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6 题号:1415886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中国的文明形态在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这是人类文明形态发展史上的奇迹。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五大文明建设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具有内在一致性,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根本方略和重大任务。

以五大文明建设为标志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所进行的艰难探索和伟大创造。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到提出建设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再到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化”,从“小康社会”到“建设小康社会”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文明”一起抓到涵盖政治文明在内的“三个文明”,再到涵盖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五个文明”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探索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和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理论胆识和实践本色。

在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进程中,文化自信鲜明展现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成为五大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重要支点、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源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我们党100年来所形成的伟大建党精神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已深深地融入到现代化强国建设过程之中,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华美学风范,使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为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理论指导、思想引领、美学价值和智力支持。

五大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统筹协调推进,深刻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合相生、融通共荣的思想和智慧。五大文明建设是一个完整的具有内在永续运动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运行系统。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有着丰富和深湛的整体辩证法思想,强调“物无孤立”“大道无垠”的互联整体观,“万物皆化”“变不失常”的发展变化论,“物生有两”“相反相成”的对立统一说,“执两用中”“中和为用”的中庸和谐观,反对死板教条,提倡“当为”,与时俱进,锐意革新。五大文明建设是相互协调、相互共进的系统发展,“五位一体”之“一体化”思维和战略,铸就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锦绣前程,既造福中国,又惠及世界,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摘编自李明泉《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华文化特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实行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创造了人类文明形态发展史上的奇迹。
B.推动五大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根本方略。
C.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华美学风范,为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支撑。
D.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合相生、融通共荣的思想和智慧体现了五大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统筹协调的关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指出我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推动五大文明建设,这是创造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B.文中回顾了以五大文明建设为标志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探索过程,赞扬了中国共产党的担当和创新精神。
C.文中概括了文化自信与五大文明建设的关系,并指出在我国现代化新道路进程中,文化自信是中华文化特质。
D.文章引用中国传统哲学中整体辩证法思想,旨在说明五大文明建设是完整的相互协调、相互共进的运行系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决定着我国的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与其他国家不同。
B.尽管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但五大文明建设是党的十八大以后的艰难探索和伟大创造。
C.五大文明建设有内在一致性,相互协调,相互共进,系统发展,绝不是突出某一方面而削弱其他方面的片面发展。
D.在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进程中,要增强文化自信,就要抓好五大文明建设,它是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和支点。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什么是植物考古植物考古是考古学的一个研究领域,属于科技考古范畴。植物考古通过田野考古发掘发现和获取考古遗址中埋藏的植物遗存,然后在实验室整理和鉴定出土的植物遗存,分析出土植物种属与人类生活的相互关系,达到复原古代人类生活方式和解释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考古学研究目的。

植物考古的研究对象是考古发现的与古代人类生活直接或间接相关的植物遗存。所谓直接相关就是指那些被人类利用的植物,包括食物、燃料、材料、工具、用具等;所谓间接相关是指那些虽然对人类没有利用价值,但却间接地影响到人类生活的植物,比如依附在人工生境的各种杂草。通过考古发掘可以发现的古代植物遗存分为植物大遗存和植物微小遗存。植物大遗存是指那些用肉眼或低倍显微镜就可以看到的考古出土植物遗存,例如通过浮选法获取的炭化植物遗存、特殊保存条件下的非炭化植物遗存以及木材碎块和炭化木屑。植物微小遗存是指那些必须通过高倍显微镜才可看见的埋藏在考古遗址文化堆积中的植物遗存,包括孢粉、植硅体和淀粉粒。孢粉是指无性繁殖类植物的孢子和有性繁殖类植物的花粉,植硅体是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吸收土壤中的液态硅并充填到细胞和组织中而形成的固态硅化物,淀粉粒是植物的储藏细胞。

(摘编自赵志军《新石器时代植物考古与农业起源研究》)

材料二:

在三星堆的考古挖掘中发现了碳化植物种子,而且碳化植物种子非常丰富,有粟、黍、稻等人作物,其中稻的占比是非常高的。稻的发现说明了三星堆农业发达且先进。

据考古发现记载,早在距今7000年前的河姆渡,在这个长江下游浙江余姚的一个小镇,发现了大面积的新石器文化遗存,同时也发现了大量的栽培稻的稻谷遗存,截至目前,全国单是距今1万年以上的栽培稻遗存至少就有6处。也就是说,早在距今1万年前,中国就进入了原始农业文明。

而古蜀国四川地区有关稻谷的栽培历史在考古挖掘中鲜有发现。三星堆的稻谷碳化植物种子的出现,将稻谷的栽培种植历史向四川地区延伸,将古蜀国农业文明的发达程度推向新高度。

三星堆出土的文物当中,还出土了很多古蜀人的陶器。这些陶器主要用来作为盛酒的酒器,能酿酒说明了三星堆农业的空前发达,而稻谷就是酿酒的主要原料。由此可以想象,当时的古蜀国大面积粮食丰收,不仅仅满足自给自足的吃饭问题,还将多余粮食用来酿酒。

(摘编自刘泽民《三星堆遗址出新历史》)

材料三:

在植物考古中,利用炭化物、淀粉粒、植硅体研究出土植物遗存的方法取得了显著成果,但这些方法均有局限。植物大遗存需要经过火烧或特殊的沉积环境才能留存,通过淀粉粒、植硅体鉴定植物遗存的准确性较低,很多植物只能鉴定到属甚至科一级。因此,要想研究先民利用植物的状况,不能仅依据实验室分析,还应参考文献典籍。

比如,《诗经》的成诗年代大约上起西周初年,下至春秋中叶,共记载植物130余种。而目前对植物遗存的分析,多以现代的植物利用状况为依据进行推测,不确定的因素多。如果根据《诗经》等文献了解了周代的植物利用状况,再分析出土的植物遗存,则可将研究的基点向前推进二千多年,以此为基础分析史前和夏、商植物遗存,可信度将大大提高。

《诗经》中的记载还可为植物考古研究提供线索、启示。例如,由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周南·关雎》)可知,荇菜是当时日常采集的蔬菜,然而,或因为植物考古研究方法的限制,或因为植物考古学家的忽视,至今尚未从两周遗址中发现荇莱遗存物,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关注。再比如,(黄荆,见于《周南·汉广》《唐风·绸缪》)、(臭椿,见于《幽风·七月》)为日常所用的(即柴薪),这为从两周遗址中浮选所得的≥1mm的殷骨和大块木炭的树种鉴定提供了参考。

当然,文献记载并非完美无瑕,如多处考古遗址的植物遗存表明,草木樨属为商周时期一种常见的植物,可能被用作马的饲料,但不见于《诗经》的记载。虽然实验室的分析手段难免有缺陷,但为文献记载提供了实证,如对出土乐器材质的分析说明,《诗经》中关于木质乐器的记载是可靠的。因此,实验室分析和参考文献在植物考古中不可偏废。

(摘编自马永超等《两周时期的植物利用——来自<诗经>与植物考古的证据》)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植物考古的最终目的不是识别古代植物遗存的种属,而是复原古代人类生活方式和解释人类社会发展过程。
B.考古发现的古代植物遗存分为植物大遗存和植物微小遗存,这主要是根据植物遗存的体积大小来进行区分的。
C.三星堆地区出土了很多盛酒的酒器,这表明当时古蜀国地区的粮食生产,不仅能满足食用,还能用于酿酒。
D.古代植物必须经过炭化才能留存,所以考古发现的古代植物仅是少部分,如《诗经》中的“荇菜”就未被发现。
3.三星堆遗址与两周时期的植物考古在方法上有异同?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2023-04-19更新 | 4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在由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的过程中,主要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而人与自然关系间的变化,即技术上的变化,则是次要的;从史前到文明的过渡中,中华文明主要体现为连续性,其他非西方文明也大致如此;以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为源头的西方文明,则主要以技术手段来突破自然的束缚,开辟了“断裂性”文明的形成和发展道路,“实在是个例外”。因此,社会科学中自西方经验而来的一般法则不具有普遍的应用性。

在距今5000年前后,良渚遗址水利工程、茅山遗址水稻田遗迹和良渚文化精制的石犁、石镰,都展示着良渚人以技术改变人与自然关系的努力。在距今4000年前后,羊、牛和小麦的相继传入,使不同文化在交流互动中获得相互认同,这也在早期王朝形成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连续”和“断裂”文明的形成道路二分法,其实尚可商榷,但这样的理论探索,引发我们对早期关于文明演进关系的深思。

研究表明,中国史前文化在距今8000年前后即形成以天极为宇宙核心和运行枢纽的“天极宇宙观”。在距今6000年前后,各地区史前文化蓬勃发展,聚落数量也明显增多,“天极宇宙观”成为原始信仰的核心内容,垄断与“天极之神”的沟通,是“古国”社会领导者获取权力的重要方式。距今5000年前后的良渚文化将此原始信仰系统化,成为构建早期国家的重要依托。在距今4000年前后,陶寺文化蓬勃发展,从“天极宇宙观”发展为“天下政治观”。“天极宇宙观”强调以“天极”为枢纽的宇宙秩序,成为推进构建“天下”范围一体化政治秩序的有力依托。夏商时期,“天极之神”演变为“帝”,宇宙观与政治观的结合更加紧密,周人则完成了“帝”向道德化之“天”的转变和“天下政治观”的人文化。因此,真正有可能“丰富一般社会科学理论”的探索方向之一,应该是原始信仰思想“人文化”并转化为政治理念的中国智慧。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社会发展理论是中华文明起源理论的基石,考古资料和古史文献记载是中华文明起源理论创新的源泉。考古发现与古史记载多有契合,绝非偶然,是古史记载自有“真实的素地”的明证。“古国”概念的提出、“天极宇宙观”“天下政治观”的讨论,均得益于古史记载的启发。但有学者通过摒弃考古资料以维护古史记载,存在深陷大一统“怪圈”而不能自拔的茫然。因此,文明起源研究只有以考古资料为基础,才能激发切实的理论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讲好中华文明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讲清楚中国人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构建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研究的话语体系,是讲好中华文明故事,让世界认识中国的前提。在探索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实践中,须不断丰富和完善考古学理论与方法,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中国考古学理论建设仍路漫漫而修远,在世界文明研究中获得令人信服的话语权也需持续上下求索。

(李新伟《构建中华文明起源研究话语体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在由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
B.“连续”与“断裂”两种文明形态的交流互动对早期王朝的形成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C.良渚文化将“天极宇宙观”这一原始信仰系统化,构建起了中国早期的国家形态。
D.在文明起源研究中,古史记载与考古资料二者缺一不可,但考古资料更具权威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以良渚文化为例,论证了中国从史前到文明的过渡中,主要体现为连续性的特点。
B.文章通过分析西方文明的形成与特征提出社会科学中西方一般法则不具普遍应用性。
C.文章以时间为序梳理了我国原始信仰思想“人文化”并转化为政治理念的中国智慧。
D.文章运用正反对比、举例等论证方法突出考古资料在文明起源研究中的基础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中华文明呈现“连续性”与西方文明呈现“断裂性”的原因各异。
B.“古国”领导者凭借垄断与“天极之神”的沟通,创建了以“天极宇宙观”为基础的文化形态。
C.“天极宇宙观”强调“天极”为宇宙秩序枢纽,进而推进了“天下”范围一体化政治秩序的形成。
D.讲好中华文明故事,让世界认识中国,其前提是要构建起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研究的话语体系。
2022-10-30更新 | 12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其中,文化振兴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活力。

②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历史孕育了丰富的乡土文化,如宗族文化、节庆文化、耕读文化、祭祀文化等。这些文化元素相互交织形构了朴素的乡村价值观和认知体系,进而构建了乡村社会的行为规范。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乡土文化蕴含的礼俗秩序开始在乡村社会中消解,乡村出现了内核“空心”。重塑乡土文化,建设乡村精神家园,对筑牢乡村振兴之根,确保乡村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③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记录了乡村历史、信仰、习俗和生活方式,成为维系乡村社会深层情感的集体记忆。重视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好古树、古桥、古村落、古建筑等蕴含丰富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且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保留代表性乡村公共记忆景观。积极推进剪纸、捏面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培育乡村文化的传承人,延续和发展历史遗留的珍贵精神财富。鼓励年轻人学习传统技艺和表演,让更多的年轻人认识和了解地方乡村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和认同感。在保护和传承中寻根溯源,从而在中国传统式的“乡愁”中滋养乡土文化归属。

④涵养乡风文明可以为乡村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有效地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精神层面的需要,提升农民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同时进一步增强农民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加强乡风文明建设,要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尊重乡村本位和农民主体地位。围绕农民需要提供文化服务,组织农民开展文化活动,提升农民素质和乡风文明程度。

⑤党的领导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方向保证,是乡村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坚实保障。涵养乡风文明,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担当,推进改革创新,发挥好党建引领作用。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传教育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农民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农民。发挥党员干部在乡风文明建设中的带领作用,采用党员联系户、党员积分制等形式,引导群众自觉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弘扬时代新风。

⑥坚守乡村文化建设的人民立场,激活乡村振兴的主体力量。乡村文化归根到底是农民的文化。要从农民所思所需所盼出发,增强乡村文化的影响力和生命力,从而涵养乡风文明。积极探索符合农民群众实际的文化活动形式和内容,让农民群众在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过程中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培养一批熟悉和热爱乡村文化的乡村文化工作者,走进乡村,观照农民生活,回应农民期待,以持续的文化创新不断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发挥好新乡贤在移风易俗、倡导文明乡风中的作用,以新乡贤为样板积极引导群众培育发展良好家风,以良好的家风树正气正民风、以弘扬淳朴的民风影响乡风,实现风清气正。积极开展文明模范家庭、星级文明户、“创先争优”和“传家规、立家规、扬家风”等系列主题活动,引导村民“向上、向善、向美”,文明生活。

⑦用好文化资源,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文化资源是乡村文化产业的核心要素,也是乡村文化产业的独特优势。乡村文化产业要立足乡土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充分挖掘其内涵和价值,提升品质和水平。要结合市场需求和消费趋势,创造性地将乡土文化转化为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乡村文化产品和服务,如农耕体验、民俗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地方特色美食、手工艺品等,提高乡村文化产业的附加值和收益。以乡土文化为纽带和桥梁,促进农业、旅游、教育等产业融合发展。

⑧凝聚乡村人才,注入乡村振兴新活力。乡村振兴归根到底是人的振兴。我们要以文化产业为纽带,通过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公共服务质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吸引具有各种技能和知识的人才,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关注本地乡村人才培养。我们要积极建立健全本地乡村人才培养、激励和保障机制,提高其待遇和社会地位,增强其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总之,要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乡村文化领军人物,以带动乡村振兴。

⑨创新文化业态,培育乡村振兴新动能。探索发展多元新型文化业态,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趋势,为农业为主导的乡村经济注入新动能。整合传统手工艺、民俗文化、乡村旅游等乡村文化元素,建立多元、互动、共享的文化产业链,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文化产业的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乡村文化产业平台,实现对各类乡土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管理、推广和销售,形成以乡土文化为核心、以多元产业为支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创新驱动为动力、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乡村文化产业生态圈,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强大支撑。

(摘编自 2023 年 12月11日“人民网•理论频道”)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村内核出现“空心”,是因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乡村社会中的“礼俗秩序”开始消解,将不复存在。
B.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多彩,既有古树、古桥等物质文化遗产,又有剪纸、捏面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C.新时代的农民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能恰当处理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关系。
D.新型多元的乡村文化产业生态圈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快速发展的现代科技手段提供强大支撑。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朴素的乡村价值观和认知体系源于节庆文化、耕读文化等元素和乡村社会行为规范。
B.学习传统技艺和表演,可以帮助年轻人认识和了解传统文化,增强乡土文化归属感。
C.本文多处使用排比和长句,形式整齐,加强语势,强调语意,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D.本文运用了举例论证等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以优秀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话题。
3.下列选项,不属于“用好文化资源,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的一项是(     
A.海州“中药炮制技艺”、灌南“二郎神文化遗迹公园”等入选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提升了地区文化品位。
B.拥有“海鲜之乡”美誉的赣榆海头镇,网红们直播带货,吸引大量忠实的粉丝,收入颇丰,成为当地知名人物。
C.灌云的豆丹、板浦的凉粉、赣榆的煎饼等传统美食打造了地方特色,成为港城一张张诱人的名片。
D.连云港《西游记》文化节、玉兰花花会、东海水晶节、赣榆徐福节等节庆文化,丰富了港城的旅游资源。
4.请简要分析文章第⑧段的论证结构。
5.某地准备开展涵养“乡风文明”大行动,但是不知道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请你根据文本内容提几条建议。
2024-02-21更新 | 8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