地,照我看来,这种读词之法所重视与强调的,即是读者须与古代词人进行有关人生体验的“交流”与“对话”,如此才能达到两代人之间的精神沟通和心灵契合。此话如何理解?

首先,从唐宋词人来说,尽管他们早已长眠地下,但其凝聚和贮存在那些不朽词篇中的人生体验却至今犹保持着顽强的生命活力。美国优秀作家福克纳曾说:“艺术家的宗旨,无非是要用艺术手段把活动——也即是生活——抓住,使之固定不动;而到一百年之后有陌生人来看时,照样又会活动——既然是生活,就会活动。”虽然唐宋词人在主观上或许并无此种意愿,但在客观上他们又通过写词而把其生命活动和人生体验“抓住”并“固定”了下来;而当后之读者重读这些词篇时,词人的歌哭啼笑,词人的音容笑貌,以及他们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就都会得到复活和浮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古老的唐宋词其实不老,尤其是它所贮存的丰厚人生意蕴则更保持着“常绿”的状态。故而读词实际就是在人生体验方面向前代词人“讨教”“求援”的过程,也是在古代先行者中间寻觅精神知音和良师益友的文化活动。这时,读者处于“受众”的地位,他们必须澄思渺虑,静静地倾听和深深地思索发自唐宋词人的种种心声。

其次,在此同时;读者在阅读和欣赏唐宋词时,却又会依据自身特定的人生阅历和生活经验对原作的意蕴作出多种多样的诠释和解读,并将自己的独特感悟融入到对原作之“词境”与“词心”的理解之中,这就会进而扩展和拓深原词的思想意蕴。读者在读词过程中并不是处于被动的状态,他们可以且肯定会将其自身的某些人生体验反射给唐宋词篇,缘此就形成了读者与前代词人之间的跨时代“交流”与“对话”。而惟有这样的读词之法——读者尽可能地调动自身的人生经验和艺术想象力,“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这才能真正把词读深读透。

(摘编自杨海明《唐宋词与人生》)

1.下列对唐宋诗词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宋诗词应成为我们学习古典诗歌的首选阅读对象,作出这一判断不仅是基于作品阅读价值。
B.唐宋诗词所包含的“志”与“情”是其流传至今仍然能够对读者产生价值和意义的重要前提。
C.唐宋诗词中的典范作品,从读者提升自我人格境界的角度而言,更值得我们与之展开对话。
D.唐宋词人为贮存丰厚的人生意蕴,故将人生体验“抓住”并融入诗歌创作中进而传递给读者。
2.根据材料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莫砺锋对所引用的清人叶燮、沈德潜的相关表述是持认同态度的,这是材料一立论的基础,也是后文分析唐诗宋词的理论指导。
B.莫砺锋举李、杜、苏、辛四例的目的,是为了论证唐诗宋词所表达的内心情感、思考与价值判断对现代人而言是有重大意义的。
C.虽然有人认为陆机“诗缘情”的说法与中国古典诗歌“诗言志”的纲领是矛盾的,但在莫砺锋看来,孔颖达的说法更具说服力。
D.读者在阅读唐宋词过程中会代入自身的人生阅历与生活经验,从而对作品作出多样的诠释和解读,这样容易导致解读过度。
3.下列选项中,与材料一所引清人叶燮的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A.苏轼《答张文潜书》:“其为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为人,故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
B.刘勰《文心雕龙》:“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盖沿隐以至显,因内而符外者也。”
C.刘熙载《艺概》“苏、辛皆至情至性人,故其词潇洒卓茕。”“英雄出语多本色,辛弃疾词,于是可尚。”
D.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
4.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论证了现代人与古代诗词之间的关系,但论证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简要说明不同之处。
2021-10-11更新 | 6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学者生活美学:为生活立美之心

有学者认为生活美学的提出是20世纪中国美学发展的必然结果:20世纪的中国美学,从对西方超功利美学的引进开始、到美学大讨论中对人的实践的讨论、再到生活美学的兴起,这一美学史的发展表明美学在不断向具体的、活着的、小写的人落实和生成。从美学史角度对生活美学的这个历史定位,笔者基本赞成,那么,生活美学为何在新世纪得以全面出场呢?

时代境遇:以美生活来提升好生活

当今中国社会与文化的变迁,民众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构成了生活美学得以兴起的历史背景。我们所追求的美好生活应该包括两个维度:一个就是好生活,另一个则是美生活。好的生活是美的生活的现实基础,美的生活则为好的生活的升华。好的生活无疑就是有质量的生活,而美的生活则是有品质的生活。

生活美学就是要以美生活来提升好生活,以有品质的生活来升华有质量的生活,并对人民大众进行生活美育的普及。生活美育则是生活美学的逻辑推演,生活美学通过生活美育得以落实。如今,越来越多的从事茶道、花道、香道、汉服复兴、工艺民艺、非遗保护、游戏动漫、社区规划等领域工作的人士,都极融入生活美学的潮流中,并在各地传播着美学美育观念。

实际上,生活美学,不仅是一种关乎审美生活之学,而且更是一种追求美好生活的幸福之道。前者之是理论的,后者之则是践行的,二者恰要合一,这就是美学上的知行合一。

整个东方美学,从根源上也是一种生活美学。东方美学不仅是可知悟到的人生智慧,更是诉诸践行的现世传统。这是由于,西方美学曾经更关注艺术,东方美学却早已聚焦生活。有趣的是,东方美学这个词却不是东方人提出的,法国历史学家雷纳·格鲁塞在1948年《从希腊到中国》中最早用过,而后才有东方对自身美学传统的自觉意识。但实际上,真正连纵起整个东方美学的内核乃为生活,它们皆为一种倡导生活化的生活美学

东方生活美学关注审美与生活之间所具有的不即不离亲密关系,注重在日常生活中体味生活本身的美感。中国的生活美学就可以代表东方传统,这种传统就是一种始终未断裂的生活传统。中国古典美学作为最原生态的生活审美化传统,形成了一种忧乐圆融的中国人的生活艺术。

生活美学:审美与生活不即不离

审美与生活的不即不离,就是一种既不接近亦不疏远的关联。中国生活美学,就是强调审美与生活之间如此的关联,这里的生活,乃是中国人自己的生活;这里的美学,也是中国化的美学

在汉语的语境里面,原初指出生、生命以及生生不息,终极则指生命力与生命精神,但根基仍是生存则指生命的状态,原意为活泼泼地,最终指向了有趣味、有境界的存在。明末清初著名画家石涛所说因人操此蒙养生活之权当中的生活,正是此义。中国人所理解与践行之生活,所言说的就是鸢飞鱼跃那般的存在,有着鲜活的内涵与践履途径。中国人其实早就参透了生活的价值,由古至今都生活在同一个现世的生活世界当中,而不执于此岸与彼岸之分殊,这就是中国人的大智慧。

人们不仅过日子,而且还在经验着他们的生活,绝大多数人的生活是始终不离于感性的。列维纳斯还说过,所有的享受都是生存的方式,但与此同时,也是一种感性存在。美学这个词原本就是感性的意思,美学作为学科之本意就是感性学。但在中国,却将学之维度拓展开来,从而将之上升到觉学之境,而这两面恰构成不即不离之微妙关联。因此,中国的美学,就不仅是西学的感性之学,而且更是一种感性之智。

由古至今的中国人,皆善于从生活的各个层级当中来发现生活之美,去享受生活之乐。中国人的生活智慧,就在于将过生活过成了享有生活。也正因为如此,中国的美学在现实的生活世界中得以生长,它本然就是一种活生生的生活美学

在这个意义上,生活美学(抑或东方生活美学)不囿于西方的感性之学,而更是感性之智,美学恰恰关乎幸福的追求,并致力于让人们的生活过得美好。生活美学恰是一种研究幸福之学,也是一种实现幸福之道!

既然中国古典美学从本源上说就是一种活生生的生活美学,在这个根基之上,中国美学可以为当今的全球美学贡献出巨大的力量,因为我们的美学传统就是生活的,我们的生活传统也是审美的。我们当代的生活美学建构也需以中国古典美学为根基,形成一种古与今的视界融合

生活美学中蕴含着华夏传统的生命意识、生活观念和人生追求脉络:一方面本然呈现出摇曳生姿的古典生活现场之美,另一方面又指向了其来路、走向和转化的可能性。这就需要当今中国的美学研究者,一方面积极地参与到与国际美学界的最新交流当中,另一方面又回到本土去挖掘中国古典生活美学的资源。

中国古典生活美学涵摄了自然化(性)、情感化(情)和文化化(文)三个基本的维度,这就非常全面地覆盖了从生理的、情感的到文化的诸种生活,其基本问题意识便是探讨如何实现审美化的生活,由此生成一种忧乐圆融的生活传统。这里的美学就不再是聚焦艺术的小美学,而是融入生活的大美学

中国既是礼仪之邦,也是美善之国。生活美学也必然在承继礼乐相济的华夏悠久传统中扮演重要角色。

(作者:刘悦笛,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美学史角度而言生活美学的提出是20世纪中国美学发展的必然结果,这是对生活美学的准确历史定位。
B.越来越多的人、行业积极融入生活美学的时代潮流,于是生活美学美育观念的普及有了实现的可能。
C.追求“美好生活”之“道”是践行的、“审美生活”之学是理论的,惟有二者合一才是美学上的知行合一。
D.我们并非不具备关于审美生活的理论意识,而是我们自美的根源之初,生活就作为内核连纵着东方美学。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味抓美化自然环境和基础设施而不顾及百姓实际打造最美乡村,这种美是没有品质的,好的生活才是美的现实基础。
B.根据《左传》记载,当时外交活动中常以《诗经》语言作为表情达意的重要外交辞令,这就是“知悟”的人生智慧和 “践行”的现世传统的现实体现。
C.柏拉图断言“缺少音乐的教育就不是完整的教育”,由此可见西方的美学理论根源上也是“生活美学”,其对美的态度也植根于如何培养美善兼备的城邦战士。
D.孔子对“君子”当“文质彬彬”的阐释,也对中国古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之所以如此,大概和东方生活美学关注审美与生活的亲密关系密切关联。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支撑横线部分观点的一项是(     
A.与儒家思想分庭抗礼、形同水火墨家的世态人心之论,不遗余力于节欲禁乐,那些关乎乐的追求在他们看来是对人的误导。
B.借助含蓄性和隐喻性的诗歌在生活中表情达意,是和中国文人历来追求“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的审美心理相与为一的。
C.有学者认为“兴”作为一种诗歌创作的修辞手法,由于其本身的比喻和象征意义,所以也确有唤起人的情思意趣的妙用。
D.《诗经》中“群”的职能,在创造和睦融洽的气氛和交流切磋的契机中,旨在唤起人的情感,陶冶人的性情与改善人际关系。
4.请你结合文本,简要概括“东方美学”的概念和特征,说一说它对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意义。
5.作者在表达自己观点的过程中是通过哪些角度和方法论证的,请结合文本概括。
2023-11-14更新 | 5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长城的“家底”
两千年前,司马迁在《史记·蒙恬列传》中写道:“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险制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
在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长城修建于春秋战国时期。战国、秦、汉、晋、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宋、金、明等朝代,都不同规模地修筑过长城。
近代以来,“万里长城”的声名逐渐远播世界,长城成为世界公认的中国伟大建筑奇迹。孙中山评价长城说:“中国最有名之陆地工程者,万里长城也。……工程之大,古无其匹,为世界独一之奇观。”
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长城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被写入《义勇军进行曲》,后者成为新中国的国歌。
1987年,只得为中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长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也是世界上体量、规模最大的线性文化遗产。国人早已熟知居庸关、八达岭、山海关、嘉峪关等著名的长城段落,以及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明长城巍峨雄伟的景观深入人心。
长城又是中国人最陌生的文化遗产之一:长城的修筑时间长、分布地域广、就地取材、形式多样、附属设施多、保存状况差别大,长期以来,不仅普通人难以分辨,就连学界也无法说清“什么是长城”、“长城到底有多长”,有重大影响的学术成果不多,对于一些长城相关遗迹的性质、年代等长期存在较大争议。
2006年,国务院颁布《长城保护条例》,这是中国第一次针对单项文化遗产制定专项保护法规。同年12月,中国第一次系统、规范的长城资源调查工作正式启动。
人们第一次发现并确认,两千多年来,中国现存历代长城总长度达到了21196.18千米,分布于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03个县域内,包括墙体10053段,壕堑1762段,单体建筑29507座,关堡2210座,相关设施189处,共计43721处长城遗产,共同组成世界上规模、体量最大的线性文化遗产。
2006年,长城保护工程正式启动。在长城资源调查过程中,文物考古工作者全面、准确地掌握了长城的规模、分布、构成、走向、自然与人文环境、保护与管理现状等基础资料。   
尽管长城的“家底”已基本摸清,但长城保护的形势仍然不容乐观。长城沿线的考古发掘、历史文化研究多存空白,长城正面临着自然和人为的破坏。对长城的文化价值认识不清,经济建设、居民生活、旅游不当开发、不当维修等,都时刻威胁着长城的存续。
长逾2万公里的长城是中国独有的文化遗产,复杂多样的长城、贯穿中国两千年历史的长城,还有太多秘密等待人们发现。(摘自2012.11《瞭望新闻周刊》韩冰《长城的“家底”》)
1.下列关于长城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城是中国唯一一个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世界文化遗产。
B.长城是世界上规模、体量最大的线性文化遗产,尚有很多秘密等待人们发现。
C.长城既是中国人早已熟知的景观,又是中国人最陌生的文化遗产之一。
D.复杂多样的长城是中国独有的文化遗产,长逾2万公里,贯穿中国两千年历史。
2.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虽然长城的修建历史悠久,但直到近代以来,随着“万里长城”的声名逐渐远播世界,长城才成为世界公认的中国伟大建筑奇迹。
B.国人早已熟知居庸关、八达岭、山海关、嘉峪关等著名的长城段落,以及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所以明长城巍峨雄伟的景观最深入人心。
C.曾经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关于“什么是长城”、“长城到底有多长”这样的问题,不仅普通人难以分辨,就连学界也无法说清。
D.2006年,长城保护工程正式启动,文物古工作者通过系统、规范的调查工作,才第一次基本摸清长城的“家底”。
3.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千年前,司马迁在《史记·蒙恬列传》中关于长城“延袤万余里”的记载,表明中国的长城早就具有了巨大的规模。
B.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长城成为中国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被写入《义勇军进行曲》,后者因此成为新中国的国歌
C.国务院颁布《长城保护条例》,是中国第一次钍对单项文化遗产制定专项保护法规,这足以说明长城的重要。
D.长城的保护受到多方面的威胁,包括对长城的文化价值认识不清,经济建设、居生活、旅游不当开发、不当维修等。
2016-11-18更新 | 26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